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途秋夜

2023-11-11余满意

今古传奇·少年文学 2023年10期

余满意

年少时,我曾无数次站在上寨村第二个拐弯处的法国梧桐下,构建自己想象中被划为国度、城池的老城记忆。从梧桐枝叶中钻出头来时,眼前的彩色蒙上暗黄,然后化作黑白,再度涂彩,人生的列车便在胶卷上徐徐前行。

胶卷舒展身躯,变成一棵参天蔽日的巨树,这便是我从幼年到少年所有真挚记忆的集合。青黛的树上,情感与思维的绿叶被名为逻辑的枝干支撑起来,时常因野蜂痴蝶的叨扰而埋怨渐起。树根虬枝盘曲,深层记忆向空白如纸的下方延伸出千百条脉络,只要苦涩或甘甜味的潮水涌来,特殊桥段便会由此激起。

八月的一个晚上,我坐动车去一座南方城市参加颁奖典礼。伴随着出租车起步,去车站的路上开始下雨,雨水流过乳白色的灯光,叩敲车窗,聚集,飞散,在发肤之间留下类似草木的感觉。景观树在夜色朦胧中收敛含泪的羞涩,远处的月色下传来着民族音乐伴奏和音响低吼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引出悬在头顶的高音喇叭的《乘客应急注意》。

黄冈站,长江于鄂东丘陵间的第二十九次回首,折弯于大别山脚下。这片吞吐着鄱阳湖水雾的土地被挤出折痕,露出淡褐色皱纹的丘陵,向着林溪、原野、山岭,凝视平原朝地平线垂落的沙黄色心脏。后来大兴的土木便扎根于这多变的胸腔,感受岩层下名为历史遗迹的脉搏,努力提醒过路人将视线移至其他角落。

高音喇叭的女高音执拗地转过头去,雨水消失在尾奏与前奏之间,被间隔在淡灰色旋转门和贴着大理石的砖墙后。正值工作日的晚间,大厅的寂静由北向南延伸,只剩窃窃私语和零星的短视频外放声。人们在休息区的南北两侧坐下来,放下各自的行囊。远处高悬的玻璃窗下是洞开在秋风里的进站口,那里站着泛着金属光泽的检票机与安检处,摄像头闪着狡黠的目光凝视巨型LED显示屏上的车次信息。

出于对脑中杂乱思绪的尊重,我放下对课本知识的梳理和在浙起居的规划,闭上双眼,放松身体,双手靠在脑后小憩。过去的两个小时里,这片思绪一度展开羽翼,飞到酒店的长方形红毯高台上,绍兴城外山谷中长满青苔的不知名石桥边。

就在我继续没有降落伞的飞翔时,干渴再度袭来,肌肤被寒风刺得发痒。闭目养神时,周围窸窸窣窣的声音变得清晰起来:溢满鄂东乡土气息的闲聊声,学习湖北大鼓的跟唱声,耳鬓厮磨的轻语,声嘶力竭的争吵,其中不乏急促的踩踏地板声与皮鞋撞击声。前赴后继的声音持续了很久,刚一停止,乡音仿若山茶花味的水浸古木,苍老之中蕴藉清澈;跟唱扮作红色的田园蔬菜,淳朴中藏着真挚;轻语在汹涌的人潮中安静下沉。踩踏聲和撞击声出现得更加频繁,药盒打开声、行李箱拖行声、手机来电声也加入其中,鲜明的生活气息在狭小的空间横冲直撞。

初秋雨后的潮湿空气中,列车到站的提示音裹挟着铁锈味的微咸弥漫开来,沿着显示屏上的暗红色字符流向远处。独自思忖,距离上一次听到同样类型的声音,已有好几个月。那时春潮方至,风中的长江以北热闹非凡,想要一览名胜山水的如织游人摩肩接踵。我在人群的空隙中缓步前行。

掀起眼帘,之前那些声音的来源无处寻觅。摆成棋盘的休息区除家人外只剩几个孤单地端坐着的红、蓝、橙色双肩包,以及地板上残余的水渍。远处的进站口再次堵塞,难以分辨谁是之前那些声音的主人,或许是身穿藏蓝色短袖的高壮男人,又或许是一身粉红绣花旗袍的端庄女子,以及她身边婴儿车中含着奶嘴的孩子。

这一趟是开往杭州转绍兴的班次,我拿起行囊,起身的瞬间,细密的汗水迷住瞳孔,远处的一切被打散成边框模糊的方块,涂抹出一片颜色诡谲的水彩,然后复原为清晰度极高的两亿像素。

摩挲手中的《今古传奇》(少年文学),书脊细腻如粉,此行将去往江南,赶赴一场全国盛宴的开场。第一次去那里,还是在十年前的绿皮火车上。

我的思绪再次飞出窗外,这次是带着降落伞的冒险,最终停在一个移动物体上。我幻想自己坐在浅蓝色的座椅上,看窗外黛色的群山和车轮赛跑,在陌生又熟悉的空间里翻开一本连续书写了十五年的散文选集。

(责任编辑/李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