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方法研究

2023-11-16成静

华东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工匠精神

文/成静

本文分析了工匠精神对高职生就业指导的作用,总结了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现存问题,阐述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四大方法:构建工匠精神培养体系、完善就业指导课程、提高师资水平以及深化校企合作。本文旨在将工匠精神更好地融入就业指导课程,为高职院校将就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提供参考,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实现从校园到企业的无缝衔接。

工匠精神是一种强调专注、专业,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也是高职院校开展职业化教育的重要抓手。[1]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高职院校有责任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形成职业化思维。其间,工匠精神将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注入灵魂,确保其落到实处。

一、工匠精神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协作共进和追求卓越,这些都是学生就业必备的职业道德,也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要义。工匠精神能够弥补高职院校技能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不足。另外,虽然职业道德培养属于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在注入工匠精神后,高职院校可以在强化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职场工作的精髓。

(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引导他们深入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掌握就业途径;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能敦促学生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倡学生发挥自身优势,明确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提高专业技能学习的针对性;协作共进的工匠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不同岗位的作用,进而在实际工作中与其他岗位人员分工协作,争取达成最佳效果。

二、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现存问题

(一)教师素养有待提升

就当前来看,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师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验,对本专业对口岗位的招聘要求认知不足。部分教师仅能表达清楚工匠精神的理论内涵,无法将工匠精神在专业对口岗位中的具体体现清晰生动地加以阐述,进而导致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也大多停留在字面意义上。

(二)缺少榜样教育

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侧重于工匠精神的理论教育,缺少工匠精神的榜样教育,造成学生无法将工匠精神具象化、立体化。由于缺少具体的学习对象,学生往往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等问题,也难以明确自身不足并加以针对性的改进。

(三)课程内容单一

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单一且多为理论教育,与工匠精神有关的课程成为唯一的品德教育课程。同时,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相对落后,与工匠精神有关的课程多为通用理论课程,无法发挥不同专业的特色。

(四)就业指导与社会需求脱节

现阶段,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分工趋于细化,工匠精神在同一领域的不同岗位上表现各异。然而,仍有部分高职院校未能从专业领域、岗位需求、岗位职责等关键层面出发及时更新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导致工匠精神课程与社会需求脱节,就业指导效果不理想。

三、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方法

(一)构建工匠精神培养体系

就业指导工作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发挥工匠精神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高职院校有必要结合工匠精神和高职教育的特点构建一套完整的工匠精神培养体系,即德育体系、职业素质培养体系、专业培养体系、文化环境体系“四位一体”的工匠精神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应开设工匠精神德育课程,将工匠精神作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考虑到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围绕敬业、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等几个核心层面展开,基于工匠精神构建的理论体系应聚焦于典型事迹、岗位要求、职业诉求等,帮助学生理解并指导实践。

高职院校构建工匠精神培养体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基本职业素养,持续提升学生的学习、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在具体工作中,指导教师可以采取团队活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心理咨询以及辅导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要针对不同专业的特性,结合工匠精神的内涵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课程的针对性,例如:针对设计专业着重传递创新、创造、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针对机械制造专业着重传递专业、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为师生搭建职业知识交流平台。其间,高职院校应结合高职生的特点实施工匠精神培养计划,精心打造“匠心造梦”职业品牌,形成以“匠心”为内涵,以“梦想”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利用校园文化景观、标识小品、美术陈列等强化校园文化氛围;通过举办新生入学典礼、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名人讲座等活动,不断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和理解。

(二)完善就业指导课程

就业指导课程主要分为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两部分,高职院校可针对各专业的特点,拓展产业发展、行业分工、职业特点、岗位职责、工匠精神等针对性较强的就业指导课程,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行业领域和本专业的认识,扩大学生的择业范围。在具体的就业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以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为教学案例,对其组织架构、部门组成、部门分工、岗位职责等一一拆解,帮助学生明确本专业在各个部门的应用价值。指导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拆解某项产品的生产流程,讲解各生产环节的人员分工与协作、质量标准要求等信息,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工匠精神在实际工作中的价值。另外,指导教师还可以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加入符合行业发展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并以某企业、某岗位为例,引导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和上升空间,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提高师资水平

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因此,只有将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工作,不断促进学校、企业、社会的高度融合,工匠精神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专职就业指导教师数量有限甚至存在数量不足的情况,无法满足学生就业指导需求。高职院校要想确保工匠精神落地并不断传承,就要集合全体教师的力量,积极引进优秀的外部资源。对此,高职院校应聘请企业、社会中的专家学者和技术骨干,如优秀企业家、人力资源主管、技术主管、培训讲师等到校授课或举办讲座,以丰富学生的行业知识和开阔学生的眼界。其中,企业家负责讲述行业现状、企业管理技巧、工匠精神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等内容;人力资源主管负责讲述人力资源的特点、人才需求变化、招聘信息获取方式、面试技巧、简历加分技巧、商务社交礼仪等内容;技术主管负责讲述岗位职责与分工、职业素养需求、岗位晋升路径以及工匠精神对技术岗位的重要性等内容;培训讲师负责讲解职业技能培训种类、职称评定、职业技能证书考取等内容,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四)深化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也是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手段。[2]高职院校可以采用订单班模式,帮助学生了解先进的企业管理方式。依托校企合作建设的实训基地,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在顶岗实习和参加技能考试的过程中不断淬炼工匠技能,潜移默化地把握工匠精神的真正内涵。同时,高职院校也可以成立大师班,将大匠的工匠精神、技艺技能引入校园,请进课堂,发扬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大匠与教师、教师与老生、老生与新生之间“一带多、老带新、传帮带”的校企联合新型学徒制,形成工匠精神的代际传承,营造专业敬业、精益求精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结语

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倡导的主题,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职业素养的内涵和表现,树立职业标杆,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有助于高职院校构建完整的工匠精神培养体系,形成系统、高效的就业指导课程。为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积极作用,高职院校应壮大师资力量,深化校企合作,使就业指导与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培养紧密联系在一起。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工匠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