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VOSviewer的回鹘研究领域可视化分析

2023-11-14关紫微周林娜

丝绸 2023年11期
关键词:回鹘发文学者

关紫微, 吕 钊, 周林娜

(西安工程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西安 710048)

近年来,在考古领域涉及回鹘的相关研究不断增多。回鹘是中国古代北方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民族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回鹘约在公元前2世纪登上历史舞台,几经变迁,回鹘的发展受到政治文化流变和不同宗教的影响,逐步形成完整的回鹘民族体系,各个方面皆具回鹘民族特色。透过回鹘研究领域的表观,可以层层深入地推究蕴含的人文理念及社会形态,对史前范畴进行探究有助于寻得整个民族文化演进的行迹[1]。“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引发了研究中国古丝绸之路沿线少数民族相关历史文化的狂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敦煌文化属于中国,但敦煌学是属于世界的。”[2]回鹘的研究不仅是“一带一路”探析的内容之一,更是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党中央指示。

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坐落着莫高窟这一丝绸之路沿线中的名胜古迹,各种文明长期交融铸就了敦煌文化,莫高窟中的壁画见证了回鹘的文化变迁。中国对于回鹘的研究起步较晚,在21世纪50年代才陆续开展。期间,冯家昇先生依次刊发著作4篇,分别为《回鹘文与回鹘文(玄奘传)》[3]、《回鹘文写本(菩萨大唐三藏法师传)研究报告》[4]、《刻本回鹘文(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研究——兼论回鹘人对于(大藏经)的贡献》[5]、《1959年哈密新发现的回鹘文佛经》[6],触发国际学界教坛的深度关注。回鹘领域的研究是中国古代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往多撰写于通史类著作中,随着新时代的接踵而至,研究回鹘领域的机构团队初具规模,相关研究内容的横向及纵向程度逐步深入。目前回鹘研究多集中于文化、宗教、考古、政治等范畴,但以上范畴覆盖面不够广,致使回鹘领域的研究视角不够全面,且未有学者针对回鹘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梳理。

近年来可视化作为一种新进的研究方法颇受欢迎,VOSviewer是一款制作可视化视图的软件,具备可容纳数据量多、涵盖数据面广,拥有直观、便捷等特点[7]。虽然可视化方法被应用于多个研究领域,但应用于古代文史类研究的例子甚少,更未有学者将其应用于回鹘领域的研究之中。本文采取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对回鹘相关文献进行收集,以VOSviewer软件为主、Endnote软件为辅,对回鹘领域的文献资料进行数据转换与可视化分析。由于VOSviewer的算法优化、字段拼写、分析阈值等影响,使可视化图谱的真实性大幅度增强[8],该软件以研究的关键词为对象,采取关联强度、聚类分析的算法,降低数据筛选时的关键词重复率,刨去数据中相关度较低的部分,直观体现各关键词间的关联。Endnote软件可以进行文献收集、管理及数据的格式转换。关键词聚类分析研究过程中,运用Endnote软件配合VOSviewer软件针对筛选的数据格式进行转换,最终呈现完整的知识图谱。本文采用崭新的视角使用可视化软件展示回鹘领域的研究进展,将回鹘领域的研究趋势和结果进行直观呈现,目的是悉知回鹘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探析其研究范畴的广度和深度,对现有的研究进行查漏补缺,为当代史论学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途径,从而补充可视化研究的新领域。对回鹘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增进广大学者对丝绸之路沿线民族的认知,也可以在丰富民族研究多元性的同时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作为文献计量分析的数据来源,对回鹘领域的文献进行收集。检索时间至2023年4月,检索范围为“总库”,检索主题为“回鹘”或“回纥”或“甘州回鹘”或“漠北回鹘”或“河西回鹘”或“高昌回鹘”或“回鹘摩尼教”或“回鹘佛教”或“回鹘文”或“回鹘文字”或“回鹘服饰”或“回鹘宗教”或“回鹘史”或“回鹘冠饰”,或关键词包括“回鹘”,检索时间范围“不限”,初步获得回鹘相关研究文献2 457篇。

1.2 数据筛选

为了消除数据分析时导致的偏差,本文对已下载的文献数据进行梳理,得出规范化的数据文献格式以进行下一步的分析。文献数据梳理的步骤如下:首先将下载的文献数据存储为Endnote软件的txt格式,之后针对具体内容进行梳理,如作者、关键词等,依据文献数据的内容来补充遗漏部分,最后对Endnote软件中的关键词进行替换,从而使文献数据分析内容与下载格式的统一及规范,为VOSviewer软件后续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分析的流程提供先决条件。筛选出与回鹘领域相关的主题文献,如回鹘的历史、回鹘的政治、回鹘的外交、回鹘的服饰等。根据文献题目、摘要、正文,剔除与本文的研究主题不符合或关联度较低的相关文献,最终得到中文文献2 235篇。

1.3 研究方法

荷兰莱顿大学于2009年研发了VOSviewer,该软件是一款可视化的绘图软件,可以针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并绘制出直观的知识图谱以供研究参考[9]。本文的研究媒介以VOSviewer软件为主、Endnote软件为辅,使用两个软件对文献资料进行数据转换与可视化分析,呈现回鹘领域的知识图谱。VOSviewer软件绘制的知识图谱不仅可以直观展示回鹘领域的热门研究趋势,还可以通过文献资料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学者李杰等[10]通过对VOSviewer软件的定量及其基础结构的分析,提出了VOSviewer软件适用于大规模数据的分析,为使用者提供了一定的指引。本文使用VOSviewer作为研究媒介,分析相关文献的作者合作网络、关键词聚类共现等,采用客观视域评述回鹘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首先利用CNKI检索下载所需的文献资料,再使用Endnote软件对数据进行筛选整理并将原本的txt格式修改为VOSviewer软件可识别的ris格式,然后将修改好的文献数据导入VOSviewer软件中,根据软件步骤的流程来设置所需参数,VOSviewer软件便会生成相应的知识图谱,如图1所示。图谱会根据文献数据的关键词进行自动连线,每部分的节点即为文献数据的作者、关键词等元素,其中节点面积越大,则表明该处的研究话题更具备关注度;连线体现了作者之间合作关系的疏密,如果连线越密则表示作者之间的合作往来越多,反之则表示作者间的合作往来较少。

图1 研究流程示意

2 文献汇总分析

2.1 回鹘研究领域年发文量分析

年发文量是反映该领域研究进展的标尺,在体现该领域相关研究趋势的同时,还可以展现该领域学者的研究进度[11]。如图2所示为1982年至今回鹘研究领域发文量,数据显示,回鹘领域的研究整体呈稳步增长态势,回鹘领域的研究学者数量日渐增长。由图2得以窥知,1994年为该领域研究历程的增长节点,在此之前该领域的年发文数量低于50篇,当时中国整体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对于考古相关领域的关注相对较少[12]。1995—2004年为回鹘领域研究的初步发展期,年发文量呈小幅度稳步增长态势,1999年为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实施了院校扩招政策,增加了各领域的研究力量[13]。2005—2012年呈平缓上升趋势,有关回鹘研究的年均发文量在85篇以上。2015—2019年起为勃发陡增趋势,年均发文量为106篇,当时正值大力倡导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际,该政策的颁发使得涉足该领域的学者日益增多[14]。通过发文数量的剖析、研究内容的探析、研究背景等综合性的分析汇总,对该领域研究现状进行综合性评价,为后续的分析奠定相应基础。

图2 1982年至今回鹘研究领域发文量

2.2 合作情况

2.2.1 发文作者

将遴选后的文献数据导入VOSviewer软件中,进行作者合作可视化图谱的绘制,如图3所示。根据文献作者的分析可见其背后研究团队之间的合作关联,在同一研究领域中共同撰写文献著作的学者即视为作者合作的体现。基于VOSviewer软件数据分析绘制的回鹘研究领域作者合作可视化图谱,学者姓名所在节点呈现的颜色越亮,则代表该学者与其他学者进行合作研究的频率越高,反之合作的频率越低;每个节点所占面积代表该学者在相关领域发文数量的多少,节点面积越大则表明该学者的发文量越多。

图3 回鹘研究领域作者合作的可视化图谱

由图3可知,回鹘领域的研究多围绕杨富学、耿世民、张铁山三位著名学者进行展开,其中学者杨富学与其他学者的合作频次最高。从作者合作图谱来分析,除去杨富学、耿世民、张铁山三位学者,其余学者合作关系较弱,一般多为自行研究。通过对作者合作关系的进一步探析,可见图谱中作者合作的纽带以同学科合作、同门合作居多,对于进行交叉学科、机构的作者合作较少。针对回鹘领域研究的合作现状,今后应加强交叉学科间的作者合作,以此提升学科覆盖面以取得新成果。

2.2.2 成名学者对青年学者提携分析

根据上述回鹘研究领域作者合作的可视化图谱得知,回鹘研究领域的研究学者大多单独发文,知名学者之间的合作较少。为了更好地对回鹘研究领域的学者关系进行探究,本文赓续作者关系的研究,以回鹘研究领域的3位成名学者为主体,将其对青年学者的提携作为研讨内容。

回鹘领域知名学者杨富学,以独作发表文献近360篇,与其合作发文的主要青年学者如表1所示。

表1 与杨富学合作发文的主要青年学者整理

回鹘领域知名学者耿世民,以独作发表文献近59篇,与其合作发文的主要青年学者如表2所示。

表2 与耿世明合作发文的主要青年学者整理

回鹘领域知名学者张铁山,以独作发表文献近50篇,与其合作发文的主要青年学者如表3所示。

表3 与张铁山合作发文的主要青年学者整理

由表1、表2、表3可知,回鹘研究领域的主要学者对青年学者的提携合作较少,其中有合作关系的多为同院校或者同系的青年学者,且合作研究的内容较为多元化。

2.3 来源期刊统计分析

本文使用Endnote软件中的“Subject Bibligraphy”功能,分析出文献数据期刊来源共有30个。总发文量位列前10的期刊是《敦煌研究》(占10.97%)、《西域研究》(占10.07%)、《敦煌学辑刊》(占8.84%)、《喀什大学学报》(占5.93%)、《河西学院学报》(占4.14%)、《兰州大学》(占4.14%)、《民族语文》(占4.03%)、《西北民族研究》(占3.92%)、《新疆大学学报》(占3.81%)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占3.53%),如表4所示。有些是以敦煌研究为主题的期刊,如《敦煌研究》《敦煌学辑刊》;有些是以考古为主题的期刊,如《西域研究》《兰州大学》;还有以民族学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期刊,如《西北民族研究》《民族语文》。由此可知,围绕回鹘领域展开研究的方向是多元化的,其中包含民族学、考古学、艺术学、历史学等多种学科[15],因此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也是回鹘领域研究的大势所趋。

表4 回鹘研究领域总发文量前10的期刊

通过查阅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版)》和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21—2022)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可知艺术学、民族学、综合性社会科学、高校学报领域的核心期刊均有“回鹘领域”的研究论文,刊物涉及《西域研究》《敦煌研究》《敦煌学辑刊》《兰州大学》《民族语文》《西北民族研究》《新疆大学学报》《西北民族大学学报》等10余种行业内高质量刊物。累计发文达41篇,占发文总量的14.00%,反映出“回鹘领域”的研究受到高质量刊物的持续关注。尽管如此,核心期刊占比仍旧偏低,研究论文的层次和跨学科研究方向有极大的提升空间。本文选取回鹘研究总发文量排名前三的期刊《敦煌研究》《西域研究》《敦煌学辑刊》进行期刊的发文年度分析,如图4所示。

图4 《敦煌研究》《敦煌学辑刊》《西域研究》的主要发文年度

由图4可知,《西域研究》的主要发文年度涵盖1994—2022年,其年度发文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其中1994年该期刊的发文数量达到最高的10篇,自此以后该期刊的发文量均维持在10篇以下;《敦煌学辑刊》的主要发文年度为1994—2022年,该期刊2005年和2019年发文量达到最多的9篇,该期刊现今的发文趋势呈稳固状态维持在8篇上下浮动;《敦煌研究》的发文范围涵盖1990—2020年,其中2014、2020年的发文量高达10篇,近年的发文量呈稳步增长趋势,可知该期刊的影响力正在逐年扩增。

2.4 文献被引量分析

本文以检索的回鹘文献为基础,依据文献被引量的数据进行整理,其中回鹘研究文献被引用数量排名前10的情况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被引量最多的为荣新江的《归义军及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初探》[16],该论文发表于1986年,被引用次数高达102次,此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此时学界对于回鹘领域的研究已达上升态势,学者荣新江从中西交通史的角度、西北民族史的角度,对归义军的地方政权与其周边民族的关系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吐蕃、回鹘、西夏、中原等地区的探究,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文献被引量排名第二的也是学者荣新江所撰写的《敦煌归义军曹氏统治者为粟特后裔说》[17],此论文被引次数为77次;文献被引量排名第三的是学者王小甫所著《契丹建国与回鹘文化》[18],此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被引用次数高达64次。综上,来源期刊的影响力在人文社科领域较高,可以反映回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表5 回鹘研究文献被引用数量排名前10

3 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分析

3.1 高频关键词遴选

关键词囊括了对文献主要内容的凝聚,对于涵盖了该领域热点趋势的关键词进行探究是极为必要的[19]。首先对搜集到的文献关键词进行梳理,要筛选掉为同一种意思但表达不一致的关键词,其次为保证准确性筛选掉一些不太贴合的关键词。梳理时使用Endnote软件对搜集到的文献数据中的关键词进行统一合并整理,如“回鹘文文献”可统一为“回鹘文”;“敦煌文书”“敦煌文献”可统一为“敦煌研究文献”等。对关键词进行梳理后,使用Endnote软件中的“Subject Bibligraphy”功能,将梳理后文献数据中关键词的频次进行排序,如表6所示。在Endnote软件内以ris格式进行存储后,于VOSviewer软件内绘制相应的关键词聚类图谱。由表6可知,呈现的关键词均频次大于60,其中频次排名前三的为回鹘文、吐鲁番、敦煌。通过这些关键词的涌现展现了回鹘领域的研究大多趋向于文字类、地域类;其次是摩尼教、西夏、维吾尔族等。剔除与之关联度较低的关键词,剩余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为高昌回鹘、甘州回鹘、佛教、伊斯兰教等。

表6 关键词出现频次的统计

3.2 关键词共现及聚类分析

使用VOSviewer软件对梳理好的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可得关键词共现的知识图谱,便于后期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如图5所示。以Endnote软件导入文献的关键词为主体,将文献数据导入VOSviewer软件中,筛选关键词频率在3次以上,并根据时间轴按照颜色由紫色到黄色的顺序排列。在关键词共现的图谱中,节点的大小与该节点的热度频次成正相关的联系;节点中的文字即该节点的研究主题,各节点之间的线条代表每个关键词间的关联。由图5所示右下方的时间色标可知,节点为紫色代表其所在关键词的区间为2000年前后,节点为黄色代表该关键词的区间为2015年前后。关键词所在的关节点愈接近紫色,则表明该节点所在的关键词研究热度越悠久,反之则表明该研究节点所在的关键词趋向前沿。根据关键词所在色彩变化可见,近些年回鹘领域研究的趋势流向以丝绸之路、佛教、敦煌等主题为研究热点。故此,通过VOSviewer软件绘制的可视化图谱,能直观地回溯该领域的研究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

图5 回鹘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为了直观地呈现当下研究热点,本文以研究的区间为基础,根据时间将回鹘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图谱以方框划分为六个时间区,方框所勾勒出的范围与该区域颜色相同,将其归纳为同一时间区块,不同方框的色彩代表不同的聚类区块,如图6所示。透过聚类区块的关键词呈现,能够获悉回鹘领域的研究趋势。聚类1区为2005—2010年的研究趋向,主要展现了回鹘相关的文学书籍,将其归纳为回鹘文字的研究领域;聚类2区为2010—2015年的研究趋向,主要展现了丝绸之路、宗教文化、敦煌等部分,将其归纳为贴近当代研究浪潮的领域;聚类3区为2010年左右的研究趋向,主要展现维吾尔民族、伊斯兰教的政治背景、风土人情等,将其归纳为回鹘人文的研究领域;聚类4区为2000年左右的研究趋向,基本围绕河西走廊的甘州回鹘展开研究,其中涉及甘州回鹘、西夏等元素,将其归纳为回鹘地域的研究领域;聚类5区为2000年左右的研究趋向,以突厥人、粟特人等不同民族为主题展开研究,其研究时代较为较远,已不是当今社会研究的趋势,将其归纳为回鹘民族的研究领域;聚类6区为2010年左右的研究趋向,其中涉及语言文字、研究文献等领域,将其归纳为回鹘文献的研究领域。

图6 回鹘研究的关键词聚类图谱

3.3 研究范畴聚类分析

回鹘研究是传统文化探析的重要部分,近年传统文化的热度持续高升,国家出台鼓励政策弘扬传统文化[20]。本文以文献计量学作为主要研究手段,将文献数据中的关键词进行频次共现及聚类分析,根据属性将其划分为六个聚类区,由于各区块涵盖的内容略有重复,因此基于上述六个聚类区进行整合,根据聚类区的关联和趋势,将其分割为三种属性进行分析。

3.3.1 基于关键词聚类的回鹘地域属性研究范畴

根据聚类区的呈现,基于地域属性的回鹘研究范畴以“甘州回鹘”为主体,主要围绕中原王朝、归义军、回鹘汗国等进行研究。其中,归义军政权存在期间的地理位置相当复杂,其四面八方存有多方势力,因此政治、外交对其存在起到了决定性因素,维护并处理好与其周边势力的关系颇为重要,决定了归义军存在的可能[21]。同一时期位于其毗邻之处的甘州回鹘民族势力强盛,该民族与归义军政权长期存在纠纷与矛盾,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因此对甘州回鹘领域的相关研究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22]。丝绸之路的要塞便是甘州回鹘居于之所,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为其带去了很大的便利,有众多商贩、僧侣、外交使者往来于此,留下重要印记。综上,作为联系东西方的纽带,甘州回鹘存在的一百多年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3]。其凭借地理位置的便利,积极拓展与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来往。在甘州回鹘对外交流中,与中原王朝的关系来往最为紧密,其中两地的贸易、政治、文化等方面往来均为频繁,时常以“朝贡”之名进行外交名目[24]。史书记载:“当五代之际,有居甘州、西州者尝见中国,而甘州回鹘数至,犹呼中国为舅,中国答以诏书,亦呼为甥。”[25]因此,中原王朝和甘州回鹘的关系颇具研究价值。

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甘州回鹘和各方势力之间的关系,学者朱悦梅等[26]在《甘州回鹘史》中对甘州回鹘做了系统化地梳理,根据甘州回鹘势力的来源、政治经济、宗教信仰、文化成就及其与归义军等各方势力的关系等进行汇总分析。其中不乏学者对此领域进行研究探讨,如学者高自厚[27]所著《甘州回鹘渊源考》针对甘州回鹘的迁徙、来源做了概述;学者荣新江[28]所著《甘州回鹘成立史论》对甘州回鹘的成立进行了推断。由此可以看出,针对地域属性对回鹘领域进行研究具有较大发展前景。基于地域属性的回鹘研究代表学者及文献有:学者钱伯泉[29]发表的《回鹘在敦煌的历史》,学者耿世民[30]发表的《回鹘文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研究》,学者陆庆夫[31]发表的《归义军晚期的回鹘化与沙州回鹘政权》等。

3.3.2 基于关键词聚类的回鹘宗教属性研究范畴

学者杨富学[35]所著《回鹘摩尼教研究》中对回鹘摩尼教的兴起与东渐进行分析阐述,分门别类对回鹘摩尼教进行研究梳理;学者桂林[36]撰写《回鹘摩尼教研究》硕士论文中讨论了回鹘摩尼教的兴起及摩尼教文献考察,包括最后的摩尼教对回鹘文化的影响,对研究摩尼教与回鹘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关于回鹘与佛教关系的研究,学者孟凡人[37]撰写的《略论高昌回鹘的佛教》中对佛教与高昌回鹘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其中谈到回鹘在漠北时期信仰摩尼教,公元9世纪中叶西迁进据高昌后不久则改奉佛教,从此佛教在高昌回鹘社会中活跃数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有关回鹘宗教领域的研究亦逐渐被学界重视,CNKI检索关键词高达268篇。基于以上研究现状,宗教属性范畴的研究有两个显著的趋势:其一上述文献多以回鹘为研究主体,围绕回鹘与其他宗教的渊源、关联进行分析研究;其二关于宗教范畴的研究多为同类学科的研究,涉及跨学科研究的较少,在研究方式和研究渠径上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宗教属性的回鹘研究代表学者及文献有:学者杨富学[38]发表的《甘州回鹘宗教信仰考》,学者杨富学[39]发表的《回鹘摩尼僧开教福建补说》,学者栾睿[40]发表的《北庭西大寺所反映的高昌回鹘佛教特征》等。

3.3.3 基于关键词聚类的回鹘文字属性研究范畴

根据聚类区的呈现,将有关回鹘文、突厥语、蒙古文等相关语言文字类的研究归为文字属性的研究范畴。回鹘使用其独有的语言文字,解读该民族的语言文字,对了解回鹘民族的历史文化颇为重要。学者杨富学[41]撰写的《回鹘文源流考辨》中结合文献史料记载,根据吐鲁番、敦煌发掘的回鹘文书等文物,点明粟特文为回鹘的来源,对回鹘研究领域流行的福音体文字说法进行反驳。回鹘文创立伊始,无规范使用的固定字母,先后由18个字母演变为23个字母。有关回鹘文的名称源于蒙古人的惯称,回鹘文对蒙古文、契丹文、满文的形成有着重大作用[42]。对回鹘文深入探究是了解回鹘其余领域的重要基础,如学者张铁山[43]撰写的《回鹘文佛教文献中夹写汉字的分类和读法》中,针对回鹘文和佛教相互作用的产物进行研究;学者耿世民[44]撰写的《回鹘文摩尼教寺院文书初释》中,针对回鹘文与摩尼教相关联产出的文书进行研究;学者森安孝夫等[45]撰写的《敦煌出土元代回鹘文佛教徒书简》中,针对回鹘文与佛教相关联产出的书简进行研究;学者李树辉[46]撰写的《乌古斯与突厥、回鹘、突厥蛮关系考(上)——乌古斯和回鹘研究系列之六》中,涉及突厥语、回鹘文等方面的研究。综上可见,对回鹘文等语言文字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步骤,对文字的熟悉是后续研究的基础,而以回鹘文、突厥语等文字属性为主题的文献多是与宗教属性相结合进行研究,对于其他跨学科领域的研究较少,值得深入探讨。基于文字属性的回鹘研究代表学者及文献有:学者朱国祥[47]发表的《试论回鹘文《玄奘传》专有名词的翻译方式——以回鹘文第九、第十卷为例》,学者张铁山[48]发表的《两叶回鹘文《维摩诘所说经》译注——兼谈回鹘文佛经的翻译方式》,学者杨富学[49]发表的《吐鲁番出土回鹘文借贷文书概述》等。

4 结 语

本文以文献计量学方法为研究媒介,根据CNKI数据库的数据为基础,使用VOSviewer软件对回鹘领域的2 235篇文献进行可视化的知识图谱绘制与研究趋势分析,内容囊括该领域的年发文量、作者合作网络、来源期刊统计、文献被引量、关键词共现及聚类、研究趋势、研究成果与不足。根据现今已收集到的文献数据分析得出,近年回鹘领域的研究成果呈稳步上升态势,研究热点多集中于回鹘文、丝绸之路及甘州回鹘三大研究范畴,但其研究媒介仅限于绘画、壁画、史书文献资料研究,相关复原的实例细节展示和基于新时代交叉学科研究方式的成果较为欠缺。

基于前文分析,本文提出回鹘领域的前沿性思考:第一,当前回鹘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已经较为丰足,多集中于政治、经济、文化及地域等研究范畴,对于回鹘民族服饰、冠饰、艺术文化领域的研究较少,相关专题研讨的成果较为罕见,是现今研究回鹘领域的重要稀缺部分。第二,研究媒介仅依据壁画、文献资料进行回鹘文化领域的研究,缺乏实物的遗存展示,无法做到对照实物参考其与文献、壁画的关联性。现今关于回鹘的研究,未发现任何实物的遗存可供参考研究,在实物真实性方面存疑会导致观者对于概念性的东西无法做到深刻理解,对回鹘民族服饰形象进行复原,有助于探究回鹘服饰文化、政治经济面貌等。服饰复原的实例可以较为直观地体现回鹘民族的精神风貌,为回鹘文化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第三,新时代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式较少,纵观整个研究文献,多以回鹘为研究主题,围绕艺术学、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等领域,很少有将回鹘研究与新时代的新兴学科相结合,如计算机学、社会心理学等新兴研究视域。将回鹘领域的研究建立起完善的团队研究联合机制,可为回鹘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广泛与多极化的桥梁,对研究方式进行交叉革新,可为文史类研究注入新的活力。第四,由于河西区域、新疆区域有关回鹘的遗存壁画及文献资料较多,因此以这两区域的回鹘进行研究的文献居多,而对于资料稀缺的其余地域的回鹘政权研究甚少,在研究的地理范围中出现了不平衡,导致不同地理位置的回鹘民族之间的差异、文化、经济、社会的对比性研究相对较少,各地域回鹘民族之间的研究深入程度不均衡。因此,需对不同地域的不同回鹘政权进行研究,为回鹘整体的民族分析奠定学科基础,以多样化的研究视角为各类研究成果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材料,合力推动回鹘研究领域的多元化发展与多维度解读,对回鹘研究查漏补缺,助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赓续。

《丝绸》官网下载

中国知网下载

猜你喜欢

回鹘发文学者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俄藏回鹘文《玄奘传》第六卷七叶释读
小议回鹘文《玄奘传》第六卷所见之Ögä一词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学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