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科背景中互联网思维下神经病学的思政教育探索
2023-11-15吴佳辉秦丽微宋继华
吴佳辉,秦丽微,毕 胜,宋继华,石 磊,王 辰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医学是一门需要广博学科知识的人道职业,不仅需要仁术,而且需要仁心[1],新时代的医学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优良的人文素质[2]。 “新医科”是传统医学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有机结合,它是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必经之路,是推动现代医学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神经病学是高度专业性的学科[3],它的知识复杂而且难以理解,有精致细微的神经解剖结构,复杂深奥的纤维神经束传导,神经系统出现异常则会导致多个方面出现问题,如:听力、感觉、运动等。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神经系统的研究仍有许多谜团等待解开。神经病学的知识纷繁复杂,学习难度较大,对于临床本科医学生而言,极易产生畏难情绪。在新医科的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思维将课程思政融入神经病学的学习中,则显得至关重要。在网络技术如此发达的现代,我们应当构建互联网背景下将思政教育融入医学教育的课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将人文素养与医学技能深度融合,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4~6]。高校应努力顺应“互联网+大思政”发展形势[7],让教育教学更加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积极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虚实结合,协同育人[8]。本研究通过对比未融入思政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从而探讨在新医科背景中互联网思维下将思政教育融入神经病学教学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佳木斯大学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00名,以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研究组100名,其中男58人,女42人,平均年龄(23.13±0.35)岁。对照组100名,其中男54人,女46人,平均年龄(23.11±0.37)岁。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等因素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学生的授课教师、专业教材及综合成绩考核方式完全相同。
1.2 方法
1.2.1 研究组及对照组
研究组在PBL、CBL混合教学下融合思政教育,在PBL、CBL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充分利用云平台、新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例如通过快手、抖音、微信等广受学生喜爱的沟通方式展开思政教育,使用互联网作为载体将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育之中,利用积极、向上、正能量的宣传占据网络宣传阵地。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医院中常见疾病,进行情景设计,让同学们自己发现问题、引起求知欲。利用课余时间自学相关问题、查阅相关文献,将封闭的教学模式转为开放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辩证思考能力。课上时间进行讨论、分享、分组进行汇报,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重点讲解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每节课进行随堂测验。并在课后组织实践活动,例如勤工俭学、社会调查、志愿公益服务,增加实践性。间隔一周后去医院病房实习相关疾病,查房过程中由带教医生进行提问病因、临床表现、相关检查、治疗以及鉴别诊断,观察学生表现。
对照组采用PBL、CBL混合教学法,PBL、CBL教学以案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9]。教师课前围绕临床案例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在课下围绕问题查阅相关知识并在课上进行课堂讨论。教师主要起到引领作用,在发现学生的讨论脱离问题本身时,进行引领与导向,将讨论回归正轨。每节课进行随堂测验,间隔一周后去医院病房实习相关疾病,查房过程中由带教医生进行提问病因、临床表现、相关检查、治疗以及鉴别诊断,观察学生表现。
1.2.2 综合成绩分析
综合成绩满分100分,由过程性考核(40%)及终结性考核(60%)两部分构成。过程性考核(40%)由课堂表现(10%)、随堂测验(10%)、实践成绩(10%)、团队配合(10%)四部分成绩构成。终结性考核(60%)为期末考试,采用百分制统一试卷,折算为60分计入综合成绩,根据考试大纲出题、安排专业教师监考、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评卷。
1.2.3 调查问卷分析
在课程结束后,以本院自制问卷对两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择最能反应教学效果的指标作为调查问卷的内容,学生针对各项目进行评分,包括该教学能否构建系统性临床思维、提升课堂学习效果、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树立伟大的职业理想共6个方面的评分,每个项目10分,总分60分,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问卷有效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学生成绩
研究组学生在课堂表现、随堂测验、实践成绩、分析讨论、团队配合、期末考试及综合成绩上取得的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成绩对比分)
2.2 学生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可见,采用将思政教育融入神经病学教学中的研究组对各指标所反映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调查问卷结果对比分)
3 讨论
本次研究实现了许多创新性变革:(1)本课题将研究领域触及高校神经病学的思政教学,在云平台教学的背景下,思考如何系统性的改革神经病学思政教学,更好地实现思政教育的功能,此为研究领域的创新。(2)本课题不仅研究神经病学思政课程在云平台教学空间下的改革,而且还涉及了学习方式,教学资源的改革,此为研究视角的创新。(3)本课题通过组建学习团队,设计情景任务,在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此为教学方法的创新。基于对两组学生课堂表现、随堂测验、实践成绩、分析讨论、团队配合、期末考试、综合成绩及调查问卷的分析,本研究表明,在神经病学课程的学习中,在互联网思维下融入思政教育相比于未融入思政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更能使学生熟练掌握神经病学专业知识及临床工作能力。
传统神经病学教学形式是以课堂授课形式为主,学生按照教师授课思路被动的接收知识,这种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单向教学模式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课堂沉闷枯燥,所学理论与实际操作相脱节,理论知识难以运用到临床工作中去,学生学习效果差,临床技能欠缺。而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则会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困境,比如在学习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这一章节时,可以通过例举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事例,加强对该病的了解和学习。又如在学习脑出血这一章节时,可以通过例举美国总统罗斯福因脑出血而失去生命事例,更好地学习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相关检查、治疗以及鉴别诊断,提升同学们对课程学习的专注力。通过利用云平台教学空间引出相关疾病,充分活跃课堂,通过例举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的知名案例,使原本枯燥的专业知识充满乐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今网络技术发达,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教学资源与思政元素融合,挖掘课本中的思政元素,以促进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程的功能。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中时也要注重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丰富和提升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实施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为以后的临床工作积攒经验。同时学生可以将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反馈于课堂,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索,转化为新知识。高校应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建立更多的学生实践俱乐部,组织学生开展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各类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
如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运动量较少、营养摄入过剩,大大增加了肥胖及许多疾病发生的可能性[10]。在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下,癫痫、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随之升高,此类病人生活中常能见到。在各大医院神经科的病床数较多,这说明社会仍需要大量的神经科医生[11],所以在新医科的背景中,将思政教育融入培养未来复合型医学人才的要求越发迫切。高校要肩负起思政教育的重任,培养专业知识、职业操守及政治素质全面合格的医学人才[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