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以“太白之旅”南京都市圈研学游为例

2023-11-13崔贻彤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16期
关键词:研学李白博物馆

崔贻彤

(南京市博物馆,江苏 南京 210004)

在文旅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博物馆研学旅行因其灵活的实践性、沉浸的体验感、跨界的融合性等优势,成为馆校合作的重要方向。2016年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各中小学要结合当地实际,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然而实施过程中“游”“学”两张皮和同质化、低幼化的现象依然存在。旅行只是载体,研学才是本质,现代博物馆语境下如何创新优化课程模式,体现博物馆的主导性及专业性,实现博物馆教育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文博人面临的重要命题。本文以“太白之旅”南京都市圈研学游为例(下文简称“太白之旅”),探讨博物馆主导下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策略,以期为学界提供一种有益的思路。

1 “太白之旅”的策划与实施

1.1 以李白及其诗篇为IP资源,以都市圈文化名城为研学主体

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由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溧阳、金坛组成,是我国第一个跨省共建的都市圈,也是第一个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规划的都市圈。在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又是有着悠远历史文化的城市群体。源远流长的吴楚文化形成了南京都市圈深厚的文化底蕴;北部中原文化与南部吴文化的交融塑造了南京都市圈的核心精神;自然力的作用造就了都市圈内各城市的“山水城林”特色。继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博物馆联盟成立之后,2018年南京市博物总馆联合八家市属博物馆,成立南京都市圈公共博物馆合作联盟,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又绿江南—南京都市圈八城文物联展”开展之际,共同推出“太白之旅”专题课程。

选择李白作为线索人物基于三点考量:其一,李白与都市圈有着亲密而深厚的历史交集,曾游历过八市并留下诗篇,是都市圈地缘相近、历史相通、人文相亲、经济相连、文化相融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南京市博物馆作为“太白之旅”的发起方,馆址所在的朝天宫景区即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中“冶城”遗址所在地,李白当年来此凭吊古迹,缅怀书圣王羲之和宰相谢安两位东晋名人,是他与博物馆之间的跨时空渊源;其二,李白25岁起“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生都在追寻诗和远方,其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的卓越成就与其游学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加之独特的人格魅力,本身便堪称古代版“研学旅行”的形象代言人;其三,中小学必背古诗中有不少李白经典诗作,可与校本课程有效链接,而他与都市圈相关诗篇相当一部分是教纲中没有的,拓展空间较大。李白作为文化名人,其丰富多彩的一生、雄奇豪放的诗文对后世影响深远,可深度挖掘的相关文旅资源也很丰富,为将来单元化教学模式提供较大的拓展空间。

1.2 以文化遗产和人文景区为考察中心,构建博物馆特色的研学场域

首季课程由南京和马鞍山市属博物馆联动展开,《自金陵泝流过白壁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寄上吴王三首》证明李白当年走过这样的线路。两地在李白的人生中都有特别的意义:南京是李白活动最多的城市,也是诗中写到最多的城市,他有很深的金陵情节,将其视为“精神故乡”;李白一生酷爱山水,马鞍山“半城山水半城诗歌”的文化底蕴让他醉心不已。李白在38年间多次往来留下20余处游踪遗迹和60篇诗文。唐上元二年(761),61岁的李白仍想从军,但中途因病滞留南京,他在《留别金陵崔侍御》中长叹“天夺壮士心,长吁别吴京”。第二年他投奔时任当涂县令的族叔,同年病逝,初葬龙山。元和十二年(817),根据其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迁其墓至青山。策划团队查阅《李太白全集》,梳理李白在两地所写诗歌,排除中小学生必备135首古诗中李白诗篇后,选出地名可考、遗址基本范围确定者,从中再筛选出历史风貌保存状况较好、人文内涵丰富、更能诠释地域文明,且能和相关遗产点、文博单位对应的诗歌,考虑课程对象为6~12岁学生,时长仅两天,共锁定6首研学古诗,涵盖李白青年、中年、老年三个阶段,分别是南京站《长干行》《登金陵凤凰台》《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和马鞍山站《夜泊牛渚怀古》《望天门山》《临终歌》。

其中冶城/谢安墩、牛渚/采石矶、天门山、李白墓地位置可与诗歌完全对应,另两处情况较特殊:一是长干里,主要指孙权建立大市时的小长干里,如今已演变成片状地名,位于今中华门内外,北起内秦淮河、南近雨花台,泛指今雨花路及中华路南端两侧,仅存地名标识。联想到六朝时期长干里一带是南京商业最繁华的地区,河水直通长江(当时长江故道紧靠南京城西侧),故将研学地点定于秦淮河(中华门外长干桥旁扫帚巷码头),乘坐画舫,设计专属游览路线—沿途寻访越城遗址、凤台桥、长干桥、大报恩寺塔等景点,了解“秦淮”之名与唐朝的渊源,遥想古长干里一带通江船埠、商贸繁盛的景象,直观感受老城南的街巷、房屋和风土人情。二是凤凰台,古凤凰台位于中华门内西南角花露岗西侧,凤游路和来凤街一带,原址已不存,且唐朝时因地处长江拐角处,随着泥沙淤积逐渐形成滩涂和陆地,到宋朝加上大街、寺庙等建筑,凤凰台早已被划入城内,高台上的视野大部分被高耸的城墙遮挡,登高远眺的盛景早就不复存在。为真实反映这种历史变迁,便将研学地点定于明城墙西长干巷段,登上中华门城堡,了解明城墙的历史沿革和建筑特色,亲手触摸城墙砖,遥望古凤凰台大致方向,集体诵读研学古诗,领略李白当年的眼界和心境,感受古今对比下的沧海桑田。为兼顾行程合理性,最终确定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景区—明城墙—秦淮河—马鞍山市博物馆—采石矶风景区—天门山景区—李白文化园的线路。

1.3 以问题为导向,用逻辑线索引领探究式学习

课程实施以问题为导向,李白为什么钟情于南京和马鞍山,他与两座城市间发生了哪些故事,这是主线,副线是每处研学古迹本身的历史发展脉络;明线是李白多次往来的时间节点和活动路径,暗线则是两座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传承以及兴衰变迁。通过以上四条线索支撑起课程逻辑架构。以南京站为例,第一堂课“李白的诗和远方”主题沙龙是对课程做整体介绍和基础知识铺垫,主题导入环节从李白出生地—碎叶城谈起,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引出答案,再进行知识拓展,通过“旅行家李白”“李白的朋友圈”等将必背古诗中李白所写的7首诗作串联起来,温故知新;再从李白与南京的关系切入,引出南京站3首研学古诗,从而引出第一处研学古迹—谢公墩,在朝天宫景区内,研学导师解读诗中古迹、人物、事件、典故和意象,带领大家实地寻访、探究古迹的前世今生,并提出问题:李白当年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首诗?引导学生通过诗歌蕴含的思想情感,感受时代变迁下李白的家国情怀。

考虑课程安排的先后顺序时,《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怀古诗中的名作,与《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一样,是李白第二次来南京所作(748—750年),写于其政治失意之时,慨叹命运坎坷和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将两诗一前一后安排恰好可互相参照。《长干行》是李白第一次来南京所作,那时他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从以时空线索为叙事逻辑的常规角度看,似乎不太合理,但长干里的内涵十分丰富,是南京在春秋战国、六朝、唐代、明代几个重要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缩影,对诠释古都风貌、格局和地位意义非凡,如今外秦淮河沿岸景点和建筑小品的氛围营造也与原址自然地理、人文风貌贴合度最高,所以设为第三课,并且可与第二天马鞍山站采石矶、天门山两地李白青年时期所作诗歌相衔接,并进行对比,进而启发学生思考两座城市的共性与个性。第六课定在李白文化园,这里是李白的人生归宿,最终从逻辑上形成闭环。

1.4 紧密围绕研学主题,配套开发教育材料包

为更好服务于主题,“太白之旅”设计了品牌logo、标签贴、研学包、答题印章、横幅等。编写研学手册,每处研学地点均安排做题环节,由研学导师负责答疑。南京市博物馆《太白之旅南京篇》,介绍研学景区、重点古诗,习题涵盖李白诗中的历史典故、城市演变、人文风貌等,图文并茂,以选择、填空、判断、默写为主。马鞍山市博物馆《古诗文中的马鞍山》,采用“历史知识+古诗鉴赏+研学小问题”的形式,知识拓展涉及历代文人同主题诗作,六朝名士文风以及经典战役、文人故事、成语解析、文学常识、历史遗迹等。并开发“太白之旅”桌游,以都市圈地图为棋盘,李白卡通形象为棋子,都市圈知识问答卡片为抽牌,每根抽签印有含地名的李白经典诗句,穿插于午休时间,寓教于乐。

1.5 深入挖掘古诗文经典,研发线上品牌课程

为使博物馆研学进入云端常态化,南京市博物馆深化内容,推出“太白之旅—南京篇”视频课,在“金陵微校”网络平台上线,并剪辑成四集在微信公众号展播。课程由“李白是谁”“李白与南京”“李白的晚年”三部分构成,解读长干里、凤凰台、瓦官阁、玄武湖、秦淮河、石头城、紫金山、谢公墩八景点的李白诗词和历史人文知识,补充李白在南京所写酬赠、送别、亲情方面的诗歌,探秘李白的精神世界,并通过同时代刘禹锡、杜牧、韦庄等人诗作,探讨南京城的历史兴衰以及唐宋诗词中的“金陵怀古”题材。

2 博物馆研学旅行课程开发的相关思考

2.1 根植城市历史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血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博物馆开发研学旅行课程应立意高远,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彰显时代特色和民族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新文物工作方针指出“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社教人员应在地域文明视角下,加强学术研究,立足本馆优势,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新资料深入挖掘文物及文化遗产内涵,透物见史,透物见人,探究历史、文化、艺术、科技价值和现实意义,提炼区域代表性文化元素,作为选题基本方向。同时主动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积极结合古籍保护、传统村落保护、革命文物保护、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等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活化利用古城址、古遗址、古建、古驿道、丝绸之路、大运河、长城、黄河等文化遗产,以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科研成果,古为今用,展现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开发具备时代价值的研学旅行课程。

2.2 强化研学路线设计,构建科学课程体系

以专题形式打造系列课程,严谨的逻辑架构是首要条件,时空线索当然是基本线索,其他还有人物线索,如名人成长历程、家风家教的涵养与传承、人物活动的轨迹路线等,以及事件线索,如历史事件发展过程、革命精神历史沿革、自然科技诞生进步、古生物与地质演变、传统技艺的传承创新等。实际操作中横向逻辑与纵向逻辑总是相互交织、互为补充的,可以几条线索并行,但必须有一条主线索贯穿始终,将各部分连成有机整体,并具备延续性和可拓展性,形成科学课程体系。研学路线绝非文旅场所的简单串联,或是博物馆研学项目的打包合集,研学点本身的历史发展脉络、与主题的内在关联、地点间过渡衔接的逻辑关系、研学点是否具有代表性、文化内涵的丰富程度、与博物馆的内在链接、与主题关联的紧密度、数量与时长安排等都需要仔细斟酌。研学内容不用求全责备,但必须深入钻研,适时导入叙事情节,关注目标学龄段群体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征,宏观格局与微观要点相结合,全方面、多维度诠释主题。

2.3 主动融入文化和旅游线路,整合区域优质研学资源

近年来党和国家颁布一系列文件促进博物馆与学校教学有机结合,推动博物馆研学旅行发展,体现出博物馆、教育、旅游日益交融的时代趋向。“全域旅游”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的兴起,为研学旅行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全域旅游”提倡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文化资源、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机整合、产业的融合发展、社会的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①。构建研学资源网络、整合区域内优质研学资源,是“全域旅游”理念在博物馆学领域的体现,也是时下“大教育观”或“大课堂观”的积极探索。在坚守博物馆教育原则的基础上,主动融入文化和旅游线路,与纪念馆、艺术馆、科技馆、档案馆、展览馆、美术馆、图书馆、遗址公园、考古研究院、文保单位、人文景区等加强共建,依托区域博物馆联盟和博物馆协会,推动线性文化遗产(或文化线路)沿线博物馆群、不同类型博物馆群、同主题系列博物馆群合作体系的建立,协同开发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并对接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库,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常态化开发不同系列的“云教育”课程。

2.4 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优势,打造“参与式”学习新模式

博物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之外的非正式教育,是一种基于藏品、场所和博物馆专业性基础上的终身性、充满活力、参与式、富有文化蕴涵的教育方式②。2021年《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支持博物馆参与学生研学实践活动,促使博物馆成为学生研学实践的重要载体”③,“双减”政策下,博物馆也在不断延伸和拓展新的文化传播途径。传统课堂教学囿于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的束缚,往往以课程方案和标准为基础,程式化、应试化趋向明显,学生学习方式比较单一、被动,重视宏观知识体系的建立,专题式的深入挖掘往往较少,对培养核心素养和综合实践能力而言有一定局限,博物馆在这方面可塑性和灵活性更强。

莫里斯·哈布瓦赫说,“记忆需要地点并趋向于空间化”④,博物馆展陈、建筑、外围遗址、社区、村落,人文景观造就了博物馆独有的场域优势。博物馆开展研学旅行课程应更加多元,深耕城市文明,彰显文博属性的同时,将文化遗产资源、学术研究成果与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交叉、渗透和集成,用“大文化”理念搭建课程框架,将文学、艺术、考古、民俗等多种文化形式有机融合。重视互动和氛围营造,通过主题沙龙、科学实验、样本分析、舞台展演、地理踏查、模拟考古、体验古人物质文化生活等“参与式”学习,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情境性和历史感的真实研学场景,问题导向式的研学方法,自主研发的视频、音频、教具、读本、游戏文创,与校本课程有效链接和深度拓展,在古今对话的研学视角下,在历史与现实相互映照中,串联起中华文明演进的历史足迹,彰显其薪火相传的韧劲与活力。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不断升温,到博物馆里触摸历史成为社会新风尚。新时代文博人应不断提升文献调研能力,坚持文化育人的底色,完善评估反馈机制,以独到的眼光、开阔的眼界、开放共赢的心态,坚持原创,塑造品牌,将文旅资源高效转化为实用性教育资源,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让青少年在研学旅行中感悟中国文化,品味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从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中汲取智慧与营养。

注释

①李金早.何谓“全域旅游”[J].西部大开发,2016(11):101-102.

②段俊吉.作为教育方法的博物馆[J].东南文化,2021(5):183-189.

③孟刚.《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指导意见》发布[EB/OL].(2021-05-28)[2023-03-12].https://m.gmw.cn/baijia/2021-05/28/1302324867.html.

④胡宇哲.历史类展览中的叙事:从史学理论的角度进行反思[J].东南文化,2020(3):157-162.

猜你喜欢

研学李白博物馆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博物馆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研学之旅
倒下的那一刻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