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天救援队:你我身边的平凡英雄

2023-11-16格瑞

青年文摘 2023年18期
关键词:房山救援队蓝天

格瑞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从7月29日晚开始,京津冀地区遭遇极端强降雨侵袭,多地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在暴雨洪水中,各路救援力量逆流而上,为民众托起“生命之舟”。除消防员、武警战士以外,一支支民间救援队伍挺进灾区,在抢险救灾中贡献了重要力量。

其中,北京房山蓝天救援队队员王宏春和刘建民不幸壮烈牺牲。

最近十多年来,以各地蓝天救援队为代表的中国民间救援力量逐渐发展壮大,在不少国内外重大灾害中成为重要的应急救援力量。他们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甚至连救援设备都需要自筹。有人笑称他们是“用爱发电”,但就是这样一群人,总是不计得失,不畏艰险,于危难中撑起“蓝天”。

不问职业,只为救援

生命定格在41岁的王宏春,生前是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的主管。她2013年加入房山蓝天救援队,在队伍中的代号是“23”。因为23岁那年,她参军入伍的梦想落空,这个数字成了一个遗憾。十年间,她参加过大大小小无数次救援。年初土耳其地震救援,她好几次提交申请,队里考虑到她家庭情况,没同意。这一次,她从工作中挤出时间,和队友说“无论如何也要去”。

同王宏春一样,各地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平日里是教师、公司职员、理发师……在灾难发生时,他们变身为穿着蓝色制服的逆行者。尽管身份不同,但他们加入队伍的目的都是为了救援。他们是我们身边的平凡英雄。

2021年,河南郑州遭遇特大暴雨。合肥一位网友发微博称,她预约的发型师一直没有回复她的微信,她翻看朋友圈才知道,原来这名发型师还有另一个身份——合肥蓝天救援队队员。接到驰援河南的请求后,这位发型师毅然取消所有预约,加入第一批救援队伍。

房山蓝天救援队中有位队员是出租车司机。2016年的一天,他载着两名乘客去机场,途中看到群里说有救援任务。他把手机给乘客看:“我是蓝天队的,有任务,您能不能换一辆车,我上马路边给您截一辆去。”乘客特别理解,不仅马上下车,还表示“该付多少钱就付多少钱”。最后,他还是没要钱。

“每救一个人,表面上看是一个人,实际上他背后是一个家庭,甚至是好几个家庭。”这是房山蓝天救援队队长陈海军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很多人加入蓝天救援队的初衷。而队员的发展,有时也像一场“被救”与“救人”的接力,一个被救的人加入进来,救更多的人,然后更多的人再加入。大家为救人聚在一起,也在一场场生死救援中有了过命的交情。这一次,贵州蓝天救援队队长王毅执意跨越2000多公里从贵阳直奔河北涿州前来救援,除了在大灾面前不想做旁观者,还因为他看到刘建民与王宏春的牺牲,“尽管那两名队友我们并不认识,但他们穿着和我们一样的蓝色衣服,必须要对他们的家人有个交代。”在他眼中,“蓝天人”不是简单的队友关系,而是生死之交,是在关键时刻敢于把命交给对方的人。

干净纯粹做公益

从事专业救援,不仅要有一颗炽热的爱心,还极大程度地消耗金钱。除了日常饮食、训练培训等费用之外,仅仅是专业救援设备购买,就需要花费不少钱。而这些装备和日常的运作资金、救援经费等主要是由队员们自筹,部分来自政府对救援服务的行政采购和社会捐赠。

江苏蓝天救援队队长徐文杰参与过河南洪灾、泸定地震、土耳其地震以及近期的涿州抗灾等国内外救援行动。他算过一笔账,每年他购买装备的花费为4~5万元,而其他队员少的也得1~2万元。土耳其地震时,江苏蓝天救援队每个队员都是自费2万元买机票前往当地进行救援的。徐文杰笑称:“我们很多队员日常省吃俭用,有的人还有些‘滑头,和朋友们一起吃饭从不付钱,但是提到买装备,大家却非常积极。”

原本经营着一家旅行社和一家户外运动俱乐部的王长福,接触到蓝天救援队后,被其专业、无私的精神吸引,于是有了组建深圳蓝天救援队的想法。建队之初,王长福四处奔走,一年下来,往往要“倒贴”10万元左右;到后来,随着救援队逐步走上正轨,他的“倒贴”才少一些。他对于“救援自费”有着非常执着的坚持,不做收费项目,也不参与商业合作。“我们只想纯粹地做公益。”

房山蓝天救援队从成立以来也一直要求队员“干净纯粹做公益”,坚持不接收个人捐款,执行任务不动老百姓的一支烟、一瓶水。队伍刚成立时,王宏春想给队里捐钱,队长陈海军不同意。队里有规定,私人捐款一律不要。结果王宏春“先斩后奏”,买了一款价值4700元的专业绳索带到了陈海军面前。王宏春、刘建民牺牲后,很多人想为他们捐款,但最终队伍针对公众给二人的捐款意愿发布告知,其中提到,根据“房山蓝天”的纪律以及两位队员生前一贯不接受馈赠的表现,征求家属意见后决定,不接受社会上的个人、单位、企业和基金会等的捐款、捐物等。事实上,房山蓝天救援队在此次抢险救援中损失了几乎全部装备,此前还欠着驻地园区几万元电费。

成为“蓝天人”

“我志愿加入蓝天救援队,遵循人道、志愿、奉献的志愿精神,勤奋刻苦、努力训练、团结友爱、自助助人,在各種危机面前竭尽所能地挽救生命。”这是蓝天救援队的入队誓词。自2007年成立以来,作为政府应急体系的“补充力量”,蓝天救援队不断发展壮大,救援技术日臻成熟,成为中国最大的民间救援组织。蓝天救援队属于“品牌授权”模式,如今,全国不少省份已经有多支蓝天救援队,但这些队伍之间各自独立、互不隶属。

他们也不是没有受过质疑。起初,很多人不信,真的会有人费钱费力冒着危险去救援,不图什么回报?但他们用一场场救援行动打破了质疑。每次灾难发生,他们义无反顾奔赴国内抢险救灾的第一线,后来也慢慢走向国外,开展国际救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志愿者的担当。

在没有险情的日子里,蓝天救援队做的工作无比琐碎。“学校旁边的树上挂了个大马蜂窝,小猫爬上树下不来了,老百姓的牛羊跑丢了……这些救援电话我们都接到过。蓝天救援队的日常工作,不像很多人理解的那样全都很危险。”陈海军说。但危险来临时,他们只有四个字:“义不容辞。”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想为公益事业奉献力量,想加入蓝天救援队。但因为面对关乎生命的救援,执行任务时会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成为“蓝天人”的门槛并不低。拥有急救资格证书、业余无线电操作证书及呼号、野外生存能力,通过相关专业技能考试,入队12个月以上,服务出勤率达到30%或12个月累计达到200小时以上,才能成为预备队员。如果想成为正式队员,除了满足上述要求外,还要完成蓝天救援全国大培训科目,参加过联合救援行动,成为预备队员12个月以上,关键岗位还需要专业心理测试合格。也正是这样严苛的要求和训练,将蓝天救援队锻造成一支拥有高超“战斗力”的救援队伍。

虽然总在救援,但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於若飞有一个更伟大的理想——天下无援。救援的最高境界,是努力传播救援知识,让每个人都拥有自救和互救的能力。虽然理想很远,但他一直身体力行,已经开展了700余场公益防灾普及课,培训了近30万人。

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或许在“蓝天救援队队员”这个来之不易的称号背后,只有他们明白自己在其中付出了多少,牺牲了什么。他们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以平凡书写非凡,而当救援结束,他们又会回到“平凡”中去。

(资料来源:《广州日报》、“冰点周刊”“环球人物”等微信公众号,知止图)

猜你喜欢

房山救援队蓝天
青岛炼化救援队:鱼水情深 共抗时艰
「寺」「城」相遇 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展览设计解析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北京房山云居寺辽金刻经考述
炫舞蓝天
拥抱蓝天
臻迪无人机在蓝天中飞向未来
同在一片蓝天下
房山 您身边的世界地质公园
房山新城雨水排除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