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测算研究
2023-11-16王凯庞震
王凯,庞震
■经济学
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测算研究
王凯,庞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6)
2009年我国正式开启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14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明显提升,正在改变国际货币体系的版图。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亟待改革,这对人民币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如果不能准确认识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情况,就不能适时做出正确判断,从而错失国际化的良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准确度量有助于认清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所处的阶段,根据人民币履行国际货币三大职能的情况,选取各维度下具有代表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法等,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现状进行客观定量评价,并提出对策建议。
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测算;国际货币职能
引言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货币功能,成为国际贸易计价结算货币、国际金融投资货币以及国际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实现金融对外开放的关键环节,人民币国际化既是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储藏,也是中国对国际金融话语权的诉求。从2009年到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实施了14年,人民币已逐步进入世界舞台,正在朝着国际货币行列靠拢。作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第一大国,人民币作为新兴市场国家货币代表逐渐活跃于世界舞台,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传统国际货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一系列积极的新进展与新突破,与各国竞相“去美元化”的浪潮形成了鲜明对比。人民币国际化依赖于中国经济增长、综合国力提升,尽管全球经济仍面临衰退风险,中国经济依然“一枝独秀”“风景独好”,为人民币国际化顺利推进提供了历史新机遇。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成为国际货币,所以人民币国际化是具有开创性意义。人民币国际化之路并非一番坦途,事实上货币国际化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经历了人民币汇率贬值、离岸市场低迷、霸权货币的抵制挤压、逆全球化抬头、汇率升值、新冠疫情冲击、美联储货币政策“急刹车”或“急转弯”冲击等诸多挑战,增加了人民币国际使用突破网络效应的难度。2023年以来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元流动性收紧,美联储的持续紧缩周期也使得人民币被动承压,今年前9个月人民币汇率先稳后贬,5月初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持续快速贬值态势,由6.9一路贬值至接近7.3,人民币汇率问题再度成为国内外市场关注的焦点。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仍然有限,2022年我国GDP在全球占比近18%,但人民币货币使用率只有2%左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其中提到“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处在这样一个关键时点上,如果不能准确认识人民币的国际化发展情况,就不能适时做出正确判断,从而错失国际化的良机。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测算问题研究有强烈现实需求,有助于认清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所处的阶段,有助于对于把握人民币国际化的动态变化过程,防范金融风险,增强我国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提供决策参考。
一、文献述评
19世纪以来国际货币体系大致经历了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三个阶段。19世纪初期,英镑取得世界货币的地位;20世纪4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货币霸主地位;20世纪70年代,日元逐步实现国际化;20世纪90年代,欧洲货币一体化和欧元的出现,使货币国际化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的热点。从英镑、美元、日元到欧元的国际化,国际货币体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什么是货币国际化?学者Kenen将国际货币职能分为价值贮藏、记账单位和支付手段[1]。“欧元之父”Mundell认为国际货币必须具备:货币发行国在全球经济中占比高,对外开放度高,无外汇管制,币值稳定等[2]。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测算研究可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根据国际货币主要职能,及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3-5]。学者们大多参照学者Chinn和Frankel,从国际货币三大职能中的某一种或某几种分别进行测算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6],比如学者白晓燕、邓明明选取国际储备份额、国际债券份额和外汇交易份额作为衡量一国货币国际化程度的指标[7]。学者郭凤娟、丁剑平采用人民币标价的国际债券比重衡量人民币国际化[8]。第二类是通过选取一系列相关指标进行加权来构建人民币国际化指数,比如,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构建研究表明,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在2009年仅为0.02,2013年为1.69,2018年为2.95,2020年为5.02[9]。学者彭红枫、谭小玉根据国际货币三大职能构建货币国际化指数测算八种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程度[10]。学者Tung和Wang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指数(CIDI)仍然较低,远远落后于四种最重要国际货币[11]。比如,学者范祚军、夏文祥采用熵权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构建综合衡量指数模型,测度人民币国际化程度[12]。学者沙文兵、钱圆圆选取八种主要货币,构建货币国际化综合指数和分职能指数[13]。学者汪天倩、朱小梅运用面板熵值法构建货币全球化指数(CGI),对比分析主要世界货币及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变化情况[14]。
综上所述,如何准确测算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仍具有挑战性,因我国仍未完全放开资本账户管制,人民币跨境流出和回流渠道有限,人民币行使国际货币三大职能的情况极不平衡。已有研究大多根据国际货币某一项职能代表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且变量表现出的数值也不都处于同一维度,难以进行直接比较,据此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够全面和准确。有鉴于此,本研究根据人民币履行国际货币三大职能的情况,采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法尝试构建一套更加全面、综合的衡量体系,实现对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进行客观的定量评价。
二、人民币国际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变量选择
人民币国际化研究重要前提必须对其有相对准确测度,测算人民币具备国际货币特征和功能的程度,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需要同时具备贸易结算货币、投融资货币与储备货币三种重要功能,基于此,人民币国际化的度量指标由交易媒介职能国际化指标、记账单位职能的国际化指标、价值储藏职能的国际化指标组成。
在确定9个三级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人民币国际化综合指数,综合指数法优点很突出,全面考虑了国际货币的各种职能,而不是仅仅反映某一方面职能。与美元、英镑、欧元相比,人民币国际化的“区域性”更加明显,如果全部指标采用“全球份额”,结果偏向于“夸大”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变动,考虑到总量份额的分子分母不匹配,不能简单基于“国际份额”,应同时考虑人民币的国际货币特征和使用上区域性特征。因此,参考Tung和Wang、景健文、吴思甜、余道先、邹彤、马德功、罗雨柯等学者的做法对相关指标进行了改进[11,15-17],部分指标采用“中国份额”,部分指标采用“国际份额”,能够比较准确的揭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动态变化(见表1)。在人民币国际化三大职能的指标选择中,IMF与BIS仅统计世界主要国际货币,人民币进入国际货币体系时间较短且比重较低,所能获得数据量较少,考虑到金融数据的可获性和完整性,选取2010年第1季度至2021年第1季度的季度数据作为原始数据(见表2)。
表1:评价指标体系
表2:变量描述性统计
(二)方法说明
构建人民币国际化测算评价体系难点是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指标权重的准确与否会分析结果的可靠性。由于指标较多,各项指标影响大小、影响方向存在差别,量纲也不同,很难对各指标的权重做出准确判断。主成分分析法有助于解决各项指标的权重难以确定的问题,为度量货币国际化程度提供更为有效分析方法。评价矩阵可写成公式(1)。
三、人民币国际化动态指数的测算
(一)公因子提取
表3:相关性矩阵
根据表4,KMO统计量与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表可知,KMO统计量值为0.735,根据KMO统计检验与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判别法则,KMO统计量大于0.7,则适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Bartlett显著性概率为0.000,拒绝原假设,表明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且相关系数矩阵不是单位矩阵,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矩阵有显著差异,表明主成分分析模型整体构建良好。
表4:KMO统计量与Bartlett 球形检验结果
在主成分分析模型适用性检验基础上,进行方差分解与主成分提取分析(见表5)。第一个主成分的特征值为5.002,它解释了9个变量指标总方差的55.573。第二个主成分的特征值为2.255,解释了9个指标总方差的25.055%;第三个主成分的特征值为0.896,解释了原有9个指标总方差的9.952%;第四个主成分的特征根为0.353,对原有变量总方差的解释度为3.925%。依据特征值大于等于1和特征值累计贡献率大于等于80%的选择原则,主成分1、主成分2特征值均大于1,如果选取2个主成分来解读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方差贡献度分别达55.57%和25.06%,累积贡献度为80.63%,虽然符合提取要求,但信息损失为19.37%,严格说19.37%比例不低,累计方差贡献率低于90%应慎重选用。如果提取3个主成分,其贡献度分别为55.57%、25.06%、9.95%,累计贡献度为90.58%,说明3个主成分基本包括了9个指标大约90.58%的总信息量,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原来指标的信息,这样由原来的9个指标转化为3个新指标,仅有少量信息丢失,达到了降维、简化的目的。
表5:方差分解与主成分提取分析结果
表6:因子载荷矩阵
(二)综合指数的计算
第一阶段,2009-2011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萌芽期,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呈现缓慢上升的态势。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以美元本位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极大缺陷,为人民币走向国际提供了宝贵历史机遇。金融危机根源于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独大和泛滥,之后美联储采取多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财政赤字货币化,国际货币体系“风雨飘摇”,亟待改革。为降低我国企业在贸易结算中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减少美元计价的汇率风险,金融危机发生后的第二年(2009年),我国政府正式开启了人民币国际化,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上海等五个城市展开试点,人民币国际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此阶段,人民币国际化从无到有,跨境政策和跨境投资逐步放开,人民币国际化取得初步成果。
第二阶段,2012-2015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发展期,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呈现较快的态势。此阶段,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货币互换协议、自贸区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成为主要驱动力。人民币国际化也经历了一系列重要时刻,走到了关键时期:2013年8月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建立,扩大了金融开放以及推动了金融创新;香港人民币结算业务和存款业务如火如荼展开,人民币存款突破万亿大关,香港市场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离岸人民币中心;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不断完善,结算比重不断增大,在2014年和2015年,有30%左右的跨境贸易是由人民币结算的;2015年12月人民币以10.92%的权重加入SDR,成为SDR货币篮子中的第三大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里程碑。此阶段,世界经济复苏,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单边走高,境外央行持有人民币外汇储备的意愿逐渐增强,人民币认可度得到了极大提升。
第三阶段,2016-2019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曲折发展时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所放缓,曾短暂的下降,然后在螺旋波动中曲折上升。此阶段,在“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浮动弹性显著增强,人民币进入了持续贬值通道,外汇储备急剧下降,市场对人民币汇率持悲观态度,离岸金融业务萎缩,人民币境外流通数量曾一度下滑,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遭遇障碍。2018年来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由于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中美在贸易投资、高科技等领域的冲突加剧,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幅度较大,导致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曲折波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扎稳打,市场情绪与信心显著修复。
第四阶段,2020年-2021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逆势前行期。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呈现较快的上升态势,在2021年1季度人民币国际化动态指数比2019年4季度同比大幅增长27.8%,人民币国际使用规模和市场认可程度上了新台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人民币国际化顶住压力,再上台阶。随着全球主要央行对于数字货币的态度的积极,数字化时代下的国际货币竞争已然开启了,如果全球数字货币体系不包含人民币,则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将缩小,从而影响人民币国际化,中国是全球首个发行数字货币的主要经济体,截至2021年底,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过808.51万个,累计开立个人钱包2.61亿个,交易金额875.65亿元。历史经验表明,货币国际化是必然是长期历程,不会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十四五”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十三五”规划对比发现,基调从“十三五”的“稳步”变成了“十四五”的“稳慎”,“一字之差”蕴含深刻内涵,突出人民币国际化策略的渐进性,基于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考虑到开放与安全的关系,稳慎推进人民币的资本项目可兑换,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图1:人民币国际化动态指数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准确测算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是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的基础。基于2010-2021年季度时间序列数据,首先,基于国际货币的交换媒介职能、记账单位职能和价值储藏职能三大职能,选择9个三级指标,构建人民币国际化的评价模型。其次,采用计量模型测算人民币国际化动态指数,由于各项指标所体现的货币职能的影响大小存在差别,难以对此做出准确判断,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的确定,得到由9个指标标准化序列线性组合的3个公因子和对应的方差贡献率,在此基础上,测算人民币国际化动态指数。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将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2009-2011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萌芽期,2012-2015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发展期,2016-2019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曲折发展时期,2020年-2021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逆势前行期,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呈波浪式上升趋势。
总体来看,2009年7月我国推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的“破冰之旅”,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重大进展,已经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初步目标,人民币作为交易媒介的职能逐步显现,但作为记账单位职能和价值储藏职能比较滞后。人民币国际化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国际经济实力格局演变的结果,是缓解“美元陷阱”和削弱“去美元化”的过程,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最优路径。同时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中国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所占份额并不匹配,人民币的各项货币职能在全球市场的占比仍然远远低于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12.28%的权重。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从货币流通规模、范围,还是从影响力来说,人民币与美元、欧元等相比,均有较大差距,人民币国际化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对策建议
货币国际化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按照“国际结算货币→国际投资货币→国际储备货币”循序渐进,才能最终实现货币国际化的目标。因此,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须从国际货币的支付手段、计价标准和价值贮藏三大职能整体推进。
第一,提高人民币在跨境贸易投资中的结算比重,增强人民币的结算货币功能。人民币跨境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的阶段,人民币跨境结算实际上是一种“去美元化”的货币替代过程。一方面,从国内来看,审慎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可兑换是货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如果一国货币只能够部分自由兑换,国际社会也只能部分认可这种货币[18],我国资本账户尚未实现自由可兑换,限制了境外市场主体选择人民币进行计价结算,应继续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有助于便利跨境交易和投资。另一方面,从国际来看,激发境外人民币继续发挥区域“货币锚效应”。当前,人民币的货币锚定效应在周边和“一带一路”国家明显增强,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活水”,应通过经济贸易合作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RCEP国家的货币金融合作[19]。特别是,RCEP正式生效为人民币区域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RCEP在人民币跨境结算总额中的占比为20%左右,在RCEP的15个国家建立了7个海外人民币离岸中心,也是开展人民币货币互换合作的重要区域,应积极推动在RCEP国家的跨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激发人民币发挥区域“货币锚效应”,冲破美元欧元在全球构建了庞大的货币使用惯性,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第二,推进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强化人民币的计价货币功能。我国是大宗商品最主要的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大宗商品贸易领域人民币跨境收付较快增长,自2019年以来澳大利亚、巴西的铁矿石企业纷纷推出期货定价、人民币计价铁矿石的交易结算方式,人民币计价结算的示范效应初步显现,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一方面,依托我国作为全球大宗商品最大消费市场地位,推动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结算,提升我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中的定价权话语权。当前,美元仍然牢牢占据着黄金、原油等国际上最重要大宗商品计价货币地位,根据UNCTAD数据,截至2021年1月,在50种大宗商品价格序列中,37种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其余13种则以欧元计价。我国大宗商品议价和定价的影响力始终很弱,仍是价格接受者,并未掌握定价权,这使得我国企业陷入价格接受者的被动局面,不得不应对以美元标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局面。另一方面,推动我国期货市场深化发展,推动大宗商品贸易——期货市场—人民币国际良性循环使用,丰富商品期货、期权品种,加紧对天然气等“缺失”大宗商品类别的合约开发,加大力度研发新能源、碳排放权等新领域交易品种,增强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提升我国期货市场影响力。
第三,抓住部分国家去美元化的有利时机,提升人民币的储备货币功能。与美元、欧元相比,人民币在价值储藏这一国际货币功能方面,严重滞后且差距较大,制约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不断地变化,美国将美元“武器化”的举措,引发多国警惕,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趋势。新一轮去美元化浪潮正在重构国际货币体系,以脱钩SWIFT美元清算系统、减持美国国债、外汇储备多元化、减少美元结算为特征,俄罗斯、印度、伊朗、委内瑞拉、土耳其等国宣布在对外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虽不能在短期内无法撼动美元霸主的地位,但对逐步削弱美元霸权,打破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具有显著的示范效应。根据IMF相关数据,截至2022年底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为58.36%,远低于2016年同期的65%。虽然强势美元周期对人民币国际化会形成挑战,但去美元化浪潮对人民币国际化会带来契机,人民币因为中国经济韧性和良好发展前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新SDR货币篮子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将会持续增加。
[1] KENEN P B.The SDR as a Means of Payment:A Comment on Coats[J].IMF Economic Review,1983,30(3):656-661.
[2] MUNDELL R.Prospects for an Asian Currency Area[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3,14(1):1-10.
[3] 李稻葵,刘霖林.人民币国际化:计量研究及政策分析[J].金融研究,2008(11):1-16.
[4] 余道先,王云.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国际收支视角[J].世界经济研究,2015(3):3-14,127.
[5] 罗斌,王雅楠.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传导路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8(11):41-49.
[6] CHINN M,FRANKEL J.Why the Euro Will Rival the Dollar[J].International Finance,2008,11(1):49-73.
[7] 白晓燕,邓明明.货币国际化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12):113-125.
[8] 郭凤娟,丁剑平.人民币国际化、汇率与跨境资本流动互动关系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23(2):1-12.
[9]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1[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10.
[10] 彭红枫,谭小玉.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程度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2017,52(2):126-139.
[11] TUNG C Y,WANG G C.Renminbi Internationalization:Progress,Prospect & Comparison[J].China & World Economy,2012,20(5):63-82.
[12] 范祚军,夏文祥,陈瑶雯.人民币国际化前景的影响因素探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8(4):30-43.
[13] 钱圆圆,沙文兵.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境外存量视角[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8,32(5):99-112.
[14] 汪天倩,朱小梅.人民币国际化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双循环及国家金融视角下的实证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2(6):127-143.
[15] 景健文,吴思甜.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基于人民币国际化动态指数计算的实证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8(4):76-87.
[16] 余道先,王云.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国际收支视角[J].世界经济研究,2015(3):3-14,127.
[17] 马德功,罗雨柯,张洋.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金融风险的影响[J].金融论坛,2020,25(3):7-17,47.
[18] 沈炳熙,沈剑岚.人民币国际化若干问题研究[J].金融论坛,2021,26(12):14-18.
[19] 王凯,庞震.人民币国际化:现状、挑战及路径选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6(6):23-29.
The measurement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degree
WANG KAI, PANG ZHEN
China officially started the process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the year of 2009, and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RMB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ich is changing the terri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At present,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needs to be reformed urgently, which is both an opportunity and a challenge for RMB. If we cannot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RMB, we cannot make correct judgment in time, thus missing the good opportunity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the degree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helps to recognize the current stage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hree functions of international currency,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d factor analysis are used to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o objectively and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the degree of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degree measurement;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ction
F752.6
A
1008-472X(2023)03-0031-10
2023-04-08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人民币国际化的测度、福利效应与策略选择研究(16BJL092);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重大项目(2023ZD13)。
王凯(1980-),女,山东青岛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
庞震(1981-),男,山东平度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本文推荐专家:
赵景峰,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世界经济。
黎友焕,广东财经大学,教授,研究方向:国际金融与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