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数据库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023-11-16刘康文
文/刘康文
在我国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校也越来越注重科研工作。科研工作的开展需要高校不断获取与掌握当前科研项目前沿资讯,筛选出相关信息,明确最终研究方向。科研项目数据库作为储存与获取信息的主要场所,能够为科研人员选题审题、项目申请以及查重查新等多个环节提供有效帮助,受到了高校的充分重视。为了保证科研人员能够更好地申请项目以及更方便地进行数据查询,部分高校已经建设了各种各样的科研项目数据库,然而大部分数据库的建设并没有执行统一标准,且不同数据库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提升科研项目数据库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使数据库内的信息资源得到灵活运用,高校需要构建科学完善的科研项目数据库评价体系,为整个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科研项目主要是以学校名义承担,通过学校科技处认定,由学校教职工负责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或技术研究,涵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各类政府科技计划以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项目。当前,高校在科研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为了取得良好的科研成果,高校需要加强科研项目数据库建设。而政府也需要参与其中,保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管理效率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升,进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当前,各个领域的科研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应的研究难度也逐渐提升,科研人员面临的任务也越发艰巨。因此,在进行科研项目数据库建设的过程中,高校需要完善数据库评价机制,以保证数据库建设的有效性,进而为科研项目研究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一、科研项目数据库评价体系相关内容概述
数据代表着信息,是数据库储存的主要内容。数据形式包括图片、音乐与视频等,这些内容在经过数字化处理后被储存到计算机内。由此可知,数据库就是存放数据的仓库,具有永久保存、组织性以及共享性的特点。
目前,我国科研项目数据库中包含的内容都是通过CRIS模型全面整合出来的异构数据,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我国还有利用ACCESS 模型开发出的一套科研项目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深入解读可以发现,当前数据库评价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图书与文献数据库的评价,有关科研项目数据库方面的评价相对较少,且数据库评价研究基本是围绕数据库的建设、使用与绩效评价等方面来展开的,仅有的文献也只停留在数据库平台的建设、管理与安全方面,针对科研项目数据库的评价研究更是一块短板。这主要是因为科研项目数据库的用户群体、情报信息与其他数据库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为了显著提升科研项目数据库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为科研人员提供有效帮助,高校需要从用户角度出发,采取科学的手段,尝试构建科研项目数据库综合评价体系,以保证评价的有效性。
二、科研项目数据库评价体系构建策略
我国相关标准中明确了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科研项目数据库评价的通用要求。与之前的标准相比,现行标准明确强调了在科研项目数据库评价过程中,相关评价主体需综合考量多个方面的内容,包含评价原则、科研项目分类与评价重点,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评价手段。因此,在实际开展科研项目数据库评价工作时,高校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制定科学有效的标准,从而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科研项目数据库评价应当注重原创性、理论性和实验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最终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价值,评价体系才值得进一步推广。因此,为了优化评价结果,减少个人决策误差,发挥出集体的智慧与优势,高校可采用层次分析法(AHP 法)这一手段。
(一)层次分析法介绍
科研项目数据库的构建以信息为基础,对应的服务与评价内容比较复杂,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评价过程中,高校需要根据用户数据库的使用感进行科学判断。高校可采取层次分析法这一手段。层次分析法也称AHP 法,其能更好地彰显信息所具有的价值,并以较少的数据信息解决复杂的决策问题,并能以数字化的形式直接整理与归纳专家思维、隐性知识和经验。因此,层次分析法在数据库评价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高校为了优化评价结果,减少个人决策误差,应当发挥集体的智慧与优势,邀请部分专业的项目科研人员开展层次分析法的项目实践,从用户的实际需求出发,明确评价指标,并对不同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权重划分。
(二)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的确定
高校在进行科研项目数据库评价时,应当构建专业团队,对数据库内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信息进行全面整理与分析,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在明确评价对象的基础上,高校应根据评价对象所具有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层次化分类标准,明确评价指标,设计不同的权重系数,构建分类评价体系,全面把握科研项目数据库建设状况,使科研项目数据库评价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进一步的拓展与延伸相应的科研评价方法与思路。科研项目数据库是供科研人员查找文献资料的重要平台,通常涉及三个重要的对象:技术系统、用户和内容。因此,常见的科研项目数据库评价指标包括以下内容。①数据库的覆盖面,即数据库内涵盖的内容是否广泛、包含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是否多元。②数据库的更新速度,即数据库中的信息更新是否及时,是否能够保证用户及时获取最新的高校科研项目信息。③数据库的检索功能。检索功能是否强大直接影响着数据库的使用效率。当前,数据库能否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找到其所需的科研项目信息,也是数据库评价指标的重要内容。④数据库的用户界面,即用户界面是否友好,操作是否简便,数据库是否支持多种检索方式和排序方式。⑤数据库的安全性,即数据库是否采取了严格的安全措施,是否能够有效保护用户的隐私和信息安全。⑥数据库的口碑和影响力,即数据库在学术界的口碑和影响力如何,是否被广泛认可和推荐。除了上述指标,用户访问次数、文献单篇价格等也可作为数据库的评价指标。在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过程中,高校以及相关专业人士要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做好在校师生的调查工作,从而明确不同指标的重要程度。
(三)完善评价体系构建流程与方法
在完成评价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的基础上,高校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构建流程与方法。在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高校应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高校应全面整理与归纳课题研究以及科研项目分类评价的相关内容,并且邀请专家讨论与分析课题研究环节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优化整个研究环节,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实验。在改善课题研究成果基础上,高校应优化并完善科研项目分类评价体系,不断积累与总结课题研究经验,同时汲取课题研究失败案例的相关教训。
其次,在经过课题研究后,科研项目分类评价理论体系有助于指导科研人员进行不同科研项目的深入研究,并进行全面总结与归纳,从而生成科研论文或结题报告。在此基础上,科研人员将最终创设出特色化理论体系和课题研究实践模型。借助特色化理论体系和课题研究实践模型,高校能够进一步拓展课题研究领域,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
最后,高校需要从科研项目研究的实际情况出发,将课题研究人员及指导小组成员组建到一起,进行分工合作,全面总结、整合提升课题研究成果。高校还应安排专业人员完成课题研究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完成结题鉴定并将其上传到教研室,进一步做好课题研究深化以及科研成果推广工作。
三、结语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校承担的科研任务越来越重。为了取得更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不断提升学校影响力,高校必须加大科研项目的投入,鼓励在校学生、教师积极投入科研工作中。与此同时,高校还要做好科研工作的保障工作,即为科研人员提供强大的数据库支持。而强大的数据库支持不仅要求高校加大数据库建设,更要求高校构建完善的科研项目数据库评价体系,以保障数据库建设的有效性和全面性,进而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