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悦美』文化 构建足球特色校园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第二小学校园足球工作情况介绍

2023-11-15张开明陈曦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第二小学256400

校园足球 2023年8期
关键词:足球校园学校

张开明 陈曦(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第二小学,256400)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第二小学(以下简称桓台二小)始建于1994 年,占地面积为51253m2,是一所有着近30 年校史的城区小学,现有2200 余名学生,126 名专任教师,其中10 名体育教师。

一、指导思想

近年来,桓台二小秉承“为每个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的办学宗旨,以“生命美学”重塑新生态,提出建设“美好教育”的行动纲领,以建设“和美校园”为切入点,以涵养“隽美教师”为关键点,以构建“致美课程”为着眼点,以创生“臻美课堂”为发力点,以培养“尚美少年”为制高点,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生态圈”。学校坚持“全员普及、全面覆盖、全程管理”的原则,推行“1 +1 +X”发展模式(2 个“1”即足球和篮球,“X”即其他项目);实施“校园足球+”融合育人路径,以球塑德、以球启智、以球润美、以球健体,积极建设“悦美 ”足球文化,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二、推进举措

(一)合理布局,明确校园足球发展方向

2019 年以来,桓台二小认真学习《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教育部等6 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将校园足球工作纳入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整体规划,布局“校园足球3.0”工程,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长担任副组长,体卫艺具体落实的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其中组长负责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副组长负责策划活动、协调融合发展相关事宜,在体卫艺处下设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全面负责校园足球教学、训练、比赛、文化宣传等工作。

同时,桓台二小制订了《桓台县第二小学校园足球工作三年规划(2020—2023)》《桓台县第二小学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议事制度》《桓台县第二小学校园足球工作办公室工作规程》等一系列校园足球相关制度,实施“课堂上教—大课间练—社团提升”的螺旋式发展路径,以此营造浓厚的校园足球发展氛围,培养校园足球人口,搭建校园足球竞赛平台,凝练校园足球运动精神,丰富校园足球文化内涵,逐渐形成以校园足球为龙头的体育特色。

(二)多方保障,建立校园足球发展机制

1.资金与场地设施保障

桓台二小根据重点项目发展规划要求,设置校园足球发展专项经费,每年投入10 万元用于训练、竞赛、培训、聘请高水平教练员、购买场地器材、宣传推广等校园足球保障工作,并纳入学校年度考核预算。自2010 年起,学校先后投资500 余万元用于场地建设和设施投入。目前,学校有1 块体育运动场,1 块八人制人工草坪足球场,2 块五人制笼式足球场,5 副足球门,500 件足球队服,1000 余件各类训练用品、标志盘、标志桶、绳梯、训练服装等足球器材,并确保全校每名学生1 个足球。同时,学校还根据秋冬季节和阴雨天气所需配备了专用夜间照明灯,为校园足球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并每年对体育场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及时维修具有安全隐患的器材,确保器材使用的安全性。此外,学校在实施校方责任险的基础上,为所有参加足球训练的学生购买了运动意外伤害险。

2.师资保障

桓台二小的体育教师全员兼任足球教师,其中有4 名体育教师通过了亚足联D 级教练员培训,1名教师是中国足协C 级教练员。2016 年7 月,学校校长参加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师资国家级专项培训——校长培训,王国栋等3 名体育教师分别参加了2021—2023 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国家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

(三)全面发力,加大校园足球普及力度

1.开设校园足球课程

近年来,桓台二小积极构建足球课程教学体系,开发适合校情、基于学情的内容、计划及线上线下相衔接配套的教育资源,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材施教的校园足球课程教学体系,并确保每周开设1 节足球课,使用《足球》(人教版)教科书,结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要求,建立大单元教学观,系统化、整体化处理教材,使每个单元由零散的“知识点”整合为“知识链”,普及足球技能和足球运动常识,在教会和学会上“下功夫”。针对水平一的学生,以球性、球感练习等基本技术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并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水平二的学生,在球感练习的基础上,增加传接球、运球、射门技术动作练习,让学生在游戏和比赛中提升技战术配合能力;针对水平三的学生,以强化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如,进行掷界外球、正脚背射门、正面抢球防守等练习,以此构建校园足球教学体系。

2.开展校园足球大课间

桓台二小广泛开展“锻炼一小时”“四点半课堂”活动,根据《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制订《学校音控大课间活动方案》,确保音控大课间项目常态化、品牌化,确保100%的学生参与校园足球大课间,激发学生的足球兴趣、增加足球人口,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踢好球、做好人,为学校足球队选拔、组队、集训工作争取了较大的空间。

3.开展校园足球社团

桓台二小依托体育社团,建立U 系列足球俱乐部分层训练体系,各梯队均由足球教师或外聘教练员带队组织训练,并落实“六定”集训方案,即定场地、定教练、定人员、定时间、定经费、定档案。针对一、二年级的队员,以足球游戏为主,进行球性球感、身体灵敏性、协调性训练;针对三、四年级的队员,主要进行运控球及传接球训练;针对五年级的队员,主要进行足球意识、快速攻防转换以及对抗训练。每天下午4 ∶30 进行训练,每次训练2 个小时,使全年训练成为学校校园足球“3.0时代”新常态。同时,广泛参加足球友谊赛、社会杯赛,达到以赛促练的目的。

(四)规范管理,搭建校园足球竞赛平台

1.举办“校长杯”班级足球联赛

10 多年来,桓台二小积极构建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引入三人制、五人制和八人制3 种赛制。自2015 年起,学校形成每年春秋两季二至五年级共82 支队伍全部参与的“校长杯”班级足球联赛,形成了“人人会踢球、班班有球队、每年两联赛”的“普惠式”校园足球竞赛模式,构建了班级—年级—校级—县级“最佳阵容”遴选机制。其中二、三年级采用五人制赛制,使用2 块笼式足球场;四、五年级采用八人制赛制,使用八人制足球场地,均采用“淘汰+循环”的混合赛制,各级部均要进行6轮共32 场比赛,每年合计进行256 场比赛,受众人口达1000 多人次,每届赛事持续时间约1 个月。学校通过联赛,评选出冠、亚军,同时设置了“金球奖”“金靴奖”“金手套奖”等。此外,每年的“校长杯”足球联赛的开幕式上,由校长开球,足球宝贝、各班啦啦队悉数登场,营造了浓厚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如今,历时17 届的“校长杯”班级足球联赛已成为学校足球文化节的传统赛事,成为促进校园足球特色发展的亮丽名片。

2.举办全员素质达标运动会

自2015 年起,桓台二小根据每个年级的课堂教学内容、大课间活动内容,举办全员素质达标运动会。每年4 月下旬由体卫艺处策划、体育组组织实施、班主任担任领队、其他教师担任裁判员,设计以足球基本功、足球文化为主题的足球节及阳光体育活动项目,专设足球技能类(运球、传球、带球竞速跑、射门等)作为达标项目;设置校园吉尼斯挑战赛、足球障碍接力赛、足球亲子活动等集体项目,确保普及与提高并重。赛事分为个人赛、团体赛、达标赛和挑战赛,学生、教师和学生家长均能参加,确保比赛形式更加丰富,在人人参与的过程中强化技能、增强体能、学会合作、发扬精神,真正实现了以体育运动塑德、健体、培智、育美、培养尚美少年的目标。

3.开展足球研学活动

桓台二小与足球博物馆建立合作,每年10 月都开展足球研学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足球运动的历史;每年均受邀参加“海西杯”校园足球邀请赛,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组织校足球队队员到青岛、济南、广西等地开展足球研学和集训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激励创新,构建校园足球荣誉体系

1.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

近年来,桓台二小以“让每个学生的美好变化看得见”为评价理念,研发“金蔷薇—云智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从“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素养”5 个基础维度,梳理出学生的6 个评价维度,包含128 个素质观察点,关联多重应用场景,全员、全程、全域采集数据,形成“尚美少年成长画像”。其中,学生素质达标数据、体测数据等基础数据均计入综合评价平台,参与社团、俱乐部、综合运动会、班级足球联赛以及参与足球文化节、体育节的活动数据均会成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数据支撑。

2.健全校园足球荣誉体系

桓台二小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特别是身心发展数据和平时表现情况纳入“校园足球明星”评选,同时设置了“校园吉尼斯”“最佳射手”“最有价值队员”“最佳阵容选拔”等奖项,建立起完善的校园足球荣誉体系。如,在全员素质达标运动会中,设置校园足球吉尼斯奖项,对在运球、射门、带球竞速等比赛中获得年级第一名的学生颁发校园吉尼斯奖杯,并隆重表彰。在体育节中,设置足球明星奖项,表彰各赛季中,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对学校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队员。2020 年以来,学校累计评选出300 余名“足球明星”,12 项“校园吉尼斯”。

(六)统筹协调,探索校园足球融合路径

1.凝聚“家、校、社”力量,推进体教融合

桓台二小通过“融·美”家校论坛举行“踢好球、读好书、做好人”“足球运动中的美好人生”等主题讲座,凝聚“家、校、社”力量,转变学生家长对学校开展校园足球工作的看法。2016 年,学校尝试与社会机构、俱乐部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师资培训、训练、竞赛、交流等活动,与体校、合作校等建立起常规输送渠道,构建以学校青少年足球普及为基础,以社团训练和专业竞赛为延伸的体教融合机制,整合学校与社会资源的校园足球发展框架。如今,学校每年都有10 余名优秀足球队员进入市县级体校以及淄博市第五中学等学校。

2.构建“足球+”模式,促进五育融合

桓台二小积极建设“悦美”足球文化,以“足球+”模式融合育人。“足球+德育”方面,使操场和赛场成为学生最有力的成长平台,确立自信、勇敢、顽强、进取、规则、诚信、自律、公平、文明、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胜负观等足球德育目标,通过开展足球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坚毅顽强、助人为乐的品质,为国争光的综合素质,孕育积极阳光的心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基础和成长环境,同时将体育精神渗透到生活实践的教育过程中,做到以球育人、以球润德。“足球+学科”方面,以校园足球为切入点,开展项目化学习,如,以“‘校长杯’足球联赛规程的编制”“足球的秘密”“诉说世界杯”等为主题,发挥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足球+艺术”方面,通过学校运动会啦啦操的精彩表演、“校长杯”足球超级联赛上的小记者采访,以及“悦美”校园足球文化节中向全校师生征集征文、海报、摄影作品等方式,实现艺体双馨、团结协作、文化认同的育人目标。“足球+劳动”方面,体育教师将运动器材的收集整理、搬运、清理和维护,以及组织和进行体育比赛等活动作为劳动教育的关键手段,通过解说、示范、清洁、维修养护以及运动赛事的组织、开展等,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讲解、示范、程序学习,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七)攻坚克难,搭建校园足球科研体系

1.以科研强化课堂教学质量

在市体育教研员的指导下,桓台二小体育组将“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分层分项教学”运用到足球课堂中,强化“教会、勤练、常赛”,打造高质量足球课堂,给予学生公平学习足球的机会;融合新科研成果,开展“游戏课型”“结构化教学课型”“学科融通课型”等多个课型研究,在足球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育人价值。

2.以科研提升社团建设水平

多年来,桓台二小扎实开展足球社团活动,将足球梦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中,提升学生参加足球运动的积极性,探索并实施校园足球三级培养体系,打造“一师一队”社团管理模式,实行“一人一笔记、一赛一反思”的“四个一”模式。通过建设一生一案、建设运动技术数据库等形式,提升足球社团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三、取得的成绩

(一)取得竞赛成绩

多年来,桓台二小足球队积极参加各级校园足球联赛,并获得了较好的成绩。2015 年,学校足球队在淄博市“市长杯”足球联赛中,获得女子组冠军。2016 年,学校在山东省校园足球锦标赛中,获得女子组第二名。2017 年,学校足球队在第三届“海西杯”全国青少年足球邀请赛中,获得小学男子组冠军。2016—2021 年,学校足球队在淄博市“市长杯”足球联赛中,获得季军。此外,学校足球队多次在淄博市五人制足球赛中,获得“道德风尚奖”。

(二)输送足球人才

桓台二小不断完善足球人才贯通培养体系,目前输送1 名队员进入中国国家少年男子足球队,1名队员进入恒大足球学校,3 名队员进入长春亚泰足球俱乐部,2 名队员进入徐根宝足球基地学校,巩丁宁、王昱凯等30 余名队员进入省市体校继续学习,为县域内5 所中学输入队员500 余人。

四、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一)发挥校园足球育人功能

下一阶段,桓台二小将实施“体育思政”,把思政教育融入足球教学中,传播校园足球好声音,讲述校园足球好故事,充分发挥校园足球立德树人的作用,实现了以球健体、以球启智、以球塑德、以球育人的目标。

(二)加强足球师资队伍建设

下一阶段,桓台二小将按照“十四五”规划部署,进一步优化校园足球3.0 规划,积极建设足球教师队伍,同时加强与足球俱乐部等第三方合作,引进高水平足球退役运动员进入学校,深度加强体教融合,增强学校足球文化的影响力。

(三)构建校园足球课程体系

下一阶段,桓台二小将进一步加大校园足球普及力度,不断完善校园足球校本课程,并积极申请县、市级优秀足球校本课程,使足球运动惠及每一名学生。

(四)强化足球课题项目研究

下一阶段,桓台二小将加大教育科研对校园足球工作的引领作用,通过立项市县规划课题,对校园足球的体教融合路径、校园足球的课程体系建设、校园足球的治理机制等方面展开研究,推动学校校园足球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足球精神”像一道光,唤醒了学校全体师生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推动学校“美好教育”的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实施、高质量发展,如今,校园足球成为撬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杠杆”。今后,学校将继续厚植足球文化,充分发挥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谱写校园足球的华美篇章。

猜你喜欢

足球校园学校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学校推介
认识足球(一)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