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至清代诗词中齐云山景观要素及典型景观时间演化特征

2023-11-13金荷仙

园林 2023年11期
关键词:齐云山山岳典型

吴 会 金荷仙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杭州 311300)

宋至清代齐云山相关的大量诗词极大地突显了齐云山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学价值,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山岳的核心景观、典型形象及历史变迁。在人工整理统计齐云山历代诗词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定性与定量(典型景观指数、景观典型性指数、词云图等)方法对齐云山的文化环境、景观要素、典型景观时间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诗人身份从“以本土道士、进士为主”扩展到各地官员、布衣诗人、戏曲家、书法家、地理学家等社会名士及佛教居士、道士,作者籍贯在地理分布上呈现“集中在东南区域并以徽州府为中心向周边府/路辐射”的发展特征;(2)山峰中类与云雾中类是齐云山最突出的景观元素,岩洞和风也较为明显,整体使得齐云山呈现“峰石林立、危崖耸峙、幽壑岩藏、云雾缭绕”的名山形象;(3)81处典型景观中,玄天太素宫、天门、珍珠簾分别是建筑及构筑物类、山岳类、水文类典型景观的焦点;(4)宋元时期,数量较少的山岳类典型景观奠定了齐云山发展的基础,明代数量、类型及典型性陡增的典型景观使得齐云山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山岳景观格局及较具特色的名山形象,而清代虽建筑及构筑物类典型景观数量骤减,但齐云山在山岳、水文类典型景观的支撑下依旧保持较为完整的景观格局及一定的影响力。研究不仅进一步明晰了齐云山的名山文化底蕴及景观格局营建历程,强调了齐云山的历史影响力,还为其他名山向着高质量、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山岳审美内涵挖掘和典型形象树立方式参考。

安徽齐云山;诗词;文化环境;景观要素;典型景观;时间演化特征

魏晋时期,纵游山水风尚使得庄子的“逍遥游”由理想化为实境,将欣赏自然转化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生活方式,并成为一种自觉的审美趣味和行为[1]。与此同时,以山水为审美主体的诗词也随着山水行游风尚的兴起而萌生、发展。古人在诗词中讲究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将中国传统的景观审美情趣隐含在诗词之中[2]。历代山水诗词显现了从古至今众多名山大川整体或局部的景观风貌和审美内涵,诗词与某个景观或是整体山川也表现为相得益彰的关系:感知到的景观激发诗人的创作激情,由此产生的诗词提升了景观的价值[3],扩大山川的影响力,树立山川的典型形象,且价值及影响力等各方面提升了的山川景观反过来又会吸引更多的文人名士前往游赏并创作。目前,通过诗文去分析山川景观的研究不少[4-8],各研究内容上除解析名山地理意象、人文景观特征、旅游审美外,也展现了山川历来的演变历程;方法上既涉及定性分析,也涉及定量分析。过往不同学科学者对“诗词—山川景观”的研究说明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分析古诗词来认知名山大川是一个有意义且可行的视角。

位于古徽州休宁县境内的齐云山(古称白岳)山水相依,峰石奇秀,文化底蕴浓厚,为古代地理学家、文学家等所喜好,是皖南三大名山之一、常见说法中的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也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但由于目前对山岳价值认知不足、山岳特色感知有限等原因,齐云山在名山空间竞争中处于明显弱势[9],进而长期缺乏与之地位相匹配的应有关注,这非常不利于名山的可持续性发展。齐云山诗词始见载于宋代,经由宋元明清的积淀,具有较多真实可靠的现存作品。时代语境是理解诗词文本的解码器[10],本研究拟进行宋代至清代齐云山诗词文本研究来补充齐云山的文学价值,并使公众更为清晰地认知齐云山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核心景观和典型形象。具体而言,即主要基于文学背景、政治背景、宗教背景、社会背景,利用整体诗词来分析可间接反映齐云山文化辐射强度和影响力程度的诗词作者区域分布与演变,挖掘可直接反映齐云山古代形象的山岳景观元素及要素,并利用历代诗词来解析山岳典型景观的时间演化特征。

1 诗词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诗词来源

研究不涉及诗词以外的其他古文文体,诗词资料来源以中国社科院汪桂平研究员点校,王卡研究员审订并于2015年出版的《齐云山志(附二种)》[11]为主,并以“影印古籍资料—诗词库”(https://cnkgraph.com/Writing)为辅。《齐云山志(附二种)》以明万历二十七年刻本《齐云山志》为底本,以明末重印本、清康熙五年本、清道光十年本为补校本,收录了齐云山自宋代至清代的诗词共705首(宋代17首,元代7首,明代676首,清代5首);诗词库收录主题为“白岳”的宋至清代的诗词共201首,剔除“非安徽白岳”及与《齐云山志》重复的诗词后为174首(元代6首,明代77首,清代91首①因只知道诗词的朝代,无法明确具体年份,故将明显横跨明末清初的诗人的诗词归为清代诗词。)。经筛选,879首诗词中含有齐云山有效景观信息的诗词一共728首(宋代17首,元代10首,明代676首,清代25首)。

1.2研究方法

1.2.1 梳理诗词作者区域来源及社会身份

首先根据《齐云山志》及诗词库中提供的信息收集整理728首诗词的作者背景(包括姓名、籍贯及社会身份),然后通过人工查阅互联网资料补充校对作者信息,最后对作者涉及到的地理区域进行朝代行政区划更正并按现代行政区划添加当今籍贯信息。

1.2.2 提取景观词条、统计景观词频

由于目前的智能分词系统并不完善,因此,为提高数据准确率,第一轮通过人工诗意解读和分词来确定有效景观对象。根据景观是否具有明确位置及景名属性将有效景观对象划分为典型景观和类型景观,如诗句“落日扪天门,寒风起楠树”,包含的典型景观有天门,类型景观有落日、寒风及楠树。对于未出现具体典型景观名称但整句意思明确表达的是某典型景观的诗句,统一认定为该典型景观,且诗句中原本涉及的类型景观不再重复统计,如“自昔御炉颁大内,至今金屋冠孤峰”被认定为典型景观“香炉峰”。第二轮分别对诗词中的典型景观和类型景观进行历代频数和总频数计数,其中类型景观按建筑及构筑物、水文、山岳、生物(动物和植物)、气象、天象6大类下的76个中类进行统计,如山、峰、峦、嶂、岗、岭、丘、壑、岑等小类统一归为“山岳”大类下的“山峰”中类;典型景观分为建筑及构筑物、水文、山岳三大类进行统计。第三轮对统计出的景观的历史及名称按照现代标准进行矫正。

1.2.3 量化、可视化典型景观时间演变

参考相关学者已构建的量化指标考察诗词中典型景观的时间维度特征[4]。典型景观指数Li(公式(1))即某朝代中典型景观i(i=1,2,…,n)的频数Fi与该朝代持续年数(开始年份t0,结束年份t1)之比,Li数值增长,说明该朝代诗词中典型景观出现的频数剧增;景观典型性指数Ki(公式(2))即某朝代中典型景观的频数Fi与该朝代类型景观的频数Fj(j=1,2,…,m)之比,Ki数值增长,说明典型景观的典型性增强,在诗词中的建构作用逐渐提升。

2 诗词作者籍贯时空分布特征及流变缘由

针对同一地区进行文学创作的文学家,其籍贯分布演变过程能够反映文化流变情况,对进一步挖掘该地文化辐射强度和影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12]。728首诗词中具有明确作者籍贯信息的诗词一共有635首(宋代17首、元代10首、明代584首及清代24首)。另外,635首诗词共涉及458位作者(图1),包括地方官员,诗人、戏曲家、书法家、地理学家等社会名士及佛教居士、道士,其中明代“白榆社”成员、江南文坛盟主胡应麟,明代宿儒陈履祥及明代“复社”成员、皖江文化重要诗人钱澄之创作的齐云山诗词数量最多。

图1 齐云山诗词作者词云图Fig.1 Word-Cloud of Mount Qiyun poems’ writers

从历时性角度来看,齐云山历代诗词创作群体的地理来源及身份都体现出了明显的时代背景特征。宋元时期,主要是宋代,政治上的崇文抑武促进了艺术文化的繁荣发展,安徽地域文化也异彩纷呈。但由于齐云山所在的皖南在宋代仍属于偏僻之地,其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尚不可观,因此,齐云山不管是在文学创作群体还是宗教信仰群体中知名度都较低。由宋代齐云山诗词也可以反映这一现状,23位作者基本为本山道士(如叶介夫)或本地进士(如朱熹、朱晞颜),即作者全部来源于江南(东)路,特别是集中于齐云山所在的徽州府/路中的休宁县。

而明代,424位诗词作者广泛来源于南直隶及13个布政使司,囊括了明朝疆域的大部分地域,除徽州府外,南直隶宁国府、苏州府,浙江布政使司湖州府、绍兴府、金华府、宁波府、杭州府,江西布政使司吉安府及广东布政使司广州府的诗人均占有较大比重。从宋元至明代,齐云山诗词作者籍贯分布的地理扩张缘由可从地域的宗教、文学、社会背景三方面来进行分析。宗教方面,齐云山在明代成为真武信仰的重要传播地,并在嘉靖皇帝的支持下成为皇家道场,宗教影响力在政治因素的加持下大幅上升,进而逐渐树立道教名山形象,不仅得到了当地及附近地方官员的吟咏,还吸引了众多有学识的信道徒入山清修并进行创作。文学方面,商业经济的发达和徽商具有的“贾而好儒”文化品质,使明代徽州区域形成“商儒互动”的良好文学生态,为七子派文学复古思潮的传入、发展和演进创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13]。自王寅、陈有守、郑玄抚、方弘静等十六人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于天都峰下成立“天都社”后,徽州地方性诗社不断兴起,极大地促进了徽州诗坛乃至新安诗坛的发展。新安诗人也逐渐打破徽州地域限制,参加各种雅集,将交往的范围及社会阶层进行了拓展。特别是晚明的结社风潮,使徽州府及周边区域的诗坛异常兴盛,如万历八年(1580年),汪道昆与屠隆、龙膺、梅禹金、潘之恒等在徽州结“白榆社”;万历十四年(1586年),卓明卿、王世贞、汪道昆、屠隆、王稚登等在杭州结成“南屏社”。社会风尚方面,明朝士人山水行游风气盛行,尤其是明代江南文人中流行的“黄(黄山)白(白岳)游”,使得众多文人名士跋山涉水前来游赏齐云山,并将游赏体验、齐云山的山岳风光等写为山水游记或是纪游诗。

齐云山清代诗词涉及的12位作者的籍贯地相对于明代有了较大程度的地理收缩,并比较分散地分布在安徽省、广东省、河南省、湖南省、江苏省、甘肃省、浙江省、辽宁省中。除去诗词数量锐减这一原因外,也因明末清初至清中期,徽商虽持续繁荣,但齐云山宗教逐渐世俗化,徽州诗坛渐颓,而清后期西方势力的介入以及频繁的战乱也让山岳风景遭到了严重破坏,使齐云山诗词的创作环境和创作对象都有了较大的消极变化。

3 齐云山诗词中的景观要素

728首齐云山诗词中出现类型景观共4 738次,其中建筑及构筑物类708次,水文类316次,山岳类1 175次,生物类1 001次(植物643次,动物358次),气象类1 166次,天象类372次,更为具体的中类频数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齐云山诗词类型景观频数统计图Fig.2 Frequency statistics chart of the type landscape in Mount Qiyun poems

可以发现,从大类整体来看,山岳类是齐云山最为突出的景观要素。山峰、岩石、悬崖及洞穴数量丰富,表现了齐云山“峰石林立、危崖耸峙,幽壑岩藏”的名山形象,也贴合明代著名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对山岳的评价:“岷山自天目以来偏江南矣,其高崕大阪,盤礴际空者,唯黟、婺间为胜。环黟、婺皆山矣,其坻崿嶙峋,如世所称玄都隩区者,唯白岳、黄山最胜。二山并峙争雄,黄山称介丘矣。而帝畴神灵,为时俗所夸诩而趋焉者,惟白岳尤胜。……山高不及武当十之二,而黄冠羽士,埒黄金以云集乎四方之士女者同;袤不及雁宕十之三,而奇峰怪石种种刻画肖形,以甲胜于宇内者同;曲不及武夷十之五,而凭高临水,艤棹看山,既兼舟舆,復如传舍,如青楼临广陌,以邀赏于往来之游人者同。”[14]从中类整体来看,齐云山不仅山奇水秀,“绝壁晴飞雨(瀑布),虚岩暗响泉”,而且宫殿阙宇、亭台楼阁榭等各式建筑及药灶、桥等构筑物齐全,动植物丰富,气象诡谲。特别是气象类中的云雾在76个中类中出现频次最高,说明气象类是齐云山另外一个突出的景观要素。明中后期至清中期,受当时兴盛的文人文化实践模式之一“八景”及地方文化重塑的影响,休宁县也逐渐形成了地方性八景——“海阳八景”,包括“白岳飞云”“寿山初旭”“松萝雪霁”“屯浦归帆”“凤湖烟柳”“练江秋月”“落石寒波”和“夹源春雨”。其中作为“海阳八景”之首的“白岳飞云”描绘的正是齐云山瞬息万变的云雾景观。云气看得见摸不着,它的存在给人一种虚无、神秘的感觉,使其成为神仙的名片,用来区分现实世界、仙境世界和理想世界[15]。因此,齐云山突出的云雾景观也呈现了山岳自身“云雾缭绕、神秘莫测”的仙山形象。

4 齐云山诗词中的典型景观时间演化特征

728首齐云山诗词中包括天门、五老峰、香炉峰、玄天太素宫等典型景观共81处,以景观频数控制字号大小绘制齐云山诗词典型景观词云图。由图3可知,建筑及构筑物类典型景观以玄天太素宫为焦点,文昌阁、飞雨楼、榔梅庵、碧霄庵、玉虚宫等稍有涉及;天门、五老峰、香炉峰是山岳类典型景观的代表,三姑峰、紫霄崖、钟鼓峰、辇辂峰等其他山岳类典型景观较之出现频数相差较大,尤其是万峰晴雪、玉女峰;珍珠簾在水文类典型景观中最为突出,“金炉缈灝光,珠簾捲灵琐”,桃花涧、天池、洗药池、碧莲池等也具有一定的辨识度。在得知整体山岳典型景观风貌的基础上,为了明晰齐云山风景营建的历史演变过程,需进一步探究历代齐云山典型景观时间演化特征。

图3 齐云山诗词典型景观词云图Fig.3 Word-Cloud of the typical landscape in Mount Qiyun poems

统计得出的历代典型景观频数Fi、类型景观频数Fj及计算得出的典型景观指数Li、景观典型性指数Ki如表1所示,另以景观频数控制字号大小分别绘制历代齐云山诗词典型景观词云图(图4)以直观表现齐云山历代典型景观情况。

表1 齐云山历代诗词中典型景观指数及景观典型性指数Tab.1 Typical landscape index and typicality index in Mount QiYun poems of all dynasties

图4 齐云山诗词历代典型景观词云图Fig.4 Typical landscape Word-Cloud of all dynasties of Mount Qiyun poems

唐代是佛、道教兴盛发展的重要时期,唐乾元年间(758 - 760年),齐云山暂现了道教踪迹(道士龚栖霞隐于齐云山岩洞潜心修道);唐元和四年(809年),齐云山开始有了建设(宗教建设)的痕迹,即歙州刺史韦绶建佛门精舍(石门寺)于石桥岩下。但宋代真武信仰的兴起以及南宋政治、经济中心等的南移,皖南地区逐渐兴盛且较多地受到道教特别是真武信仰的影响。因此,南宋宝庆年间(1225 - 1227年),方士余道元拜请居士金安礼、金士龙一起筹资兴建佑圣真武祠于玉屏峰下,该事件标志着时隔四百多年后齐云山宗教及风景营建的兴辟。然而由于社会的不稳定及元朝信仰的较大差异,南宋至元代,齐云山的典型景观指数仅上升了0.005,景观典型性指数下降了0.081,说明宋元时期齐云山发展十分缓慢,相关典型景观的典型性减弱。由图4-a,图4-b也可以看出,该阶段齐云山极少营建建筑及构筑物,道士多依岩洞筑石室清修,山岳以天门、五老峰、香炉峰等基于自然景观形成的峰石神物①峰石神物是指人们在原具有神圣性和特殊意义的峰石自然物基础上人为注入宗教信仰而构造成的一类自然圣所。为典型。

明代,典型景观指数由0.071跃升为3.297,呈35倍左右增长,说明诗词中典型景观出现的频次剧增,图4-c也显示典型景观类型大幅增加,整体表明齐云山在明代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山岳景观格局。另外,景观典型性指数升高了0.117,表示齐云山典型景观在诗词中的建构作用逐渐提升,即明代齐云山已慢慢树立起较具特色的名山形象。自明成祖时期武当山成为皇室家庙,永乐年间(1403 - 1424年)至正德年间(1506 - 1521年),齐云山多仿武当山建宫观、庵祠,如玉虚宫、静乐宫、榔梅庵等。但在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嘉靖皇帝于齐云山求子成功后,齐云山成为皇家道场并开始真正大规模进行在地化风景营建。“嘉靖十七年(1538年),敕建玄天太素宫于齐云岩,御题‘齐云山’山额,免征所余香钱”。齐云山道教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山岳宫观殿宇、祠庵等宗教建筑的建设,加之当时徽商经济的有力支撑,已建的宗教建筑可得到持续的维护修缮,部分山道、桥梁也能得到较好的铺设[16]。到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齐云山以月华天街玄天太素宫为中心形成了层次分明的朝山进香景观空间,“巍莪殿宇,诸凡五步一亭,十步一榭,雕甍出巅,画栋列麓”。

清初和清中期,齐云山在“不尊崇、不抵制”的道教政策以及兴盛的名山朝圣旅游所带来的庞大信众群体的支持下较为平稳地发展。除重修山中道观17次外,齐云山还新建了道教宫观11座,并在清乾隆、嘉庆时期形成了新的三十六道房(院),被乾隆誉为“天下无双胜地,江南第一名山”。清后期,由于连年战乱,齐云山建设停滞,甚至众多道观、亭台楼阁等被毁。整体而言,虽因皇家道场地位的不复存在、道教整体的衰落趋势以及后期时局的动荡不安,清代齐云山风景营建后继乏力,原有的典型景观也受到大程度的破坏,但纵向比较下,此时成为民间圣地的齐云山的典型景观指数仍是宋元时期的两倍左右,景观的典型性指数也较明代仅下降0.017,说明齐云山在清代较长时期内依旧保持较为完整的景观格局,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图4-d也发现,清代齐云山典型景观指数较明代具有较大幅度下降的原因,绝大程度上是由于山中大部分建筑及构筑物的消失。

5 结论

从诗词数量上来看,得益于明代皇家支持及徽州诗社、徽商、山水行游风尚的兴盛,齐云山诗词属明代占比最多,说明明代诗词塑造的齐云山形象对后世影响最大。从诗词作者籍贯及社会身份来看,齐云山在古代尤其是明代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不仅广泛影响官员、文人、佛道徒、普通民众等各个阶层,还深刻影响了现今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等各个区域。从诗词景观要素来看,齐云山人文景观元素及自然景观元素丰富,充分利用山峰、岩石、崖、洞、云雾等景观要素营造出了“山石奇秀、崖洞幽邃、云深莫测”的仙山典型形象。从诗词典型景观来看,齐云山天门、香炉峰、五老峰、玄天太素宫、珍珠簾等最受诗人关注;宋元至明代典型景观的类型及典型性均随着朝代的变迁呈现增长态势,清代虽较明代有所下降,但较宋元仍有所上升。整体而言,诗词中典型景观的时间演化特征完全契合了山志、地方志等图文资料所载的齐云山发展演变内容,并使得山岳变迁更为明晰。

虽然诗词具有诗人基于现实景观环境再创造的成分,诗词作者也较为局限在具有一定学识的社会群体中,但是历代描写名山的诗词,在体现山岳文学价值、时代影响力、景观演变过程的同时,也较好地反映了古代对生活具有较高追求的群体在较强审美能力下感知到的诗意山岳景观。所以,诗词本身可以为山岳增添文化价值、诗意氛围,其中体现的景观及山岳格局构建形式也可成为现代人们向着高质量改造名山环境的参照物。总体而言,诗词的整体分析及运用能够补充山岳的价值,明晰名山的历史形象,一定程度上或许还能促进现代名山文旅体验的提升,进而增强名山竞争力。

注:文中图表均由作者自制/绘。

猜你喜欢

齐云山山岳典型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齐云山云海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南京山岳风景与城市关系历史研究
浅谈山岳救援中T型救援法的使用
动物派对
山岳的瓦伦丁 Marco Pantani
游休宁县齐云山
齐云山道教文化及音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