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季、玫瑰和蔷薇概念细辨

2023-11-15张宇刘馨慧蔡梦真刘海涛

花卉·上半月 2023年11期
关键词:切花蔷薇命名

张宇 刘馨慧 蔡梦真 刘海涛

目前国内对于月季、玫瑰与蔷薇概念的解释和使用存在混乱,也有学者对其进行了辨析,但作者认为其辨析仍然不够全面和深入,特在此也进行辨析。

一、植物分类和命名的基本知识

植物的名称有两种,其中一种是普通名(Common name),它是指被人们广泛接受但通常没有科学起源的植物名称。在中国,普通名一般被称为中文名或者俗名,如菊花、月季等。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称之为英文名,以此类推,还有德文(语)名、俄文(语)名等。普通名在园艺上很重要,被广泛应用,容易记忆,有些名称对花卉的识别也起到很好的作用,如中文名中的鸡冠花、狗尾红、蝴蝶兰、瓜叶菊、豹斑竹芋等,是以其花或叶片的重要形态特征来命名的。

但是,普通名在应用中也存在两个比较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同物异名。同一种植物,不同语言文字的国家和地区名称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种语言文字,一种植物也往往有多个名称,例如扶桑,中文名的别名还有大红花、拂槿、朱槿、赤槿、花上花等。第二个问题是同名异物。例如我们一般称的九里香,是指芸香科、九里香属的九里香,然而木犀科中的桂花,也有个别名叫“九里香”。再如,我国叫“白头翁”的植物就有十几种之多。

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现象的存在,对于植物的识别、利用、交流、贸易等带来了不便和障碍,并且容易引起混淆。普通名称存在的缺点促使植物学家去设计一种连贯的命名法或命名系统。后来,由瑞典伟大的植物学家林奈(全名是卡尔·冯·林奈,Carl von Linné,1707~1778年)所做出的伟大成就,构成了目前世界植物分类和命名系统的基础。

自然界存在的植物约有50万种之多,为了更好地认识植物,就必须对其进行分类。植物学上的分类,就是根据植物的亲疏程度作为主要分类标准,把具有相似特征的植物列成相同的群体。按照植物类群范围的大小和等级,给它一定的名称,这就是分类上的各级单位。所有的植物都归入植物界(Plantae),界中可分门(Divisio),门以下通常又依次分为纲(Classis)、目(Order)、科(Familia)、属(Genus)、种(Species)。

植物的名称另一种是学名(Scientific name),又称拉丁名(Latin name),也是目前全世界统一使用的植物名称。它是由两个拉丁字所组成,第一个字是属名,是名词,要用斜体字,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为种名,常用形容词,也要用斜体字;后面再写出正体字的定名人的姓氏或姓氏缩写,便于考证。这种命名的方法,叫做双名法。在目前很多资料上,姓氏或姓氏缩写常被省略掉。例如,小苍兰的学名为Freesia refracta Klatt或Freesia refracta。在种之下还可能存在有亚种(Subspecies)、变种(Varietas)或变型(Forma),其中变种是最常见的,如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 chinensis)就是属于变种。有关植物命名的更多、更详细知识,可阅读由国际植物学会议(International Botanical Congress,IBC)制定的《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ICBN)中文版最新版本。

然而目前人们人工栽培的植物,绝大部分却是通过杂交等手段培育出来的,对于这些在自然界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新植物,它们又是如何进行分类和命名的呢?由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Biological Sciences,IUBS)栽培植物命名法委员会编制的《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Cultivated Plants,ICNCP)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其要点是,栽培植物的名称以属—种—栽培品种三级来划分,栽培品种(cultivated variety)是本法規中所承认的最低等级单位,简称为品种(cultivar)。

品种在分类时归于种之下或属之下。对于品种的拉丁名,属名与种名的书写方式与上所述一致,而品种名的书写方式则是在品种名称(非斜体、第一个字母要大写)上加上单引号,在品种名称之后都不需附列命名人。例如对于牡丹中的‘西施这个品种,其拉丁名为Paeonia suffruticosa ‘Xishi,中文一般称为‘西施牡丹。再如对于凤梨科的观赏凤梨品种‘火炬,其是由Guzmania属(中文译为果子蔓属)中不止一个种参与杂交的杂交后代再杂交的产物,所以种名是无法明确确定的,只能直接归于属之下,其拉丁名为Guzmania ‘Torch,中文称‘火炬果子蔓凤梨,或‘火炬凤梨。对于不止一个种参与杂交的杂交后代再杂交的产物,有的则使用hybridus或hybrida(就是杂交的意思)作为种名,前面再加上代表杂交的符号“×”(如今“×”也常常被省略)。例如目前商业栽培的唐菖蒲都是杂交品种,其亲本包括唐菖蒲属(Gladiolus)10个以上的原生种,所以其种名为 G. × hybridus或G. hybridus(同一个属,前面已经有完整的属名,后面可简写,就是属名的第一个大写字母加上一点),‘白玉堂唐菖蒲就写成G. hybridus‘Fidelio。

对于中文的习惯,一般把品种名放在种名或属名之前,但是如今也有人把品种名放在种名或属名之后,如牡丹‘西施、果子蔓凤梨‘火炬、唐菖蒲‘白玉堂等。有关栽培植物命名的更多、更详细知识,也可阅读《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中文版最新版本。

另外在各国,平时对某一品种的花卉的称呼也可用普通名称来代替属或种拉丁学名,再加上品种名称,如 Rose‘Peace(也有写成‘PeaceRose),同样中文一般称‘和平月季,如今也有人称月季‘和平。

二、月季、玫瑰和蔷薇名称的来源

上面简要介绍了国际上对植物分类和命名的基本知识。在当今的植物分类学上,有个科叫“Rosaceae”,我國植物学家把其翻译为“蔷薇科”,其下有个属叫“Rosa”,植物学家把其翻译为“蔷薇属”。因为“蔷薇”这个植物词在我国早已经存在,它在当今的植物分类学上属于蔷薇属植物里中文名里含有“蔷薇”2字的这些植物的通称,常见的有野蔷薇、粉团蔷薇、狗蔷薇、黄蔷薇、密刺蔷薇等,所以把Rosa翻译为“蔷薇属”是适合的。在英语中,有“Rose”这个植物普通名称,是指后来所有被归于蔷薇属的植物的通称。需要注意的是,普通名Rose先存在,拉丁名Rosa后来才有的,Rose与Rosa的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Rose是英语,Rosa是拉丁语。

但是在我国,第一个把“Rose”翻译成中文名称的,应该不是一个熟悉植物的人士,此人把其翻译成了“玫瑰”(作者从网上搜索到有这样说法: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期间,大量西方文学作品被译成汉语,当时的翻译者遇到Rose一词,一般都译成玫瑰),这也是导致后来我国出现玫瑰、月季和蔷薇这三个概念争议的最主要原因。从学术的角度来说,因为既然Rosa已经被翻译为蔷薇属,那么把Rose翻译成“蔷薇”才是准确的,在许多植物上也都遵循这种一致性,如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Lily的拉丁语)的百合(L. brownie var. viridulum,英文名为Lily)等。而在此之前,中文也早已存在“玫瑰”这个植物名称,它在当今的植物分类学上属于蔷薇属植物中的一个种,即R. rugosa,又被称为刺玫、刺玫花、皱叶蔷薇、海棠花、滨茄子等,其通常一年只开一次花,花单瓣,红色或粉红色,另外其还包括有重瓣花在内的一些品种,如‘紫枝玫瑰(R. rugosa‘Purple Branch)、‘唐紫玫瑰(R. rugosa‘Tang Purple)、‘苦水玫瑰(R. rugosa‘Ku Shui)、‘中天玫瑰(R. rugosa‘Zhong Tian)、‘紫花重瓣玫瑰(R. rugosa‘Plena)、重瓣紫色的品种‘Belle Poitevine等。R. rugosa的花朵芳香,可用于提炼精油、窨茶、食用等,由于蔷薇属中还有一些种和品种也有与R. rugosa有类似的价值,例如突厥蔷薇(大马士革蔷薇,R. damascene)、白蔷薇(R. × alba)、百叶蔷薇(R. × centifolia)、‘朱墨双辉月季(R. hybrida‘Crimson Glory)等,所以后来在中国习惯上,把蔷薇属中能够用于提炼精油、窨茶、食用等的种类和品种也通称为玫瑰。例如,把突厥蔷薇称为大马士革玫瑰,把白蔷薇称为白玫瑰,把百叶蔷薇称为千叶玫瑰,把‘朱墨双辉月季称为‘墨红玫瑰等(图1)。

由于Rose一开始就被翻译成为“玫瑰”,中国香港、澳门、台湾人及新加坡等地的华人约定俗成,一直以来不论是在民间、在商业上还是在学术上,都是把作为切花、盆栽、园林栽培等的所有蔷薇属植物称为玫瑰(实际上中国大陆在新中国成立前也是如此)。因为玫瑰漂亮的外观而深受人们喜爱,该词也更显浪漫,在文学作品名、歌曲名、影视名等中都有出现。广东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荷兰的蔷薇属新品种进行切花生产,当然最开始产品都只是出口到港澳地区,受港澳的影响商业上也把其称为玫瑰,之后这种叫法也在国内其他地区逐步流传开来,因此目前在国内商业上基本上都称之为玫瑰,但是一直以来似乎都没有得到大陆学术界的认同和使用。

全世界蔷薇属约有317种,广泛分布在北纬20 °~70 °地区,自寒温带至亚热带,遍及亚、欧大陆及北美、北非各处,其中亚洲中部和西南部则是蔷薇属植物的分布中心。特别是我国,是世界优秀蔷薇属原始种群的发源地,蔷薇属植物约有91种,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北等地,以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和新疆为代表。野生种类喜生于路旁、田边或丘陵地的灌木丛中,往往密集丛生。近200年来,在世界上被利用于创造新品种的蔷薇属原种约有15种,其中的10种就原产于我国,如月季(R. chinensis,有‘月月红‘月月粉)、香水月季(R. odorata)、玫瑰(R. rugosa)、野蔷薇(R. multiflora)、光叶蔷薇(R. wichuraiana)等(图2)。

欧洲人很早就开始栽种蔷薇属植物。原产于欧洲的蔷薇属种类花期短,一年只开一次花,颜色单调,花朵不大,虽经成千上万次杂交,花的特性仍然一直无法得到改良。直到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欧洲人从中国引进了月季、香水月季等,把这些种类与欧洲和西亚原产的法国蔷薇(R. gallica)、突厥蔷薇、百叶蔷薇、麝香蔷薇(R. moschata)等原种反复进行杂交,由于中国种具有一年多次反复开花、花瓣多、花香等特性,才使得杂交出来的品种花的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突破。1837 年培育出了H.P.(Hybrid Perpetual Roses)的两个品种‘海伦公主(‘Princess Helen)与‘阿尔贝王子(‘Prince Albert);到1867 年首次培育出了H.T.(Hybrid Tea Roses)第一个能够不断开花的品种‘天地开(‘La France)。

在国内,“月季”这个植物名称也很早就已经出现,也称为月季花,取名源于其月月开花的特性,在当今的植物分类学上也归属于蔷薇属的一个种,拉丁名为Rosa chinensis。最早我国植物学家已经把Rosaceae翻译为蔷薇科,把Rosa翻译为蔷薇属。但是后来不知是何原因,在翻译国外有关蔷薇属植物文献资料时,专家学者竟然把“Rose”翻译成“月季”(而不是翻译成“蔷薇”,也更不是“玫瑰”),之后也基本没有其他专家学者对此提出异议(作者推测,可能是原文献资料中介绍的“Rose”,有属于来自中国原产的能够四季开花的月季(R. chinensis)等参与杂交的后代,或者因为其也都是能够四季开花的蔷薇属植物的原因吧!),之后的相关翻译也是如此,也就是说一直以来,在国内学术界几乎都把“Rose”译称“月季”。例如,把“Morden Roses”翻译为“现代月季”,把“American Rose Society”翻译为“美国月季协会”,把“Hybrid Tea Roses”翻译为“杂种茶香月季”,把“Florbunda Roses”翻译为“丰花月季”,把“World Federation of Rose Societies”翻译为“世界月季联合会”等。

现代月季(Morden Roses)是指1867 年首次育成杂种香水月季系统(Hybrid Tea Roses)第一个品种‘天地开(‘La France)以后,培育出的所有蔷薇属新品系及品种。国内外一直都在不断地进行反复、大量的杂交,现代月季至今已经成为具有超过3万个品种的品种群(根据国际园艺学会(ISHS)下属的植物登录权威数据库显示,截至2021年,国际登录月季品种数已达37890个),也是当今蔷薇属植物栽培的主体(图3)。

三、月季、玫瑰和蔷薇的概念辨析

综合如上所述,目前在国内学术界,对于“月季”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类概念,狭义的月季是指Rosa chinensis。广义的月季概念又可再细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指现代月季,因为原都属于杂交而来,其学名中的种名一般使用hybrida(杂交的意思),完整的学名是R. hybrida再加上品种名,如‘萨蒙莎品种完整的学名为R. hybrida ‘Samantha;第二种就是指蔷薇属中所有能够四季不断开花的种类品种,实际上其也几乎都是现代月季品种,再加上R. chinensis等少数原产我国的能够四季开花的种类品种,当今月季一般都是使用这种广义的概念。

而目前国内对于“玫瑰”则具有三种含义,一是指R. rugosa;二是指可用于提炼精油、窨茶、食用等的蔷薇属所有种类品种;三是指所有的蔷薇属植物(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等地华人学术界和商业圈以及大陆商业圈使用,但大陆学术界并没有接受)。

至于“蔷薇”也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含义,狭义的蔷薇是指野蔷薇(R. multiflora);广义的蔷薇则是指在蔷薇属植物中,在中文名里含有“蔷薇”2字的所有种类的通称,目前普遍用的就是这种广义的概念。实际上,蔷薇属绝大部分原生种的中文名都是以某某蔷薇来命名的,除了上述有提到的各种蔷薇外,还有如印度蔷薇、弯刺蔷薇、腺齿蔷薇、西北蔷薇、阿肯色蔷薇、广东蔷薇等等。实际上极个别文献中也把蔷薇作为是蔷薇属所有植物的通称。

由此可見,目前月季、玫瑰和蔷薇的概念是比较复杂的,对“Rose”的翻译一开始就不准确以及后来的学者翻译又不一致,是导致其复杂乃至混乱的主要原因,以至于经常出现普通人问“月季和玫瑰怎么区分”“这是月季还是玫瑰”等问题,是无法用三言两语就能够解释清楚的。

实际上即使在月季届,包括作者专门查阅几篇有关“月季”“玫瑰”和“蔷薇”概念辨析的文献,发现至今也极少有专家学者对其概念有上述如此全面和深入的辨析,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都把“玫瑰”解释为R. rugosa,而对其商业上的概念根本没有提及。如北京林业大学王琛瑶在2021年硕士论文《中国古代传统月季文化与玫瑰文化考》的摘要中称:“玫瑰(Rose)文化是当今全球最受关注的花文化之一……。如今活跃于各大花市的“玫瑰”切花及园林中的“玫瑰”十之八九皆为“现代月季”(Modern roses)。……纵观各行业在把现代月季混称作“玫瑰”的同时,几乎默认了玫瑰文化完全源于国外的思想,大多对真正的玫瑰(Rosa rugosa)不关注,更无从区分中国传统月季与玫瑰的来源和文化价值。”孟小华等在2013年《江苏农业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月季、玫瑰和蔷薇名实辨析及园林应用》文中称:“现代月季是当今世界四大切花之一,然而目前在花卉市场上十有八九都将月季切花标上了玫瑰的名号,将月季切花市场称为玫瑰切花市场,将月季切花品种称之为玫瑰切花品种。而事实上真正的玫瑰由于刺多且花型不耐久,基本上不用作切花生产,……”“当今的现代月季是……,综合荟萃了世界各地原产的蔷薇属植物——月季、玫瑰和蔷薇等精华反复杂交和回交培育出来的高度园艺杂交种,都是以真正意义上的月季作为决定性亲本,但与其姊妹花玫瑰和蔷薇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不应将现代月季与玫瑰和蔷薇混为一谈,……”。

目前国内主要对于“月季”和“玫瑰”两概念的解释和使用仍然存在混乱的现象。在大学教材和高档次的专业学术杂志上,还是严格使用月季这个称呼。而在报纸、网络媒体、非专业杂志乃至专业杂志以及低档次的专业学术杂志上,有的文章使用月季,有的文章则使用玫瑰。至于当今有来自欧美的译著,则多把Rose翻译成玫瑰。为了吸引分不清月季和玫瑰的读者,还有来自日本的译著则在书名上把月季和玫瑰这两个词都同时用上。

对于月季和玫瑰概念的解释和使用存在的混乱现象,当然把其当作一般的观点争议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如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在情人节、生日、节日等“送给你的玫瑰其实是月季”等之类的说法。但是曾经有媒体报道:情人节期间有人投诉花店把“月季”当作“玫瑰”来出售,认为属于欺骗行为,而后竟然还真的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人员去花店进行查处!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因为查处损害了花店的经济利益和信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人员没有专业知识,按道理需要请专家去鉴定,作者认为鉴定出花店出售的“玫瑰”不是“月季”的专家就是伪专家!因为其只知道或只承认玫瑰在学术上的概念,而不知道或不承认商业上的概念,其所谓鉴定出的结论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希望以后不要再出现这种不靠谱的现象。

根据上述的辨析,中国学术界用月季称呼已经是事实,但是商业上称玫瑰也已经是事实。作者认为,普通人问“月季和玫瑰怎么区分”“这是月季还是玫瑰”等这样的问题,用“现在人们所说的月季和玫瑰,二者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叫法不同而已”类似这样的简答就可以了。

猜你喜欢

切花蔷薇命名
纳米银和1-MCP处理对月季切花的保鲜作用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蔷薇满架,好眠一夏
花开恣意是蔷薇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切花生产技术
辽西剑兰切花生产技术要点
心有猛,细嗅蔷薇
野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