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探讨
2023-11-15李广龙
李广龙
(中国石油集团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 100010)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财务风险防范对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企业在财务风险防范中,要优化企业资金和资产的风险,通过改进企业的管理流程规范性,对企业资金和资产形成科学的控制措施,避免企业在管理中由于财务风险管理不到位产生的资金被偷盗、浪费等问题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规范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于强化风险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规范性有重要的价值。
近年来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企业通过规范财务风险控制措施,优化企业管理流程,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但是很多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流程中存在着风险管理机制不规范、缺乏完善的风险管控方案等问题,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对企业财务风险防范进行研究,能够帮助企业发现常见的风险及具体控制流程,从而形成科学的改进规划,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提高财务管理流程的规范性。
一、企业常见的财务风险
第一,资金风险管理不当。企业开展资金管理中,存在资金风险控制和分析不细致的问题。通过形成合理的审批流程和管理制度,能够避免资金使用中出现违规使用资金或资金被挪用等问题。部分企业在资金管理中相关控制措施不完善,例如存在企业的总经理、董事长权限无法得到约束,相关人员在资金支出时授权审批流程失效的问题。
第二,预算风险未得到有效控制。企业的预算风险是规避企业资金浪费及资金使用过程中损失的方式,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时,要形成科学的风险控制措施。但是部分企业的预算无法实现对各项经济业务的有效控制,由于预算不够合理,产生资金浪费等风险。
第三,固定资产存在风险。企业的固定资产风险主要体现在采购环节未形成严格的分析措施,存在盲目采购的风险。在资产使用环节,未形成科学的资产登记规划以及完善的维修、盘点机制,资产很可能存在账实不符以及提前报废的风险。
第四,存在盲目赊销的风险。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通过赊销方式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但是部分企业在赊销时没有合理开展授信,合同签订不够规范,存在赊销管理不当的风险,容易给企业带来呆坏账的问题,使企业的资金无法及时收回。
二、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建议
(一)资金风险防范建议
第一,完善授权审批管理。授权审批指的是企业任何经济业务事项要经过事前的授权批准,否则不能予以办理,根据企业的职责范围以及人员工作要求,形成科学授权审批标准,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分类管理,并明确不同层级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形成全员配合的工作机制。
在开展授权审批流程中,企业要对各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分析,对于违背授权审批工作要求的事项应该予以驳回,以确保企业的所有事项真实合法,确保企业的所有资金支付都得到严格控制。
首先,形成对全员的控制。企业的所有人员都应该得到授权审批流程的控制,包括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开展工作都要得到授权审批机制控制,以避免相关人员滥用职权所产生的风险。同时企业的所有员工在开展授权审批中,要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及义务,通过授权审批实现对工作的控制[1]。企业在后续发现问题时,要对审批人员予以追责。企业只有切实落实人员问责机制,才能对相关事项形成严肃的控制措施,避免人员对自身的工作流程管理不细致而产生的风险。
其次,建立规范的授权审批程序。企业在开展授权审批之前,要由申请人提出款项的申请,包括明确用途、金额、支付方式等内容,必要时还应该附合同或说明,由人员根据制度规定在职权范围内开展审批。对不符合企业规章制度以及管理流程的相关事项,应该及时予以驳回,以确保相关合同齐全、内容是真实。如果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要及时予以纠正,若通过复核,则将资金进行支付。
第二,优化资金的会计控制措施。首先,改进对资金的结算方式。企业资金结算包括现金结算和非现金结算,为规避企业结算过程中的风险,尽可能通过非现金结算方式,避免企业人员接触现金的问题。在企业现金管理环节,只能由出纳接触现金,其余人员一律不能接触现金。同时对于企业结算环节,要落实收支两条线的原则,确保企业收入和支出都得到详细记录,准确反映出企业资金收支情况,防范在结算过程中发生的问题。
其次,优化企业的保管控制措施。保管控措施指的是企业所有资金仅能由出纳接触。企业的所有印鉴,包括财务章、法人私章等作为企业在银行支出款项的必要依据,相关印鉴不能由同一人保管,否则可能发生舞弊行为。通过明确印鉴的具体保管规则以及使用规则,在使用印鉴时建立详细的印鉴使用登记簿进行记录。
最后,改进稽核控制。为确保各项资金业务具有真实性、准确性,企业要完善资金稽核制度,对企业的资金管理环节进行稽核。稽核是由企业的会计部门这个进行的,并且要求每日进行,对企业工作进行全面稽核,检查分析企业账目记录信息是否准确、相关信息是否合规,以此提高企业经济业务流程的有效性,规避企业管理中的风险。
(二)预算风险防范建议
第一,合理确定预算目标。预算作为企业长期发展的规划,预算是否科学直接决定了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事项是否合理及企业资源是否能够得到科学配置。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中,要对预算目标进行分析,按照预算目标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控制。
首先,合理分析企业战略规划。企业在确定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要分析企业工作要达成的具体要求,形成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事项的有效约束,以确保企业战略能够落实到具体的经济业务事项中。在设置企业的预算目标时,要将战略分解为核心指标,将战略与预算实现衔接,企业在预算的核心指标可以分解为、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指标。
其次,企业在明确具体指标的基础上,要结合预算的核心指标确定企业预算目标。企业的预算目标应该符合企业的发展趋势,若预算目标过高无法激发企业人员工作的潜力及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若预算目标过低无法起到对人员激励的效果。
最后,将预算目标分解到具体的人员。企业在确定预算目标时,要将预算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让所有员工了解自身在预算工作中的具体责任安排,形成全员参与预算控制的工作机制,以确保预算得到全体员工的重视与参与。
第二,合理开展预算编制。企业在开展预算编制时,要综合考虑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方法包括增量预算、滚动预算等。企业要根据不同预算项目特点,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避免仅直接按照增量预算编制预算的问题。在开展预算编制时,按照上下结合原则,由企业基层部门参与到其中,根据本部门所涉及的相关项目情况,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完成预算编制,以确保相关编制流程合理。在预算经过上下层级反复的沟通与协调之后,形成最终的年度预算,并根据年度预算要求员工主动参与到预算流程中。
第三,强化对预算执行的控制流程。在预算指标下达之后,企业要根据预算工作任务要求形成对预算的有效控制。
首先,设置科学的授权审批控制机制。企业在预算管理中,要根据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事项落实授权审批控制要求,在支出资金之前分析资金支出是否在预算范围内,只有不超过预算的事项才能够通过审批,确保企业的资金得到科学支出。
其次,重视预算执行控制。企业在执行预算过程中,要实现对预算的动态跟进,动态优化企业的工作流程,并通过信息系统提高预算管理工作的及时性,促使各环节预算都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控制[2]。
最后,注重对预算的分析机制。企业在预算分析时,要由财务部门定期对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预算执行的进度以及预算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在预算执行分析时,通过分析预算偏差情况,能够帮助企业找到预算差异,并针对预算差异进行整改,以避免企业预算偏差不断扩大的可能性,确保预算管理要求得到严格执行,提高预算工作严肃性。
第四,建立合理的预算奖惩机制。为确保企业预算能够实现对各项工作的有效激励,并以此实现对预算的奖惩,企业要形成科学的考核机制。在开展预算考核时,根据人员预算工作完成情况落实奖惩。对于完成预算的人员予以奖励,对于未完成预算工作的人员予以惩罚,按照奖惩并重方式形成对人员的有效激励,督促企业的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流程中。
(三)固定资产风险防范建议
第一,优化固定资产的采购环节。在固定资产采购环节,是最容易发生违规问题的环节,在该环节若企业采购人员和供应商之间存在利益链条,将产生串通舞弊的风险,严重影响企业管理工作规范性。因此企业在采购环节,形成严格的控制措施,避免发生资金浪费的风险。在采购时,企业要结合政府采购规划明确具体采购安排,形成科学的采购标准。通常企业的大型固定资产采购一般按照招标方式开展,这一方式相对较规范,不容易发生风险。但是对于小额零星采购往往容易发生风险,因此企业要形成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采购全流程规范、合理,形成对采购工作全方位的监督机制。
第二,优化对资产的验收流程。在企业资产验收时,要避免流于形式的问题。资产的验收不仅要求资产使用部门参与,还应该由企业管理层、财务部门等相关主体组成验收小组,对固定资产情况进行详细检验。对于专用设备,还应该聘请第三方组织参与到其中进行验收。在验收时,要详细查询单据、发票等信息,判断相关信息和资产实物是否一一对应。对于专用设备或专业仪器,还应该聘请第三方机构参与其中进行验收,以确保所有资产符合企业的要求。
第三,建立对资产的登记管理机制。及时建卡建账,为确保所有固定资产都得到规范管理,企业要在资产验收通过之后就对所有资产登记明细账和卡片,确保资产状态能够得到准确记录。在资产后续调配、维修等环节要及时记录,确保相关信息准确且信息可追溯。通过形成科学的验收机制,避免企业资产浪费或流失的问题。同时为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合理,企业要选择合理的折旧方式,从而能够准确反映出资产价值变动情况。通过合理确定折旧年限和折旧率,确保所有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能够被准确体现。
第四,重视资产的日常管理维护。在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要通过明细账、卡片详细记录资产使用的责任人以及资产现有状态,让企业资产能够得到及时查找以及追溯。只有详细记录资产的信息以及变动情况,才能确保资产情况得到规范控制。在资产使用过程中,要根据资产使用状态明确资产维修保养计划,避免资产闲置、报废的问题。对于常用的设备,可以建立专门的保养周期,定期对资产进行保养。若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故障需要进行维修的,还要分析故障的成因并及时进行维修。
(四)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建议
第一,分析影响赊销风险的相关因素。赊销环节企业要避免呆坏账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提高赊销的规范化程度。企业在对客户信用风险进行识别时,要全面收集客户各方面信息,分析客户的情况及所存在的风险。只有全面了解客户各类风险并形成科学的风险防控措施,才能避免风险发生影响企业经营的问题。企业在对客户信息进行分析之后,对不同客户授予信用等级,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客户情况进行合理评价。通常情况下企业要分析客户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信息,评价客户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相关情况,包括是否及时付款等方面信息。企业在收集相关信息之后,应该由企业财务部门、销售部门共同制定相应的授信机制,结合客户情况开展授信,避免盲目授信产生的风险[3]。
第二,重视合同签订工作。合同作为企业与客户合作过程中的法律依据,企业要形成科学的合同管理制度,以此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防范企业后续发生纠纷的可能性。企业对所有的赊销业务都应该签订合同,并对合同中的产品数量、金额、交付时间、交付方式、违约责任等信息进行重点管理,以此实现对交易的有效监控。在合同执行过程中,企业要对合同进行动态跟踪,例如对合同中客户付款时间等进行跟进。若到达付款时间节点客户未付款的,则应该由企业财务部门、销售部门共同开展催收。
第三,根据客户情况建立应收账款监控流程。企业在对客户授信之后,要认识到客户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要根据客户情况不断优化应收账款的监控方案,形成规范的监控流程,全面更新应收账款的相关情况,并根据客户情况动态调整企业的风险监控策略,以确保企业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在此过程中企业各部门要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及时与财务部门进行反馈,由财务部门对客户资信进行动态调整。
三、结束语
本文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分析,探讨了财务风险的常见形式,并结合重点的财务风险进行探讨,论述了财务风险防范的具体建议,对于提高财务管理流程规范性具有一定价值。同时企业在未来发展中要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并非一劳永逸,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修正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并根据企业发展动向持续完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企业的财务风险能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风险发生影响企业经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