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的趣味性
2023-11-15王桂云
王桂云
读写快车
左读范文
鲫鱼
贾祖璋
俗语说:“杨柳放鞘,鲫鱼上钓。”去年冬天没有大冷,开春以来,只飘过几朵雪,这几天竟是风和日暖,宛如阳春天气了。走在路上,杨柳枝上的冬芽已经脱去外面的鳞片,放出雀舌那样的嫩叶,不觉就记起了上面这两句故乡的俗语和有一年钓鱼的事来。
钓鱼须得每日起早,天亮以后的二三个小时内是钓鱼最适宜的时刻。下午从三四点钟起,可以一直到夜。雨天终日可以垂钓。晴天忽转阴霾而雨尚未下时,也适于垂钓。这可以表示鱼类觅食的习性,或者与它们的视觉有关。
各种鱼类衔取钓饵的举动不尽相同。鲫鱼上钩时,先是浮子轻轻地动几下,次之钓丝一直向下沉,再次钓丝又向上浮,这是鲫鱼先来试吃钓饵,随后衔取钓饵游去,游不多远,又转身回来或向上游了。在浮子上浮这一刹那间,迅速地,但是轻轻地举起钓竿,一尾活泼跃动的鲫鱼就被提出水面。鱼在水底游行,大概有一定的路径;不同的河流和池塘,鱼的多少不一。所以有的地方,放下钓钩去,很快就有鱼来上钩;有的地方,却钓不到鱼。
钓鱼是一桩很费时间的事,半天或一天,竟可以一尾鱼也没有钓到。假如没有耐心,在水边站立一二个小时,就会颓然而返。但是,在这样等待的时候,假如凝视水中小鱼来往,水面涟漪轻漾,倒也有一些静趣。当时给友人的信中,曾这样说:“雨过后,翠碧苍绿的远山和近山,都披上淡烟薄雾的轻纱,持钓竿站立水边,枝头鸟声婉转流利,如合管弦。微风吹过,水面波纹如绉,正像留声机上缓缓转动的唱片;钓丝浮动,则是刻住唱片的机针,而鸟声便成为这机针上传出来的悦耳的音乐。此情此景,颇可玩味。”当时,似乎真正沉醉在钓鱼的兴趣之中了。
渔人素来被认为富有诗意,如那些歌咏渔人生活的“独钓寒江雪”等名句,不都是脍炙人口的吗?但是,假如为生活而钓鱼,那么,“半天或一天,竟可以一尾魚也没有钓到”,将怎样去过生活呢?诗人所歌咏的渔人,应不是世间的渔人,至少不是现代的渔人。渔人而有什么诗意,除非那个渔人真是“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的颜回!
鲫鱼是我国分布最广,出产最多的一种鱼类。常见的长仅数寸,据说成长时可长至一二尺,但我们没有见过。河湖溪涧池塘中都有栖息。黄梅季节,流水中常有数分长的小鲫鱼逆水上游,这是它们正在作向各处分布的旅行。在此以前的一二个月,是鲫鱼的繁殖季节,它们雌雄相伴,清晨,选择水草丛生之处,跳跃产卵。卵附着水草上,受精而孵化。每尾雌鱼能产卵10万到30万粒,但未必全部能孵化,幼鱼更多死亡和被别种动物所食害,因此能够成长的,只是少数。产卵多,正反映它们生存不易。
鲫鱼常栖息水底污泥中,垂钓时,钓钩一定要沉到水底,才能钓着。冬季伏处水草丛中、树根下、泥穴中冬眠。遇池塘干涸时,潜伏污泥中,也能生活,因为它的鳔略能帮助呼吸,可以暂时适应失水的生活。
(选自《生物素描》)
亮点借鉴
贾祖璋的科学小品的主要特点是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知识性”体现在寓知识于生活之中,同时还广征博引,给人以丰富的阅读体验。“趣味性”体现在常用轻松的笔调、生动的语言,寓知识于生活之中,令人读来趣味浓郁。我们在写作时,可借鉴以下两点:
1.引经据典添趣味,知识丰富。选文以俗语开头,既增添了读者的兴趣,又让人学到了知识,了解了垂钓的最佳时期。文章在引出“渔人素来被认为富有诗意”这一观点后,引用了柳宗元的诗“独钓寒江雪”;随后又否定了“渔人富有诗意”的观点,引用了《论语》中的“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使道理通俗易懂。这说明作者知识丰富,有很深的文学造诣,也体现了说明文是文学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2.结合实例讲知识,趣味十足。本文最大的特点是通过钓鱼这件事来让人们了解鲫鱼的生活习性,先教你什么时候钓鱼,介绍了鲫鱼的觅食和它的视觉有关;再教你去哪钓鱼,鱼吃什么鱼饵,从而了解鲫鱼的食物及生活环境;最后告诉你钓鱼需要耐性,这和人的情感就联系起来了。作者将生活中的实例和知识相结合,条理清楚,体现了作者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要想将说明文写得富有趣味,我们需注意以下四点:
1.可以把说明对象寄寓到一件事、一首诗、一个实验项目中,文章有情节、有故事,自然就有趣味了。
2.说明文除了具有科学性,还要具有文学性,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达到写作的目的。
3.说明方法要多样,如举例子、打比方、引资料、作比较、列数字等。
4.说明文的表达方式可以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相互结合。
右写作文
孔 雀 鱼
刘昱彤
孔雀鱼象征着财源滚滚、吉祥如意、鸿运当头、多子多福,因此,很多人都喜欢养孔雀鱼。
大概是十月中旬的时候,朋友送给我两条孔雀鱼,让我好好“伺候”着。我给它们放进供氧鱼缸里,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我十分好奇,孔雀鱼生下宝宝之后会是什么样的?
那天,我观察了它们很久。雌性孔雀鱼整体是银灰色的,体型较雄性的大一些。雄性孔雀鱼颜色丰富,红、蓝、黑相间,尾巴上还有些斑点,鳍是橘黄色,腹部有一抹蓝。此时,雌性孔雀鱼的肚子已经很大了,我上网查了资料,原来,它是在为生宝宝做准备。
这两条鱼平时是互不干扰的,有一天却忽然像飙车似的游起来。雌鱼在前面全速游动,雄鱼在后面奋力追赶。雄鱼的一个鱼鳍被雌鱼咬坏了,于是它便开始报复,一直追着雌鱼的尾巴咬。过了一会儿,等我再去看的时候,池底的造景已经被它们弄坏了,我费了很大劲才收拾好它们的“战场”。
然而两天之后,我发现雌性孔雀鱼的肚子变得更大了,这时才明白,原来那次“打架”是鱼的追尾繁殖。
生产的时候,雌鱼奋力地向前游,用力扭动尾部和躯干,身子猛地往前一窜,尾巴下面,一只小孔雀鱼便出生了。刚出生的小孔雀鱼,身体就像一个银色的逗号。
我蹲在鱼缸前面目不转睛地观察,不到一个小时,鱼缸里就多了五只银色的小鱼。
为了照顾好这些小鱼,我特地上网查了孔雀鱼的资料。它的真名叫孔雀花鳉,是一种花鳉科花鳉属的小型淡水热带鱼,身体细长。雄鱼体长为3-5厘米,体重约为0.1克,身体侧面有明显的斑点或线条,尾鳍颜色鲜艳,张开似孔雀开屏。雌鱼体长为5-7厘米,体重为0.1-0.5克,体色通常是灰褐色。
孔雀鱼繁殖能力很强,能耐受污浊的水体,有“百万鱼”的美称。它是杂食性小型鱼种,生命力十分顽强,目前,全世界几乎随处都能见到它的芳踪。丰富的色彩、多姿的形状和旺盛的繁殖力,使它备受热带淡水鱼饲养族的青睐。
原来,这小小的孔雀鱼竟有如此多的奥秘,我不由得对这个物种产生了更多的好奇和敬意。
【北京市怀柔区第三中学】
点评
小作者先从中国的传统文化入手,再通过自己养孔雀鱼,观察孔雀鱼的追尾、产卵等过程,将孔雀鱼的外观和生活习性一一向大家介绍。讲故事般的叙述方法,不仅让我们了解了孔雀鱼,更增添了说明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