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螺蛳养殖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3-11-14廖愚覃俊奇

中国水产 2023年10期
关键词:田螺螺蛳广西

◎ 文/廖愚 覃俊奇

本文介绍了全国主养螺蛳省份和广西螺蛳养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广西螺蛳养殖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科技技术创新、发展流通加工和品牌培育等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广西螺蛳养殖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全国不少地方以“小螺蛳”写起了绿色发展“大文章”,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螺蛳养殖业发展,近几年方兴未艾,特别是柳州的小小螺蛳粉,“链”动大产业,撬动了柳州螺蛳养殖业发展。

一、发展基本情况

(一)全国养殖发展概况

我国淡水螺种类繁多,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湖泊、江河、沼泽、池塘、沟渠、水田等环境中均有发现。我国淡水螺养殖主要种类有中华圆田螺、石螺、青蛳、山坑螺、环棱螺等品种,一般俗称为“螺蛳”。而真正意义上学名为“螺蛳”的物种,其产于云南省,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全国淡水螺养殖普及不够广,养殖省份比较少,主要集中在江西省、安徽省等几个地区,产量比重低,多以野生捕捞为主。据统计,2020年,全国淡水螺养殖总产量9.01万t,位居前三的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养殖产量分别为2.21万t、2.19万t、1.74万t,广西排名第四,年养殖产量为0.73万t,其余省份年养殖产量不超过0.6万t。近十年来,全国螺蛳养殖产量呈下降趋势,特别2017年以后,逐年减少,2013年11.06万t,2016年11.19万t,2017年9.89万t,2018年9.57万t,2019年9.22万t,2020年的9.01万t比2013年养殖产量减少18.5%。

(二)区外主要省份发展概况

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等地区是国内淡水螺主要养殖省份,养殖品种主要是石螺和田螺。近几年,养殖淡水螺产量逐年递减,2018年,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产量分别为2.33万t、2.35万t、1.89万t,2020年产量分别减少5.2%、6.8%、7.9%。国内其他省份养殖产量也一直呈下降趋势,2018年,湖南省、浙江省、广东省养殖产量分别为0.66万t、0.63万t、0.42万t,2020年产量分别为0.58万t、0.44万t、0.31万t,分别减少12.1%、30.2%、26.2%。

(三)广西养殖发展概况

广西淡水螺养殖品种主要是中华圆田螺和石螺,中华圆田螺苗种多自四川省、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等地引进。广西淡水螺养殖区域主要集中在柳州市、梧州市、玉林市等地级市和百色市、贵港市的少部分地区。据统计,2013年广西淡水螺产量只有0.31万t。2018年以来,广西螺蛳养殖发展在全国异军突起,养殖产量呈递增趋势,2018年养殖产量0.42万t,2019年0.58万t,2020年0.73万t,2020年比2013年产量增加133.5%,比2018年增加73.8%,养殖产量增长速度领先全国。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区外发展主要经验做法

1.江苏省经验做法

(1)开展螺蛳特色养殖保险,助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为进一步增强特色农业抗风险能力,解决螺蛳养殖户保障难题,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农业农村部门和财政部门对接太平洋产险淮安中心,立足本地实际,助力地方特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与养殖户共同确定了“全周期、全成本”的新型风险保障方案,全力保障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2023年6月中旬,太平洋产险淮安中心在洪泽蒋坝镇成功开出首单螺蛳保险,承保螺蛳280亩,为农户提供28万元风险保障。

(2)三产有效融合,小螺蛳挑起乡村致富路

一是深入发展加工业,拓展螺蛳经济效益。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各地餐厅交替关闭堂食,导致螺蛳销量下降。各大餐厅对螺蛳品相要求较高,不少养殖户提供的鲜螺只有50%满足统购条件,余下的都闲置。江苏省淮安市、常州市等地全力拓展螺蛳深加工,螺蛳深加工食品通过各大网络平台进行销售,缓解了疫情带来的螺蛳产品积压。二是乘“螺蛳”东风,实现文旅融合发展。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蒋坝镇积极打造“蒋坝螺蛳”品牌,利用“小螺蛳”写起了绿色发展“大文章”。从2018年开始,连续四年举办洪泽(蒋坝)螺蛳节,歌舞、相声和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表演,让游客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享受了一场视听盛宴。2022年,受疫情影响,螺蛳节从线下改为线上举办,吸引超160万人在线参与观看,极大提升了“蒋坝螺蛳”品牌影响力。

2.江西省主要经验做法

(1)推动重点项目,驱动螺蛳小镇发展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县有一道特色美食叫“电厂螺蛳”。这道菜发源地在分宜县横溪村发电厂附近,引得四面八方食客纷至沓来。当地政府顺势而为,打造夜市美食街,将“电厂螺蛳小镇”纳入重点项目建设,并围绕市场化、螺蛳文化、螺蛳小镇规划等成立工作专班。2022年2月,江西省分宜县与湖南一公司在新余市举行分宜县螺蛳小镇景区开发文和里项目签约仪式,实现重点项目招引新春“开门红”,“电厂螺蛳小镇”重点项目落地,总投资10亿元以上,规划面积2km2、核心区面积0.69km2。未来,“电厂螺蛳小镇”将成为分宜城市微景观、城市微度假打卡地,成为环钤阳湖慢生活区的“引爆”景点。

(2)开展种质收集和开发,积极攻克关键技术瓶颈

田螺一直是长江流域餐桌特色美食,近年来市场对田螺需求越来越大。随着长江及鄱阳湖全面禁捕工作的实施,田螺人工养殖潜力被充分挖掘,规模逐年扩大,江西省特种水产体系专家团队近年来开展了田螺种质收集和良种选育工作,积极研究解决田螺池塘养殖中存在的易缺氧、难捕捞等问题,与企业合作开发田螺加工自动生产线和常温保存技术。

(二)广西发展主要做法

2018年,在渔业主管部门指导推动下,广西淡水螺养殖产量突飞猛进,取得了优异成绩,特别是柳州市、梧州市、玉林市在产业发展方面,准确定位,有效推进,助力乡村振兴,取得一定成效。

1.柳州市

柳州市把“小米粉”推动发展为地方特色经济“大产业”,年销售收入从2015年5亿元,发展到2020年的105.6亿元,6年内激增超过20倍。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发展拉动了上游原材料螺蛳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目前柳州市螺养殖面积近3万亩。

2.梧州市

梧州市强力推进“稻+螺”“藕+螺”“稻+螺+虾”“稻+螺+鱼”“池塘螺+鱼”“山塘水库螺+鱼”等多种养殖模式,目前梧州市养螺面积达5000多亩。

3.玉林市

玉林市引导企业引进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等中华圆田螺苗种,开展中华圆田螺保种与繁育工作。目前,玉林市螺苗种供应广西各地和湖南省、四川省等地,成为全国螺种重要供应地区。

三、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新机遇

近年来,柳州螺蛳粉成为一张亮眼的广西名片和金字招牌。2021年,柳州螺蛳粉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其中,预包装产值超152亿元,经营门店超过2万家,带动了25万多人实现就业,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作为螺蛳粉产业核心原料和汤料灵魂的螺蛳,年需求量3万t,广西目前年产量不足1万t。因此,螺蛳养殖业市场空间广阔,有效利用螺蛳粉知名品牌,可撬动螺蛳养殖业迅速发展。

2.新天地

螺蛳是我国“十三五”产业扶贫和“十四五”乡村振兴中重要的稻渔特色养殖品种。据统计,广西池塘、水库、河沟等淡水养殖面积超13.4万ha,水资源丰富,适宜稻渔种养的保水田超过1000万亩。并且,螺蛳可以通过摄食水体中的水生植物、有机碎屑等对水体起到净化作用,因此,发展和推广稻螺、池塘螺、山塘水库螺等多种生态养殖模式,不仅推动了螺蛳养殖产业发展,也是实现稳粮增收、水产品稳产保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挑战

1.产能不足,阻碍产业化发展

柳州是全国螺蛳养殖面积规模较大的地区,但全国螺蛳消费市场包括预包装柳州螺蛳粉及遍布全国各地的餐饮店也快速增长。2021年预包装螺蛳粉销售152亿元,总需求螺蛳达3万t,当地年产螺蛳不足1万t。市场空间是双刃剑,螺蛳年产量严重不足,阻碍了螺蛳产业化发展。

2.市场价格低,养殖户积极性不高

螺蛳养殖成本高,主养螺蛳每亩需要6000多元成本,套养成本需要2000多元,并且螺蛳生长较慢,市场批发价格在3元/kg~8元/kg浮动,而野生螺收购价在3元/kg左右,养殖螺蛳销售价格受到野生螺蛳价格冲击,养殖户积极性降低。

3.深加工落后,产业链条短

螺蛳壳薄,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破碎,导致养殖产品不易长途运输。目前,螺蛳制品少,深加工水平低,多通过粗加工制成螺肉,销售全国。并且,螺制作成为熟食进行真空包装时,由于螺壳破碎,降低了螺蛳熟食制品质量。

4.组织化产业化低,规模小

广西螺蛳养殖组织形式主要以分散农户为主,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数量少,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大市场和小生产矛盾比较突出,养殖户自发性、随意性、盲目性十分普遍。

四、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加强政策支持,建议广西渔业部门给予螺蛳产业项目资金扶持,各级渔业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争取整合政策支持,落实好农业相关优惠政策,对接落实好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保障养殖户利益,提供养殖证抵押贷款等服务方式,对符合产业政策和贷款条件的养殖业主、加工和流通的业主给予信贷优先和优惠支持,在条件较好地区先行先试,争取财政补贴支持,将养殖螺蛳保险纳入地方政策性保险范畴。

(二)加大部门协调力度

稻田养殖螺蛳需要稳定充足的水资源,广西大部分稻田冬秋季普遍缺水,而夏季易受洪涝影响,因此加大稻田进水、排水工程等水利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大力提升稻田沟渠、池塘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水平,将排灌设施纳入水利建设统一规划,将沟渠配套、泵站升级等纳入相关计划项目予以支持,加大各部门协调力度,形成合力,有效解决螺蛳养殖产业用水、用电难问题。

(三)加强科技技术创新

创建螺蛳养殖科研创新团队,实施螺蛳良种选育、养殖方式方法、病害防治、饲料(肥料)等螺蛳养殖全流程关键技术攻关,总结出一套可复制推广的养殖技术标准,降低螺蛳养殖生产成本,提高综合效益。示范推广“稻+螺”“藕+螺”“稻+螺+虾”“稻+螺+鱼”“池塘螺+鱼”“山塘水库螺+鱼”等生态养殖模式,扩大低产田主养面积,实施专项养殖管理,有效提高产量,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

(四)加快发展加工流通业

努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农产品加工、销售、餐饮一体化发展。支持加工企业研发新的螺蛳加工工艺,开发新的螺蛳深加工产品。构建螺蛳产品产销对接、货畅其流的现代物流网络,大力推进订单销售、农超对接、冷链物流、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新型水产品交易方式,有效解决产品滞销问题。

(五)培育广西螺蛳特色品牌

立足广西本地一些地方螺蛳独特资源禀赋,融合当地民俗文化,针对性培育特色螺蛳小镇,打造成广西、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通过“小螺蛳”,实现文旅融合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螺蛳特色经济小镇”。增加各类经营主体品牌创建意识,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农产品知名品牌及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持有单位给予一定奖励和支持。

(六)加强检测保障食品安全

建议渔业和食品监管部门,完善检测技术,对市场中流通的螺蛳产品进行常态化重金属、抗生素、禁药检测,提高产业链条源头存在问题的打击力度,有效防患恶劣品质的毒螺蛳出现,杜绝食品安全问题发生,保障螺蛳产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田螺螺蛳广西
螺蛳树
田螺姑娘的夏天
螺蛳粉
吃完螺蛳粉,我忽然不想死了
吃完螺蛳粉,我忽然不想死了
摸田螺
田螺
吃田螺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