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法兰西军事博物馆系列之八国王的盔甲武器与王室收藏(1)

2023-11-16陈传生张翼

轻兵器 2023年11期
关键词:弗朗索瓦盔甲二世

■陈传生 张翼

国王的盔甲武器与王室收藏系列不仅有法兰西君主和王室成员定制的盔甲武器及收藏的艺术珍品,还有其他国家君主和王室成员的盔甲武器等。这些盔甲武器大多出自16~17 世纪欧洲各大兵器制造工坊和著名艺术大师之手,具有精湛的制作工艺、精美的造型艺术及奢华的装饰装潢,彰显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承载了相关人物的历史故事。严格意义上说,这些展品仍属于“古代战争与盔甲武器”范畴,单列出来是因为它们除了具有军事用途外,还有极高的艺术美学价值。大部分展品被博物馆展放于“皇家展厅”(Salle Royale)和专题展厅内,其介绍也侧重于盔甲武器的制作工艺和装饰艺术鉴赏。由于展品数量太多,故只摘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展品。本期展示的是瓦卢瓦-昂古莱姆王朝(1515~1589 年)时期的5 位君主及其他王室成员的盔甲武器。

弗朗索瓦一世的盔甲武器

弗朗索瓦一世(François I,1515~1547 年在位)是法国历史上最著名也是最受爱戴的国王之一,又称骑士国王,在继位之前被称为昂古莱姆的弗朗索瓦、大鼻子弗朗索瓦。他是一位开明的君主,是多情的男子和文艺庇护者。在他统治时期,法国文化的繁荣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博物馆里收藏并展出多件弗朗索瓦一世的盔甲武器。

“帕维亚之剑”

弗朗索瓦一世的画像,木刻版画,1547 年

“帕维亚之剑”,法国和意大利,1480~1515 年

帕维亚剑是佛罗伦萨著名兵器大师里奥内罗·布其亚(Lionello Boccia)的一件杰作,年代为1480~1515 年,剑长960mm,宽140mm,质量1.22kg。该剑剑身质地良好,剑刃锋利,但从脆弱的护手和精致的珐琅彩金装饰上可以看出,它并非用于战场,而是一把具有象征意义的仪式剑。在15 世纪末和16 世纪初,这种专为庆典仪式私人定制的仪式剑十分少见。

该剑的形制采用中世纪十字架造型,护手平直末端加宽,球形状柄头为青铜制,剑柄覆盖厚厚的金箔,并有浮雕、镂空和金银镶嵌,同时还有复杂的红、白、蓝三色珐琅装饰,因年代久远已经褪色,尤其是护手中心位置火焰造型的珐琅装饰几乎全部脱落,仅存一个红色亮点。护手两面镌刻了一段引自《圣母颂歌》的诗句铭文:“FECIT POTENTIAM/ IN BRACHIO SVO”,意思是“他创造了力量/在他的手臂上”。剑柄雕饰有刺桐、卷叶、麦穗、在盛水盘饮水的蛇、守护神以及躺在火焰中的昂古莱姆蝾螈等图案。蝾螈是弗朗索瓦一世的个人标志,象征着从火焰中重生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蝾螈头上没有王冠,表明这把剑是他登基(1515 年)以前制作的。

该剑称为“帕维亚之剑”,是因其承载了一段令弗朗索瓦一世刻骨铭心的历史。1525 年帕维亚战役,弗朗索瓦一世落败被俘,他的随身物品被敌军悉数缴获。据史料记载,当年2 月25 日,弗朗索瓦一世被俘后,为查理五世效力的意大利军官胡安·德·阿尔达纳上校进入国王的帐篷,拿走了这把剑和其他一些个人物品,包括一把带有金银装饰的古典风格匕首、一条圣米迦勒骑士团项链及一本《圣母颂歌》。

1585 年,阿尔达纳上校的儿子将该剑献给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以此换取一笔养老金。此后,这把剑被存放于马德里皇家军事博物馆。1808 年“半岛战争”爆发后,法国军队占领了西班牙,皇家军事博物馆的藏品也遭到法军洗劫,法军元帅若阿尚·缪拉(Joachim Murat)根据拿破仑一世的命令将这把剑带回法国,存放于杜伊勒里宫的展柜中,直至1815 年。

古典风格的勃艮第头盔

这件作品出自享有盛名的米兰内格洛里家族工坊,该工坊始建于15~16 世纪之交,1530~1550 年代发展至巅峰时期,著名的工匠有:吉安·贾科莫·内格洛里(约1463~1543 年),他是内格洛里家族工坊的创立者和领导者;菲利波·内格洛里(1510~1579 年),系吉安·贾科莫之子,其地位和声名最为显赫,享有“盔甲创作天才”的美誉,被公认为当时(也许是有史以来)最娴熟、最受尊敬和最为著名的盔甲巨匠和艺术大师;弗朗切斯科·内格洛利(1522~1600 年),菲利波·内格洛里之胞弟,被誉为“盔甲装饰天才”,以高超的镶嵌技艺而闻名于世,在盔甲艺术创作装饰上与兄长菲利波结成珠联璧合的搭档;乔瓦尼·保罗·内格洛里(1513~1569年),系吉安·贾科莫的侄子,亦堪称大师级工匠;乔万·巴蒂斯塔(约 1511~1591 年)、亚历山德罗(约1528~1573 年),他们是菲利波·内格洛里的堂弟或表弟,在家族工坊里担任重要角色。

内格洛里家族制作的盔甲,多以复古手法采用浮雕形式,再现传统古罗马艺术风格,他们的客户多为王室贵族。留存于世的作品不超过20 件,本博物馆收藏有5 件。这件勃艮第头盔是菲利波·内格洛里和胞弟弗朗切斯科·内格洛里联手打造,通过浮雕装饰在盔顶塑造了一位古代战士的形象,战士的下肢为鞘形,融入刺桐叶中,上面刻有一句希腊语铭文,意思是:“借助于它们,我奔向星辰”。

人马组合盔甲

弗朗索瓦一世仿古风格的勃艮第头盔,意大利,1545 年

弗朗索瓦一世的盔甲和马盔甲,产地因斯布鲁克,1539~1540 年

这套人马组合盔甲,制作于1539~1540 年,是时任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国王、奥地利大公斐迪南一世为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制造。斐迪南一世是西班牙国王查尔斯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弟弟(1531~1556 年与兄长共治)。1556 年查理五世因病宣布退位,其庞大的帝国被一分为二,弟弟斐迪南一世继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儿子腓力二世则继位西班牙国王。

斐迪南一世为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制造的这套盔甲,缘于意大利战争第6 阶段 “尼斯休战协议”的签订。自意大利战争爆发后,法国与神圣罗马帝国之间的激烈冲突持续不断,1538 年在教宗的调停和压力下,双方就萨伏依和米兰归属问题达成妥协,并签订了“尼斯休战协议”。为了表达和解诚意,斐迪南一世决定向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赠送一套盔甲。1539 年7 月,他指令因斯布鲁克最著名的盔甲工匠约尔根·瑟森霍夫(Jörg Seusenhofer)前往巴黎为法王量体裁衣,之后根据皇室的一系列指令加紧制作,大约在1540 年年底前制作完成。这套组合的多重盔甲,包括战斗盔甲、马术盔甲、比武盔甲和障碍赛盔甲,造型精美,制作精良,采用蚀刻、镀金、浅浮雕等多种工艺雕饰了象征法国王室的鸢尾花和当时流行的矫饰主义风格的卷叶图案。然而,这件盔甲在制作完工后并没有按照原计划赠送给法国国王,原因是两国关系再度出现裂痕,重新进入敌对状态。之后,这套盔甲被存放于因斯布鲁克附近的安布拉斯城堡军械库。1806 年 2 月 15 日(拿破仑战争期间),拿破仑麾下的高级军需官维勒曼西伯爵(Comte de Villemanzy)发现并带走了这套盔甲及马盔甲,连同其他9 件法国王室的盔甲一同带回了巴黎。

“狮子盔甲”

弗朗索瓦一世的“狮子盔甲”,米兰,1540~1545 年

“狮子盔甲”细节展示,精美程度可见一斑

“ 狮子盔甲” 产地米兰,1540~1545 年制作,是一件“伟大的风格主义”(Grand Manner)经典作品。“Grand Manner”这个术语最初用来形容米开朗基罗的英雄史诗灵感,后来指16 世纪中期米兰兵器盔甲制作者的制作风格,这种新潮流以米兰内格洛里家族工坊为代表,他们试图重现古代战争用品中的杰作,在盔甲造型艺术和装饰形式上进行创新,特别是在头盔、肩部、肘部和手部采用压印高浮雕狮子图案,并通过镶嵌金银的方法使之更加突出了传统的雄狮主题,展现了男性的阳刚之美,尽显君主的英雄气概。这套盔甲与普通的战争盔甲不同,没有护面甲和股甲,适于典礼场合。

亨利二世的盔甲武器

亨利二世(Henri II,1519~1559年),弗朗索瓦一世的次子和继任者。其父亲在世期间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为了欧洲霸权多次交手,1525 年在意大利的帕维亚战役中兵败被俘,1526 年作为释放弗朗索瓦一世的条件之一,年幼的亨利被送往西班牙宫廷作人质,这给他留下了长久的阴影。14 岁时,亨利迎娶了洛伦佐二世·德·美第奇(乌比诺公爵,佛罗伦斯的统治者)之女凯瑟琳·德·美第奇。1536 年王太子弗朗索瓦因肺结核去世,亨利成为法兰西新任王储,1547 年3 月31 日,亨利生日当天,弗朗索瓦一世驾崩,同日,他在兰斯大教堂加冕登基,是为亨利二世。亨利二世继位后,从1551 年起继续与查理五世作战,他一方面延续了父亲与奥斯曼帝国结盟的政策,以法国-奥斯曼联合舰队保卫南部海岸线,另一方面与德意志境内的新教王公缔结了《尚博尔条约》,共同对抗神圣罗马帝国。1559年4月,随着《卡托-康布雷齐和约》的签署,法国与西班牙为争夺意大利的战争终于结束。亨利二世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和洛林公国的查理三世。他在为女儿的结婚庆典而举行的马上长矛比武中,被苏格兰卫队长蒙哥马利伯爵加布里埃尔没有枪头的木制矛刺中眼睛,10 天后死于败血症。亨利二世受其父亲的影响,在少年时期热衷于马上长枪比武,喜欢收集各式武器盔甲,在位期间多次参加战斗,是一位尚武的国王。博物馆展出了多件亨利二世的盔甲武器。

海豚盔甲

海豚盔甲是亨利二世被立为王储时制造的,约为1540 年。盔甲高1.8m,宽0.9m,厚0.5m,质量19.7kg。头部防护是一顶带活动面罩的勃艮第头盔;胸甲下部铰接三片式腰甲,两侧肩甲对称设计,右肩甲下部的甲片可拆卸,肘甲上装有双叶鳍,护手保留了护指;长股甲由10 个甲片及膝甲组成。胸甲和头盔通过细链连接,设计成微微拱起的背部体征,这一解剖学特征在亨利二世的几幅画像中可以明显看到。

亨利二世的勃艮第头盔,米兰,约1550 年

亨利二世的海豚盔甲,意大利,约1540 年

盔甲表面的装饰表现了极高的技艺和美感,不同宽度的垂直纹路,交替使用了丰富的镶嵌丝纹和银色卷轴形等元素,并以擦黑工艺为背景,表现了盔甲主人的标志性配色“沙色和银色”。在盔甲上,还有象征瓦卢瓦家族的交错月牙、王储、王妃、宠妃首字母图案(“H”、“C”及“D”,分别代表亨利二世、妻子凯瑟琳·德·美第奇和宠妃戴安娜·德·普瓦捷)、弓和箭筒。弓和箭筒是狩猎女神的象征,也指王子最爱的女人戴安娜·德·普瓦捷。护颈上镶嵌着一条金链,用以突出与之相连的圣米迦勒骑士团徽章(亨利二世自1534 年加入该骑士团)。在勃艮第头盔盔冠两侧和护腰的中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海豚形象,这也是王储的一个重要象征。

这件盔甲出自米兰内格洛里家族工坊,根据分析,这件盔甲与弗朗索瓦一世的那个古典风格的勃艮第头盔一样,是菲利波和弗朗切斯科兄弟二人联手制作的。

亨利二世的钉头锤/权杖,西班牙,约1536~1542 年

亨利二世的穿甲刺剑,意大利,16 世纪中期

勃艮第头盔

勃艮第头盔,制作地米兰,制作日期约1550 年。具有“伟大的风格主义”(Grand Manner)风格,表现了16 世纪中期的文化和艺术时尚。头盔的正面是在完全镀金的基体上进行了构图装饰,雕饰有罗马神话中战神马尔斯和贝罗娜的形象,代表王室的字母(C 和H 交错),瓦卢瓦王朝标志(新月之上支撑着一顶皇冠),国王个人纹章(3 个交错的月牙),以及由天使、神灵、水果、花环、战利品、狮子面具等组成的表现英雄主义的神话场景。

钉头锤/权杖

钉头锤,1536~1542 年制,由西班牙工匠迭戈·德·恰亚斯(Caias Diego de)打造,是一件作为权杖使用的钉头锤,手柄带有华丽的装饰,用于典礼仪式。其表面经过抛光和金丝镶嵌,形成了西班牙-摩尔人风格的花卉图案,锤柄上饰有库法体(伊斯兰书法中最古老的一种字体)铭文“以上帝的名义”以及“Marsella”(马赛),马赛可能是亨利·奥尔良与凯瑟琳·德·美第奇的婚礼举办地。锤柄上有个人徽章,证实这件武器属于国王亨利二世,而徽章上没有王冠似乎也证明是在1547 年登基之前制作的。

穿甲刺剑(Estoc)

穿甲刺剑制作于16 世纪中期,制地意大利,长1.21m,剑身呈三角棱形,3 个刃面都带有明显的凹槽,剑柄美观大气,护手为弧形,护手中间、两端和柄头都带有“H”型装饰,剑柄一体成型,通体都带有镂刻和黄金镶嵌。

凯瑟琳·德·美第奇与亨利二世及其子女

凯瑟琳·德·美第奇的“加莱特”狩猎弩

凯瑟琳·德·美第奇的“加莱特”狩猎弩

凯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édicis,1519~1589 年),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贵族家庭,14 岁时与奥尔良亨利(即未来的亨利二世国王)结婚,他们育有10 个孩子,在亨利二世死后由弗朗索瓦二世、查理九世和亨利三世先后继承王位,她以王太后的身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担当统治法国的摄政王,也成为16 世纪法国宗教战争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博物馆皇家收藏中有一件专属于她的武器——狩猎弩,也称为“加莱特”(jalet),1540 年左右制作。可发射小泥丸、小石块或小铅弹的轻型射弹弩,主要用于打鸟和狩猎其他小型猎物。在弩的连接环上有她的纹章标志字母“C”,弩长0.8m,宽0.4m,质量1.7kg,弩弓为钢制,表面经过细腻的抛光处理;弩臂采用坚硬的巴西红木,上面雕刻有花冠、鸢尾花和人物面具等内容丰富的图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弩臂上方雕有一只海豚,根据这一细节可以确定该作品的制作时间是1547年之前,亨利二世王储时期。弩的金属部件大都带有金丝镶嵌雕饰,表现了当时风靡欧洲的枫丹白露派的艺术风格。编年史作家布兰托姆(Brantôme,约1540~1614 年)在作品《美女图鉴》中有对该弩的介绍。

弗朗索瓦二世的半身盔甲

弗朗索瓦二世(1544~1560年),系亨利二世与凯瑟琳·德·美第奇之子,1544 年出生于法国枫丹白露。1558 年,14 岁的法国王储弗朗索瓦与15 岁的表姐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举行了婚礼。这场政治联姻意味着未来的法国国王同时也将得到苏格兰的王冠,并对英格兰的王位构成要求(玛丽一世对英格兰王位拥有继承权)。弗朗索瓦结婚一年后,他的父亲亨利二世去世。15 岁的王储加冕为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二世,由于年幼且体弱多病,由王太后凯瑟琳·德·美第奇摄政。弗朗索瓦二世在继位后的第二年于奥尔良去世,年仅16 岁。

博物馆收藏并展出了一件弗朗索瓦二世的半身盔甲,年代为1555~1560 年,法国制造。与其他铁与火的艺术品相似,16 世纪中期的王室盔甲出现在很多装饰性的试验领域。该件盔甲的胸甲按照1550~1560 年代的特色进行了加长,交替点缀的花卉造型以几何方式分布,这些特征受当时纺织品服装的装饰方式和外形的影响。弗朗索瓦二世的标志性元素装饰出现在颈部护甲上:新月伴随着百合花是瓦卢瓦王朝的标志,蝾螈是其祖父弗朗索瓦一世的象征,一个少年的半身像是弗朗索瓦二世的肖像。

弗朗索瓦二世的半身盔甲,法国,1555~1560 年

查理九世的盔甲和盾牌

查理九世(1550~1574 年),亨利二世与凯瑟琳·德·美第奇的第三个儿子,生于巴黎西郊圣日耳曼昂莱城堡,出生时被封为昂古莱姆公爵,在其次兄路易夭折后继承奥尔良公爵的头衔,1560 年其长兄弗朗索瓦二世英年早逝后,于1561年(年仅10 岁)在兰斯加冕为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在位时,法国爆发了宗教战争。查理九世站在天主教徒的立场上反对胡格诺派。1570年胡格诺派取得暂时优势,随后查理九世同意与他们和解,并同胡格诺派的政治领袖海军上将科利尼修好。但是后来他又接受母亲的怂恿,允许吉斯公爵亨利策划了1572 年8月24 日圣巴托洛缪之夜的大屠杀。查理九世是一个软弱的国王,他终生都活在母亲的阴影之下,1574 年于万塞纳去世。

查理九世的战神/胜利女神盔甲,法国,约1565~1570 年

战神/胜利女神盔甲

法国制造,约1565~1570 年,盔甲高1.9m,宽0.8m,厚0.5m,该盔甲包含开闭型头盔、胸甲和背甲、对称的肩甲和臂甲、一对腿甲,每个腿甲由16 个甲片组成,最下边的甲片形成膝盖形状。盔甲装饰相当奢华,金属表面布满密集的浮雕,风格化的卷叶花纹间汇集了神话人物、战利品、面饰、小天使、怪诞造型的怪物,表面经过镀金镀银装饰。在胸甲的中央,突出呈现的是战争之神马尔斯双手各持一把长矛,以胜利者的姿态将两名俘虏踩在脚下,身边两位带翅膀的神灵向他伸出月桂花冠。在背甲中央,突出呈现的是胜利女神的形象,与胸甲上的战神马尔斯相呼应。这种装饰体现了16 世纪下半叶发展起来的一种艺术潮流,也就是法国的矫饰主义(也称作风格主义),这件盔甲被视为矫饰主义的代表作之一。

半身盔甲

查理九世的半身盔甲,法国,约1565~1570 年

法国制造,约1565~1570 年,盔甲高1.12m,宽0.8m,厚0.5m,背甲内侧有铭文和鸢尾花图案,表明这个盔甲来自王室,根据16 世纪文档记载证明其属于查理九世。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件半身盔甲加入了用于比武的加强组件,如胸甲右侧的长矛支架,右肩有明显的切口以方便操作长矛。这是一种在法国广泛流行的盔甲结构,但是没有腿部保护,通过广泛使用镀金和平行线条的装饰,重现了常规纺织品礼仪服装的外观。整个盔甲覆盖了人字形图案的加强肋条,上面饰有卷叶和鸢尾花组成的装饰图案。可以说,这套半身盔甲是16 世纪下半叶法国工坊制作盔甲的一个杰出范例。

莫里恩头盔、头盔盒和盾牌

这3 件展品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制作于1555~1560 年,均出自法国金匠皮埃尔·雷东 (Pierre Redon,1530~1562 年)之手。头盔高0.45m,宽0.27m,深0.37m;盾牌高0.68m,宽0.49m,厚0.07m。头盔和盾牌采用了相同的制作装饰工艺,先通过压花技术塑形,制成铁质盔、盾,而后采用镀金工艺,并镶嵌红、绿、蓝、白四色珐琅,细腻而生动地展现了战争、人物和场景。

莫里恩头盔盒,采用真皮制作,上面带有锁扣,其形状和尺寸完全按照莫里恩头盔量身打造。头盔盒极为罕见,在法国王室收藏中这是见到的唯一展品。

亨利三世的半盔和面甲

亨利三世(1551 年9 月19日~1589 年8 月2 日),法国瓦卢瓦王朝国王(1574~1589 年在位),亨利二世第四子,生于枫丹白露。1560~1574年,封号为奥尔良公爵;1566 年又受封为安茹公爵。1573年获选为波兰国王(亨里克三世),但他只在波兰呆了6 个月。1574 年其兄查理九世去世后,他放弃波兰王位,回国继位为法国国王。亨利三世继位前,曾在1572 年的圣巴托洛缪惨案中扮演过主要角色,法国的宗教战争在他统治时期达到白热化。亨利三世一开始采取不偏向任何一方的政策:取消胡格诺派的一些特权,但天主教的神圣联盟也被解散。然而,1584 年亨利三世的弟弟和继承人、安茹和阿朗松公爵弗朗索瓦去世,使胡格诺派首领纳瓦赫的亨利成为王位继承人。天主教徒担心形势对他们不利,于是在首领吉斯公爵亨利的领导下反对亨利三世,引发“三亨利之战”(亨利三世、吉斯公爵亨利、纳瓦赫的亨利)。1588 年5 月12 日,吉斯公爵进入巴黎,在街上筑起街垒(史称街垒日)。亨利三世逃往沙特尔。同年12 月23 日,吉斯公爵与其兄吉斯红衣主教在一次鸿门宴的会晤中被亨利三世的侍从刺杀。1589 年8 月,亨利三世与纳瓦赫的亨利一同进攻巴黎,在雅各宾修道院被修士雅克·克列孟刺死。

阿尔梅特头盔

开闭型阿尔梅特头盔,法国制造,约为1570 年,当时亨利三世受封为安茹公爵,尚未继承王位,与之匹配的铠甲未能保存下来。这件作品的装饰风格与查理九世的战神/胜利女神盔甲相同,完全采用錾刻和凿刻的方式,以带有人物的卷叶为基础,将神话人物、动物植物、龙形蛇形怪物、面饰和桂冠等诸多形象联系在一起组成若干画面,突出表现了法国矫饰主义(风格主义)的艺术风格。可惜的是,这件藏品的镀金和嵌金部分大多脱落或失去光泽,整体色调正在向灰色演变,也可能是曾经过度维护造成的。

亨利三世的阿尔梅特头盔,法国,约1570 年

亨利三世的面甲,法国,约1570 年

半身盔甲和面甲

半身盔甲和面甲这2 件展品与弗朗索瓦二世和查理九世的半甲在同一个展柜内展示,它们都出自法国工坊,在结构造型和装饰特色上非常接近,其共同特征是重现了当时常规纺织品面料的花纹图案和礼仪服装的时尚外观,自16 世纪中期开始,这种带有开创性和试验性的盔甲装饰设计成为法国盔甲的一大特色,这种特色也表明这2 件展品与亨利三世这位瓦卢瓦王朝最后一位君主存在联系。

王储赫拉克勒·弗朗索瓦的儿童盔甲

赫拉克勒·弗朗索瓦(Hercule-François,1555~1584 年),是亨利二世和凯瑟琳·德·美第奇最小的儿子,1574 年其兄查理九世去世后,另一位兄长亨利三世继承王位,他随之成为王储,1576 年受封为安茹、都兰和贝里公爵。

王储赫拉克勒·弗朗索瓦的儿童盔甲,法国,约1560 年

一件属于赫拉克勒·弗朗索瓦的盔甲,高0.78m,宽0.63m,厚0.50m,质量5.05kg,该尺寸适于6~8 岁儿童穿戴,与16 世纪许多成人盔甲一样没有小腿部位的防护,附带的头盔为阿尔梅特闭合型头盔,护手也是封闭的,双臂带有鳍形双叶肘垫,胸甲上未设长矛挂挡,表明这是一件步战用盔甲。盔甲表面刻有蓝色四叶草形状的小马赛克装饰图案,周围环绕着做工极为精细的金色丝带。在盔甲内部的纺织品残留物上,可以看到绗缝的紫色缎面配有金色刺绣花边的装饰痕迹。根据推测,年代约为1560 年制作。(待续)

猜你喜欢

弗朗索瓦盔甲二世
身体的盔甲——皮肤
穿盔甲,慢慢爬
奥拉夫的盔甲
萨尔贡二世时期信件文书初探
穿盔甲的大蟀哥
鲨鱼这样感受世界
阿尔贝二世亲王:摩纳哥的招牌
逐渐变暖的地球
视觉和听觉
保护地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