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2023-11-15郦思
郦思
(中亿丰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业务范围增加、业务类型逐渐多样化,资金管理难度剧增。想要在激烈的资本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民营企业就必须不断提升管理能力。而资金管理作为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管理核心,能够在一定程度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1]。
与国有企业不同,融资问题与资金使用问题一直是民营企业面临的难题,因此民营企业需积极转变观念,提高投融资活动质量,以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在保证企业有充足发展资金的同时,科学调配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资金管理概述
(一)资金管理
资金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血液,是企业的命脉。而民营企业的资金管理主要包括了资金预算、资金内控和资金集中管理。借助资金预算,通过推算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而预估企业的资金结余,以便企业管理层及时掌握企业资金情况,同时财务部门能够在资金短缺时及时筹集资金,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借助资金内控,则能有效解决资金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保证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转;借助资金集中管理,可对企业资金进行统一归集,灵活调剂,以降低企业资金风险。
(二)加强民营企业资金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民营企业优化资源配置
内外部资源是民营企业经营运行的基础保障,固定资产、库存商品、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等都必须通过资金获取,若离开了资金,企业犹如无水之鱼。借助资金管理,可帮助企业在运营发展中合理配置现有资源,保证资金在企业内部科学有序地流动,满足企业的资金需要,提高企业承受外部风险的能力,进而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
2.有助于企业抢占市场发展先机
在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民营企业想要获得持续性的发展,能否抓住发展机遇,至关重要。在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中,时间则是商机的典型代表,民营企业若能通过资金管理,树立良好的资金管理理念,合理布局企业资金,保证资金的流动性,不断提高企业对资金的调配能力,则能够找寻到最适合购入资产的时机,及时抓住良好的投资机会,帮助民营企业快速占领市场份额,实现“弯道超车”。
3.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运营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而资金管理则在财务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其基本管理手段[2]。通过建立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的资金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部门、岗位之间的权责利,保证资金合理使用、高效流动,进而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资金作为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犹如其血液,企业只有拥有充足的资金,才能及时偿还债务、支付员工报酬、满足企业日常经营管理需要,促使企业实现战略性发展目标。
二、当前民营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管理风险意识薄弱
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我国民营企业主要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二为一。在该种管理模式下,虽然可有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但同时也存在一定弊端,例如制度缺失、管理混乱和人员素质低等,不利于企业资金的有效运转。
部分民营企业管理层在经营决策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缺乏资金管理风险意识,尤其是在遇到某些重大投资项目时,管理层的指示常凌驾于企业制度之上,资金管理制度流于形式,难以把控企业资金使用,容易存在资金管理问题,从而给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带来较大风险隐患。
(二)资金管理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
民营企业在资金管理中,需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并认真分析,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出现。但在实际管理中,受到历史原因限制,部分民营企业管理层的观念较为陈旧,缺乏风险评估意识,“人治”色彩浓厚,因此未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风险预警机制,导致企业无法及时预测其中潜在的风险,管理层与财务人员也无法及时获取相应的风险提示。一旦发生资金问题,民营企业常常无法合理应对,进而导致企业资金亏损,降低企业管理水平。
(三)融资、投资、日常经营风险指数较高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进一步加深,民营企业的资本运作也面临着更大风险。部分民营企业管理层由于缺乏风险防控意识,或者企业内部风险防控能力不足,导致在资本运作环节的风险规避能力较弱,投资活动缺乏科学性,融资活动缺乏合理性,投融资风险指数较高。
另外,受到企业管理层自身素质的影响,无法准确判断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投资方向,投资资金分配不科学,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3]。在日常经营管理中,由于缺乏合理的资金管理方案,民营企业对于闲置的资金无法集中、配置,导致资金周转率较低,资金占用、挪用现象较为普遍。
(四)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督
我国民营企业受到历史发展条件的制约,在制定资金使用决策过程中,受管理层决策水平、信息获取能力限制影响显著,容易出现决策失误的情况,给企业带来巨大亏损。而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
一方面,部分民营企业虽然较为重视资金管理工作,但是却缺乏文件形式的制度保障,导致资金使用监督工作无据可依,缺乏专人和专门的机构负责,资金使用在缺乏监管的环境下浪费严重,肆意挥霍。
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均未能成立内部审计部门,无法发挥其对资金管理应用的作用,或者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受控于管理层,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难以及时发现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五)信息化建设进程滞后
民营企业想要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就必须借助专业的资金分析工具与技术,以便资金管理人员集中分散的数据,并挖掘数据背后的有用价值[4]。但目前,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均较为滞后,统一、集成、高效的资金管理平台未建立,或者仅仅是将传统的纸质处理模式转移到计算机上处理,而缺乏符合本企业实际的信息系统创新。
同时,部分管理层未能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在资金方面投入不足,缺乏对资金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现有的软件设备较为落后,人员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导致民营企业资金管理效果不够理想。
(六)缺乏专业资金管理人才
资金管理工作需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进、优化,资金管理人员也需加强学习,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资金管理需要,但不少民营企业却忽视了人员培训工作,未定期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导致资金管理人员理念、方法滞后于时代发展。部分民营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也展开了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无法客观反映实际的培训效果,导致教育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三、加强民营企业资金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一)强化资金管理风险意识
民营企业管理层作为企业管理的主要参与者,更是企业发展的带头人。因此,管理层需带头树立资金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学习先进的资金管理理念,明确资金使用用途、审批程序,以提高资金管理效率。同时,民营企业还需加强对日常资金管理工作的自纠自查,及时发现资金管理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将资金风险扼杀到萌芽之中。
另外,在企业内部,可通过加强宣教,不断强化资金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全体职工对于资金管理的认识,明确资金管理的重要性,了解资金管理与自身利益、企业发展的相关性,并将财务资金管理与自身岗位工作密切结合,实现全员参与、共同控制的目标。
(二)完善资金管理风险预警机制
针对资金管理风险问题,仅仅采取事后弥补的方式是远远不够,民营企业还需重视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以识别、预测并防范资金管理风险。
一方面,民营企业需结合自身实际,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或工作小组,在风险管理部门的协助下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风险预警机制,针对企业日常经营中的潜在风险,尽早识别,及时处理,以消除风险或减轻给企业带来的资金亏损[5]。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需结合自身实际,对资金管理风险进行分类管理,建立相应的资金风险清单、风险案例库,并按照风险发生的概率、危害等制定差异化管理策略,以提高资金管理风险预警机制的实效性、先进性。
(三)提高资金管理能力,降低风险指数
一方面,民营企业需积极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调整自身的融资结构,在保证企业实现多元化融资的同时,提高融资活动的多元化。民营企业可进一步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向银行提供本企业的真实经营信息,协助、配合银行的资信评估,以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优惠支持,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同时,在融资过程中,民营企业还需加强对融资成本的管控,以减少财务成本,选择合理的结算方式,降低企业的结算成本。在开展投资活动前,民营企业需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科学性分析,综合考虑各种可能影响投资收益的内外部因素,避免盲目投资、过度扩张。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需合理利用内部闲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坚持“量入为出”原则,加强资金预算管理,避免资金闲置、浪费。
(四)建立有效的资金使用监督机制
一方面,为了避免企业内部多方监管分散资金集中管理权限,民营企业需将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以凸显管理工作成效。在日常监管方面,民营企业需联合银行对本企业的银行开户情况、资金存量进行定期审查,一旦查出有部门私建账号或存在异常资金问题,直接呈报上层对其进行整改。在专项监管方面,民营企业需加强对留存资金限额的监管,严格把控银行留存资金,做到“颗粒归仓”。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需加强对资金使用的审批、拨付监管,构建全流程动态风险管控模式,做好资金风险控制。例如:在控制企业部门资金申请风险时,民营企业在事前需加强对资金申请事项的审查,摸清部门的实际资金管理情况,对审查结果形成书面报告并签字备案。
在事中控制阶段,民营企业需严格审核部门所提供的资金申请资料,并加强复审,依托信息化系统对部门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追踪,分类排查资金风险点,避免资金违规使用。在事后评价环节,民营企业加强对资金使用效率的评价,以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整改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加强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
通过加强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将有助于实现民营企业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全面集成和共享的动态管理模式,发挥企业财务优势,为打造财务核心能力提供有效手段。因此,民营企业需加强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搭建资金管理系统,借助管理系统的模块功能(收款管理、付款管理、票据管理、资金计划、资金池、融资管理、外汇管理、风控管理等),与企业自身实际相结合,实现对资金业务的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收付款及会计凭证自动记账[6]。
同时,资金管理系统覆盖了企业资金业务全流程,业务部门可借助资金收付款、资金账户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全生命周期线上管理。如此一来,民营企业不仅可实现对资金收付的集中管理,提高核算效率与质量,并以此为依托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和技术创新,防范资金风险。
(六)培养资金管理人才
财务部门和资金管理人员作为资金管理工作的主要参与者,民营企业需加大资金管理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其对资金风险的识别与应对能力,以为企业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意见,以规避资金风险。
一方面,民营企业需定期展开以资金管理为主题的专业培训,不断强化资金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提高资金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另一方面,民营企业需制定相应的培训考核机制,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及时调整培训教育工作中的不足,保证考核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提高培训工作的执行力。
四、结束语
资金作为民营企业的“血液”,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商品流通和售后服务的环节,均需要资金作为支持。目前,在经济新形势下,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资金作为维持民营企业运营发展的关键,加强资金管理则尤为重要。因此,面对资金管理问题,民营企业需提高认识,强化资金管理风险意识,完善风险预警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的资金管控能力,同时加强对资金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养,以为资金管理工作提供智力保障,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