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控措施

2023-11-15黄尔健

畜禽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羊布病布病养羊

黄尔健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龙门乡乡村产业发展中心,广西 大新 532300

0 引言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感染性强、危害性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列为二类动物疫病[1]。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布病的防控工作,并采取净化措施降低了该病的发病率,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活畜流通量的逐渐增加,导致布病的发病率出现回升趋势,严重影响与制约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国内布病疫情的致病菌主要是猪、牛、羊等种型布鲁氏菌[2],其中以羊种布鲁氏菌对人畜的传染性最强,且具有较高的致病率。本文简述了羊布病的流行病学、诊断要点以及主要防疫措施,以期为布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1 病原

羊种布鲁氏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该菌致病能力强,可在羊群中长期存在,难以清除,并且是人类患布病的主要病原。羊种布鲁氏菌对干燥环境具有较强抵抗力,对热的抵抗力较弱,于60℃的环境下30 min或70℃的环境下5 min即可失去活性,常用消毒剂,如生石灰、氢氧化钠等碱性消毒剂以及季铵盐类消毒剂都可以将该菌杀灭。

2 流行病学

1)羊布病多发于羊只产仔季节,呈地方性流行。羊的易感性与其性成熟度密切相关,性成熟后的羊只更易感染布病,且母羊的易感性高于公羊。此外,羊布病的流行病学体现出致死率高的特点,尤其是新生羔羊,其致死率高达100%。

2)病羊及带菌羊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健康羊与其分泌物、乳汁、尿液、精液以及流产后的胎盘等接触而感染布病,感染后的羊只能够终生携带病原菌。人类接触病羊的分泌物、流产物和粪、尿以及被病原菌污染的空气、食物和饮水,经呼吸道、消化道和受伤的皮肤、黏膜等感染。

3)羊布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既可通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传播,还会通过尿路、结膜、交配以及吸血昆虫等进行传播[3]。羊场环境卫生差、饲养管理不善、饲养拥挤,羊的机体免疫力低下以及引种不规范等均可导致该病传播。

3 诊断要点

3.1 临床感染过程与症状

1)布鲁氏菌寄生在单核巨噬细胞中,通常通过气溶胶感染,对羊只免疫系统进行破坏,继而羊只机体抵抗力降低,感染后的病羊存活率不高。其临床感染过程主要为布鲁氏菌入侵羊机体后会很快侵袭周边淋巴结,同时吞噬细胞会将该病原菌吞并,然而,鉴于吞噬细胞不可以将布鲁氏菌全部消灭,因此该病原菌会在细胞内滋生,出现原发病灶,一旦过了潜伏期(羊布鲁氏菌病的潜伏期通常是14~180 d),吞噬细胞内的病原菌将迅速生长繁殖,在破坏吞噬细胞的同时也会侵入血液,造成菌血症,此时患病羊只的体温会显著升高。此外,还有部分病原菌侵入绒毛膜上皮细胞后快速繁殖,在绒毛膜与子宫膜范围扩散,以致患病母羊发生子宫内膜炎。同时,没有被完全杀死的布鲁氏菌的代谢物质及其产生的内毒素会屡次入侵血液,病羊机体受到的刺激将异常显著,原有的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制约下,产生不同的巨噬细胞活性因子以及趋化因子[4],并出现变态反应性炎症(如肉芽肿)或者其他慢性病变(如纤维组织增生)。另外,患病羊只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及其内脏器官等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随着病羊感染程度的不同,临床表现出的炎性渗出或者增生性改变也会有所差异。

2)未妊娠羊感染布病一般呈隐性经过,妊娠羊临床表现为流产,以妊娠后期(第3~4个月)多发,流产率高达40%~90%,患病母羊流产前2~3 d出现口渴、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症状,其产道有黏液或脓液流出,颜色呈黄红色或灰褐色,流产胎儿为弱胎或死胎,产后母羊继发子宫内膜炎、关节炎,导致不孕和跛行;哺乳母羊出现乳房炎,乳腺被病原菌感染后出现多结节性硬化,乳汁淤积成块;患病公羊表现为附睾炎或睾丸炎症状,睾丸肿大,触诊发热且坚硬,有痛感,关节肿大,机体消瘦。

3.2 病理变化

剖检病羊可见肝脏、淋巴结和脾脏等器官明显水肿以及形成的特征性的肉芽肿;胎衣呈黄色胶冻样浸润,其表面覆有脓液絮片;流产死胎的主要病变为败血症,皮下结缔组织呈出血性炎症变化,全身黏膜和浆膜有出血斑;公羊病变主要为化脓性睾丸炎,睾丸与附睾增生或坏死,精囊内有出血点和坏死灶。

3.3 实验室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病羊临床表现,结合病理剖检变化,能够初步诊断羊布病,但确诊该病则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

1)病原学检测。通常采集病羊分泌物、胎衣及组织器官等进行细菌学检测,该检测方法包含染色镜检、病原分离与鉴定、布鲁氏菌检测等,然而布鲁氏菌须采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故对实验材料具有较高的要求,且该检测操作较繁琐且分离培养时间较长。

2)血清学试验。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包括试管凝集试验(SAT)、平板凝集试验(P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及补体结合试验(CFT)等,这些方法往往操作复杂、特异性不高,因此在诊断羊布病时可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进行初检,ELISA或SAT进行复核。此外,聚合酶链式反应试验(PCR)简便快捷,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羊布病的主要检测方法[2]。

3.4 鉴别诊断

某些疾病也会引起妊娠母羊流产,如羊衣原体病、羊李氏杆菌病和羊流产沙门氏菌病等。为避免误诊并及时处置羊布病疫情,临床上需要做好该病与上述疾病的鉴别诊断工作。

1)幼龄羊对羊布病有抵抗力,随着羊只年龄增长,其抵抗力逐渐降低,性成熟后易感性最高,而羊衣原体病不分年龄均可感染。同时,羊布病的病原是羊种布鲁氏菌,而羊衣原体病的病原为专性细胞内寄生的鹦鹉热衣原体,两者一般通过PCR技术检测病原体进行鉴别诊断[5]。

2)羊布病在产仔季节发病最多,而羊李氏杆菌病的流行季节多见于气温较低的冬春时节,呈散发性地方流行,羊只感染该病后不但会出现流产症状,还会表现出向不同的方向转圈[6],而羊布病病例无转圈症状。

3)羊流产沙门氏菌病的病原体为流产沙门氏菌,多发于潮湿阴雨的夏季,临床症状上,该病与羊布病患羊发生流产的区别主要是:羊流产沙门氏菌病会在分娩前2个月发生流产现象[7],而感染布鲁氏菌的母羊流产多发于妊娠后的第3~4个月。

4 综合防控措施

4.1 及时上报和处置

养羊场户日常要注意观察羊只的健康状况,发现疫病或异常情况,如妊娠母羊流产、公羊发生睾丸炎时,要第一时间上报给当地动物防疫部门,不可隐瞒疫情,以便相关部门及时确诊疫情和及早处置。羊布病疫情确诊后要立即封锁养羊场,羊只不可售卖,并且按照有关规定扑杀阳性羊,对其流产胎羔、胎衣、胎盘以及垫料、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进行焚毁和深埋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菌传播。

4.2 消毒灭源,净化饲养环境

对养羊场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杀菌是防控羊布病的有效措施。①清理羊场污物粪便并堆积密封发酵,养殖场地、墙壁、羊舍及饲养用具的消毒通常采用10%~20%石灰乳、2%氢氧化钠溶液。②羊场金属设施设备的消毒方式是火焰和熏蒸等,水体采用漂白粉消毒处理,人员防护品的消毒可采用过氧乙酸熏蒸或含氯消毒剂浸泡等方式。③严格执行养羊场消毒制度,消毒1~2次/d,保证消毒全面,不留死角,保持羊场环境卫生清洁,同时注意定期轮换使用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有效防止病原菌的滋生。④羊舍空置时间超过90 d,在恢复养羊前1周需要先清扫干净养殖场地,然后使用0.5%~1%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喷洒消毒3~5 d[8]。

4.3 加强饲养管理,强化免疫接种

1)科学饲养管理是增强羊群抵抗力的重要措施。首先,合理搭配日粮标准,确保青绿草料的适量供应,提供优质全价配合饲料,尤其是供给羊只维生素与矿物质饲料能够保证其生长发育良好,提高机体免疫力;其次,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羊群采取封闭式管理,保证饲料、饲喂用水卫生,羊舍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且加强通风,使羊舍的空气流动畅通,有利于有毒有害气体的排出;最后,对妊娠后期与哺乳期的母羊以及种公羊、哺乳期的羔羊进行补饲,以满足其营养需求,同时做好合理放牧与分群工作,避免羊群混合饲养导致相互传染。

2)免疫接种是预防羊布病的重要手段。每年春秋两季,在流行地区采用羊型5号(M5)弱毒活菌苗或布鲁氏菌猪型Ⅱ号弱毒苗(S2苗),接种方式为气雾或注射[9]。妊娠母羊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免疫程序与接种时间,避免接种不当导致流产。

4.4 定期检疫检测,加强引种管理

一方面,为做好羊布病的净化工作,需要当地相关部门加强对辖区内羊布病的检测,一般每半年对断奶羔羊进行1次布鲁氏菌病检测,针对成年羊则2年检测1次布鲁氏菌病,检出的阳性羊不可留养或出售,要及时进行扑杀并做好无害化处理工作;另一方面,防控羊布病的关键措施在于规范引种和调运,加强对外来引进羊只的检疫工作,须对调入的羊只隔离饲养45 d,同时进行羊布病的检测,全群检查结果为阴性方可混群[10]。为防止输入性布病给养羊场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务必要慎重引进种羊,调查引种地羊群疫病流行情况,从非疫区正规养羊场引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隔离、消毒和检测,最大限度降低羊布病发生的风险。

4.5 增强防范意识,注意人畜共防

1)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完善养殖设施以及防疫和防护设备,定期组织开展专项培训,提高羊场兽医防疫人员综合防控羊布病的能力和水平,同时针对养羊场户、毛皮加工和屠宰人员等高危人群开展羊布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通过微信视频号、电视和广播、报刊以及宣传手册等方式使其对羊布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有着清楚的认识,从而在思想上对羊布病给予高度重视,增强防疫主体责任意识,主动配合防疫部门开展羊布病的防控工作。

2)各级政府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羊布病防控责任,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横向联合公安、财政、市场监督等部门,纵向组建省市县乡村多层级布病防控链,明确工作内容,落实责任追究制度[3],同时规范区域内羊布病的防疫措施,加强对运输、养殖、屠宰、加工以及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的监管。此外,科研院校应积极参与到羊布病防控工作中,加大疫病防控技术支撑和帮扶力度,从而提升养羊场户和兽医人员的管理与养殖技术水平。

3)强化畜牧兽医部门同卫生防疫部门的配合,卫生防疫人员需要对养殖从业者展开专项检测,并对可疑检测结果及时予以通报,做到人畜联防联控[2]。鉴于羊布病与人之间布病密切相关,且该病对人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兽医、农牧民以及畜产品加工屠宰等高危人群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兽医人员和从事动物疫病检测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采样,养殖从业人员须做好生物安全防护,佩戴护目镜、防护口罩和长袖胶皮手套,穿防护服、高筒胶鞋,同时,相关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消毒,避免受损皮肤黏膜接触病羊,且每年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其是布病的筛查,最大程度上确保人身安全。

5 结束语

羊布病作为一种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较长的潜伏周期,其传染范围广、传播途径多,并且致死率高,不仅对羊只生长和繁殖性能造成严重危害,而且侵害人体健康。实际生产中应消毒灭源、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免疫接种、引种管理工作,以及定期检疫检测、增强防范意识等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预防羊布病的发生,从而保障养羊场户的经济效益,促进养羊业健康发展,同时确保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猜你喜欢

羊布病布病养羊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如何做好羊布病防控工作
羊布病的危害分析及防控措施探讨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羊布病综合防控措施
羊布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分析
牛羊结核病和布病监测及净化技术
布病防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