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黄木桥河河道保护规划分析
2023-11-17游振州果利娟邓人超
游振州,果利娟,王 刚,邓人超
(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0 引言
河湖是水资源的主要载体,具有输水、调蓄洪水、供水、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养殖、航运、旅游等多种功能,加强河湖管理与保护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节水治水管水兴水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阐述了新时代治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近年来,江苏省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推行河湖长制[1],在全省部署开展碧水保卫战、河湖保护战,实施生态河湖行动计划,河湖治理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及新的形势要求,河湖水资源供给能力、水环境、水生态、功能定位及空间管理等问题日益凸显,河湖保护与管理面临新的形势和需求。因此,迫切需要统筹协调河湖防洪、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空间等之间的关系,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为切实规范江苏省河湖管理、保护、治理、开发行为,维护河湖生态健康,依据《江苏省河道管理条例》和《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在全省范围开展了河湖保护规划编制工作[2]。
1 基本情况
南京市黄木桥河位于六合区程桥街道、马鞍镇境内,是六合区境内滁河下游左岸主要支流之一。黄木桥河所在水利分区为滁河区,河道起点张营(宁年高速),讫点滁河(程桥杨河口),河道总长14.8 km,是江苏省省级重要骨干河道之一,河道功能为防洪、治涝、供水[3]。现状黄木桥河流域面积为112.4 km2,河道以北(左岸)为山丘区,汇水面积为88.67 km2,约占总汇水面积的79%;河道以南(右岸)为内滁河片沿滁圩区,汇水面积为23.73 km2,约占总汇水面积的21%。黄木桥河的周边水系有其支流羊山河、胡营河、庞杨河等,以及河道南侧的内滁河[4]。
2 规划范围及目标
2.1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黄木桥河河道管理范围。黄木桥河河道长度14.8 km,起点张营(宁年高速),讫点滁河(程桥杨河口),涉及南京市六合区马鞍街道、程桥街道,岸线总长度30.98 km,管理范围面积为2.45 km2(管理范围线内面积)[4]。
2.2 规划目标
建成标准较高、功能完备、协调配套的区域现代化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河道空间得到全面管控,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制度进一步完善;河道生态得到全面保护,生物完整性达到优良水平,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黄木桥河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建成完善的黄木桥河管理与健康保障体系,黄木桥河综合功能全面提升。
3 河道防洪
3.1 基本情况
(1)堤防。根据《南京市六合区黄木桥河流域水利综合规划》(2012 年)[5],黄木桥河流域整体防洪标准20 a 一遇,河道全线均有堤防,堤防总长29.85 km。
(2)泵站。经统计,黄木桥河流域内共有主要排涝泵站13 座,总规模为17.45 m3/s;灌溉泵站12 座,总规模为5.48 m3/s,灌溉站普遍规模较小。泵站建于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为农田集镇排涝服务,最大泵站设计流量为2.45 m3/s。
(3)涵洞。黄木桥河下游沿滁圩区涵洞主要用于灌溉引水,流域内沿线涵洞有19 座,大部分涵洞建于20 世纪60~80 年代,主要为0.8 m 的圆管涵。
(4)桥梁。黄木桥河河道管理范围内其他设施主要有10 座桥梁,其中2 座横跨支流。
3.2 存在问题
现状黄木桥河沿线堤防已经全面达标,堤防总长29.85 km,流域整体防洪标准达到20 a 一遇。黄木桥河部分泵站和涵洞因为建设年限较长,出现破损等情况;现状黄木桥河河道内有部分因桥梁建设导致的河道缩窄现象,从而阻碍了行洪;河道中下游部分河段存在淤积现象。
3.3 保护与提升
经过近几年的整治,目前黄木桥河两岸堤防均已全线达标,河道防洪能力良好,后期应注意河道堤防的管理和养护,如堤防出现渗漏、滑坡等现象应及时治理。加快开展河道沿线破损水工建筑物的整治和维修工作,保证其功能正常运行。对于河道内存在的设计洪水位以下的农桥,后期应及时拆除,保证河道行洪通畅。黄木桥河部分河道段仍然存在轻微淤积的情况,河道应定期开展清淤整治工程,增大河道过水能力。
4 水资源
4.1 基本情况
目前,黄木桥河水域资源开发利用主要为河道两岸农业灌溉提供水资源供给。黄木桥河两岸现有灌溉泵站12 座,包括羊山站、桂西泵站、桂东泵站、羊山电灌站等,总提水能力约5.48 m3/s。
按照全国水资源分区,高宝湖六合片总面积128.4 km2,仪六丘陵区六合片总面积1 338.7 km2。黄木桥河流域面积112.4 km2,黄木桥河属于仪六丘陵区六合片,占长江流域丘陵区六合片总面积的8.40%。根据《2019 南京市水资源公报》[6],长江流域仪六区水资源总量为1.66 亿m3,按比例计算,黄木桥河流域水资源量约0.14 亿m3。
4.2 存在问题
目前黄木桥河水资源利用主要是沿岸程桥圩农业灌溉利用,黄木桥河流域山丘区比重较大,河道下游与滁河直接连通,河道内无闸坝等蓄水设施,河道蓄水能力低,水资源保障能力低。随着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增加,蓄水量不足,干旱年份供需矛盾突出,河道供水不能完全满足沿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4.3 保护与提升
加快翻新改造流域内引水工程设备,加强建筑物配套设施,提高引水工程引水能力,枯水年份引入滁河水,使黄木桥河水体循环,提高河道水资源保障能力。
严格实行区域用水总量控制,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
5 水生态环境
5.1 基本情况
5.1.1 水生态情况
黄木桥河目前暂无省级水功能区划,河道附近现有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1 处,为程桥污水处理厂入河排污口,位于程桥街道黄木桥社区黄木桥泵站,排放标准为一级B 标准。
黄木桥河河道沿线均采用“迎水坡下部硬质化护砌、上部草皮护坡,背水坡草皮护坡”的生态护坡型式,河道两岸岸坡植被结构完整性保持良好。
5.1.2 水环境情况
根据黄木桥河最新水质监测数据,黄木桥河在黄木桥、杨河口与滁河交汇处、原滁河套口这3 处设置监测点,河道总体水质能达到Ⅳ类,个别月份是Ⅴ类、劣Ⅴ类。本规划选取Ⅳ类水为黄木桥河的水质标准,3 处监测点达标率分别为58.33%、66.67%、50.0%[4]。黄木桥河现状水质主要影响因素为农业面源、排污口、支流河道的水质。
5.2 存在问题
目前影响河道水质的主要因素一是程桥街道部分污染物排放经由左岸支流撇洪河汇入黄木桥河,影响黄木桥河干流水质;二是汇水区域内农业农村面源污染输入影响,包括种植业化肥、农药的投放使用,畜禽粪便、秸秆等处置不到位等因素形成的面源污染,在汛期污染物易随着雨水径流和农田排水进入河道,影响河道水环境质量。
黄木桥河水生态较好,但是河道中游部分河段存在淤积现象。
5.3 保护与提升
为保证黄木桥河生态功能的发挥,在进行后期河道规划时,河道设计要多样化,以保证满足人类以及各种水生物对水环境的需求。同时后期河道应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管控,提升河道水质。黄木桥河部分河道段仍然存在局部淤积的情况,河道应定期开展清淤整治工程,提升河道水生态环境。
6 河道空间管控
6.1 基本情况
岸线开发利用主要指的是临水边界线-管理范围线内利用情况,主要含水利工程、跨河桥梁、堤后管理范围内村庄、企业厂房。
黄木桥河现状岸线总长30.98 km,其中左岸15.66 km,右岸15.32 km[4]。经核查,黄木桥河现状已利用岸线(临水边界线至外缘边界线范围内均做统计)总长度为11.58 km,利用率为37.38%。岸线利用方式主要包括水利工程、房屋、跨河桥梁,其中占比最高的房屋设施总长10.63 km,占已开发利用岸线比例的91.82%,见表1。
表1 黄木桥河现状利用分区、分岸别统计情况表
黄木桥河按资源用途将岸线分为生产岸线、生活岸线和生态岸线3 类进行统计[7]。
生产岸线主要指房屋(生产用房)、桥梁等利用岸线;生活岸线主要指泵站、涵洞、水闸、房屋(生活用房)等利用岸线;生态岸线主要指景观等利用岸线以及未利用岸线等。
经统计,黄木桥河现状岸线总长30.98 km,其中生产岸线总长2.42 km,岸线占比为7.82%;生活岸线总长9.16 km,岸线占比为29.56%;生态岸线总长19.40 km,岸线占比为62.62%。
6.2 存在问题
黄木桥河现状管理效果良好,河道沿线左右岸位于程桥街道,人口比较集中。由于历史原因,黄木桥河河道管理范围线内,存在非法侵占堤防的建、构筑物,河道生产、生活岸线占比较高,达到37.38%。
6.3 保护与提升
根据规划,黄木桥河两岸共划分岸线分区19 段,其中保留区11 段,岸线长度23.09 km,占岸线总长度的77.95%;控制利用区8 段,岸线长度6.53 km,占岸线总长度的22.05%。
岸线利用建设项目必须与岸线利用功能区划相协调。根据黄木桥河岸线利用的存在问题、规划功能分区及管控要求,应积极开展生产岸线综合整治,积极清退受侵占的不符合岸线功能管控的区域,无法清退的要制定并采取补救措施;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推动沿河产业结构转型,逐步调整生活岸线占比,妥善解决堤后村庄等历史遗留问题;统筹谋划黄木桥河岸线清理整治和后期复原复绿工作,增加和优化提升生态岸线。
7 结语
(1)河道保护规划的内涵是统筹协调区域河道防洪、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及空间管控等之间的关系,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堤防管理与养护,工程翻新与改造,污染治理与管控,岸线划分与管控等策略,充分考虑了河道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需求,同时有利于河道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保护和管理体系,有利于河道形成新的保护格局,有利于河道资源可持续利用。
(3)规划实施后,通过河道沿线水工建筑物的整修、流域内引水设施的翻新改造、水污染治理及水域岸线的管控等措施,将大大提升黄木桥河河道空间管控能力,明显改善河道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河道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水平。同时河道管理单位依据河道水域岸线划分情况,建立水域岸线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按照河道生态、生产、生活岸线基本情况,提出合理的管控措施,统筹谋划河道岸线清理整治及后期复原复绿工作,大大增加和优化提升了河道生态岸线。
(4)河道保护规划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应用范例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是以南京市黄木桥河为例对河道保护的初步研究,还有许多相关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希望本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更多学者参与到河道保护规划的研究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