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联合国价值观和行为框架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2023-11-11吴易唯倪好
吴易唯 倪好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组织在各个议题领域都有着不可或缺的治理功能。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储备工作启动较晚,在国际组织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话语权、规则制定权都远远不足。根据中国对联合国的会费贡献和地域分配原则,联合国系统中的中国籍职员实际比例远远低于其应占比例,高级职位数量也偏少,代表性严重不足。为提升在国际社会及全球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中国亟须全面、系统地了解国际组织人才选用标准,向国际组织输送更多人才[1]。
联合国价值观和行为框架脱胎于1999 年的“联合国未来胜任力框架(UN Competencies for the Future)”,旨在让工作人员最大程度地发挥潜力。该框架已经指导联合国工作人员20 余年,已完成其帮助定义组织文化基础的阶段性功能。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新时期联合国面对日益综合、复杂的外部需求,迫切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革新,包括转变联合国管理模式,下放权力和使决策更靠近实施点,提升联合国系统的一体化程度,在原有胜任力坚实基础上更新联合国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等。目前,联合国价值观和行为框架已经被纳入联合国员工职业发展的全过程,包括职员招聘、绩效管理和未来发展,将引领联合国在未来几十年的人事管理工作。为更好地让我国人才能胜任于世界舞台,需要对联合国新的胜任力框架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其标准应用实践。
一、内容:联合国价值观和行为框架的九大要素[2]
联合国价值观和行为框架是近4500 名工作人员共同制定的结果,包括四大价值观和五大行为标准,可以统称为九大要素。四大价值观包括包容(Inclusion)、正直(Integrity)、 谦逊(Humility)、 人性(Humanity),五大行为标准包括联系与协作(Connect and Collaborate)、分析与规划(Analyse and Plan)、交付具有积极影响的成果(Deliver Results with Positive Impact)、学习和发展(Learn and Develop)、适应和创新(Adapt and Innovate)。这九大要素不仅能指导联合国工作人员如何履职,也为人员队伍规划、聘任、学习和业绩管理等各种人力资源过程提供依据。
(一)四大价值观
四大价值观对员工提出了包容、正直、谦逊、人性的要求。
包容。联合国要求员工给所有人以尊严和尊重,坚持公平、平等,尊重多样性、性别平等、反对种族主义、使用多种语言,减少对其他个体的偏见,尊重并理解多元化的文化与观点,与不同背景及身份特征(年龄、文化、种族、社会性别、性别认同、宗教、语言等)的人有效开展合作,并在决策时积极寻求和融入多种视角及思维方式。
正直。联合国要求员工行事合乎道德操守,展示联合国的行为标准,面对不专业或不符合道德操守的行为或任何其他违反联合国标准的情况时,迅速采取行动。对性剥削和性虐待、骚扰、滥用职权或任何形式的歧视行为确保做到零容忍;行事公正公平、勇于担责、诚实可信、表里如一,不计个人得失,不滥用权力;在决策时抵制来自政治或其他行为方的不当压力,支持符合联合国所服务人员和事业利益的决定。
谦逊。联合国要求员工表现出自我认知和向他人学习的意愿,重视他人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征求并考虑他人的反馈和看法;认识到当地情况的复杂性和当地知识的价值,并将两者纳入决策;不贪他人之功,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承认自己的错误并采取行动加以纠正。
人性。联合国要求员工按照联合国的宗旨行事,确保所有决定和行动都优先考虑联合国服务对象的需要,以同理心、同情心和善意对待他人,维护所有人的人权,关注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确保方案和项目与联合国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并考虑决定和行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二)五大行为标准
五大行为标准要求面向联合国的全体成员,但对所有工作人员、管理人员、高级领导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能力要求。
联系与协作。联合国要求员工与他人建立积极的关系,倡导多样性和包容性,在广泛、多样的利益攸关方之间建立信任、协作和伙伴关系,推动联合国的工作,并按照联合国一体化倡议协调一致地工作。
分析与规划。联合国要求员工广泛地收集、分析和评价数据,鼓励工作人员和团队之间共享数据、信息、经验和专业知识,鼓励采取批判性思维和系统方法进行分析与规划,以了解问题,为决策提供信息,提出循证的解决方案并规划行动。
交付有积极影响的成果。联合国要求员工展示专业技能和知识,为交付的成果负责,展现出联合国行为标准,为联合国所服务的人员和事业带来积极影响。
浙江大学国精班学员在联合国总部参加中国青年全球竞争力提升项目
学习和发展。联合国要求员工寻求个人的职业学习和发展机会,与其他部门及伙伴共同协作学习,并为他人的学习和发展作出贡献。
适应和创新。联合国要求员工灵活应对新的背景和文化以及不断变化的环境,在存在压力和不确定性的时候保持自己和他人的积极性,鼓励通过批判性思维、创新性、灵活性和应变能力来打破习惯性做法。
二、变迁:从“386”框架到“4+5”框架
1999 年,联合国发布《联合国未来胜任力报告》,提出未来胜任力框架。这一框架包括3 个维度的内容:3项核心价值观、8 项核心胜任力及6 项管理胜任力。3 项核心价值观要求员工诚信正直、有专业精神、尊重多样性;8 项核心胜任力包括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规划能力、责任心、用户导向、创新精神、持续学习的能力及更新技术的能力;6 项管理胜任力包括富有远见、领导力、赋权增能、绩效管理、建立信任及决策能力。该框架常被称为是“386 框架”。
联合国价值观和行为框架是在未来胜任力框架基础上加以变革,以反映联合国下一个10 年目标。联合国价值观和行为框架将专业性贯穿于四大核心价值观和五大核心能力之中,而不是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要素。例如,行为标准的第三点要求联合国职员展示专业技能和知识,交付有积极影响的结果。与联合国原有的胜任力框架不同的是,新框架要求全体成员具备五大行为标准,而不仅仅是管理人员。这些行为标准要求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管理人员和高级领导展示不同程度的能力,如富有远见、领导力、绩效管理和决策能力等。这表明联合国对所有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能力要求。
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不断发生变化,国际组织必须采取行动适应和应对这些变化,从“386”到“4+5”,联合国新的胜任力框架为联合国员工提供了更为全面、细致的能力要求和发展路径,体现了新时代对国际组织人才的新需求[3]。联合国职员需要具备上述价值观和行为标准,不断更新技术和知识,以更好地履行联合国的使命,推动全球和平、发展和合作,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
三、启示:以新框架为指导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
新时代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应当以联合国价值观和行为框架为依据,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变化,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国际胜任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发设计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相关的证书项目和微专业,综合培养具有道德素养和职业操守、多元背景和跨文化合作能力、可迁移能力和国际事务专业能力的国际组织人才。
首届联合国机构宣讲咨询活动在浙江大学举行
首先,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要注重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培育,突破单一化专业培养的思维局限。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不应局限于某一学院、某一专业或某一课程,而是要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全校营造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氛围。要将四大价值观的培育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各级各类课程活动以及评价标准和方式之中。要注重培养具有道德素养和职业操守的国际组织人才,开设道德和伦理相关课程,涵盖诸如公正、诚实、勇气和责任等方面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其对社会和公共事务的认知,增强其责任感;鼓励学生深度参与小组合作、团队项目等,接受他人的反馈和建议,在协作中体验谦逊、尊重、信任的重要性;培养同理心,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经历的人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强调人权和尊重他人尊严,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和社会服务项目,在现实生活中践行人性的价值观。在培养国际组织人才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国家立场和家国情怀作为根本要求,重视培养其中国立场、民族精神、政治敏锐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4]。根据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特点、能力素质要求、价值观的标准,科学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政课程,厚植人才的爱国情怀和对国际组织价值观的认同。
其次,大学应开发设计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相关的证书项目和微专业,鼓励更多专业院系学生主动参与到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中。大学要培养具有多元文化背景和跨文化合作能力的国际组织人才,树立包容的核心价值观。跨文化交际与合作能力是我国21 世纪人才所必备的能力。提供多元文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能够在多元文化社会中进行平等、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和跨文化交际项目,拓展其视野和思维方式,学习如何解决跨文化沟通和冲突问题;鼓励学生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培养学生文化与种族的平等意识,避免歧视与偏见;为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提供更多样的方式,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与文化自信。
最后,培养具有可迁移能力,并善于处理全球事务的国际组织人才。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和专业改革,打造旨在提高国际组织人才核心素养的新课程体系,以涵盖外交、国际法、国际组织、跨文化交流、国际政治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国际事务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培养学生对国际事务的认知力;以外语类课程提升学生的外语写作交流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整合校内外优质师资力量,形成多学科交叉、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体系,开设各类通识课程,培养与联合国新框架相关的其他可迁移能力。此外,还应开设实战实训实践类课程,开展国际合作,开设长期或短期交流项目给学生提供赴合作高校学习或到相关国际组织实习的机会,提升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适应能力、有效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举办联合国模拟辩论、国际组织文书撰写大赛等;鼓励学生开展研究项目,解决复杂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规划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通过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
价值观、专业能力、可迁移能力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整体[5]。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既要遵循新的联合国价值观和行为框架,也要结合中国基本国情和时代背景,对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方式进行根本性变革。进一步优化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模式,选拔、培养和推送优秀的国际组织人才,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规则制定能力和参与全球治理能力,使我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