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药贸易专业实践前置的思考与研究

2023-11-11洪世忠胡雪瑞陈亚南

皖西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前置医药毕业

洪世忠,胡雪瑞,陈亚南,许 钒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 合肥 230012;2.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医药贸易专业主要培养集医药与贸易知识于一体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2018年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规定实践教学形式,并提出考核要求。2019年,教高函〔2019〕1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普通本科高校实习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实习是实践教学培养模式。高校应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优化实践教学改革措施,健全实践教学体系、规范实践教学管理[1]。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国外高校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改革。美国有很多高校要求学生在专业理论课学习前先修满专业实践学分,学生在专业学习时,需要将亲身经历的实践内容作为案例使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解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2]。德国高校的企业主导“二元”制实践教学模式,要求新生在入学前有6个月的企业预实习经历,第三学期安排到企业尝试实习,第六学期安排顶岗实习[3]。由此可见,国外高校非常重视应用型人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实践教学前置至毕业实习前,甚至是入学前。这些经验对医药贸易专业实践前置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启示作用。

国内高校对实践前置教学模式研究较少,曾有法学专业学者提出实践前置教学模式改革,主张法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由后置式、验证式调整到“同步式”“平行式”[4]。除此以外,目前暂未查阅到其他专业关于实践前置教学模式改革的文献。

探索医药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主要是为了扎实培养医药贸易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对照教育部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以及实习管理要求,从创新教学理念出发,借鉴国外实践教学经验,提出将专业实践前置至招生后,贯穿到每学年寒暑假。将校内实践教学前置至理论教学同步,形成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人才培养闭环。

为了研究实践前置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对某高校医药贸易专业往届毕业生、在校生、用人单位开展问卷调查,进行大量数据统计的基础上,提出实践前置改革方案,为相关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针对某高校医药贸易专业2004届—2021届毕业生(每届随机抽取30%的毕业生)、2018级—2021级在校生和用人单位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的相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

1.2 调查内容

针对研究内容设计“某高校医药贸易专业往届毕业生实践环节调研”问卷,通过对已毕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岗位、现就业岗位、在校期间的校外专业实践经历、校外专业实践时间设置征求意见等问题,发放问卷516份,回收有效问卷493份,对其毕业实习岗位的类型和现就业岗位类型所占比例进行分析。

设计“某高校医药贸易专业在校生专业实践经历调研”问卷,通过对在校生的校外专业实践经历、专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选择升学的原因、转专业的原因、校外专业实践时间设置征求意见等问题,发放问卷483份,回收有效问卷469份,分析后置式实践教学和前置式实践教学对在校生专业认知、毕业实习考核的影响。

设计“某高校医药贸易专业用人单位调研”问卷,通过用人单位对求职简历中“校外专业实践经历”的录用比例、寒暑假校外专业实践的可行性、校外专业实践的建议等的调研,发放问卷45份,回收有效问卷34份,对医药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前置的社会需求进行分析。

2 调查结果

为了掌握后置式实践教学的效果,以及实践前置教学改革方案的可行性,本研究分别从往届毕业生、在校生、用人单位三个维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后置式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升学就业选择、毕业实习、就业去向等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调查结果还显示,88%的样本数认为实践前置教学改革可以弥补后置式实践教学的不足。

2.1 往届毕业生调研数据统计

对493份往届毕业生的调研问卷进行统计,312人在医药营销岗位上完成毕业实习,就业时只有190人从事医药营销岗位工作,单纯通过毕业实习,就业岗位专业认同度不升反降。往届毕业生样本中,91%学生认可实践前置方案,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往届毕业生调研结果统计

2.2 在校学生调研数据统计

469份医药贸易专业在校生的调研数据统计显示:有校外专业实践经历仅171人,且时间短暂。289人专业认知不清晰,导致205人有转专业的想法。298人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情况,172人对未来就业迷茫,16人恐惧就业,172人毕业后愿意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就业岗位。86%的学生认同实践前置方案,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在校学生调研结果统计

2.3 用人单位调研数据统计

为进一步了解社会对医药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通过34份用人单位样本调研,29份样本认为校外专业实践简历对录用选择重要。80%的用人单位认可实践前置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数据如表3所示。

表3 用人单位调研结果统计

3 调查结果讨论

3.1 医药贸易专业后置式实践教学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某高校医药贸易专业主要通过校内实验、实训、毕业实习来保障实践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该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中,符合企事业单位实际工作能力需求的校外实践环节只集中在毕业实习。而用人单位是根据岗位需求招聘学生顶岗实习,实习结束择优录用,促成了医药贸易专业毕业生实习、就业一体化[5]。调研中,很多在校生专业认知不清晰,专业实践经历缺乏;学生毕业实习前,没有校外专业实践经历就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招聘竞争力,不能进入理想实习单位或专业对等岗位,最终部分学生就业岗位偏离专业,影响就业质量中的专业匹配度;考研学生为了复习迎考,与毕业实习冲突,学生实践能力考核不理想;后置式实践教学环境下,毕业实习考核不合格的学生,无法补实习,影响学生正常毕业。对照教育部对专业建设和专业实习要求,某高校医药贸易专业有必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3.1.1 专业认知不足

469份在校生实践环节问卷调查中,仅有36%的在校生有过校外专业实践经历,主要分布在高年级学生中。职业生涯规划调研中,66%的在校生有转专业的想法,其中42%的在校生转专业想法特别强烈。如图1所示。

图1 某高校医药贸易专业在校生转专业原因占比

图1显示,在有转专业想法的学生群体中,有72.7%的学生对专业前景迷茫,46.3%的学生认为专业前景不符合预期,22.0%的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对专业认知度不够,没有接触医药企业,对专业期望值过高,没有参与到校外专业实践,不了解医药贸易专业的社会需求。

3.1.2 招聘简历无专业实践经验

医药贸易专业毕业生主要通过校园招聘进入实习岗位。调研中发现,外资企业及国内大型企业对校外专业实践非常重视。目前医药贸易专业临近毕业的学生因缺乏校外专业实践经历,从投简历开始,屡次被淘汰,面试更是如此,大部分学生只能进入小型企业。短暂的毕业实习中,由于没有校外专业实践经历,焦虑、畏惧心理时有发生。

3.1.3 就业岗位专业匹配度不理想

医药贸易专业学生在四年大学学习中,仅凭毕业实习,较难达到教育部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中的就业质量专业匹配度要求。往届毕业生实习环节调查显示,毕业当年有79.7%的毕业生选择医药代表岗位、医药企业其他岗位以及药店营业员岗位进行毕业实习。实习结束后,只有63.9%的毕业生继续选择与专业吻合的医药类岗位就业,专业匹配度不升反降16.8%。

图2为某高校医药贸易专业往届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岗位专业匹配度占比情况。图中显示,某高校医药贸易专业十七届毕业生中当年毕业实习时有60.7%的学生选择与医药贸易专业匹配度极高的医药代表岗位实习,16.4%的学生选择医药企业其他岗位实习,2.6%的学生选择在零售药店营业员岗位实习,20.3%的学生选择与医药贸易不相关的岗位实习。

图2 某高校医药贸易专业2004—2021往届毕业生毕业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专业匹配度对比

经过毕业实习后,就业岗位与实习岗位发生了较大变化,有的远离了医药贸易专业匹配度高的岗位。37.3%的学生选择医药代表岗位,比当期实习岗位人数下降了23.3%;25.4%的学生选择医药企业其他岗位,比当期实习岗位人数上升了8.9%;1.2%的学生选择药店营业员岗位,比当期实习岗位人数下降了1.4%;36.1%的学生选择与医药贸易专业不匹配的其他岗位,与当期实习人数相比上升了15.7%。由此可见,很多毕业生在医药代表岗位上实习结束后,逐渐退出此岗位,甚至是医药行业,而选择与专业不匹配的其他就业岗位。究其原因,仅凭短暂的毕业实习难以巩固毕业生的专业认知度,甚至因为前期缺乏专业实践经验,难以胜任毕业实习顶岗,且毕业在即,没有专业认知修正期,导致在就业岗位选择上出现远离专业相关岗位的现象。

3.1.4 考研复习与毕业实习冲突

某高校刚毕业的2022届医药贸易专业学生共177人,参加考研的学生68人,占整个专业人数的38%。考研学生从2021年6月份备战考研,到2021年12月26日考研结束。而2022届毕业生实习大纲要求毕业生2021年11月15日前必须进岗实习。毕业生的考研复习与毕业实习 产生了冲突。考研学生为了专心复习,需要办理实习请假手续,只能在考研结束后才能进岗实习。其他毕业生根据大纲要求按期结束实习,而这部分学生还需要在岗位上继续实习。

3.2 医药贸易专业实践前置可行性调查分析

3.2.1 毕业生对校外专业实践前置的认知

经过对493份往届毕业生调查问卷统计,82%的毕业生建议,医药贸易专业在校生应该加强与专业相关的校外实践教学,实践内容主要包括医药市场实地调研和零售药店销售等,需要安排学生到医药企业和医院进行营销、配送、跟诊、病例收集等岗位锻炼。75%的毕业生表示大二、大三阶段校外实践对现就业岗位有帮助。由此可见,医药贸易专业毕业生认为专业实践和理论学习并重,大二、大三阶段应当重视学生的校外专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为就业夯实专业实践基础。

3.2.2 实践前置对用人单位在人才录用时的影响

毕业生实习时与用人单位之间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毕业生通过学校招聘信息,筛选目标用人单位,自主向用人单位投递简历,用人单位筛选简历,对优秀简历投递者给予面试机会,毕业生通过面试后,即可进入单位实习,实习考核优秀者便被企业录用为正式员工。此时学生投递的简历都是毕业实习前的经历,如果没有实践前置,简历上的专业实践经历内容会寥寥无几,失去面试机会。即使被录用,也会因实践动手能力差,在独立定岗时被淘汰。

在某高校医药贸易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问卷调查中,85%的用人单位表示求职简历中的校外专业实践经历对录用选择很重要,并表示医药贸易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并重。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生有必要在毕业实习前利用寒暑假期间进行校外专业实践,需要到医院接触医生,提高与医生之间的沟通实践技能,同时还要学会病历收集;需要到制药厂参与药物制剂工艺流程的实景观摩;需要到医药批发企业参与药品储存配送的实践操作;需要到零售药店进行药品购销、分类管理的专业实践技能力锻炼。

3.2.3 毕业生对校外专业实践前置时间设置的意见

493份往届毕业生调查问卷中显示,86%的毕业生认为医药贸易专业校外实践时间应当前移,其中48%的毕业生认为实践前置至每学年的寒暑假,31%的毕业生认为实践前移至与课程开设同步,7%的毕业生认为实践前置至课程开设前,只有14%的毕业生认为校外专业实践还继续保留在毕业实习期间。如图3所示:

图3 某高校往届毕业生校外专业实践时间设置意见占比

调研问卷中,多数毕业生认为校外专业实践前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增强就业自信心,并有助于毕业前期的升学和就业选择。针对医药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毕业生建议,需要开设配套的校外专业实践课程,包括医药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现代医药营销与实务、心理学等,并且需要加强学生的沟通技巧、商务礼仪知识与演讲技巧模拟演练。此外,不少毕业生表示校外实践越早进行越好,从而尽可能多地了解企业生产管理经营的各个流程,探寻自己的职业兴趣所在,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在实践中感知自己对专业的认同度,如果不合适,还有调整专业方向的机会。

4 医药贸易专业实践前置教学改革的建议

4.1 稳固实践教学,增强专业认知

根据三类问卷调查,结合专业建设需要,加强实践操作技能的专业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设置,建设医药市场营销学、医药商品学、药理学、药剂学、现代医药营销实务、商务谈判、消费心理学、商务礼仪等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根据专业技能课程设置,相关任课教师在新生刚接到医药贸易专业入学通知书开始,指导学生进行医药市场调研,包括后期参加以上各门专业课对应的企事业单位实践。此外,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将学生实践案例融入理论教学中,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感性认知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该专业的认同度。

4.2 多方位遴选实践基地,丰富毕业生实践履历

围绕专业实践技能需求和专业课程建设需要,在高校、企业、政府、行业协会四方协同育人模式下,联合培养医药贸易类人才,遴选不同类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6],为学生提供不同性质的实践岗位,通过每学年暑假校外实践考核,丰富学生的实践简历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使学生从容应对毕业实习前的各类应聘场合。

遴选县级以上医院为临床类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在医疗机构与医生、患者沟通技能的锻炼机会,了解药品进入医院的一般流程。遴选大型制药企业为生产销售类实践教学基地,供学生了解药品生产工艺流程,熟悉药品生产质量监控环节、药品销售流通渠道,掌握药品学术推广技能。遴选药品经营企业作为流通配送的实践教学基地,供学生了解药品储存配送常识,掌握医药商品知识,提高学生药品养护、配送技能。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源地联系实践场所,每学年根据课程安排情况,在寒暑假安排学生参与专业实践或见习。

4.3 实践教学前置,提高就业岗位专业匹配度

医药贸易专业往届毕业生就业调研显示,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匹配度还不能满足专业教学质量要求。分析得知,毕业生在四年的专业学习中主要依靠理论教学和校内实践教学,真正与企业有接触的校外实践只有短暂的毕业实习。医药贸易专业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其就业岗位与专业匹配度较高的工作,首先需要较高的情商,其次要有与医药学专业人士良好的沟通能力,再次要有扎实的医药学专业知识,另外还要有较强的营销悟性和抗挫能力。短时间的校外毕业实习很难完成以上四方面实践技能的培养。高校需要针对该专业社会需求的技能,将校外专业实践前置至每学年寒暑假,让学生提前进入企业锻炼,积累所需技能,逐步完成各项技能的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最后毕业实习时在专业领域中能得心应手,消除学生对该专业所对应岗位的恐惧心理,提高专业岗位就业自信[7],选择与医药贸易专业匹配的就业岗位,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满足专业教学质量要求。

4.4 分阶段设置实践教学计划,解决考研与毕业实习冲突的问题

设置专业实践计划,确定专业实践时间,细化专业实践任务,分阶段考核专业实践技能。在拟定专业实践计划时,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将专业实践提前至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到大学四年内的每年暑假。

毕业生在前四个阶段校外专业实践基础上,可以缩短毕业实习周期。高校安排毕业实习时,避开考研复习时间,从每年的元月份开始到4月份结束,此阶段作为毕业实习时间段。并将毕业实习时间从原来的24周缩短到18周,预留毕业实习考核不合格毕业生的补实习时间。

将原毕业实习学分分散到五个阶段考核,每个阶段的实践考核成绩由三个部分合成:一部分是实践单位根据学生实践表现给予评分,其次是学生自我实践总结评分,另外是实践答辩专家评分。双向监控和自我评价学生校外实践情况,完整、全面、及时反馈实践质量[8],实践综合评分按照4∶2∶4分配,暑假实践考核不合格学生可安排在当年寒假到企业补专业实践。毕业实习考核不合格学生,可以在预留时间补实习。

4.5 实践前置实施方案

根据往届毕业生问卷调查和用人单位调研,确定重点课程实践技能和技能考核方案,同时针对专业实践技能需求遴选实践教学基地,随后正式启动实践教学前置:在学生取得录取通知书后,学校应要求学生在暑假期间进行学生所在地的医药生产企业、零售药店、药品经营公司、医疗机构数量名称的统计;学生每学年学期中,在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开展校内实验实训;每学年暑假期间,学校要求学生依次进行医药企业实践、医疗机构实践、医药企业实践和毕业实习。具体实施路径如图4所示。

图4 实践前置实施路径

5 结语

本研究针对某高校医药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讨,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印证了实践教学前置对培养应用复合型医药贸易人才的必要性。在该专业实践教学方案基础上进行优化,将校外实践教学前置至招生后,贯穿到每学年暑假;将校内实践教学前置至理论教学同步。在教育理念上将实践教学环节前伸到专业教育之前,形成“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医药贸易人才培养闭环,从而改变以往只通过毕业实习完成四年大学校外实践带来的弊端[9],扎实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医药贸易专业实践前置教学改革,需要将学校四年学制作为一个改革周期,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更深层次地分析和完善。

猜你喜欢

前置医药毕业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我们今天毕业了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毕业季
传统医药类非遗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