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边,书香把梦想送往远方
2023-11-15费茂华
费茂华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镇秋那桶村,位于怒江大峡谷最北端。在这里,有一间名为“半山花语”的书屋。书屋的主人甘文勇说:“我通过读书、学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想通过这个书屋向我的故乡人传达——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秋那桶村曾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因为贫困,家里只能负担一个孩子上学,甘文勇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哥哥,放牛、放羊、挖药材、喂猪,成为他儿时的主要记忆。
2006年9月1日,修订后颁行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这给了甘文勇上学的机会。回忆起走进学校那一天,甘文勇依然心情澎湃:“我印象很深刻,那天我问老师14岁了能不能上学?他说只要你想上就可以。”于是,14岁的甘文勇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读起,并在一位好心人的资助下,成為了秋那桶村的第一个大学生。
高考结束后,喜欢读书的甘文勇把自己积攒、收集的书带回到秋那桶村,村里的孩子都来找他借,这时他开始有了建一个书屋的想法。“我14岁之前从来没接触过书,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村里孩子们的童年变得不一样,弥补我儿时的遗憾。”
2016年,已经上大学的甘文勇带着自己筹集的图书回到家乡,用父母腾出的两间房子建起了村子里的第一座图书馆“半山花语”书屋,他还卖掉了家里的两头牛用来装修和添置书籍。这个书屋,加深了甘文勇对故乡的牵挂。大学毕业后,他回到秋那桶村所在的贡山县,成为了一名法律援助工作者。
2019年年底,贡山县脱贫摘帽,一年后,甘文勇贷款了几万元扩建书屋。如今,在当地政府和各界人士的支持帮助下,这个免费开放的书屋已拥有藏书4万多册。书屋像一个凝聚智慧的宝库,吸引着村民们,尤其是青少年前来寻觅梦想中的宝藏。
午饭后,孩子们陆续来到书屋,寻找自己喜欢的书籍,开始阅读。13岁的黄小军说自己从小学三年级到现在已经在书屋里读了200多本书,作文水平也提高了很多。
刚刚初中毕业的李德兰说:“在这里可以看到我们在学校里看不到的书,帮助我们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她相信读书能够改变命运,希望将来当一名老师,带父母走出大山。
晚饭后,更多的孩子们来到书屋,大家畅谈自己喜欢读的书以及梦想。孩子们会有怎样的未来?没有人能够提供准确的答案。但他们一定不会忘记,儿时故乡书屋里的芬芳书香。
(源自“新华网”,有删节)
责编: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