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创新研究

2023-11-13黄丽莹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8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电视新闻新闻报道

黄丽莹

(作者单位:云南广播电视台)

电视新闻类节目是重要的电视节目类型[1]。中国视听大数据统计数据显示,2022 年1 月1 日至12 月31 日,央视和地方卫视频道共播出电视节目50.8 万小时,较2021 年提升7.2%。其中新闻节目6.8 万小时、电视剧15.4 万小时、纪录片6.4 万小时,同2021 年一样,仍为播出量前3 的节目类型,且播出时长较2021 年均有提升,分别增加了0.8、0.8、0.4 万小时[1]。这组数据一方面表明电视新闻节目是播出时长仅次于电视剧的第二大节目类型,另一方面表明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市场保持了持续性的增加。在收视端,通过表1 可以看出,新闻资讯的播出比重和直播收视比重在所有电视节目类型中处于第二位,回看收视比重在所有电视节目类型中处于第五位;通过表2 可以看出,新闻资讯的总达到率在所有电视节目类型中排名第一。通过这两张表可以看出,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的优势在于播出占比较高、总达到率较高和直播收视比重较高,弱势在于回看收视比重偏低,且播出比重和总到达率方面存在容易被纪录片、文艺节目等超越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电视新闻节目在所有电视节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有必要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电视新闻报道的创新,即通过新的报道理念、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来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占比、总达到率和直播收视比重等。

表1 2022 年央视和地方卫视频道各类型节目播出、收视比重情况

表2 2022 年央视和地方卫视频道各类型节目总达到率情况

1 电视新闻报道概述

1.1 电视新闻报道的概念

电视新闻报道是基于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向观众传递新闻的方式和手段[2]。电视新闻报道的制作流程主要分为前期选题、策划,中期采访、摄像,后期剪辑、编播等,完整的报道内容通常包括主持人的解说、采访片段、实地报道、新闻摘要等元素,旨在向观众提供及时、准确、生动的新闻内容[3]。电视新闻报道涉及各种领域的内容,包括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体育等,以满足不同观众群体的需求。

1.2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的特点

融媒体背景下,作为一种典型的新闻报道类型,电视新闻报道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第一,采编模式多样。电视新闻报道的编排创作涉及选题、策划、采访、摄像、剪辑、编播等多个环节,与传统较为单一、固定的新闻报道模式相比,融媒体背景下的电视新闻报道充分吸收了各类媒体的技术和资源,使得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节目编辑可以在前期、中期和后期各个阶段,根据电视新闻报道的需要广泛搜集、严格筛选、灵活确定相应的素材和方法,采编的模式更加多样化[4]。第二,表现手法多样。融媒体背景下,为提高电视新闻报道的收视比重(包括直播收视比重和回看收视比重)和节目总达到率,编辑除了用传统的蒙太奇等艺术手法,还会通过分屏对比、图形动画、实景演示、直播互动、全景视频等多种手法对新闻报道的内容进行艺术性的表现,使得电视新闻报道的表现手法更加多样[5]。第三,双向互动。融媒体背景下,受众不再是被动地从电视屏幕上获取相关新闻报道内容,而是可以在通过电视屏幕、手机屏幕、电脑屏幕等多种屏幕获取新闻报道内容的同时,通过官方媒体的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及抖音等表达自己对新闻内容的看法[6]。而节目组的编辑可以通过平台后台互动的端口查阅、回复受众发表的内容,实现与受众的双向互动。同时,电视媒体可以通过这些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一些线上线下互动类信息,邀请受众通过投票、线下现场参与等,融入电视新闻报道活动中,进行更为开放、多样的互动交流。

2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面临的挑战

2.1 基于融媒体的电视新闻报道新理念尚未完整明确

融媒体并不是简单地将纸媒、广电媒体和新媒体叠加起来,而是进行有机的组合,实现1+1 >2 的新闻生产效率和传播效果。同样地,融媒体背景下的电视新闻报道并不是简单地将制作出来的电视新闻报道内容复制、粘贴到微信、微博、抖音、今日头条、快手等平台上进行发布,而是根据新闻内容、新闻对象、新闻目标等的需求,借助多种媒体进行新闻报道内容的制作、发布和传播。但是,在当前的电视新闻报道中,部分机构、节目组和编辑所保持的是对前者的认知,即认为融媒体背景下的电视新闻报道就是报道方式的组合,是将同样的新闻报道内容在不同媒体平台上进行发布,这实际上暴露了其尚未确立完整的基于融媒体的电视新闻报道理念的不足,在电视新闻报道认知方面存在偏差。而这种尚未完整确立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视新闻报道思路的拓展和创新。

2.2 电视新闻报道方式单一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以何种方式进行,直接影响到受众接收信息和参与新闻报道互动的方式。虽然目前电视媒体会通过电视机以外的其他媒体平台或者渠道发布、分享相关电视新闻内容,但普遍以电视机为主,这实际上就导致电视新闻报道与接收的形式相对单一,再加上受到电视频道和播出时间等的限制,观众只能在固定的时间段获取相关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更倾向于在闲暇的时间通过手机查阅微博、微信公众号上推送的新闻资讯,而不会通过电视机直接观看。此外,电视新闻报道的形式也相对固定,通常由主持人按照既定流程播报,并辅之以画面或者文字切换,这种单一的形式很容易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再者,以电视机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电视新闻报道活动受到了单向传播的限制,即受众无法通过电视机与新闻报道人员进行高效的互动,这使得新闻报道的互动性不足,大量受众缺乏积极参与、深度参与的条件。

2.3 电视新闻报道内容深度不够,同质化明显

深度不够是电视新闻报道创新面临的挑战。通过前文的表1 和表2 可以看出,虽然电视新闻与电视剧在直播收视比重、节目总达到率方面比较接近,但在回看收视比重方面电视新闻明显落后于电视剧,这说明电视新闻内容吸引受众回看的效果欠佳,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深度不够,难以吸引受众持续关注。同时,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也存在同质化明显的情况。虽然融媒体背景下编辑获取电视新闻报道素材的途径更加多元化,但也造成了电视新闻报道内容与其他媒体报道的内容相似甚至重复的结果,进而出现了同质化的问题。例如,一些编辑直接将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上推送的新闻内容“复制”到电视新闻节目中,以转载的方式进行报道,这类报道内容实际上与新媒体所报道的内容并没有太大区别,会影响到受众对电视新闻频道和栏目的关注度和评价。

3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创新的策略

3.1 加快树立融媒体背景下的电视新闻报道新理念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要树立新的电视新闻报道理念。这里的“新”集中表现在全方位、全流程两方面。其中,全方位是指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要做到全方位,不能只关注局部的新闻事件或者要素,而是要从全方面报道新闻内容,并进行系统性的调查和全方位的制作。以前期的策划为例,编辑除了要从电视媒体领域筛选出新闻热点,还要能够从微博、抖音等新媒体中筛选出适合报道的新闻热点,扩大新闻报道的范围。全流程是指电视媒体对融媒体资源的利用要贯穿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全过程,而不是只局限在前期策划和中期制作等几个环节。

为保证电视新闻报道创新工作的顺利推进,电视媒体要定期组织相关编辑开展电视新闻报道新理念学习、交流活动,通过系统性的知识讲解以及广泛且深入的话题讨论,加强编辑对全方位、全流程电视新闻报道理念的认识和认同,使其能够将这种新的理念融入日常的电视新闻报道工作中,逐步形成完整的且与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创新要求相契合的理念,使理念从原来束缚创新行为的“枷锁”转变为推动创新行为的“内驱力”。例如,电视媒体可以定期组织编辑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央视和地方卫视频道播放比较好的电视新闻报道进行讨论和学习,总结出这些报道中体现的融媒体元素,并尝试将其对应到自身最近正在开展的电视新闻报道工作中,丰富编辑的理念。

3.2 丰富电视新闻报道方式

融媒体背景下,可供选择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比较多,但要想真正达到电视新闻报道创新的目的与效果,还需要结合受众了解新闻资讯的习惯,丰富和优化电视新闻报道方式。在这方面,电视媒体应重点围绕多渠道、差异化和精准化三个方向进行尝试。

多渠道方面,电视媒体除了要依靠既有的以电视机为载体的频道单向传播,还要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今日头条等点击量比较高的新媒体平台,借助“1+N”的渠道布局拓宽受众接收电视新闻报道内容的路径。差异化方面,电视媒体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各媒体平台上电视新闻报道内容的点击量和阅读量进行分析,确定不同平台上的用户群体的特点,对平台进行“标签化”设置,使不同渠道之间传播的电视新闻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避免受众产生审美疲劳。同时,差异化也体现为不同主题的电视新闻报道内容的呈现方式要有所差异,不能机械、单纯、盲目地使用文字、图片等有限的要素,而是要探索诸如短视频、虚拟现实等新型内容呈现方式。精准化方面,电视媒体要根据电视新闻报道内容类型、用户类型等进行精准的平台匹配,使用户能够通过习惯性的平台获取自己想要的新闻报道内容。例如,可以参照微博的热搜模式,通过“热搜榜”向受众提供精准的热点新闻,让受众能够瞬时点击和浏览;也可以参照今日头条将新闻内容划分为财经、科技、热点、国际等不同的模块,供受众进行精准的选择。

3.3 注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融媒体背景下,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为受众提供了海量的碎片化、快餐式的新闻内容,有效满足了其以较短时间获取更为有效的新闻的需求[7]。然而,对于电视媒体来说,如果只是一味地报道这些新闻内容,则很容易出现同质化和报道深度不够的问题。故而,从融媒体发展的态势来看,电视新闻机构更多地还是要专注于自身的优势——深度报道。

首先,从纵深方向挖掘新闻事件。节目组和编辑在开展新闻报道时,要在捕捉具有深度报道价值的新闻事件的基础上,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去探究、挖掘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以获取更多的新闻素材,丰富新闻报道的内容。在纵深挖掘新闻事件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所要报道内容的特点,选择递进式叙事结构或者倒叙式叙事结构展开。其中,递进式叙事结构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的报道方式,节目组和编辑可以从事件的起因开始,按照开端、变化和最终结果的顺序展开深度挖掘,掌握新闻事件的全部经过;倒叙式叙事结构则是一种相对非传统的报道方式,是先对事件进行概括,然后再回顾事件的起因,并逐层剖析事件的细节。当然,在一些新闻事件的纵深挖掘中,也可以将这两种结构式思维结合起来应用。其次,横向串联同类事件。电视新闻报道除了向受众传递实际发生的新闻事件,有时还需要通过事件向受众传达一种规则、规律等信息。对于这种情况,仅凭单一的新闻报道往往难以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电视媒体可以采取横向梳理的方式,将过去发生的,与所报道新闻事件性质相似的新闻内容串并起来,借助多个事件制造冲击力强的新闻报道内容。

4 结语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报道呈现出采编模式多样、表现手法多样、双向互动的明显特点。而在获得融媒体带来的电视新闻报道创新机会的同时,电视媒体实际上也面临着基于融媒体的电视新闻报道新理念尚未明确,电视新闻报道方式单一,电视新闻报道内容深度不够、同质化明显的电视新闻报道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电视媒体就需要在加快树立融媒体背景下的电视新闻报道新理念的基础上,丰富电视新闻报道方式,注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真正从理念、方式和内容三个维度促进电视新闻的创新。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电视新闻新闻报道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