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铁路专用线盘活利用问题梳理及案例分析
2023-11-14赫富静
赫富静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线运站场设计研究院,北京 102600)
0 引言
铁路专用线是解决铁路运输上门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基础设施,对于减少短驳、提高运输效率、提升综合效益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各地区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兴市场需要新建铁路专用线对其提供运输支持,去产能企业原有的铁路专用线闲置或废弃,造成一批新线建成投产,一批旧线废弃荒芜的景象。近年来,各方共同努力,积极推动以铁路为骨干的多式联运发展,大力发展铁路专用线[1]。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基础〔2019〕1445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指出,新建铁路专用线的同时,结合新线铁路建设和既有线扩能改造,鼓励根据需要对既有专用线实施相关改造,尽可能盘活既有专用线资源和运能,提高利用效率[2]。然而,由于一些原有专用线受到所处位置的制约,仍然长期荒置原处,因此相关单位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处置这些老旧闲置铁路专用线。
1 铁路专用线现存问题及解决办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有些铁路专用线在企业的转型和更迭过程中逐渐被弃用,给周边的居民和企业带来一定的困扰[3]。由于涉及城市规划、市政建设等多个方面,相关铁路专用线停用后拆除及后续土地使用事宜工程规模较大,具体实施具有一定的困难。
近年来,国铁集团及直属各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对管理区域内的废旧铁路专用线进行调查摸底,对归属权、使用权等问题进行汇总统计,建立有效改造利用机制,简化审批流程,由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企业及地方政府共同协商对本区域废旧铁路的盘活利用进行规划研究,共商共议、协同推进,还地于民、造福于民[4]。将运输条件较为恶劣,且周边无企业运输需求的专用线按需拆除;将运营环境较好的专用线重新改造利用,给予政策性补贴、维持运营,打通“最后一公里”的运营难题,降低运输成本;也可另行他用,有的改造为景观公园,如西安纺织城的铁路主题公园、内蒙古响沙湾景区、哈尔滨中东铁路公园和杭州白塔铁路公园等。
2 案例分析
2.1 王台铺铁路专用线现状
王台铺煤矿始建于1958 年,位于晋城市北石店镇王台铺村,核定生产能力为260 万吨/年。2017 年王台铺煤矿正式关闭,关闭之前于2016 年5 月注册成立了“山西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王台铺分公司”,公司股东为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王台铺煤矿铁路专用线在煤矿关停后随即闲置。
2.2 王台铺专用线盘活利用必要性
2.2.1 是提高既有铁路专用线资源利用率的需要
《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根据需要对既有专用线实施相关改造,尽可能盘活既有专用线资源和运能,提高利用效率。王台铺铁路专用线与太焦铁路直接接轨,距离晋城市区10km,设计运输能力300 万吨/年,自2017 年煤矿闭井后专用线逐渐闲置。对专用进行改造后可以重新启用王台铺专用线,主要负责附近企业的煤炭、化肥、陶瓷、木材等货物的运输任务,可充分提高该专用线的利用效率,增加企业收益。
2.2.2 是响应国家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加大公转铁比例的需要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等文件中明确提出“绿色发展、节约集约、低碳环保”的交通发展趋势,打造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构建以铁路为主体的绿色低碳经济货运网络体系,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向铁路转移,引导适宜货源通过铁路运输,促进运输结构深度调整。2020 年,山西省公布《山西省进一步推进2020年“公转铁”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挖掘铁路专用线共用潜力,通过集装箱运输完成公路短驳,充分挖掘铁路运输潜力,促进公铁联运,提高铁路运量。
改造后的王台铺专用线主要为附近企业的煤炭、化肥等产品提供运输服务,可充分发挥铁路用地省、节能、污染小的特点,是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政策的实施、优化完善综合运输结构、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有力支撑。
2.2.3 是满足企业运输需求,提高企业运输效益的需要
王台铺煤矿自2017 年闭矿后,不断探索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明确“一个”战略目标——打造高质量新兴建材产业基地;构建“双主业”发展模式——园区化运营模式、特色化主业模式;聚力“三大”攻坚任务——新兴产业项目建设、铁路专用线再利用、老矿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随着工业企业不断进驻,园区企业对铁路的运输需求越来越迫切。由于既有王台铺专用线能力有限,适合铁路运输的货物只能转移至公路运输。改造完成后,可大大支持王台铺矿区发展、完善交通设施建设、节省企业运输成本、缩短原材料和产品送达时间。
3 王台铺专用线盘活利用分析
为帮助王台铺矿区专用线重新盘活利用,主要分析晋城市物流行业现状,确定王台铺矿区吸引范围内主要物流业务现状及发展趋势。
3.1 煤炭煤化工业
3.1.1 发展现状
晋城市煤炭产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0.7%。2021 年晋城市全社会原煤产量1.25 亿吨,洗煤8325 万吨,煤层气52 亿立方米。预计到2025年,全市煤炭总产能控制在1.5 亿吨/年,原煤产量稳定在1.2 亿吨/年左右。晋城市已形成了以400 万吨合成氨、600万吨尿素、200万吨甲醇、60万吨甲醇制清洁燃料为主的传统煤化工和以20 万吨二甲醚、煤制油为代表的新型煤化工产业。以北留-周村工业园区、巴公工业园区、高平马村工业园区为主体,聚集了天泽、兰花、晋能控股装备制造等大型煤化工企业。
3.1.2 发展策略
面对煤炭行业全新的发展格局,晋城市将进一步夯实和协同上中下游产业增长极,促进产业链纵向延伸,形成煤炭资源加工聚焦区,降低运输和交易成本,促进技术转化,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稳步发展。其中,上游要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控制总量,逐步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开采水平和废弃物利用率;建立煤炭产业标准体系,促进煤炭精细化分类、多渠道销售。中游以采洗为基础,提高煤炭加工产业精细化水平,延伸煤电、煤化工两大产业链,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下游强化技术服务业的溢出效应。
3.1.3 与铁路物流的关系
煤炭经铁路的平均运输距离约为656km,煤炭运输量占我国铁路货运发送量的50%,占铁路货运周转量的44%。中国煤炭储量丰富,基本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但是不同省份之间供需错配,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供给省份,其余省份多有缺口,跨省运输带来巨大的铁路运输需求。因此,随着晋城市煤炭产业的大力发展,煤炭依靠铁路运往其他省份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在高位。
3.2 陶瓷业
3.2.1 发展现状
晋城市阳城县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汇处,境内陶瓷黏土质量优良且大面积出露,易于开采,已探明储量21.85 亿吨。石英、长石、阳城特有“砂矸”等分布广泛,可持续为陶瓷生产提供优质原料。目前,阳城陶瓷工业园内有20 余家陶瓷企业共30 余条生产线,年产能达2 亿平方米。代表性企业有福龙陶瓷、华冠陶瓷等,均为国内一线建瓷品牌代工商,产品出口欧洲、中亚等地。
3.2.2 发展策略
近年来,阳城县不断致力于打造“华北瓷都”,对标一流产区,狠抓全产业链发展,形成了以建筑瓷、日用瓷、工业瓷、琉璃制品为主体的产业格局,陶瓷产业已经成为阳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未来将重点发展特种陶瓷、工业陶瓷、陶瓷博览城等。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将投资12.8 亿元,打造集运输、配送、物流、加工、服务和商贸一体的综合性智能产业园——阳城·苏州智慧产业园,为陶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优良的品牌孵化平台,共同助推阳城陶瓷品牌发展。
3.2.3 与铁路物流的关系
铁路的发展可以有效提升陶瓷产业利润空间,为陶瓷的集、疏、运提供更便利的条件,对陶瓷、建材等行业发展有明显的拉动作用[5]。
3.3 装备制造业
3.3.1 发展现状
晋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在巩固提升煤机制造和精密铸件两大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培育了以光机电、新能源装备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初步建立起了装备制造体系。全市拥有12 家煤机装备制造企业,大多聚集在开发区金匠工业园,代表性企业有晋煤金鼎和天巨重工等,主要产品有矿山采煤机、掘进机、运输设备和支护设备等。富士康(晋城)科技工业园已成为具备光、机、电高度垂直整合的精密小型化产品的制造基地。
3.3.2 发展策略
晋城市将依托主要产业园区,集聚产业上下游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等资源要素,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资源链“三链融合”。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布局关键配套企业,建设服务集群发展的公共服务机构,如共性创新平台、检验检测机构和集群合作机构等,优化装备制造业发展布局。支持现有园区改造升级,加快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向主要园区集聚。
3.3.3 与铁路物流的关系
铁路为制造企业的原材料输入、工业产品输出提供了便捷、低价的运输方式,将有效提升行业利润空间,对机电制造、装备制造等行业发展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3.4 王台铺铁路专用线盘活利用措施
为盘活利用王台铺铁路专用线,主要考虑通过改建原有专用线,并加装集装箱设备,以低廉价格、优质服务吸引客户。主要考虑运输煤炭、化肥、陶瓷、钢材等。
3.4.1 运量预测
煤炭:王台铺分公司主要通过与山西正易通运销有限公司、浙江美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宁通物流有限公司等煤炭运销公司合作,将晋城本地煤炭运至省外需煤企业。预测研究年度承担煤炭发送量100万吨、130 万吨,主要发往湖南、湖北、川渝等地。
化肥:王台铺分公司通过与山西晋丰煤化工公司、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天源山西化工公司、山西金象煤化工公司合作,承担化肥运输任务。预测研究年度发送化肥60 万吨、80 万吨,主要发往连云港。
木材:王台铺矿区内国贸公司主要负责木材的加工及配送销售业务,现状原木来自黑龙江省,全部通过汽车运输。预测研究年度通过本专用线到达木材(原木)5 万吨、7 万吨。
集装箱:阳城陶瓷工业园目前有20 余家陶瓷企业共30 余条生产线,年产能160 万吨,王台铺矿区距离阳城陶瓷工业园较近,可吸引部分陶瓷利用铁路发送。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与中国铁路物资资源科技公司多次开展洽谈,计划将王台铺矿区建设成为“铁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主要计划开展铁路报废物资的循环利用,对铁路报废物资进行深加工、再制造。预测研究年度发送其他货物20 万吨、30 万吨,主要为陶瓷,流向河南、湖北等地;到达其他货物15万吨、20 万吨,主要为供应周边企业的生产物资。
综上,预测研究年度近、远期该专用线发送量分别为200 万吨、267 万吨,其中发送量分别为180 万吨、240万吨,到达量分别为20万吨、27万吨。
3.4.2 接轨站运量预测
该项目主要接轨于晋城北站。晋城北站主要承担寺河专用线、龙泉专用线、长平专用线、司徒集配站以及货场的运量。2021 年,晋城北站货物到达量为27万吨,主要为石油;发送量为906 万吨,主要是煤炭。
根据晋城北站运量调研情况,分析其发展趋势,预测研究年度晋城北站货物发送运量分别为1120 万吨、1300 万吨,货物到达运量分别为45 万吨、54 万吨。
3.4.3 后方通道运量预测
根据该项目货物流向,确定项目后方运输通道主要为太焦铁路,太焦铁路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之一,2021 年晋城北—孔庄区段上行货流密度543 万吨,下行货流密度7529 万吨,客车对数3 对/日。结合山西省煤炭运输趋势及相关规划,预测研究年度太焦线晋城北—月山上行区段货流密度为865 万吨、940 万吨,下行区段货流密度为8700 万吨、9200 万吨,客车对数均为3 对/日。
4 结语
分析废旧铁路专用线盘活利用现存的问题以及国家相关政策,以晋城市王台铺煤矿专用线为例,通过分析晋城市物流业现状,根据王台铺专用线吸引范围内相关企业规划及物流规划,确定近、远期王台铺专用线盘活利用的具体措施及运量水平,为今后废旧专用线的开发利用提供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