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文明倡议:缘起、内涵与中国实践
2023-11-16朱中博
〔提 要〕全球文明倡议立基于中华文明5000余年厚重积淀,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态前景,彰显中国领导人的天下胸怀,体现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潮流的使命担当。它以四个“共同倡导”为内涵,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直面文明交流互鉴的突出堵点,指出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基础支撑。推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要落实到政治、经济、人文交流等方方面面。中国与世界的紧密关系,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已经并将继续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提供强大驱动力。
〔关 键 词〕全球文明倡议、文明发展规律、文明进步动力
〔作者简介〕朱中博,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2 8832(2023)5期0019-29
当前,人类文明已发展到前所未有新高度,不同文明共生交融成为时代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大势。同时,不同文化思潮之间的对撞激荡也愈加激烈,意识形态阵营对抗风险急剧升高。人类文明面临革新进步与停滞倒退两种命运的抉择。在此历史关头,习近平主席把握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找准影响人类文明进步的堵点解方,指明文明交流互鉴的动力和支撑,高瞻远瞩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具有重大时代价值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全球文明倡议的缘起
全球文明倡议由中方首先提出不是偶然的。倡议立基于中华文明5000余年的厚重积淀,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人类文明新形態、引领世界文明进步的前景,彰显中国领导人推动中外文明繁荣共进的天下胸怀,体现引领不同文明共生交融潮流的使命担当。
(一)中国是原创型的文明古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根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实证研究,中国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文明”的定义有很多种。《中国大百科全书》认为,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成果的总和。当代中国考古学界则认为,文明是在国家的组织管理下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总和。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文明专指古代国家形态的出现,以国家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在西方,文明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ivilis”,意思是公民的、国家的,表示人、社会和国家的进步状态。总体上说,国际社会认为文明不仅包括精神文明,涉及文化、价值观等形而上层面,还涉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或制度文明等器物、制度层面。
作为拥有悠久历史且惟一未间断的文明,中华文明在50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成就,积累了大量治乱兴替的经验,引领了人类文明进步潮流。这赋予全球文明倡议特有的文明自信。在历史多数时期,中国都是世界一流强国。秦、汉、隋、唐等王朝先后与古罗马帝国、安息帝国、拜占庭帝国、波斯萨珊王朝、大食帝国等并存。中国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古文字,深刻影响了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字文化发展,也被联合国及其下属的多个专门机构作为官方语言。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诸子“百家争鸣”,诞生了老子、孔子、孙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伟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至今仍影响着中国及东亚的精神世界体系,乃至人类政治、社会、法律、教育甚至外交与战略博弈的方式。
在工业革命前的几千年里,中国经济、科技、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第一方阵之中”。西方经济学界比较研究发现,按1990年国际元计算,公元1—1820年,中国GDP一直高于欧洲,公元1—1000年更是欧洲GDP的2倍多。在人均GDP方面,公元1年中欧基本持平,公元1000—1300年中国则高于欧洲,且在随后几个世纪一直是世界最大经济体。李约瑟也指出,在科技发明的许多重要方面,中国走在那些创造出“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3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超同时代欧洲,在15世纪前更是如此。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四大发明更是推动世界文明格局深刻变革。如马克思所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中国的文化遗产资源也蔚为壮观。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有国有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不可移动文物76.7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58处。
中华文明在历史上树立了与其他文明和平共处、共生交融的典范,引领了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潮流。这赋予全球文明倡议和平、包容、进步的文明基因。历史上,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罗马文明、伊斯兰文明、波斯文明、犹太文明等都曾与中华文明交汇,佛教、拜火教、摩尼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都曾进入中华大地并与道教、儒家等和谐相处。其间,不同思想观念有过论争、磨合,但从未有过宗教战争或教派仇杀。
中华文明没有扩张侵略和文明冲突的基因,更多的是兼容并蓄和开放革新的特性。历史上,中华文明借古陆地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海上香料之路、“金银大道”、“万里茶道”等,与其他文明在物产、人才和技术领域互通有无,在文化思想上相互借鉴,留下张骞通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中外交往历史佳话。中华文明“走出去”带的是丝绸、茶叶、陶瓷、漆器、铁器、典籍等物品,四大发明、冶金术、养蚕术、中医、种茶、纺织、刺绣等技术技艺,以及仁政王道、科举选官等理念制度,传播的是和平交往善意,没有过十字军东征、西方殖民掠夺、奴隶贸易、种族屠杀和文明毁灭那样的野蛮行为。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交流中取长补短、革故鼎新,正是其长期引领世界文明进步潮流的一大秘诀。
(二)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文明对话包容、交流互鉴的大道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落后挨打的屈辱史,“现代化之问”摆到了中华文明面前。无数仁人志士苦寻中国现代化出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历经不同时期的艰辛探索,终于找到迈向现代化的正确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持续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是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文明创举,“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这赋予全球文明倡议时代性、进步性、创新性特征。党的二十大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将使全球现代化人口翻一番还多。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经济总量已达18万亿美元、人均GDP达12741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未来仍有巨大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随着人均GDP迈过2万、3万、4万美元等门槛,中国经济总量也将突破20万亿、30万亿、40万亿、50万亿美元等大关,这样量级的经济发展,在世界文明史上将是空前的。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着力促进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这既是旨在避免资本主义现代化固有的贫富分化弊端,更是着眼解决数千年來的社会分化痼疾,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优越。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过程,也将意味着“人类历史从此进入真正高度文明的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着眼克服狩猎文明、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等各个时期就存在的人与自然的深层矛盾,是对中国和世界负责,也是为大自然万物、人类千秋百代负责。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传承中华文明和平传统,开辟了一条“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的新模式”,跳出了西方现代化依托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系的窠臼。
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吸收借鉴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开辟文明对话包容、交流互鉴的新路。这赋予全球文明倡议显著的现实政策涵义,既有利于中国,也将惠及世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正确处理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一方面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另一方面要坚定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中国要始终做一个虚心学习的大国。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国要永远做一个学习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强调要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在交流互鉴中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广度和深度。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指出,中国共产党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与此同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也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需要更多合作伙伴和更大发展空间。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需要中国。各方在现代化道路上都面临一系列新课题新挑战,应该同舟共济、团结合作,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寻求优势互补,成为彼此推进现代化的伙伴。
(三)中国领导人的天下胸怀,彰显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人类文明繁荣共进的深邃思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彰显高度的文明自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两个结合”中的“第二个结合”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新高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把握文明兴盛的规律和原理,通过借鉴古代治国理政的经验启示,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这赋予全球文明倡议大国大党领袖特有的智慧底色。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尊崇历史、研究历史,确立历史思维。党的十八大至2023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共安排91次集体学习。其中多次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相关,如中国历史上的反腐倡廉、国家治理、法治和德治、吏治以及中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
习近平主席强调“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认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释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在新的起点上,习近平主席更加强调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主席对中外文明成果有着浓厚兴趣、深刻理解和独到感悟。这彰显全球文明倡议蕴含的大国大党领袖的天下胸怀和文化底蕴。习近平主席多次谈到,阅读是他的爱好和一种生活方式,他通过读书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他除了大量阅读中华传统文化典籍,自青年时代甚至儿童时代还对俄罗斯文化、法国历史、印度文明、英国文学等有着浓厚兴趣,广泛涉猎这些文明的历史、哲学、文化书籍,接触其艺术作品。他也喜欢了解华盛顿、林肯等美国政治家的生平和思想,欣赏德国等许多国家的文化巨擘、艺术名家的传世作品。借此,感受思想的力量、加深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参透一个伟大民族的发展历程和精神世界;更好认识中华文化,更好领略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习近平主席还尊重和欣赏各种文明成果,开展大量“文明外交”。他出访时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了解五大洲的不同文明,了解这些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不同之处、独到之处,了解在这些文明中生活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陶醉的就是各国各民族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他曾参观考察许多文明古迹,如法国卢浮宫、墨西哥奇琴伊察、中亚古城撒马尔罕、埃及卢克索神庙、新加坡圣淘沙、泰国曼谷玉佛寺、希腊雅典卫城、印度马哈巴利普拉姆古寺庙群等。在元首外交中,习近平主席更是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经常提及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为人类进步作出的贡献,讲述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故事,共话中外文明优良品质,从文明友好交往史中拉近彼此心灵距离,寻找解决当今挑战的启示。
(四)人類文明发展处在关键十字路口,迫切呼唤正确的文明观引领创造文明新辉煌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演进,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蓬勃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与此同时,世界变乱交织,全球化遭遇冷战结束以来最强逆风,世界大分化暗流汹涌。人类既面临再创文明新辉煌的重大机遇,也面临既有文明成果遭侵蚀的严峻挑战。这要求以新的文明观来引导人类廓清认知迷雾,始终走在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上。
人类文明当前已发展到前所未有高度,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世界大融合持续深化,成为时代基本特征和历史大势。过去30多年来,人类吸取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教训,积极推动全球化潮流,“开辟了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人间正道”,推动人类文明飞速发展。根据国际经济学界统计,按1990年国际元计算,公元1年全球GDP不少于0.1万亿美元,1000年约为0.12万亿美元,1870年约为1.1万亿美元,1950年约为5.3万亿美元。世界银行统计,按现价美元计算,2000年全球GDP约为33.9万亿美元,2022年约为101万亿美元。两千多年来,人类物质文明财富的动态演变可见一斑,而新世纪以来增长规模能如此之大,正是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明空前共生交融的结果。
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放眼未来,全球化依然得到绝大多数国家支持,并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转型。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在给世界大融合赋能。特别是数字化在驱动新一轮全球化加速来临,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乃至人类文明形态。数字经济更是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也必将成为深化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强大动能。
与此同时,世界处在新的动荡变革期,鼓动文明冲突对抗与世界大分裂的逆流增长,人类文明发展进步面临重大新挑战。“世界历史发展告诉我们,人类文明进步历程从来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近年来,国际体系和秩序深度调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横行,地缘政治热点频发,世界经济低迷,重大传染性疾病、网络安全、气候变化、粮食和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凸显,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新冠疫情与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更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不同文化思潮之间对撞激荡愈加激烈,世界大分化、大撕裂的风险急剧升高。
面对空前严峻复杂的全球性挑战,国际社会本应通过对话合作,携手应对。然而,个别国家固守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和冷战思维,执迷强权争霸的错误历史观,以维护本国私利、罔顾人类公利的狭隘角色观,极力鼓噪“民主与威权”二元对立,动辄对他国遏制打压,搞“脱钩断链”“小院高墙”或经济胁迫,建立各种排他性“小圈子”“小集团”,制造阵营对抗,堆积交流壁垒。人类面临交流与隔阂、互鉴与冲突、包容与排斥、对话与对抗两股理念与力量的交锋,面临文明革新进步与停滞倒退两种命运的抉择,亟需以正确的文明观为遵循,“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二、全球文明倡议的内涵
全球文明倡议以四个“共同倡导”为主要内涵,即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一)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是首要原则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这指出了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顺应了全球化时代商品、资本、人员、信息等大流动所决定的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指明全球文明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
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和客观现实。从世界文明发展史看,人类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在此过程中,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两河文明、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古罗马文明、伊斯兰文明、波斯文明、犹太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地中海文明、东南亚文明等曾交相辉映、彼此激荡或传承启迪,汇聚起世界文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从当今世界文明格局看,世界上有超过80亿人口、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5000多种语言和多种宗教、文化。每一个国家、民族的文明都是其长期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其独特的集体记忆和精神标志。各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差异自古就存在。没有多样性,就没有人类文明。多样性是客观现实。
尊重文明多样性也是国际主流共识。联合国高度认可文明多样性价值,从安南、潘基文再到古特雷斯,历任联合国秘书长都支持文明多样性。2001年联合国大会则通过决议,将每年5月21日设为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1972年以来,联合国共制定七项文化公约,为促进文化多样性奠定坚实基础。特别是2001年联合国大会接连通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不同文明对话全球议程》,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均强调尊重和促进多样性。其中,《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不同文明对话全球议程》则强调,所有文明均须颂扬人类的大同与多异。《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则确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性。
坚持新文明观,意味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面对文明多样性现实,应怎么看怎么办?有一种态度是恐慌、无视或排斥,随之推行文明隔阂、文明冲突、文明优越,妄图抹杀文明多样性,搞文明独霸。中国的答案是树立新文明观,即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
为什么要坚持新文明观?《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章程》指出,战争起源于人之思想,故务需于人之思想中筑起保卫和平之屏障。据统计,世界上89%的冲突发生在文化间对话较少的国家;四分之三的冲突与文化层面有关。古特雷斯也指出,当今世界,反犹太主义、反穆斯林、迫害基督徒、仇外心理和种族主义等邪恶势力正进一步加剧。这些问题产生的一大原因是错误的文明观作祟,一些国家或群体在文明互动的认识论实践论上走极端。人类文明多样性及随之而来的差异性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傲慢、偏见、仇视,可怕的是想把人类文明分为三六九等,可怕的是把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强加给他人。
平等是文明互动的首要前提。不同文明各有千秋,都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虽有差异,但无高下优劣或“中心—边缘”之分。不同文明都有不足,没有绝对的尽善尽美。各文明应是平等而非等级制的,“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人为地制造文明冲突,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只能加剧文明间的隔阂,使世界陷入分裂与对抗”。
互鉴是文明进步的重要驱力。要坚持美人之美、互学互鉴,对其他文明保持应有敬意,虚心领略其他文明的真谛和奥妙,博采众长。换言之,通过交流互鉴对其他文明进行学习、消化、转化进而推动自身文明的革新进步,才是文明互动的现实意义。互鉴是互学互鉴,“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
对话是文明共处的黄金法则。不同文明难免因历史、地域、思维方式等差异产生分歧。但差异不意味着冲突,相反,可以成为世界与地区和平稳定的纽带。不同文明要以对话为桥梁,超越纷争,寻找共识,实现和平共处、和谐共生。要把多样性化为彼此优势互补、扩大交流合作的动力。历史和现实表明,文明对话交流比较顺畅的时期,往往是冲突、战乱得到有效抑制的时期。
包容是文明发展的根本要求。它意味着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对其他文明加以开放接纳,而非仇视排斥。文明需要新陈代谢、与时俱进,否则就会停滞倒退。中华文明及其他文明的发展史都表明,越是包容开放,文明越是兴盛繁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全球有13个经济体实现25年多的高速增长,其共同特征就是采取开放政策。文明包容还意味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打破有形无形的壁垒和隔阂;意味着相互成就,而非相互拆台;意味着视彼此发展为机遇而非威胁,不能只许自己发展,而阻挠破坏他国发展,“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
(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关键准则
文明既有差異,也有共性,这是一体两面的。文明多样性强调的是文明差异性,全人类共同价值则突出的是文明共同性、价值共通性。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这针对的是破解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发展进步的两大现实堵点而言。
第一,针对的是强求绝对的文明共同性的理论和实践,打着文明共同性的幌子,鼓吹“普世价值”,试图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使自身文明“一统天下”。冷战结束后,个别国家认为“历史终结”,在全球大肆推广以西方价值观为核心的所谓“普世价值”。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严重暴露西方发展模式弊端,经济衰退、贫富分化、政治极化、社会撕裂、民粹主义、保护主义等在西方愈演愈烈,其鼓吹的“民有、民治、民享”成为空谈。此后,世纪疫情与百年变局叠加,西方治理模式愈加失灵,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内部也饱受质疑。其不仅不能解决自身问题,反而造成大量国际问题。特别是个别国家打着“普世价值”旗号,对外实施新干涉主义、意识形态输出或军事入侵,煽动“颜色革命”、政权更迭乃至所谓的“民主改造”,造成世界多地长期动荡。
全人类共同价值主张尊重各国人民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尊重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及对价值实现路径的不同探索。各国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合不合适,要由本国人民自己评判,“世界没有定于一尊的制度样板,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民主、自由等价值,不是某个国家的专利。“一个国家走的道路行不行,关键要看是否符合本国国情,是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能否带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社会稳定,能否得到人民支持和拥护,能否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贡献。”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国家应该求同存异,而不应该强求一律。
第二,针对的是突出绝对价值差异性的理论和实践,即无视共同性、只讲差异性或者说只承认“小圈子”的价值共同性、否认全人类价值的共通性,进而搞价值观二元对立和阵营对抗。“搞意识形态划线、阵营分割、集团对抗,结局必然是世界遭殃”,这早已被冷战史证明。但个别国家依然陶醉于冷战“历史经验”,习惯用阵营对抗的战略工具,通过制造“民主对抗威权”虚伪叙事,逼迫他国选边站队,构筑军事同盟,推动军事集团扩张,人为把世界推向分裂对抗。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要求摒弃冷战思维和价值观偏见,跳出零和博弈陷阱,超越意识形态差异,坚持和平共处、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凝聚团结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最大程度增强合作机制、理念、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携手做大人类现代化的“蛋糕”,努力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三)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是深层动力
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指出了文明发展的立足点和落脚点,触及一种文明“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深刻命题。
重视文明传承,意味着敬畏、继承并从古老文明中汲取精神力量和智慧启迪。文明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是各民族历史探索和开拓的丰厚积累,也是今天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深层指引”。各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各自攻坚克难的精神支柱。重视文明传承,最基本的是要尊重、认同、保护并传承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以之为民族自尊、文化自信之基,而不是采取鄙夷、批判乃至破坏的姿态,不能让文明中断、湮灭,成为民族的罪人。
文明传承还意味着古为今用,对历史文化秉持学习借鉴的态度,用之帮助认识和改造世界。当前,各国都面临持续推进现代化的任务,需充分挖掘包括文物和文化遗产在内的自身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把跨越时空概念、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人文品质和文化精神发扬起来,为各自治国理政提供动力和助益”。当然,古为今用,要秉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立场而非食古不化,要辩证取舍,“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
重视文明创新,就是要坚持与时俱进,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造文明新辉煌。文明传承,不是守旧复古,而是推陈出新,实现文明永续发展。“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是要使之与当代文化、各国现代化进程相协调,为各国推进现代化提供正确精神指引和智慧动力,包括让文物古迹、历史典籍及其他文化遗产都“活起来”。
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求应时处变,守正创新,意味着“用创新增添文明发展动力、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不断创造出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要避免抱残守缺,敢于自我革命,特别是围绕各国现代化过程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解放思想,推进科技进步创新,推动体制机制革新,“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为现代化进程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活力”。
(四)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是基础支撑
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人文交流合作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基础工程。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要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这彰显了全球文明倡议的人民性。
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要落实到交流内容与合作渠道上。要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坚持双多边并行、官民并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等领域并进,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多渠道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要不断丰富交流内容,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对象,围绕治国理政、经贸投资、科学技术、教育文化、艺术体育、卫生医疗、旅游旅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遗产保护、减贫脱贫、生态保护、军事演练、人道救援及全球治理等开展对话交流。要激发各国公共部门、私营机构、民间社会的责任意识,支持商界、学界、媒体、智庫、文艺团体等各行各界,全方位开展友好交往和人文交流。
要拓展合作渠道,建立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地方交流对话机制、立法机构交流对话机制、友好城市论坛,打造智库交流合作网络,设立国家文化中心,实施旅游促进计划、留学生互派项目,举办友好年、文化交流年、语言年、创新伙伴年、青年友好交流年、民间友好论坛、媒体合作论坛、工商界论坛等活动,共建联合大学、互译文化文艺作品,开展人员培训、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医疗援助等行动。
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还要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不同国家、民族交流合作持续拓展深化,离不开强大的民意支撑。“相互了解、相互理解是促进国家关系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了解越多,理解越深,交流合作的基础就越牢固、越广泛。”青年是国家间友好合作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更要强化青年友好交流,引导青年群体传承并拓展彼此友好合作关系。
加强人文交流还要求通过旅游旅行、留学培训、参观访问等人员往来,促进互学互鉴。通过置身不同文明国度和面对面交流,各国人民更容易破除偏见误解,更好了解其他国家的国情现状、发展历程、文明魅力,相互取长补短。“激发人们创新创造活力,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走入不同文明,发现别人的优长,启发自己的思维。”加强人文交流,还要求广开进贤之路、纳天下英才,推动国际人才交流合作,“这种交流有利于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推动世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
三、全球文明倡议的中国实践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要落实到政治、经济、人文交流等具体方面,包括落实到特有的跨文明对话渠道上去。中国与世界的紧密关系,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已经并将继续为推进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提供强大驱力。
(一)中国与世界的紧密关系,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积累了良好基础
文明包括精神文明,也包括物质文明等非文化内涵。文明交流不止是文化交流,还包括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当前,中国与世界全方位深度交融、关系空前紧密。
第一,政治上,中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持续拓展,中外政治文明与制度文明交流互鉴广泛展开。中国建交国总数已达182个,与各方保持密集高层沟通与战略对话。中国同世界各国和地区组织建立伙伴关系113对,同世界上6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着不同形式的联系。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已加入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参加600多项国际公约及修正案。中国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G20)、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机制合作,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国—东盟合作机制、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中国—太平洋岛国论坛对话会、中国—拉共体论坛、中国—中亚五国合作机制等机制,与许多国家推动双边命运共同体及周边命运共同体、亚太命运共同体、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阿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等建设,推动网络空间、核安全、人类卫生健康、安全等共同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第二,经济上,中国与世界形成深度相互依存格局,中外物质文明交流互动日益紧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从11.3%增长到18.5%,稳居世界第二。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30%,居世界第一。中国是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贸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中国每年进口商品和服务约2.5万亿美元,预计未来10年累计商品进口额超22万亿美元。未来15年,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将超8亿,“推动超大规模市场不断发展”。中国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初步建立以周边为基础、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贸协定网络,2022年与自贸协定伙伴进出口额达14.25万亿元人民币,占外贸总额34%;利用外资规模自2017年以来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二,4万多家对外投资企业遍布全球189个国家(地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余年来,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7.3%,接近发达经济体水平。中国是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并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全球化背景下,经贸、投资、金融等领域的中外深度相互依存,成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必要物质条件。
第三,中外互联互通与人员往来日益频密,人与心“相通”成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社会基础。中国是世界上运输最繁忙的国家之一,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航空海运通达全球。2021年,平均每天约6.9万多艘次船舶进出港,飞机起降2.68万架次。中国与12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双边航空运输协定,开通国际航线895条。改革开放至2018年,内地居民出境13.8亿人次,2019出境超1.69亿人次;1978—2019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656.06万人,海外侨胞逾6000万人。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1万多名外国留学人员在华学习。中国与152个国家缔结互免签证协定。随着后疫情时代来临,中外人员往来会愈加便利,中外人员大交流的局面将持续恢复和拓展。
(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现有机制平台,为搭建全球文明对话网络创造了必要条件
中外人文特别是文化交流事业蓬勃发展,有力推动全球范围内的文明交流互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外人文交流已形成元首外交引领、高级别机制示范、双边多边结合、国内国外统筹、中央地方联动、官方民间并举的多元互动新格局。党的十八大至二十大前,习近平主席出访42次,足迹遍及五大洲69个国家,在国内接待1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来访。新冠疫情期间,习近平主席同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通话181次,以视频方式出席重大外事活动78起,为推动中外“心相通”发挥了战略引领作用。中国搭建全覆盖的中外人文交流机制,与俄罗斯、美国、英国、欧盟、法国、印尼、南非、德国、日本等世界上主要国家或组织建立人文交流机制。
中国与157个国家签订文化合作协定,建立41个双多边文旅合作机制,在93个国家派驻文化和旅游机构,推动金砖国家文化部长会议等16个多边交流合作机制和25个双边合作机制不断发展,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驻外旅游办事处总数分别达到45个和20个。中国与159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举办孔子学院(孔子课堂),与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建设23个鲁班工坊。中国还同140多个国家建立了2900多对友好城市关系。
中国积极实施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与161个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关系持续发展。截至2019年7月,中国同150多个国家开展军事交往,同4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防务磋商对话机制54项。中国向160多个发展中国家提供各类援助,实施数千个成套和物资援助项目,开展上万个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为发展中国家共培训各类人员40多万人次。
中国积极参与一系列双多边文明对话平台与机制建设,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做了有效铺垫。特别是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等机构重大倡议、计划和议程,为全球人文治理、文化治理做贡献,习近平主席有关文明交流互鉴等重要思想理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平台得到广泛认同。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总量居世界首位。中国于2007年加入联合国不同文明联盟。该联盟成立于2005年,由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倡导建立,“是不同文化间对话、理解与合作的首要平台”。联合国设有不同文明联盟之友小组部长级会议,并已召开九届全球论坛。该联盟相关活动得到中方积极参与。
中方积极倡议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文明古国论坛部长级会议。2019年,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亚洲47个国家和五大洲的千余名代表参会,为促进亚洲及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新平台。中国与希腊、埃及、伊拉克、意大利、伊朗、墨西哥、玻利维亚、秘鲁和印度等10大文明古国,自2015年发起举办文明古国论坛部长级会议,迄今举办七届会议。10个国家分别代表中国、希腊、埃及、美索不达米亚、罗马、波斯、玛雅、阿兹特克、印加和印度河文明。
此外,中国倡议举办或参与的中阿文明对话暨去极端化圆桌会议、中法文明对话会、中非文明对话大会、中拉文明对话论坛、中欧文明对话会、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世界汉学家大会、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上海合作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世界和传统宗教领袖大会等活动,也有力推动世界文明对话交流。各方并致力于使用新技术、新媒体构建新平台新机制,丰富文明交流手段,尤其是通过数字传播技术在文化、艺术、教育、体育等领域搭建了众多交流共享平台,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注入强大动力。
(三)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既有典范与标志性平台,为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提供持续动能
上海合作組织及“上海精神”是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典范。“上海精神”是上海合作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指导成员国关系的准则,核心内涵是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其中,“尊重多样文明”作为“上海精神”的重要内涵,指导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文明交流互鉴,推动各国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媒体、广播电视、人力资源培训、古迹修复和考古、体育等领域广泛合作,打造青年交流营、妇女论坛、民间友好论坛、传统医学论坛、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减贫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友好城市论坛、地方领导人会晤等品牌活动或项目,夯实了该组织长远发展的民意基础。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等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也树立了不同文明国家友好合作、包容互鉴的典范。正是在上海合作组织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宝贵经验基础上,习近平主席2018年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首次明确提出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也恰是由于“尊重文明多样性”等“上海精神”的感召力,越来越多国家申请加入上海合作组织。
共建“一带一路”及“丝路精神”是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的全方位实践平台。古丝绸之路为亚欧大陆商品物产大流通、科学技术大传播、思想观念大碰撞、多元文化大交融作出巨大贡献,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基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实践和“丝路精神”启示,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0年来,中国与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为重点,致力于将“一带一路”建设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廉洁之路。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贯穿欧亚、连接亚太和欧洲经济圈的“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成型,大批务实合作项目落地,极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合作共赢。2013年到2022年,中国与共建国家货贸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双向投资累计超2700亿美元。世界银行专门发布“一带一路经济学”报告,认为“一带一路”可使沿线经济体贸易增加2.8%至9.7%、全球贸易增加1.7%至6.2%、全球实际收入增加0.7%至2.9%。共建“一带一路”更推动共建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推动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媒体、旅游、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物援外、联合考古等领域合作,促进政党、青年、社会组织、智库、妇女、地方交流,初步形成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文明共荣发展态势,开辟出一条“文明之路”。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和“金砖精神”为全球文明交流提供“最佳实践”。扩员前,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全球比重26.46%,人口占41.87%。2021年,金砖国家经济总量约24.6万亿美元,全球占比近25%。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立以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50%,已成为塑造国际格局的重要力量。自2006年开启合作进程以来,金砖国家已培育出互尊互谅、平等相待、团结互助、开放包容、互惠互利的金砖精神。这一精神也被浓缩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八字内涵。金砖国家尊重彼此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当前自主选择的现代化道路,坚持平等相待、求同存异,推动金砖国家经济、政治和人文交流合作“三轮驱动”,“为世界文明交流提供了最佳实践”。 “金砖精神”得到广泛国际认同,20多个国家希望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2023年8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举行,决定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等六国加入金砖。这将进一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有效推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四、結语
全球文明倡议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内在属性,直面文明交流互鉴的突出堵点,指明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基础支撑,形成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的理念体系。其一经提出,就引发国际社会积极反响。截至2023年9月21日,全球文明倡议已写入中国与俄罗斯、巴西、加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刚果共和国、巴勒斯坦、洪都拉斯、所罗门群岛、阿尔及利亚、格鲁尼亚、圭亚那、贝宁、委内瑞拉、柬埔寨、赞比亚等国政府联合声明或联合公报、《第四届中阿政党对话会落实全球文明倡议银川宣言》、中非领导人对话会联合声明,并获得古巴、南非、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印尼、毛里塔尼亚、布隆迪等国政府、联合国不同文明联盟高级代表等赞赏支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作为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目标任务之一,也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
习近平主席曾经指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全球文明倡议正是文明中国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提供的一大国际公共产品。其顺应文明发展规律和时代进步趋势,必将引领世界文明大交流、大发展、大融合潮流,推动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迈向新高度。
【责任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