抗磷脂抗体水平与骨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关系分析
2023-11-17杨丽萍张博林
杨丽萍,张博林
(广元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四川 广元 628000)
骨创伤是临床骨科常见病,是由于外力造成的骨骼、骨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通过X 线、CT 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创伤的类型和程度,病情较轻的多见骨挫伤,通过减少活动、卧床休息可改善,病情较重的则表现为骨折、韧带撕裂及断裂等,需要进行手术或固定治疗,以恢复骨骼形态,促进骨伤愈合[1]。骨创伤的恢复期较长,由于制动、卧床等因素导致血液流速变缓,从而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常见的并发症有骨愈合延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等,其中DVT 在临床上较为多见[2]。DVT 可导致局部静脉回流受阻,影响全身血液供应,严重者可发生静脉内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为降低骨创伤患者发生下肢DVT 的风险,近年有较多的相关因素研究,有研究认为凝血指标的异常可能预示下肢DVT 的发生[3],此外,还有研究认为自身抗体的作用也会影响凝血功能的改变,如抗磷脂抗体(APL),其水平异常可能导致机体血栓形成、细胞免疫失衡等一系列病理改变[4]。本研究探讨APL 与骨创伤后下肢DVT 发生的关系,为骨创伤后下肢DVT 发生的预测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1 月广元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 例骨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出院后3 个月是否发生下肢DVT 分为发生DVT组(30 例)和未发生DVT 组(90 例)。发生DVT 组患者中男性19 例,女性11 例;年龄40~55 岁,平均年龄(46.35±6.34)岁;BMI 21~28 kg/m2,平均BMI(24.54±2.14)kg/m2。未发生DVT 组患者中男性61 例,女性29 例;年龄38~55 岁,平均年龄(46.42±6.52)岁;BMI 21~27 kg/m2,平均BMI(24.26±2.10)kg/m2。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广元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骨科学(第4 版)》[5]中骨创伤的诊断标准,并经X 线、CT 检查确诊;②下肢DVT 患者符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指南与实践》[6]中下肢DVT 的诊断标准;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脏器疾病者;②合并免疫、凝血系统疾病者;③近期使用过抗凝药物治疗者;④合并精神、意识障碍者。
1.2 研究方法①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致伤原因、基础合并症、既往手术史、吸烟史及饮酒史。②检测患者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 二聚体(D-D)。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10 mL,以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美德太平洋,型号:TSA8000)检测上述指标。③检测患者APL 水平。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10 mL,采用离心机(华油飞达,型号:DW2000),进行离心操作(3 000 r/min,10 min),取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酶标仪(济南合庆有限公司,型号:ST-360)检测免疫球蛋白G 型抗磷脂抗体(APL-IgG)、免疫球蛋白M 型抗磷脂抗体(APL-IgM)水平,检测试剂由上海酶联生物公司提供。结果以结合指数(BI)表示,BI =被测吸光度(A)值/标准A 值。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凝血指标及APL 水平。②分析D-D、FIB、APL-IgG 及APL-IgM 水平预测骨创伤后下肢DVT 发生的价值。③分析影响骨创伤后发生下肢DVT 的相关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骨创伤后下肢DVT 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凝血指标及APL 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致伤原因、基础合并症、既往手术史、吸烟史、饮酒史、TT、PT 及APT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生DVT 组患者D-D、FIB、APL-IgG 及APLIgM 水平均高于未发生DVT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各指标预测骨创伤后发生下肢DVT 风险的ROC 分析ROC 分析证实,D-D、FIB、APL-IgG 及APL-IgM 水平均能够用于骨创伤患者发生下肢DVT 的预测,曲线下面积(AUC)为0.712、0.699、0.760、0.717(P<0.05),见表2。D-D、FIB、APL-IgG 及APL-IgM 水平预测骨创伤患者发生下肢DVT 的ROC 曲线,见图1。
图1 D-D、FIB、APL-IgG 及APL-IgM 水平预测骨创伤患者发生下肢DVT 的ROC 曲线
表2 D-D、FIB、APL-IgG、APL-IgM 水平预测骨创伤患者发生下肢DVT 的ROC 分析
2.3 骨创伤后发生下肢DVT 的多因素Logistic 分析将D-D、FIB、APL-IgG、APL-IgM 行量化赋值,见表3,纳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D-D≥10.77 mg/L、FIB≥4.98 g/L、APL-IgG≥0.60 及APL-IgM≥0.45 是骨创伤患者发生下肢DVT 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3 量化赋值表
表4 骨创伤患者发生下肢DVT 的多因素Logistic 分析
3 讨论
下肢DVT 是骨创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发生率较高,一般认为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容易引发下肢DVT,会影响下肢血液正常的回流,轻则导致软组织肿胀、疼痛等,重则导致下肢湿性坏疽的形成,且血栓有脱落的可能,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后果[7]。临床对骨创伤后下肢DVT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一般认为凝血功能的改变是促使下肢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如血液高凝状态可使局部静脉系统内的血液易于凝固,易造成应激与炎症反应,从而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促使血液积聚形成血栓[8]。此外,由于骨创伤后患者需要较长的恢复期,制动和卧床使患者活动量大大减少,因此造成血液流速缓慢,从而增加激活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与静脉壁接触的时间,容易导致血栓形成,若发生在受损的静脉内膜,则血栓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近年有研究发现,APL等自身抗体也会在血栓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相应的作用,在临床上可作为复发性流产、不孕症等疾病的研究指标,可通过促血栓形成导致病理改变,引起血管和胎盘血栓形成,造成流产[9]。在骨创伤后下肢DVT的相关研究中目前较少关于APL的分析,因此在本研究中将其作为骨创伤后影响下肢DVT发生的因素进行探讨,以明确其作用机制。
本研究对骨创伤后是否发生下肢DVT 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致伤原因、基础合并症、既往手术史、吸烟史及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上述资料对血栓形成的作用较小,不足以作为下肢DVT 的预测因子。对凝血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组患者TT、PT、APTT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生DVT 组患者D-D、FIB 水平均高于未发生DVT 组,提示D-D、FIB 可能在骨创伤后下肢DVT 的发生中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D-D 是诊断活动性纤溶的指标,在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当体内存在血栓或栓塞性疾病时,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可形成血凝块,并激活人体纤维蛋白溶解酶,继而将血凝块溶解,形成小分子物质(即D-D),因此监测D-D 水平可反映体内纤溶活动情况,预估血栓形成情况。FIB 是凝血过程中的主要蛋白质,人体凝血机制启动后,FIB 会形成纤维蛋白单体,然后聚集成纤维蛋白的多聚体,促进血凝块的形成,因此其水平升高意味着凝血机制的活动性提高,血栓形成的风险较大。
APL 是一种以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上负电荷磷脂作为目标抗原的自身抗体,正常生理情况下不存在,只有在机体发生局部或全身组织炎症反应时,细胞表面的磷脂成分发生结构改变,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APL[10]。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生DVT 组患者APL-IgG、APL-IgM水平均高于未发生DVT 组,提示APL 水平升高能够预测下肢DVT 的形成。由于APL 的表达反映机体免疫对炎症反应作出的应答,所以间接反映了炎症水平,而血栓形成的过程也受到炎症介质的调控,即炎症因子能够对血管内皮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增加了血液积聚的条件,促进血栓形成[11]。本研究经ROC 分析证实,D-D、FIB、APL-IgG、APL-IgM 水平均能够用于骨创伤患者发生下肢DVT 的预测,AUC 为0.712、0.699、0.760、0.717;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证实,D-D≥10.77 mg/L、FIB ≥4.98 g/L、APL-IgG ≥0.60 及APL-IgM ≥0.45 是骨创伤患者发生下肢DVT 的独立危险因素。这提示临床可将上述指标用于骨创伤患者的凝血监测中,定期评估下肢DVT 发生的风险,及时给予针对性措施,如应用弹力加压绷带、适量增加饮水、避免久坐或长时间站立,并且在骨伤基本恢复后早期进行活动锻炼,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降低血栓发生风险[12]。
综上所述,D-D、FIB 及APL 水平能够用于预测骨创伤后下肢DVT 的发生,临床可对其进行定期监测,及时评估下肢DVT 形成风险,采取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