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主持人进路与思考
——以《央young之夏》为例

2023-11-16湖南工业大学韩雨彤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19期
关键词:之夏主持人价值观

湖南工业大学:韩雨彤

泛娱乐化趋势下,传统媒体亟待变革,2021年8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推出了首档原创新媒体综艺《央young之夏》,一播出就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好评,通过直播、短视频、Vlog等多种形式全网播出,为传统节目主持人提供了差异化曝光,创新性传播等多种发展新思路,增强了新媒体用户参与感,打造新主播个人IP,成功出圈,为新媒体时代下传统节目主持人提升传播力提供了新思路。

1.形式表达:深挖主持节目的垂直化叙事空间

《央young之夏》以主播的才艺致敬经典,拥抱多元,为用户带来耳目一新的娱乐体验,在叙事主体上摒弃了传统团综节目对于选手特定职业身份的弱化处理,以“主持人”为叙事内核追溯主持行业的身份认同。在理念传播上以强烈共鸣的内容和话题展现其背后的多元价值观念。

1.1 网络语境:由“单一”到“多元”的身份符号

《央young之夏》展示了总台主播之外的多元面孔,三大王牌主持领先战队,集成了“sunny姐妹团”“冰皮月饼队”“韬倪喜欢队”“康庄大道会赢队”进行节目比拼,有趣的节目形式也反向促进主持人们释放了十足的创造力,告别严肃面孔,将“才艺秀”展现得妙趣横生,节目通过超越主持人传统的叙事主体形象,展现其多元互动的立体化形象,这种身份符号的差异,正是新媒体时代下主持人形象由“单一化”转向“多元性”的过程,通过创造不同的网络标签,实现了异众化曝光,增加不同受众群体的关注度和认同感,释放新时代主持传播力。

《央young之夏》是新媒体时代的娱乐节目,因此吸纳不同元素,从原来节目的单一叙事转向现在吸纳各种元素的内容创造,充分体现了网络时代的新特征,完成了对主持人叙事身份和话语权的转换。

1.2 人才融合:团体化实践的深入探索

在融媒体时代,移动媒体高速崛起,逐渐形成与传统媒体相融合的发展趋势,这种新式的融合转变逐渐地改变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形式和表达方式。在视听内容质量持续提升的趋势下,新媒体成为市场的发力重点,除了戏曲、歌舞、话剧等才艺节目要展示新意,《央young之夏》还在节目模式上创新,考量观众主流价值导向,以全方位的年轻化语态展现全新主持精神面貌,完成了从“个体化1.0”到“团体化2.0”的辐射转变。

这种挖掘潜在受众的创作不再单单指向主持人的个体语态,而是团体化的融合创新,在我国“团综”市场趋于饱和的状态下,《央young之夏》在原有模式上大胆创新,打造了以主持人垂直化叙事为主体综艺,围绕央视频平台形成破圈传播和持续影响力,探索传统节目深化发展的独特路径。主持人跳出了原来的职业领域,展示了自我形象的另一面,节目以主持人的个体身份符号为出发点,进而形成对叙事团体的集体认同,以个人IP构造团体IP,为主持人的同台较量提供了叙事空间。

1.3 价值导向:主流价值的垂直深挖

主流价值观是在当代社会复杂的、多元的价值观冲突中展现出来的。当今时代是主流价值多元化的时代,娱乐过度化带来了一系列的价值缺失,如果任由其发展,将会造成文化精神的缺失,在此背景下,主流媒体对价值观的正确传递和审美提升起着重要作用,主持人作为传播主流信息的中坚力量,其话语权和影响力都是巨大的,可以充分在网络媒体中起到正向积极的作用,突破传统媒体在与受众交流上的阻碍,因此,主持人应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传递真实有效的信息,传播主流价值导向。

时代与变化要求主流媒体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央young之夏》超越了综艺“流量为王”的价值取向,将节目重点聚焦到其背后传递的主流价值观,如其中的节目《左手指月》将民族乐器和西方乐器结合,梦桐、严於信、孙小梅、庄晓莹、李思思将钢琴、八尺、古琴、中国大鼓相结合,表面上是表演节目,实际上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持人要在趣味性表演和把握主流价值观之间的平衡度,如果过于客观一味输出,会使受众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传达信息;如果过于趣味性,则会造成主流价值缺失的风险,趋向低俗化、大众化。因此,主持人要精准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既要充分吸引受众,又要传播中华文化。

2.传播创新:主持人形象的建构重塑和产业IP的挖掘

形象在文艺作品中通常指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主持人在大众中的印象较为固定,要想实现转型升级,需要打破形象结构束缚,实现提升路径的内外联动,为受众呈现多角度形象,打造属于自己的立体IP。

2.1 定位结构:主持人形象的反差表达

反差是通过两种极度不协调特质的交锋与协调造成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喜剧效果,亦常说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如何在故事的走向与人物的对话中把握一种恰到好处的节奏,将是决定主持人是否具有灵魂的关键之处。《央young之夏》将以往刻板的主持人形象在一种故事化语境中转换为活泼生动的立体化形象,是主持人回归真实自我的体现,构成了故事中的不同反差表达。

央视主持人在观众眼中一直是以端庄、严肃的形象出现的。如康辉之前都是在新闻联播中正襟危坐为观众播报新闻,撒贝宁早期在《今日说法》中讲解法律知识,给人呈现一种不苟言笑的感觉,倪萍早期主持春节联欢晚会,呈现出的大气形象,完美展示了其极高的业务水平。而在此次节目中,倪萍通过脱口秀节目《“倪”姐来了》把现场主持人们“溜”了个遍,这种轻松活跃的语态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撒贝宁在小品《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的喜剧表演让观众捧腹大笑,打破了对传统主持人的定义,以真人秀的方式释放个性,全方位展示主持人形象,构成了角色的反差表达,这也意味主持人在现有发展上要增加更多的理性思考。

2.2 提升重塑:转型策略下“自我”与“外界”的理性思考

新媒体视域下主持人要提升自身素质,这也是适应市场对媒体人的审视标准逐渐提高的变化,符合我国人才战略发展的需求。主持人要实现自我革新,就要提高其业务能力和主持水平。首先在语音发音和基本功上要严格要求自己,达到播音员主持人播报的基本要求,在不同节目中转换语境语态,适应节目形式。此外还应该在基本专业基础上增加对新闻事件的敏感度和信息提取能力,在错综复杂的媒介环境中,主持人应把握主流方向和趋势,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做出正确处理,以正确的思维剖析,适应新形势。

除了对自身素质的提升,还要增强对外界信息的利用度。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传统媒介的更新换代,这些都为主持人对外界资源和信息的把控提供了良好平台。主持人应充分利用现代电子信息媒介技术,利用先进传播平台做好工作,主动研究传播平台的优势与应用原理,利用技术与观众做好有效互动,积极接受听取观众信息反馈,不断提升表达方式和对资源的利用率,做好与受众的双向互动,提升工作质量。

2.3 产业深化:主持IP的品牌实践

《央young之夏》的出现标志着一方面总台融媒体的正式转型,另一方面传递了总台贴近年轻用户的价值理念,新媒体独立IP内容的出现,让总台从大屏带小屏融合发展的“以老带新”阶段过渡到大小屏“比翼双飞”的高速发展阶段。《央young之夏》的出圈离不开“移动优先”的战略布局。总台调动各方力量,用优质内容和优质资源保证央视频的生存和成长,再之后以欧洲杯,奥运会等战略资源投入构建出央视频的“生态体系”,开启了央视频的品牌时代。

央视频打造独特IP是以节目为导向,而主持人是节目中的重要支撑者、传播者、引领者,主持人在此过程中要结合自身优势和节目特征,打造个人品牌形象和受众IP。新时代主持人要突出自身优势,抓住观众眼球,主持人撒贝宁在节目中爆梗不断,变成了节目中的搞笑担当,这也是节目中的一大亮点,使观众成功加深了对“小撒”的幽默印象,央视也实现了整合流量的目的。整合优质资源和话语权,以年轻化语态为导向,打破传统舞台限制,这将是传统主持人在市场竞争中实践的重要指南。

3.守正融合:正确姿态的构建与提升

《央young之夏》通过直播、短视频、公开竞演、实时互动等多种新媒体传播方式,多角度呈现主播们的多元才艺,糅合传统文化与流行元素的演出,实现了古典与前卫的完美碰撞,以人为本,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媒体交互融合,实现了文化内涵的守正创新,为新一代的主持语态提供新的导向。

3.1 以人为本:传播时代的共情者

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恪守本分,以人为本,坚守内心,引导人民向真、向善、向美,这也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主持人通过主持传播将节目的内容和价值观传递给受众,以一种“召唤”的方式达到与受众的同频共振,要想引起与观众的共鸣,就要求主持人创造出真正与人民利益相关的节目,传达对人民的真心关切,与观众共情。

要想唤起观众的集体记忆,就要建立起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的“召唤”关系。一方面,电视节目要将“某种中心价值”传递给受众;另一方面,观众在接受过程中对自己在仪式中的身份有明确的认识。节目中“冰皮月饼”战队一曲《“爷青回”》,以一首歌串起14部国产动画,从《海尔兄弟》到《黑猫警长》,《央young之夏》更贴近观众年轻一代的心理需求,加入许多动漫元素,贴合现实生活,唤起了一代年轻人的儿时记忆,使观众产生强烈共鸣。通过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增加了节目的广度,不断增强新媒体时代新主播传播力,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3.2 文化融合:反哺主流价值观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说到底是以社会文化发展进行价值引领的方式,对人的思想建设、道德建设、灵魂建设发挥作用。主流价值观是对当代媒体发展社会舆论导向的重要引领。《央young之夏》以正能量的价值引领为公众媒体提供了正确的发展导向,比如《左手指月》满足的是典型的中国式审美需求,配合尺八、中国鼓的表演,催生受众的文化自豪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淀,凝结我国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精神,从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深厚历史底蕴与多元功用的独特文化,既是中华民族鲜明的身份标识,亦是中华民族乘风破浪的自信之基,展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当今时代,各种流量信息,娱乐元素充斥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媒介在其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而主持人作为传播者,要让媒介充分发挥传承文化和正确主流价值观的功能,使社会在扩展共同经验的基础上更加紧密地凝聚起来,构建正确价值秩序,避免文艺作品的边缘化和因脱离群众而造成的“无病呻吟”。

3.3 守正创新:“打破”和“坚守”的解码融合

创造表达既要打破传统融合创新,又要秉持发扬传统文化的理念。《央young之夏》的创新并非只是停留在形式新颖的表面,而是在节目内容上增加品位和厚度,让节目既不落俗套,又能“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真正雅俗共赏的文化精品。新媒体环境下,无论是纸质媒体读者还是试听节目的观众都出现了差异化、细分化的趋势和倾向,面对需求各异、个性多元的观众,如何弥合群体之间的差异以及打破圈层之间的壁垒是实现融合传播、大众传播的关键。

《央young之夏》在尝试融合创新的同时,努力将经典进行现代化表达。公演当天,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古典与流行等各类元素全面碰撞,创造出一个个刷屏出圈的精彩节目。《左手指月》将当下流行的中国风歌曲与中国传统乐器和古典舞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李思思的舞姿优美灵动,令人赞叹。《央young衣裳》中李梓萌“一秒变装”的女侠造型是蕴藏在中国人精神血脉中的“侠义”的外化,是当下年轻人更喜欢的“飒”,把汉服文化,古典诗词,换装走秀,嘻哈文化巧妙串联在一起,一段颇具气势的说唱之后,八位英俊潇洒、端庄大方的主播接连亮相,引用古诗词的自我介绍不仅展现出其文化底蕴,也与主持人们的气质相吻合,既打破了传统形式,又做到了对文化的坚守。

新时代节目主持人应坚守在自己岗位上,坚守在国家的“窗口”上,一个国家的媒体弘扬内容可以成为一个时代的标杆,主持人应用自己的创新和热情,做到对媒体受众的坚守和陪伴。

4.结束语

新媒体视域下《央young之夏》节目的播出无疑是一次央视频综艺节目的成功探索,开辟了新的团综节目形式,传达符合年轻受众的主流价值观,同时也为主持人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考,在此语境下,网络媒体成为主持人面临转型的重要媒介,主持人不仅要实现“内化于心”,更要实现“外化于行”,在坚守主流年轻语态的同时,以人民为本,实现形象符号的多样化,这种多样化形式为主持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指南。除了主持人的自我探索,在播音主持人才教育培养方面,强化高校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提升教学水平和培养机制,从根本上严格淘汰制度,使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流向市场,也不失为一种构建良好媒体语态,提升传播水平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之夏主持人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主持人语
海岛之夏 2
主持人语
欢乐之夏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海岛之夏 3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