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出苗不全、苗黄、死苗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3-11-13史风琴
史风琴
河南省是中国小麦的主产区之一,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多年位居全国前列,河南省小麦丰产与否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非常重要。小麦的苗情好坏关系到后期产量的高低,苗齐、苗壮是小麦丰产高产的基础。在实际生产中,小麦出苗不全、黄苗甚至死苗的现象屡有发生,针对小麦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对本文应的防治措施。
一、小麦出苗不全、苗黄、死苗的原因
(一)整地质量不好
玉米收获后,秸秆粉碎不彻底,抛撒不均匀,旋耕深度不够,耕整粗糙,造成部分地块坷垃过多,土壤与秸秆不能充分混合,播种后麦苗根扎在秸秆上,不利于小麦生长,植株得不到足够的水分和养分,造成出苗不全、苗弱,黄苗和死苗。
部分地块土壤松塇,播后没有镇压或镇压不实,种子不能与土壤紧密接触,麦苗出土后,根系发育不全,肥水供应短缺,容易漏气、跑风,导致麦田失墒,降低了小麦抗旱和抗寒能力,出现死苗情况。
(二)播种质量差
小麦播种期,如遇气候原因播种过晚,未适量增加播种量,且后期管理跟不上,容易造成小麦缺苗、苗黄。反之,播种量过大,小麦出苗过密,养分、水分和光照供应不足,也会导致苗弱、苗黄。
一般情况下,小麦播种适宜深度为3~5 cm。播种过深,麦苗在出苗过程中,消耗过多养分,麦苗出土后,出现长势黄、弱、分蘖率偏少的现象,严重时麦苗死亡。播种过浅,则根系不能深扎,造成麦苗发黄,且分蘖节外露,小麦无法安全越冬而出现死苗。
(三)肥料使用不当
氮肥是小麦形成叶绿素必不可少的肥料之一,麦苗缺氮,叶片易变黄、干枯。玉米秸秆还田腐烂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氮元素化肥,此前若没有补施适量的氮肥,容易造成小麦缺氮,叶片发黄。小麦缺乏钙、铁、锌等微量元素,会造成小麦不同程度的生理性干尖黄叶,影响小麦的正常生理活动,进而造成小麦的病理性黄叶干尖。返青期追施尿素过多,造成氮肥过量,抑制磷钾元素的吸收,也会造成小麦黄叶。此外施用大量的种肥容易导致烧苗,造成叶片(尖)变黄。
(四)田间干旱或积水
若小麦播种前后降水量减少,土壤墒情差,过于干旱,则会影响麦苗生长,出现苗黄、苗弱。小麦播种后如遇连续阴雨天气,部分地块地势低,排水不畅,造成田间长时间积水,会导致麦苗根系生长不良,影响养分的吸收和运输,造成苗少、黄叶,甚至沤根死苗。
(五)病虫为害
小麦播种后,若地温偏高,蛴螬、蝼蛄和金针虫等地下虫害会啃食麦种,导致小麦不出苗,或者出苗后苗弱、枯死。红蜘蛛、蚜虫等刺吸小麦汁液,会导致叶片变黄。
小麦孢囊线虫病会导致小麦植株矮化瘦弱,叶片发黄,分蘖明显减少,生长稀疏,类似缺肥症,严重时成片枯死。小麦受到纹枯病病菌为害后,根系吸收水肥能力降低,茎秆也受到不同程度为害,养分输送困难,造成小麦叶片发黄。黄矮病在春季幼苗发病后,新叶由叶尖向叶片基部扩展变黄,黄化部分占到叶片一半以上,叶片黄化、植株矮化。小麦根腐病也会引起的麦苗发黄苗,当拔起植株后,可见根部发褐腐烂。
二、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提高整地质量
一是清理麦田厢沟、围沟、腰沟及四周排水大沟。二是充分粉碎前茬作物秸秆,长度控制再3~5 cm。三是深耕整地,耙实土壤。四是中耕除草,破除土壤板结,促使根系下扎。
(二)科学播种
一是根据不同品种特性、不同播期、不同墒情适量适期播种,延期播种的小麦,每晚播1 d每667 m2播种量增加0.5 kg。二是播种深度要适宜,一般在3~5 cm,若播种过深,地下茎过长,可视情況趁雨水追施尿素,每667 m2施肥2.5~5 kg,不宜过多。三是播种后视情况镇压,若晴天播种,土壤墒情差,播后立即镇压;若阴天或晨播,土壤墒情良好,适当散墒,地表发白后镇压。
(三)合理施肥
施肥应注重基肥和追肥、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以及氮、磷、钾等肥料平衡施用。种肥同播时,合理掌控种肥的类别、数量和间距,避免种肥过量烧苗。秸秆还田地块,每667 m2增施尿素5 kg,避免秸秆腐熟过程中麦苗争氮。
(四)病虫害防治
播种时药剂拌种,可使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4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重量的0.1%~0.15%拌种;或者使用6%戊唑醇+70%吡虫啉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小麦进入越冬前或在春季气温回升后,可用40%氧化乐果750 mL·W-1,兑水375~450 kg·hm-2,田间喷施;或用10%毗虫咻 300 ~ 450 g·hm-2,兑水750 kg·hm-2,田间均匀喷施。小麦纹枯病采用多菌灵等进行一喷多防。
(五)科学安全用药
不同防治对象,合理选药,科学定量,把控好施药时期。发生药害的地块,立即进行灌水排毒,药害轻发现早的多打清水,喷施叶面肥。药害重的视情况毁种补种。
(责任编辑 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