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技焕新篇 兴渔大有为
——2023年福建省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侧记
2023-11-14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 文/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农业农村部结合贯彻落实大食物观、种业振兴行动、发展设施农业等最新要求,对2023年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示范推广、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水产养殖用药减量、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和水产种业质量提升等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以下简称“五大行动”)进行调整优化。
紧扣绿色健康发展,福建省持续推进“五大行动”实举措、抓亮点、出成效,蹚出一条福建省特色养殖新路子,着力打造践行大食物观的生动样板,为全方位夯实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一、聚焦重点,升级养殖模式
辽阔海洋是蓝色粮仓,传统养殖方式突围在即,水产养殖发展走深走远成为必然趋势。
从近海向深远海拓展,福建省“百台万吨”深远海养殖工程应运而生:起步于2017年,2018年“牛刀小试”——“振鲍1号”在连江苔菉下海开展试养,至今,福建省深远海养殖平台建设一片欣欣向荣,“福鲍”“振渔”“定海湾”系列、“泰渔”系列、“乾动1号”系列、“闽投1号”“闽投霞浦1号”“闽投秀屿1号”相继下海,惠安、东山等县(区)已安排建造大水体6万m³以上的平台。
深远海养殖是福建省加快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的一大亮点。近年来,福建省聚焦“五大行动”之一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围绕现代设施渔业发展,重点优化提升工厂化循环水养殖、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室内鱼菜共生养殖、近海新型网箱养殖、深远海设施养殖等主要设施养殖模式,推动海洋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迈上“快车道”。
以生态为基,福建省通过应用推广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向水产养殖标准化、设施化、现代化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福建省建设塑胶渔排100万口、新型筏式设施32.4万亩、重力式深水网箱5000口、深远海养殖平台20台,深远海养殖水体超全国的60%;建成工厂化养殖3400万立方米、标准化池塘27万亩、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池730多个,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25.35万亩;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10个。
工厂化养殖水体全国第一,其中淡水工厂化养殖产量全国第一,养殖水体占全国的34%、养殖产量占全国的20%(未计算海水苗种),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水体和产量全国第一,深远海养殖平台规模全国第一。聚焦重点,福建省设施渔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持续发挥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示范引领效应。
二、亮技于需,破解“断尾”之痛
养殖尾水治理是“五大行动”之一,也是答好这份生态卷的重中之重。
一直以来,水产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是制约着福建省鳗鲡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部分鳗场由于缺少较好的尾水处理技术,或无法承受高昂的尾水处理设施投入,或缺少尾水处理所需的土地面积,面临关停、整改的局面。
破解“断尾”之痛,势在必行。
躬于行,问于民。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下沉一线、问计于需,派出专家赴福州市、漳州市、三明市、南平市、泉州市、宁德市等地,对福建省天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养鳗企业的养鳗尾水治理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提出养鳗尾水处理后回用及达标排放的技术方案;开展双循环零排放养鳗技术试验,取得了养鳗尾水零排放的良好效果,为鳗企实现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典型样板。
寻良技,探新路。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对点拔“钉子”、做精“绣花工”,创新探索一系列养鳗尾水减排及尾水治理技术:针对传统工厂化养鳗场鳗池改造难的情况,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旧鳗池结构的养鳗尾水减排技术,并研制出该技术配套的设施设备;开展内循环养殖技术系统的水流状态测定试验,初步摸清鳗鱼粪便等固形物在鳗池和渔污池(鱼厕所)的聚集状态;开展鳗鱼粪便沉降试验,为福建省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的池塘建设、设备配备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在鳗池边建设附属池,构建养殖池水循环处理系统,减少了鳗池尾水的排放量70%以上,减轻了尾水处理的总量及压力。”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相关人员介绍道。据了解,其自主研发的内循环养鳗技术推广成效显著,目前在福建省已推广60多万m2。
内循环养鳗技术是福建省水产绿色养殖“断尾”行动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外,福建省还积极开展人工湿地、“流水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池塘底排污、海水高位池养殖、连片池塘、海水池塘工程化等尾水治理技术模式示范推广,助推养殖尾水治理行动“加速跑”。
三、示范引领,转变“小鱼养大鱼”观念
在传统养殖中,“小鱼养大鱼”的观念深入人心。但随着渔业资源锐减、水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小鱼养大鱼”之弊日益凸显。基于此,探索“大鱼”的新口粮——水产配合饲料渐成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之势。
从“小鱼养大鱼”到配合饲料逐步取代“小鱼”的转变,其背后凝结了福建省无数水产养殖工作者推进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的攻坚汗水与养殖智慧。
2023年以来,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围绕大黄鱼、海参、翘嘴鳜3个重要经济品种,先后前往福州市、宁德市、泉州市等地,共召开座谈会16场次、发放情况调查表300余份,走访养殖、饲料生产销售、幼杂鱼冰片销售等企业27家,行政主管部门、渔业执法部门、渔业协会等单位13家,交流人员160余人次。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调研、座谈交流、发放情况调查表等方式,详细了解目前福建省水产饲料从加工生产到销售使用全过程的总体概况、替代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探讨如何减少养殖过程中幼杂鱼的直接投喂及有效提高配合饲料替代使用率的对策措施。
从全部依赖生物饵料,到大黄鱼配合饲料总体替代率达40%,到开展海参功能性配合饲料应用示范和替代冰鲜鱼糜的效果评价为海参新型片状配合饲料推广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再到饲料鳜苗种驯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倒逼鳜鱼饲料产业飞速发展。每一步突破、每一个跃迁,都见证着福建省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风潮正劲、硕果累成。
如今,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正致力于发挥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骨干基地及重点养殖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转变相关养殖主体的传统养殖观念和习惯,配合饲料的总体替代率逐年升高,替代行动成效逐步显现。
四、多措并举,实现科学用药
近年来,水产疾病防治过程中出现一些乱用、滥用药物的现象,导致病原微生物耐药性增强和药物残留超标,不仅加剧了水产疾病的防治难度,而且可能带来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2020年起,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被列入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之一。如何把牢水产养殖的“健康关”,这一命题逐渐引起广大水产养殖业者的重视。2023年,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多措并举,“软硬”兼施,共同实现用药减量目标。
下足“软功夫”。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通过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宣传实现减量用药,先后举办水产健康养殖技术培训、科普下乡活动、病害防控技术培训、水产养殖减量用药与质量安全技术培训等;开展病害综合防控技术咨询,宣传水产养殖禁(停)用药物及准用药物名录,发放《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福建省刺参吊笼健康养殖及病害防治手册》《刺参养殖技术50问》等养殖技术资料,持续推动科学用药知识入脑入心。
铸牢“硬实力”。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持续开展大黄鱼养殖主要病原微生物分离与鉴定及药敏实验、水产养殖病情测报、水生动物病原快速检测技术工作,不断提高病害防治技术服务能力,快捷帮助渔民诊断鱼病,避免滥用药物,为水产养殖打好“预防针”。
“用药减量是一个目标,任何技术、任何模式、任何手段都可以实现用药减量,都可以为了这个目标服务。”接下来,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还将示范推广一批用药量少、质量可控、操作简便的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和技术,加强疫(疾)病监测预警和防控,强化水产养殖生产质量安全管理等,通过一系列措施,真正实现水产养殖用药减量,为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五、种业先行,向海强“芯”图兴
小小种子,连着向海图强梦。
在宁德三都澳,新型塑胶渔排绵延成片,这里悠游的“宁德大黄鱼”,占据全国大黄鱼产量的80%,年育苗量达到了30亿尾;在福州市连江县,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浮球下,养育着一粒粒个大肥美鲍鱼,养殖面积达2.2万亩,产量达5.42万t,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无论是宁德“国鱼传奇”,还是连江“一鲍兴乡”,都离不开水产种业的“福建芯”。
水产发展,种业为先。福建省深耕一亩亩“蓝色良田”,迸发“芯”动力,织就一幅幅“海上丰收图”。
据悉,第四轮“水产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实施以来,福建省建设遗传育种创新平台8个,其中鲍鱼1个、仿刺参1个、大黄鱼1个、淡水名优养殖品种5个;构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鲍种质资源库2个、海参活体种质资源库1个、大黄鱼种质资源库2个。新品种的大力培育研发,为福建省水产养殖注入新活力。
强“芯”大计,步稳蹄疾。福建省以打造水产种业强省为目标,率先出台《推进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八条措施》,从种质保存、良种选育、规模制种、性状测试、繁育体系、资金保障等方面,全方位推进水产种业发展,全面摸清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家底,建设“福建省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监管平台”,实现种质资源“一张图”动态管理。
与此同时,推进福建省种业研究中心、水产良种测试中心和测试场建设,抓好省级水产原良场资格认定,现有省级水产原良种场65家。持续实施四轮水产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100多家企业参与联合育种攻关,8家企业入围国家水产种业阵型企业名单,选育出20个国审水产新品种和近百个高产抗逆水产优良新品系,海水种业规模居全国第一,福建省现代水产种业形成良好发展态势,为建设“海上粮仓”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