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沟通
——回归家访
2023-11-17海南省临高县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
海南省临高县西南大学临高实验中学 张 磊
华灯初上,晚归的人们带着倦意纷纷回家,与亲人共享天伦之乐。我又一次出发去家访了。
这次要去的是王佳琦(化名)家。王佳琦的学习成绩一向不错,也从来不给老师惹麻烦,是个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学生;但她性格内向,见人腼腆,上课从来不举手提问题或回答问题,几次与她谈话也问不出什么原因。如果加以适当的引导,她的成绩应该还会有提高,能考上一所比较好的高中。说实在的,去她家好像没有多少话题。
我开车走在弯弯曲曲的乡间水泥公路上,两侧树木茂盛,间或出现香蕉园、凤梨地、甘蔗林、稻田。一路上我没有心情观赏风景,挖空心思在想:到她家应该说些什么?怎么让她打开心扉呢?
通过打电话、问路人,我好不容易找到她家。见到的是一个非常简陋的房子。墙壁抹了水泥底,没有粉刷,暗淡的灯光下,灰色的墙壁略带黑色,墙上只粘贴了2 张“教育扶贫”的宣传海报,可见她家是贫困户。她家有2 个孩子在上学。她的父亲卧病在床,仅靠母亲一个人维持生计。屋子中间放着一张简易的圆桌,周围放几把红色的圆形塑料凳子,平时吃饭用,也是王佳琦和她上五年级的弟弟做作业的书桌。我从来不知道她的学习条件这么艰苦。从与她父母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她因为家境的原因比较自卑。我们围圆桌而坐,先拉一些家常,她弟弟比较活泼,在我与她弟弟交谈的过程中,充满了笑声与轻松的气氛。王佳琦刚开始只是静静地听着,偶尔我问她一句,她也用简短的语句回答。我没有刻意找她存在的问题,而是从她的需求入手。十几分钟后,她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我让她弟弟不再插话,我们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作为孩子的老师,我为自己这迟到的家访而深深愧疚。
家访后的第二天,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女孩自强不息、刻苦学习的故事,并且告诉他们,这个女孩就是我们中的一员。当王佳琦看到同学们都用钦佩的目光找寻这个人时,我想她不会再自卑了,一定会比以前更出色。后来有一次,她在作业本里夹了一张小纸条,写道:“老师,谢谢您!您不仅给了我学习上的帮助,更给了我生活上的自信。”这大概是家访带给我的最大收获吧。
家访不是尊者的说教,而是朋友式的交流;不仅是教师与家长对教育方法的一种交流,还是师生心灵沟通的一座桥梁。家访时,我们应放下教师的身份,这样才更有利于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新时期的教师应转变观念,重新审视角色的定位,多一些尊重,多一些友善,多一些疏导,让爱开启学生的心灵。
近年来,在“大教育观”的背景下,如何有机地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也就是所谓的家校协同问题,是当今教育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居住环境的变化,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淡漠,也是制约老师家访的原因所在。虽然现在的家长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他们头脑中的教育理论、策略、方法,仍适应不了现在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他们又几乎没有时间和途径去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同时,因班级授课制的限制,老师要接触的是一群孩子,但我们必须做到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点,才能因材施教。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需要从另一个方面了解孩子,并在教育方法上达成共识,采用一致的方法、一致的态度进行教育。
由于电话、微信等通讯联系的普及,一般情况下学生在校的情况,老师通过电话即可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这种方式符合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家长会、电访、微信等沟通形式,虽然也能达到一些效果,但无法有针对性地面对每一个孩子,而家访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教师适时、适当的家访活动,可以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家访能使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在关爱中成长的学生又怎么会没有进步?我们在校内看到的学生的缺点,往往是一种表象,通过家访我们可以找到形成这些缺点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使我们的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
不让家长紧张的家访是家长的期盼,也是老师的需要,更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不要忘了教育的老传统——家访活动。老师的家访,可以带给学生令人羡慕的荣誉,也可以带给学生奋发向上、刻苦学习的希望,还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增进了双方的友谊,从而学生的小秘密也愿意讲给老师听了。那时候师生间的交流就没有障碍,也没有负担。
新学期已近一月,我的心中正在筹划怎么组织、动员老师家访,让家访深入地走进老师、学生、家长的心中。希望我们老师能全面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并向家长们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