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长龙,穿山过海
2023-11-13沉舟舟
沉舟舟
在城市里,地铁四通八达,让我们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在江海之下,隧道在水里延伸,成为桥梁之外的另一种选择。那你知道,这些穿山过海的洞子,是怎么建成的吗?相信我,肯定不是用铲子挖的。答案是多亏了这位大家伙——盾构机。
仿生学的妙用
第一眼看到盾构机,你可能会觉得它长得像一条长长的虫子,而它的灵感,还真是来自一种叫船蛆的动物。船蛆长得像蠕虫,但它实际上是一种贝类。它会用头部的贝壳钻进木头里。木头吸水会膨胀,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挤压,同时也是减少摩擦,船蛆会分泌黏液在洞壁形成一层坚硬的石灰质管壳。
在18世纪末,英国人想在泰晤士河河底修一条隧道,但传统的施工方法很容易造成漏水和坍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法国工程师布鲁诺尔模仿船蛆,发明了盾构施工法,通过在挖开的洞内放置圆筒来保护挖掘的人。随着挖掘进程,圆筒向前移动,后边就对挖好的部分进行加固,有效地防止洞内塌方,这就是盾构机的原型。后来,人们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最终演变成如今的巨型“机械长龙”。
前进!吞石削泥
盾构机是怎么工作的呢?我们从它主要的工作步骤依次讲起。
预测地质:地下的情况十分复杂,盲目挖掘可能遭遇坍塌、岩爆、岩溶等地质灾害,因此在盾构机地下掘进之前,工程师需要对地质进行探测。
掘进:通过强劲的液压马达驱动頭部巨大的刀盘旋转,盾构机将石头和泥土一点点切削下来,同时向前推进。
排土:被切削下来的渣土会通过长长的皮带输送机运送到盾构机的最后方,再通过竖井吊运至地面,装车运走。
管片安装:所谓管片,就是一片有弧度的水泥板子,在工厂提前生产好,由运输车直接运到挖开的洞穴处,再由机械手臂安装在隧道壁上,最终围绕洞穴一周拼接成一个水泥圆筒。
隧道建设:水泥圆筒只是隧道的雏形,无法达到安全支撑起隧道的效果,还需要进行防水处理和加固处理。最后,还要将隧洞的下方填起来,铺成平直的路面。
“牙口”不一般
盾构机刀盘上的刀有许多种,它们各司其职,有的负责打头阵松动地层,击碎卵石;有的负责滚压破碎岩石;有的负责切削软土;还有的负责清除边缘的渣土。
在不同的地质情况下,工人会调整刀盘上刀的种类、数量与布置位置,以获得最佳的掘进效果。比如在开挖硬岩时,就布置更多的滚刀。另外,在刀具磨损严重时,盾构机也会换刀,以确保其“牙口”一直好。
盾构机家族优等生
“南湖号”:它的刀盘是特殊的方形,因此叫作矩形盾构机。南湖号是我国制造出的世界最大的矩形盾构机,它宽14.82米、高9.446米,能够一次挖出3车道。
“蒙华号”:它的形状更加奇特,是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机。它挖出来的隧道,上边是圆的,下边是平的,与修好的隧道形状一样。也就是说,“蒙华号”能够使隧道一次成型,施工效率大大提升。
“京华号”:我国迄今研制的、直径最大的盾构机,开挖直径达16.07米,整机长150米,总重量4300吨,是一条钢铁巨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