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融”视角下的高校单位大院景观规划设计★
2023-11-15叶婉星蒋瑞明
赵 伟,龚 倩,叶婉星,陆 影,朱 敏,蒋瑞明
(1.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8; 2.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36)
1 单位大院的产生与发展
单位大院是围绕一个生产或行政单位建立的基本社会单位,以工作和生活服务为中心,其主要人群是该单位的职工及其家属,他们形成了相互依赖的社会关系[1]。单位大院的生活环境、人员构成和社区意识不同于传统的城市社区,最大的特征是福利设施的高度集中,在城市空间中具有明确的边界;此外,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是同质化的,因此单位大院形成了一个具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社区共同体[2]。
从建国到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是单位办社会模式,单位大院是当时城市社区结构的主导模式,该模式能在发展力不足时期维护社会秩序,为国家分担公共服务建设的压力[3],职住一体化是当时城市空间的典型特征。中国成功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市场经济体制后,中国城市引入了住房市场,单位大院被社会化和商业化,摆脱了完全的单位干预。一方面,单位大院继续在其原有的土地上建造住房,进一步加强了职住接近;另一方面,一些单位与开发商合作在郊区建造住房,部分职工的职住分离开始出现[4]。近年来,中国城市步入了城市化和郊区化的新时期,1998年住房改革后,单位的住房分配和大院建设责任逐渐结束,这导致了单位综合体解体以及职住的进一步分离,造成单位大院管理和更新的困难[5]。
2 高校单位大院的特征与发展
高校单位大院是典型的事业型单位大院,事业型单位大院即服务于事业单位而建设的社会单元,本文中的高校单位大院特指以高校为主体而建设,服务于校内人员的工作生活区域,即整个高校校园区域[6]。
高校单位大院具有单位大院的一般特性及其自身的特征。相较其他类型单位大院,其受到经济转型的影响相对较小。因学校福利,职住便利性与住户人群属性,校内住房仍是吸引教职工的动因,因此未表现出职住完全分离的趋势,现如今其居住人群在比例上依然以学校教职工及其家属为主,但因各种社会问题,总体呈现人群身份构成逐渐杂化的趋势。
随着城市更新速度加快,生产力水平提高,在高校单位大院使用者多元化以及群众生活需求提升的多重背景下,高校单位大院因难以解决人员混杂产生的矛盾以及因早期设计规划不足而受到限制等原因[7],常面临交通堵塞、居民占用校园场地、学生安全受到威胁,场地功能不足,难以满足使用人群日益增加的服务需求,熟人社会陌生化等现象,亟待进行景观改造提升。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校单位大院潜在矛盾激增,高校内人员混杂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前期矛盾分析:在城市社会治理转型的背景下,高校单位大院一方面延续了单位制的治理传统,另一方面也受到其他因素和变化的影响,其独特的治理结构使其面临着与非单位大院不同的治理挑战[8]。在此阶段,高校单位大院的特点是缺乏自我组织理论的发展,公民参与度低,社区参与度低,单位难以满足场地功能和使用人群日益增加的服务需求等问题。
2)具体设计策略:目前国内一些学者正在从不同的角度对可持续校园提出设计策略。海佳提出共生思想,可持续高校单位大院的发展与时间、空间、文化共生。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校园的建设目标,有必要使用科学有效的规划和设计手段,在校园和各种影响因素之间建立和谐的共生关系[9]。曹云琥提出共享理念,通过空间共享可使空间吸纳不同人群,包括不同的生物,最终使得场地更具活力和公共性;通过资源共享可使资源服务不同的使用者并在某种程度上减少能耗;通过管理共享可以让不同人群协同工作,创造新的知识体系和设计方法,把多个部门聚集在一起,为可持续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做出贡献[10]。
3)后期维护管理:居住在高校单位大院中的居民具有多种特征,如阶层多元化、群体分化小、居民日常体验较好、邻里之间互动和谐、社区开放等[11]。考虑到多元化人群、住房需求、邻里互动和社区开放,提出了以居住融合为重点的社区规划设计模式,即多种居住形态、多样化的混合开发用途和多层次的开放空间,以促进高校单位大院的物理空间和意识形态的整合[12]。
国内对高校单位大院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主要关注其居住空间的形成机制和演变趋势,较少从整个高校地域空间出发,缺乏宏观的整体性联系视角。研究内容大多是基于管理模式的探索,较少提出景观规划策略,且多数以理论研究为主,较少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同时也未能从“互融”视角出发,为高校单位大院可持续发展提供策略。
3.2 国外研究现状
工业革命时期,国外也有实行类似于国内“单位大院”模式的“公司城”,近些年来一些“公司城”因未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淘汰,有的“公司城”如好时巧克力公司建造的“好时镇”一直留存到今天且仍旧保有活力,谷歌和Facebook等企业如今也为员工建设“公司城”,为其提供住房、便利设施和交通工具。国外“公司城”建设模式可对国内高校单位大院的景观布局、运营模式提供实际经验。
美国高校居学社区与国内高校单位大院在模式上有着相似之处。居学社区是在大学系统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学舍协同育人模式[13],它将学生的课堂与生活空间相结合,充分利用宿舍的教育资源,近年来已成为美国大学广泛使用的一种高影响力的教育实践[14]。研究其学舍协同模式对高校单位大院景观规划有借鉴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城市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化,高校单位大院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人们开始思考校园与城市的关系,“校城一体化”成为日本新建或扩建校园的普遍趋势。“校城一体化”旨在协调城市发展,优化空间结构,实现校园与城市的同步平衡发展,将城市空间从分隔转化为有机的融合。西方学校与城市融合的思维方式所反映的城市与学校的关系值得探讨,这对我国高校单位大院的建设及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这将有助于探索一种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和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校城建设模式[15]。
国外对高校单位大院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同样存在空白。通过研究国外与高校单位大院模式相似的“公司城”“居学社区”可对国内高校单位大院的景观布局、运营模式提供实际经验。校城一体化模式的研究将有助于探索一种具有中国特色新校城建设模式,为高校单位大院适应现代化社会需求提供可行方案。
4 设计实践——以金陵科技学院幕府校区为例
4.1 项目概况
本次研究案例为金陵科技学院幕府校区,其发展遵循了高校单位大院形态的演变,同样也面临着高校单位大院普遍的现状问题。
自该校成立以来,教学用地缩减,教职工宿舍增多,校内人群从以前的同质化转变为多元化,交通呈现潮汐性堵塞拥挤,治安问题频发,矛盾激增。
场地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幕府山东麓,东临幕府山庄居民区,西临陶行知纪念馆和幕府山,南接行知路与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周边教育资源丰富,有科技园、专科院校、幼儿园、中小学若干,校内教育体系可与周围学校联动。交通便利,邻近地铁1号线和公交24路,距南京火车站约4.5 km,距钟山风景名胜区约8 km,方便学生、教职工以及外来访客的出行,可促进校城融合。附近住宅区较多,项目场地三面被居民区环绕,校园设施可与周边居民共享,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规划面积约19 hm2,东南门为主入口,北门为次入口,其他出入口共有三处(见图1)。
4.2 基地现状
对场地进行交通、现有建筑、景观、绿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见图2):
1)交通现状:行知园路贯穿校园东西,穿过校园中轴直通北门,未设非机动车道,无回车场。南侧路段设有升降地柱,只有教师车辆可通过南侧区域。次干道可解决部分行车需求,支路可供人流通行。道路常呈现潮汐性堵塞。
2)建筑现状:该场地目前有两栋教学楼,三栋实验楼,一栋行政楼,四栋学生宿舍,三片教职工宿舍(平房12座,较为破败,六层公寓7座),一座图书馆,一座食堂,教学区域集中位于南部,宿舍区域集中位于北部,生活建筑集中位于中部。教学建筑占地面积约为10 100 m2,学生宿舍占地面积约为6 300 m2,教职工宿舍占地面积约为4 200 m2,生活服务建筑占地面积约为2 800 m2,总占地面积约为23 400 m2。
3)景观结构现状:该场地目前有一个景观主节点,三个景观次节点,主节点面积约为3 700 m2,水体面积约1 000 m2,设有凉亭一座,水域景观较差,其余三个次节点每处约为1 800 m2,景观较为破败,人员停留性不强。
4)植物现状:绿地率约为60%,植物品种丰富但后期维护管理较差,大型乔木较多,长势较好。
4.3 使用人群需求分析
4.3.1 人群构成
根据实地走访与观察,校园内的固定使用人群可以分为学生、教职工和居民这三类,学生约有4 000人,占比82%,居民约有200户,合计约800人,占比16%,教职工约有200人,占比2%。校园内学生所在院系主要由人文学院、动物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与园艺园林学院组成,可在活动策划上结合各个专业技能特长进行设计。
4.3.2 人群访谈
本次访谈采取线下面对面交谈的形式,访谈时间为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4月1日,按照每类人群0.03%的比例,访谈了本校区120名学生,6名教职工,24名居民,合计150人参与访谈。
通过访谈得知学生希望增加一些可以进行学习交流、体育锻炼、社交活动、休闲娱乐的户外场所,并希望在交通和治安上加强监管;居民希望能够参与到校内师生的园艺、文化课堂,增加活动场所;教职工希望能够增加可以开展户外课堂的场所以及休闲的步道。此外,学生、居民、教职工都认为现有场地功能无法满足其需求,彼此之间有相互干扰的情况,但有互相交流、活动的意愿,场地亟待进行景观提升。
4.4 规划策略
根据场地定位与目标,现状问题,资源禀赋优势条件,本次规划将形成以下四个方面的规划策略:
1)交通互融策略,以高效快达为核心,实现多元快捷与步行主导。交通互融:现状交通不便于服务人群的出行、活动,为梳理交通,便于人群协同发展,交通梳理将采取以下五个步骤:路网梳理、引导控制、步道优化、廊桥设置、植入无人车系统。
2)空间互融策略,以有机聚合为核心,实现校居交融与组团互动。空间互融:为满足人群需求,便于互融交流,重组空间将采取以下四个步骤:空间打散、空间整合、空间连接、识别人群。
3)资源互融策略,以开放活力为核心,实现人文活力与产城互融。资源互融:为有效利用空间资源和物质资源,可结合人群活动习惯,在同一空间不同时间下可安排不同的活动类型,促进师生、居民互助一体,实现经济、物质、文化的有效循坏。
4)管理互融策略,以智慧创新为核心,实现人群共治与智慧校园。管理互融:通过建立评价与管理体系,高校智慧互联系统,使人群参与到公共管理中,重建场地归属感,保留人情味,打造一个互助互融,共同发展的景观空间。
4.5 总体布局
通过对金陵科技学院幕府校区基地现状和使用人群需求的前期研究,从“互融”的视角出发,尊重场地的现状条件,结合使用人群的功能诉求,将校区进行功能性、景观性、生态性的规划设计,优化整体布局(见图3)。
4.6 景观系统空间格局
4.6.1 功能分区
基于场地内的现有布局,此次规划将场地分为四个功能分区——智慧教学区、弹性活动区、共享生活区、劳动教育区(见图4)。
4.6.2 景观结构
在景观结构上,打造“三轴多点,一环六景”三轴是一主轴线,两次轴线,多点是多个节点协同发展,一环是基于廊桥的活力环,六景是基于廊桥体验打造金科六景——知韵廊桥、溯光折廊、众创空间、悠然绿岛、活力加油站、梧桐剧场(见图5)。
4.7 分区规划
1)劳动教育区。设计场地位于校园西北部,场地以“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为主题,以“科研、教育、共享”为目标,设计文化展示、科技展学、栽培见学、教学实践、户外营建等节点,做到共享区合理开放,教管区严谨管理。园艺站设计主要考虑将中小学生的劳动教育课程融入现有高校课程体系,通过多方位的互动学习,促进不同年龄段学生之间的合作与讨论,达到场地应有的科普教育目的(见图6)。
2)弹性活动区。设计场地位于校园中心地带,是校园的会客厅,将原有主干道迁移后整合了空间资源,降低了交通安全隐患,为师生及居民提供了一个可以共同使用的空间。高校中心广场设计项目将融入弹性理念,从时间、空间、生态以及景观四大维度出发,以开放多变的设计方法,来取代以往旧式的、刚性封闭的景观空间,为未来预留出更多的弹性发展空间,从而提高了场地整体和局部的利用范围,以此来最大限度地提升景观空间中的灵活性,使空间形成一种具有弹性的生命体(见图7)。
3)智慧教学区。设计场地位于校园西南部,场地以“智慧+”和互动式景观为设计原则,设计有益伴课堂、互动绿韵以及智慧学创广场三大重点区域。校园景观主要考虑利用设计廊桥连接校园其他部分区域,并融入景观草阶、层级台地、五感生态感知以及多维度植物学习户外课堂等元素体现校园文化,增强学科特色展示,让校园景观成为学生们的自然课堂,学校的文化内核表现(见图8)。
4)共享生活区。设计场地位于校园东北部,依托天桥体系,在交通上分流错峰,在时间上错峰施行活动,在空间上多元共享。高校宿舍生活区以共享理念为基础进行景观设计,从场地问题出发,结合人群需求,打破传统僵化的空间,增加教育设计,科研设施,对使用者开放共享,在环境上生态可持续,对校园有机整合,对社会开放沟通,形成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厚,活力多元的共享型空间(见图9)。
5 结论与讨论
在国家城市发展转型的背景下,高校单位大院的空间形态已经不能满足内部使用人群的发展需求,从国内外研究以及调查发现,目前对高校单位大院的更新探索缺乏景观规划视野的研究。
本文对以金陵科技学院幕府校区为例的高校单位大院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目的是通过在设计中融合交通、空间、资源、管理等多方面因素,使高校单位大院呈现出更具有完整性、可持续性和人性化的景观格局。
从“互融”的角度出发,建立起校园不同功能间的高效链接,将会实现开放的共享环境与友善的工作环境并存的建成空间,服务于学生、教职工、居民的同时普惠周边居民,公共活动空间将不同学科社团进行扭结,创造学科融合的可能性,开放与封闭空间的巧妙组合将会强化空间的流动性与包容性,让任何人、任何想法都能在这里沟通交融与互相促进。
优化其空间结构,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其治理的有效性,不仅有助于深化社会改革,还能提高使用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对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空间的公共性,消除社会资源的不均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能否将从互融视角出发的景观规划设计作为高校单位大院更新探索的有效途径,推广至其他单位大院的更新改造中,还需要更多理论与实践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