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网约车市场:乾坤未定 “鲲鹏”再入局
2023-11-11许呦呦
许呦呦
网约车,即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的简称,其产业链包括上游车辆及技术服务供应商,中游网约车服务商以及下游应用场景。在我国,网约车行业兴起自2010年,格局经历多次调整。直至2017年,网约车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迎来了繁荣“春天”。
根据交通运输部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中国获得许可证的网约车平台数量从2020年底的214家增长至2022年3月底的267家,网约车平台数量不断增长。而在网约车驾驶员累计数量方面,前瞻产业研究数据显示,2020年12月-2022年3月同样呈现增长趋势,截至2022年3月底,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407.3万本。
上述一系列增长,离不开需求的高景气。根据CNNIC 数据,2016-2021年,中国网约车用户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网约车用户规模已达到4.53亿人,较2020年增长23.9%
如今,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产物,网约车已成为廉价公共交通的替代品,其发展与区域经济水平、居民消费水平等息息相关,行业内主要企业大多位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其中,北京作为网约车行业发展领先的地区,拥有滴滴出行、神州专车、首汽约车、嘀嗒出行等多家领先企业。
而在近日,国内网约车龙头滴滴对外重提三年前的增长计划,在与多家投资机构的沟通中公司透露,未来三年计划中国出行业务日单量分别实现2023年增长45%、2024年和2025年每年分别增长10%至15%。
对此,有市场人士分析,随着较为饱和的网约车市场发展进入存量竞争的后半程,身为行业龙头的滴滴想要保持如此的高增速,在“戰略打法”上,需要给出一些“新东西”。
不知不觉,距离滴滴“重踩油门”,已过去些时日。据悉,今年年初,滴滴出行官方发布消息,称即日起恢复新用户注册,并表示已进行全面整改,后续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平台设施安全和大数据安全,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尽管在行业快速发展期“缺席”了一段时间,从数据来看,凭借前期积累的庞大规模用户,滴滴依旧稳占业内绝对龙头位置。有媒体在报道中指出,如今滴滴在市场份额方面,依然保持了优势,约占网约车市场的70%。
上述市场人士称,想要守住如此大的“蛋糕”,除了用户优势外,供给端也不应忽视。作为平台输出服务的关键,无论是规范的租赁合约还是成熟的运营等优势,才是企业建立护城河的根本所在。单纯依靠补贴战略缺乏持续性,而运营能力的缺失以及缺乏稳留存的有效手段,将使网约车行业中后部追逐者渐至平庸。
然而,想要重回原先巅峰时期近90%的市场份额,“吃老本”显然不可取。恢复上架以来,滴滴的业务战略重心更多放在如何拿回丢失的市场份额上,不断加大对重点城市、各地交通枢纽场站节假日、工作日早晚高峰等针对性的补贴力度。
有行业专业人士称,降价刺激需求,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滴滴的规模优势。与此同时,高德过去两年在行业里投放补贴力度同样较大,而在今年调价后,滴滴做到了与高德价格基本持平,后续市场格局将如何,还需进一步观察。
另一方面,聚合模式的出现,亦为行业带来了新气象。如今,我国的网约车行业由最初以自营平台为主,逐步转向聚合平台模式。聚合平台本身不直接提供网约车服务,而是依托互联网技术,与网约车平台公司合作,提供流量入口。
同之前不同的是,聚合模式能够帮助行业从互联网思维转向生产力思维,着眼于生产力潜能的释放,从而实现资源调度能力、用户需求满足能力的双向提升。可以说,这种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生态体系构建,正推动行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针对网约车聚合平台新模式,今年4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切实做好网约车聚合平台规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为各地依法做好网约车聚合平台经营行为监管提供了方向指引,同时,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监管政策措施。
这也意味着,随着各地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网约车监管,无论是在车辆标准,还是司机资质审核上,行业都将迎来更加严格的合规整顿,以保障司机与乘客的安全、权益,引导网约车行业从野蛮生长、快速扩张,驶向合规发展、平稳增长的新阶段。
对此,中金公司指出,监管趋严之下网约车头部平台有望持续获得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