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2023-11-15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审签:李清 审核:冯东岳 分析员:裴育
10月天气转凉,降水量逐渐减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水产养殖进入后期管理或越冬前准备阶段。此时虽然水温较低,但池塘内有机质沉积较多,水质易恶化,因此仍需注意防范各类疾病发生风险。根据近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疾病测报数据和今年天气情况,我们对10月易发疾病进行了预测,供参考。
◎ 易发疾病
10月水产养殖应该重点关注草鱼出血病、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诺卡氏菌病、水霉病、车轮虫病、锚头鳋病、刺激隐核虫病、白斑综合征、十足目虹彩病毒病、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等疾病。
(一)鱼类疾病
1.草鱼出血病:病原为草鱼呼肠孤病毒,主要危害草鱼及青鱼,水温20℃~30℃时易发病。患病鱼鳍基或鳃盖出血,解剖查验可见肌肉出血呈鲜红色、肠壁充血、肝脾充血等症状。广东、湖北、湖南等草鱼主养区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2.鲫造血器官坏死病:病原为鲤疱疹病毒II型,主要危害金鱼、鲫及鲫杂交变种,水温10℃~33℃时易发病。患病鱼游动缓慢,体表广泛性充血或出血,尤其以鳃盖、下颌、前胸和腹部最为严重。患病鱼解剖后可见淡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等器官肿大。江苏、湖北等鲫主养区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3.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病原为神经坏死病毒,主要危害石斑鱼、鲈、牙鲆和大菱鲆等海水鱼类,水温18℃~26℃时易发病。患病鱼食欲减退,体色发黑、鱼体畸形,出现间歇性乱窜打转、旋转式游动等症状。福建、广东、海南等省份应重点防控。
4.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多种细菌,危害鲫、鳊、鲢、鳙等多种淡水鱼类,水温9℃~36℃时易发病。病鱼离群缓慢游动,眼球突出,体表充血,鳃、肝、肾颜色较淡,呈花斑状。病情严重时死亡率达90%以上。全国各淡水养鱼地区需重点防控。
5.细菌性肠炎病: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短杆菌,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鳙等淡水鱼类,水温在18℃以上开始流行。患病鱼肛门红肿外突,解剖查验可见肠道充血发红,尤以肠后段明显。全国各鱼类养殖地区均应重点防控。
6.诺卡氏菌病:病原为诺卡氏菌,主要危害鰤、鲈、乌鳢等鱼类,流行高峰期为9月~10月。患病鱼体表隆起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的结节,剖开结节后有白色或稍带红色的脓汁流出,肝、脾、肾等内脏器官也出现白色点状结节。全国各鲈养殖区和乌鳢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7.水霉病:病原为水霉、绵霉等多种真菌,一般感染受伤后的鱼体,往往在病灶部位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棉絮状菌丝。长江流域及以北地区需重点防控,在捕捞、转塘、分池等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鱼体造成机械性损伤。
8.车轮虫病:病原为车轮虫,主要危害各种淡水和半咸水鱼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适宜水温20℃~28℃。车轮虫一般寄生在鱼类体表、鳃和鼻孔处,大量寄生时会刺激鳃丝分泌黏液,形成黏液层,妨碍病鱼呼吸。全国各淡水及半咸水养鱼地区需重点防控。
9.锚头鳋病:病原为锚头鳋,主要危害鲤、鲫、鲢、鳙、草鱼等淡水鱼类,繁殖适温为12℃~33℃。锚头鳋一般寄生在鱼类肌肉、鳞下、口腔等部位,患病鱼食欲减退、身体瘦弱、烦躁不安,体表或鳞片腹面可见细针状虫体。全国各淡水鱼类养殖地区均需重视。
10.刺激隐核虫病:俗称“海水小瓜虫病”,病原为刺激隐核虫,主要危害大黄鱼、卵形鲳鲹和石斑鱼等海水鱼类,水温10℃~30℃时易发病,22℃~26℃时为流行高峰。患病鱼游动缓慢,鱼体瘦弱,体表、眼角膜、鳃和口腔周围可观察到小白点。沿海各省份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二)甲壳类疾病
1.白斑综合征:病原为白斑综合征病毒,主要危害对虾、克氏原螯虾、中华绒螯蟹等甲壳类动物,水温20℃~30℃易发病。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病虾行动异常,甲壳上出现白点,白点直径小于3mm或连成片。各对虾主养区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2.十足目虹彩病毒病:病原为虾血细胞虹彩病毒,主要危害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克氏原螯虾等,水温16℃~32℃易发病。病虾活力下降、停止摄食,额剑基部甲壳下呈现白色三角区域病变,俗称“白头”。各对虾主养区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3.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病原为携带特定毒力基因的弧菌,包括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等,主要危害对虾。病虾活力下降,肝胰腺变白、萎缩并出现黑色斑点和条纹。各对虾主养区应重点予以关注并做好预防。
◎ 防控建议
1.加强养殖生产管理。秋季部分池塘养殖密度大,残饵、代谢物多,养殖鱼虾易出现缺氧、浮头现象。在巡塘时,一旦发现鱼虾有浮头预兆,宜立即采取开动增氧机、加注适量新水、合理配合使用化学增氧剂等措施,增加水体溶氧量。
2.加强越冬前管理。选用营养价值高的全价配合饲料,在饲料中适量添加提高免疫力的饲料添加剂,增强养殖动物体质,减少越冬损耗。做好越冬池塘水质调节工作,适时补水提高水位,保障养殖动物安全越冬。
3.做好无害化处理。对于死亡水生动物,应尽快捞出,并通过深埋等手段进行无害化处理,切忌将死亡水生动物随意乱扔。此外,要强化养殖工器具管理意识,坚持对打捞工具、器皿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传播。
4.及时报告疫情。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现养殖品种出现大规模发病或大量死亡现象,要及时向当地水产技术推广部门(水生动物疫病防控机构)报告,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诊治,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情扩散。
相关水生动物疾病防控方法,可登录“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www.adds.org.cn),在“常见疾病”中查询,或通过“自助诊断”及“专家诊室”进行诊断或咨询。
甘肃省
甘肃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审签:丁丰源
审核:康鹏天 分析员:王秀琴
10月,甘肃省大部分地区温度降低,预测气温在0~25℃,养殖水温在8℃~20℃,昼夜温差较大。此时池塘载鱼量较大,容易发生浮头泛塘事故,因此应加强日常管理,做好水质调控,防止因天气突变引起鱼类浮头泛塘事故的发生。冷水鱼养殖逐渐进入生长旺季,水库网箱养殖场和池塘冷流水养殖场要加强日常管理,做好冷水鱼养殖病害防控工作。草鱼、鲤、鲫、团头鲂、鲢鳙鱼等正值大量上市时期,应加强出塘鱼的休药期管理,保证上市水产品质量安全。
◎ 病情预测
1.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主要危害虹鳟、金鳟。水温降低,发病概率增加,应重点关注并做好预防。
2.细菌性肠炎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虹鳟、鲟鱼等多种淡水鱼,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是危害较严重的疾病之一,甘肃省各养鱼地区需重点防控。
3.水霉病:主要危害鲤、鲫,重点关注兰州、白银、酒泉、临夏、庆阳、平凉等地区的养殖场。
4.打印病:主要危害鲢鳙鱼,甘肃省各养鱼地区均需重点防控。
◎ 防控措施
1.加强日常管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水质监测,发现异常及时调控。定期调节水质或加注新水,保证养殖水质良好。
2.科学投喂。坚持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四定”原则。根据天气、水质和鱼类活动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防止饲料浪费和残饵污染水质。
3.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如有养殖场疑似发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应立即按相关规定逐级上报渔业主管部门,并对病死鱼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要对养殖场的进排水、生产工具、运输工具等进行严格消毒,管控进出人员,严禁运输活鱼至养殖区,防止疾病传播扩散。
4.肠炎病。可用恩诺沙星粉(水产用)治疗,拌饵投喂,每日2次,连用3d~5d。
5.打印病。选用国标渔药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消毒。
6.水霉病。可以用国标渔药含碘消毒剂(如浓度为20mg/L的聚维酮碘溶液)浸泡病鱼,或用2mg/L的高锰酸钾混合1%的盐水浸泡病鱼20min~30min。
7.及时报告疫情。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现养殖品种出现大规模发病和大量死亡现象,请及时按相关程序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情的扩散。
湖南省
湖南省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审签:刘俊杰
审核:何东波 分析员:周 文
据湖南省气象部门预测,进入10月天气转凉,气温下降,月平均气温为20℃~28℃,养殖水温在22℃~25℃。水生动物的生长速度和摄食量开始下降,虽然此时病害发生数减少,但也要做好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控。依据湖南省历年发病特点及气候条件,10月疾病预测如下。
◎ 病情预测
1.草鱼: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虽有下降但仍有发生,易发生水霉病、车轮虫病、锚头鳋病等疾病,湖南省各区域流行。
2.鲢、鳙鱼: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仍有发生,烂鳃病、打印病等是此阶段易发疾病,湖南省各区域都有流行,重点关注池塘养殖鲢鳙鱼区域。
3.鲫鱼: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趋于缓和下降,主要发生中华鳋病、指环虫病等疾病,湖南省范围内流行,重点关注主养鲫鱼的养殖区域。
◎ 防控措施
1.细菌性烂鳃病。当鱼体表受损时,病原菌容易入侵,引起发病,所以要避免鱼体受伤。预防时可用生石灰或国标渔药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治疗时可用复方磺胺二甲嘧啶粉(水产用)添加到饲料中,连喂5d~7d;也可内服恩诺沙星粉(水产用)治疗,同时内服大蒜(或大蒜素)及三黄散(水产用)等提高鱼体免疫力。
2.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预防时,可使用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消毒,每半月用一次;发病时,全池泼洒生石灰,每周2次,同时可拌饲投喂大蒜素或氟苯尼考粉,连用4d~5d。
3.小瓜虫病。防止野生鱼类进入养殖水体;发生过小瓜虫病的鱼池要清除过多淤泥,水泥池壁要洗刷,用生石灰消毒,并且在烈日下曝晒1周。发病时用盐度为20~30的盐水浸泡,或用浓度为0.7mg/L的硫酸铜硫酸亚铁溶液全池泼洒。
4.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用精制敌百虫粉(水产用)水溶液全池泼洒,使池水内药物浓度达0.2mg/L~0.3mg/L;治疗指环虫病也可用甲苯咪唑溶液(水产用)稀释后全池泼洒。
海南省
海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
审签:刘天密
审核:王秀英 分析员:符丹凤
10月,秋季台风带来的强降水、气温水温的降低都可能造成养殖环境突变,引发病害。广大养殖户应加强养殖管理,积极做好养殖病害的防控工作。
◎ 病情预测
1.对虾:易发生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虾肝肠胞虫病等,重点关注文昌、琼海、儋州、临高和东方等对虾养殖区域。
2.石斑鱼:易发生弧菌引起的烂身病、细菌性肠炎病、病毒性神经坏死病、车轮虫病、纤毛虫病、刺激隐核虫病等,重点关注乐东、东方、文昌、琼海、万宁和陵水等石斑鱼养殖密集区域。
3.罗非鱼:易发生链球菌病、弧菌病、水霉病等,重点关注海口、文昌、定安、琼海等罗非鱼养殖密集区域。
4.卵形鲳鲹(金鲳鱼):易发生烂身病等细菌性疾病和刺激隐核虫病,重点关注临高、澄迈、昌江和三亚等深水网箱养殖密集区域。
5.东方螺:易发生弧菌病、肿吻病,重点关注文昌、昌江等东风螺养殖密集区域。
◎ 防控措施
针对以上疾病,广大养殖户应适时采取积极防治措施,确保水产养殖健康发展,有效减少疾病损失。
(一)预防措施
1.做好水质调控。定期监测养殖水体情况,调节水质,多开增氧机,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浓度,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
2.加强饲养管理。定时、定点、定量投喂,保证饵料新鲜无害,定期消毒投料台。如遇天气突变或者鱼虾游塘等异常现象,应及时调整投喂量,避免残余饵料污染水体,引发疾病。在天气突变前后,及时给养殖品种补充营养,调节肠道,提高养殖品种抗应激能力。
3.加强生产管理。当突发性天气变化引起水环境突变时,要做好应急防范工作。海区网箱养殖易受海水水质变化影响,应适当降低养殖密度。若发现天气异常、水质变化,应将网箱移动到海水交换量大、水体环境相对稳定的区域进行养殖。
(二)治疗措施
1.罗非鱼。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后应暂停投喂饵料,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及时排换新水和消毒水体;施加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经审批)和泼洒底质改良剂(经审批);多开增氧机,增加水体的溶解氧;投喂多维、维生素C、维生素E和免疫多糖类物质,增强罗非鱼的抗病力;发病时要及时联系当地相关技术人员,做到科学合理用药,严禁使用违禁药物。
2.石斑鱼。石斑鱼病毒性疾病目前无有效治疗措施,主要以预防为主,加强苗种检疫,避免携带病原;加强管理,保持厂区清洁和水体稳定。
石斑鱼烂身病常由水质变化、外伤、寄生虫、腐败饵料、缺氧等因素导致,可通过改善水质、外消内服来处理。外消可选择苯扎溴铵溶液(水产用)、戊二醛溶液(水产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粉等对养殖水体消毒,降低病原菌丰度;内服可选择国标渔药抗生素如恩诺沙星粉(水产用)、盐酸多西环素粉(水产用)、氟苯尼考粉等拌料投喂,使用抗生素后上市前应遵守休药期规定。
石斑鱼寄生虫病发生时需对症下药,早发现早处理,以达到疗效好、用药期短、成本少、抗药性低、损失少的效果。寄生虫病发生后需采取彻底消毒、充分曝晒等措施杀死虫卵,切断寄生虫生活史,以防病原再次大肆繁殖。
3.对虾。对虾病毒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以预防为主。一是要做好排换水,注意进水应选在大潮期以及高潮位时,尽量抽取最新鲜的海水。做好虾池清淤、消毒工作,配合换水和补菌,改善水质环境。可以使用碘制剂等国标渔药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然后泼洒复合微生物改善水体环境,多开增氧机,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二是投喂维生素C、维生素E和免疫多糖类物质,增强虾体免疫力。
4.东风螺。肿吻病发病时,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国标渔药抗生素(上市前应严格遵守国标渔药的休药期管理规定),再配合使用板蓝根、金银花等中草药杀菌,用药期间停料,加大换水量,及时捡出死螺。等病情控制后,使用EM菌等全池泼洒进行生态调控。最后,正常流水进行培育。
吉林省
吉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审签:杨质楠
审核:蔺丽丽 分析员:孙宏伟
10月,吉林省气温、水温大幅下降,昼夜温差较大,养殖成鱼已基本上市,剩余苗种陆续进入越冬阶段。水生动物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逐步降低,但由于拉网或水质不良等原因引起的寄生虫病、赤皮病、打印病、溃疡病、水霉病等偶有发生,因此本阶段仍需做好病害防控工作,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 病情预测
1.草鱼:易发细菌性肠炎病、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车轮虫病、锚头鳋病等。
2.鲤鱼:易发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细菌性烂鳃病、竖鳞病、车轮虫病、三代虫病、锚头鳋病、孢子虫病等。
3.鲫鱼:易发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肠炎病、细菌性烂鳃病、车轮虫病、三代虫病、指环虫病、锚头鳋病、孢子虫病等。
4.鲢鳙鱼:易发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细菌性烂鳃病、锚头鳋病、三代虫病、指环虫病、中华鳋病等。
◎ 防控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做好水质监测。定期检测水中氨氮、亚硝酸盐、pH、溶氧等,观察水色变化,及时调节水质或加注新水,确保水质良好,适时开机增氧,防止水体缺氧。
2.加强养殖管理。养殖池塘应做好工具消毒;定期用国标渔药氯制剂、碘制剂等对池水消毒,保持优良水质环境;关注天气变化,减少应激反应;注意气温水温变化,水温过低时,使用杀虫剂、氯制剂需谨慎,低温时消毒剂在水中残留时间长,注意不加量使用;在起捕上市和并塘越冬过程中,要小心规范操作,尽量避免养殖动物受伤,对于拉网受伤的存塘鱼应及时消毒,加速皮肤恢复,避免引发细菌性、真菌性等疾病。
3.做好越冬准备工作。在养殖动物放入越冬池前,要做好池塘消毒和养殖动物的消毒,并提高水位,为养殖动物的越冬做好充分准备
(二)治疗方法
1.细菌性疾病。发病养殖池应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等国标渔药消毒剂全池泼洒,同时在饲料中添加恩诺沙星粉(水产用)、氟苯尼考粉等药物拌饵投喂,也可使用国标渔用中成药拌饲投喂。
2.真菌性疾病。发生水霉病的养殖池可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或其它含碘量高的国标渔药消毒剂全池泼洒,也可使用戊二醛溶液(水产用)等全池泼洒,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3.寄生虫病。按寄生虫种类和发病实际情况,购买并使用国标渔用杀虫药全池泼洒。间隔1d~2d后,使用国标渔药含氯或含碘制剂等进行全池泼洒消毒,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四川省
四川省水产局
审签:罗本彬
审核:杨雪松 分析员:莫 茜
10月,随着气温水温下降,水产养殖病害发生率逐步降低,但昼夜温差较大,因此要密切关注养殖池塘水环境的变化情况,尽量减少因应激、缺氧等造成的损失。据四川省水产养殖病情监测情况,10月需重点关注以下疾病并作好防控准备。
◎ 病情预测
1.烂鳃病:一般在水温15℃以上时开始发生,烂鳃病主要有两种:寄生虫性烂鳃病和细菌性烂鳃病。危害对象主要有青鱼、草鱼、鲫、团头鲂、鳜、加州鲈等,应引起各养殖区域的重视。
2.细菌性肠炎病:草鱼高发病,从鱼种至成鱼都可发病,鲤、鳙也有少量发生,水温18℃以上易发病,25℃~30℃是流行高峰期,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死亡率较高,四川省草鱼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3.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主要危害对象为鲫、团头鲂、鲢、鳙、黄鳝、鳜、加州鲈等,具有病程较急、死亡率高等特点,四川省各养殖区均需重点防控。
4.指环虫病:指环虫中多数种类的繁殖适温为20℃~25℃,流行于春末夏初和秋季。小鞘指环虫的繁殖适温较低,为9℃~15℃,主要寄生在鲢上。重点关注草鱼、鲤、鲢、鳙、鲫、鲈等养殖品种。
◎ 防控措施
1.加强生产管理。投喂饵料坚持“四定”原则,合理调节水质,加强巡塘,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做到科学用药。发生鱼病应及时诊断治疗。可咨询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专业技术人员或通过“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进行咨询,做到对症下药,科学防治。“远诊网”网址:http://www.adds.org.cn/;“远诊网”手机app:中国水产。
3.细菌性疾病防治。治疗细菌病可用生石灰或国标渔药含氯、含碘消毒剂消毒,结合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度高、抑菌效果好的国标渔药抗生素进行拌饲内服,可配合使用大蒜素、中草药和维生素同时内服,增强药效。
河北省
河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审签:孙绍永
审核:刘晓丽 分析员:李全振
10月,河北省各地昼夜温差较大,多数养殖品种的水体载量较大,残饵及代谢物沉积较多,易使水质恶化,诱发各种疾病。根据近几年河北省同期水产养殖病情测报监测数据,10月需重点关注以下水生动物疾病。
◎ 病情预测
1.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由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感染引起,水温在9℃~36℃均流行。水质不佳致使病原菌、寄生虫大量孳生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高温季节池水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升高,以及突然换水或暴雨造成大量外源水进入养殖水体,也可诱发该病。主要危害草鱼、鲫、鲤、鲢、鳙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特点是发病鱼种类多,流行范围广,尤其多呈急性流行,发病后死亡率高。河北省淡水鱼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2.细菌性肠炎病:病原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等,淡水鱼主要危害草鱼、鲤、鲫等,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等并发,水温在18℃以上时易发病;海水鱼主要危害牙鲆、大菱鲆、半滑舌鳎等。河北省淡水鱼主养区和海水鱼工厂化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另外,还需注意淡水鱼类烂鳃病,海水鱼类腹水病、刺激隐核虫病,对虾类弧菌病,鳖红脖子病、鳖溃烂病等。
◎ 防控措施
(一)预防措施
1.控制适宜养殖密度,使水体负荷适度;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做好抗应激措施;加强巡塘,预防浮头,适时开机增氧,保证充足溶氧。
2.定期用国标渔药含氯或含碘制剂等对池水消毒,间隔使用经审批的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定期换水或加注新水,避免大换水,保持优良水质环境。
3.提高饲料质量,为鱼类越冬做好准备,可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多维、免疫增强剂等提高鱼体抗病力。根据天气、水质和鱼体活动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不过量投喂。
4.越冬池清除过多淤泥,调节好水质,加水至越冬水位,预防越冬水质恶化引起的死亡。
(二)治疗措施
1.对于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和鱼类细菌性肠炎病,可用国标渔药抗生素拌饵投喂,同时对水体消毒。
2.相关水生动物疾病防控方法请参考“www.adds.org.cn(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服务网)”。
浙江省
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审签:朱凝瑜
审核:梁倩蓉 分析员:何润真
10月进入“寒露”“霜降”节气,气温和水温进一步降低,昼夜温差较大,养殖池塘容易发生缺氧,要注意防范。
◎ 病情预测
1.淡水鱼类:易发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等细菌性疾病和指环虫病、小瓜虫病等寄生虫病,重点关注浙北、浙中、浙东淡水养殖区域。
2.南美白对虾:外塘养殖大部分已经起捕,大棚养殖对虾应注意防范十足目虹彩病毒病和弧菌病,重点关注杭州湾沿岸、浙江沿海对虾养殖区域。
3.大黄鱼:易发本尼登虫病、刺激隐核虫病等,重点关注浙东、浙南沿海海水网箱养殖区域。
4.海水蟹类:易发纤毛虫病,重点关注浙东、浙南沿海蟹类养殖区域。
5.中华鳖:易发腐皮病、穿孔病等细菌性疾病,重点关注浙北、浙中中华鳖养殖区域。
◎ 防控措施
1.淡水鱼类。加强池塘水质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水;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国标渔药含氯消毒剂消毒养殖水体,保持水质清新。细菌性疾病通过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国标渔药抗生素拌饲投喂。甲砜霉素粉等对治疗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肠炎病和赤皮病有一定疗效。
2.南美白对虾。加强水质管理,定期做好水体消毒工作,保持水体相对稳定。合理控制养殖密度,对于达到商品规格的养殖产品要及时起捕,起捕过程中注意操作,避免擦伤;拉网捕捞后要进行水体消毒,防止细菌和寄生虫感染存塘动物。发生弧菌病时,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溶液(水产用)消毒,及时停止投喂或者减半投喂,做好消毒和隔离工作,防止病原进一步传播。
3.大黄鱼。定时做好网箱清洁工作,定期驱虫和更换网衣,合理规划网箱布局,降低养殖密度。本尼登虫发病时可采用淡水浸洗5min~15min,口服吡喹酮预混剂(水产用)驱虫,驱虫同时更换网衣。
4.海水蟹类。保持海水盐度稳定,定时更换池水,改良底质环境,保持水质清新。纤毛虫病发生时用硫酸锌粉(水产用)等药物全池泼洒,及时将病蟹、死蟹捞出,避免感染其他池塘。
5.中华鳖。做好日常消毒和水质调节工作;控制投饲量,避免污染水质。水体用国标渔药含氯、含碘消毒剂消毒,适当加水改善水质。发病时使用国标渔药甲砜霉素粉、氟苯尼考粉等拌饲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