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形成发展及时代启示探析
2023-11-11金梭
金梭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结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思想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研究之中。在新时代,党中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系列布局,从战略的高度对国家各领域发展进行部署,其特点都是把社会发展看成一个整体,重视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充分研究并积极落实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和思维方法,掌握其发展脉络和当今价值,对于理论联系实际地做好新时代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形成发展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是马克思在研读前人文献资料、扬弃以往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情况总结出来的。马克思并没有对社会有机体一词进行定义解释,他的有关论述分布在《资本论》等著作的文本中。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展开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其轮廓逐渐清晰。
(一)对有机体和社会有机体概念的阐释
“有机体”的表述源于古希腊,常和“躯体”“器官”相联系,在政治领域用于描述城邦的整体性。19 世纪以来,随着德国古典哲学的演进,“有机体”和“机械体”成为对立的概念,国家和社会内部的种种要素像生命体内的物质一样“鲜活地”运动。在现代,“有机体”一词在生物学领域是动植物的统称即各类生命体,在哲学、政治学等语境下则是一种比喻,意指相互作用、不可分离的整体。
古今学者在研究社会历史及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了社会的“有机性”,孔德、斯宾塞等学者将社会学研究建立在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联系和比较生物有机体和社会有机体。马克思在前人的基础上,克服了唯心主义历史观和机械论的局限,深刻认识到社会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社会有机体”作为一个复合概念,概括了社会整体、内在结构及不断运动着的复杂关系,在这一视域下,社会是由多个方面、多个层次的要素在相互作用中形成的辩证统一、始终活动并产生新事物的物质形态。我国学者李秀林首先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有关论述提升至理论高度,指出社会有机体理论在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的地位[1]。社会是可被人们认识的,具有多重性、相依性等丰富多样的生命属性的动态整体,对社会有机体的内涵应作两方面理解,一方面,社会有机体是与自然界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特殊物质运动形态;另一方面,社会有机体可以理解为一切社会要素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这一整体的运动过程表现为变化发展着的辩证过程[2]。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理论背景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之前,社会有机体思想经历了古代朴素社会有机体思想、德国古典哲学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和近代社会学家的社会有机体思想三个发展阶段,为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形成铺垫了理论背景。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苏格拉底人本主义哲学思想的延续者,克服了苏格拉底囿于单个个体而没有考察社会中的人的缺陷,试图构建一个挽救雅典城邦危局的“理想国”。“国家是大写的人”,在城邦中,劳动者、武士和政治管理者这三个社会阶层各有分工,“在生活中各自完成自己的事”才能使得国家正常运转[3]。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人的社会属性,认为人聚集起来不是简单的追求自给自足,家庭、村坊以至整个城邦在经济、道德、政治等层面相互联系[4]。总体而言,古希腊时期初步形成了社会有机体思想的萌芽,但具体表述尚不明确,具有朴素性的特点。
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康德以目的论为基础,重视人主体作用的发挥,认为社会是一个共生的集合体,在理想情况下应该实现人民掌握立法权、君主掌握行政权的“二权分立”,“各要素都是以交互作用为目地的”[5]。黑格尔认为社会是在“绝对理性”的基础上建构的,各个要素必须趋于同一。家庭是市民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关系中包括伦理、道德与法,是社会有机体的纽带,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要为整体服务,“单个人是次要的,他必须献身于伦理整体”。这一时期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具有抽象思辨的特质,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具有积极贡献。
近代社会有机体思想的代表学者是孔德、斯宾塞。孔德将生物学有机体的概念和组成迁移至社会学领域,认为家庭是人类社会有机体的最小单位,社会从整体来看具有相互联系的特征,语言、财富、社会分工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动态的、复杂多变的有机体,达成和谐的状态。斯宾塞认为,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和人类身体具备的营养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类似,也建立在生产、分配、调节三个系统的基础上。受拉马克、马尔萨斯等学者思路的影响,斯宾塞指出生物体进化的法则同样适于社会进化,强调自由竞争的重要意义,“国家同生物体一样需要遵循同样的生长以及运行的规则”。这一时期的实证主义研究开拓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将生物学研究成果迁移至社会领域,但并未对生物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区别做出正确论断,为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一定程度的辩护,因而具有理论缺陷。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现实基础
回溯世界历史,从18 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欧国家接连发生工业革命,以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分散的小规模手工劳动,并引起社会分工的发展,过去狭小的地方市场逐步聚集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世界逐渐成为各民族、各阶层相互联系的共同体,社会物质、文化产品前所未有地丰富,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也随之达到空前水平。然而,资本主义制度统治地位的确立逐渐使得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资产阶级无止境地追求剩余价值,国际性经济危机频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由生产力发展的推动者变成阻碍者。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马克思正确地阐发社会形态变革的物质基础及社会形态更替的动力提供实践基础,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形成的社会条件。同时,19 世纪德国、英国和法国的三大工人运动持续发酵,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在自然科学领域,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三大成果相继问世,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类比研究提供了可能,改变了人们看待物质世界的片面观念,这些都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形成的科学基础。
(四)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形成过程
伴随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固有矛盾、组成要素和更替规律的不断探索以及唯物史观理论的确立,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的渐进过程。对此,可以以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论为指导对这一过程展开探析。
马克思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时期,开始关注社会的政治、经济领域错综复杂的矛盾并进行了阐释。在《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一文中,马克思开始进行社会物质关系的研究,“这些关系决定私人和个别政权代表着的行动,而且就像呼吸一样地不以他们为转移”,认识到社会是具有客观联系的有机体,向唯物史观的创设推进了一步。在这段工作经历中接触到的社会实际使得马克思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哲学路线,得出国家和法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的结论,坚定了其唯物主义观点。随后,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撰写中,马克思逐渐发掘劳动在剖析社会历史领域时的关键作用,认为世界历史在根本上是人的劳动而不断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手稿》中,马克思还阐释了个人和社会的统一关系,个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表现着人的类本质,而并非抽象地与社会对立。系统说明生产力与物质交往的关系的著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提出了市民社会、生产力、生产方式、交往、社会意识等唯物史观基本范畴,已经将社会的各要素进行全盘考量并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有机体思想真正走向成熟和完善是在巨著《资本论》中,马克思继《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等著作的撰写后,完整而系统地展开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理的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是人类发展进程最根本的推动力量,当现有社会制度妨碍生产力继续发展时,就会在革命运动中转向新的社会形态,人类最高级的社会形态就是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以资本主义社会背景为大框架,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有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历史性地提出社会形态的暂时性,描绘了人类社会的未来趋势,使得社会有机体思想日趋丰富、成熟。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主要内涵
(一)辩证统一:社会有机体的构成要素
认识社会有机体的运行情况并概括其特征,需要先从有机体内部的构成要素入手。其中,自然是人类开展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没有自然,人类生存与发展就不可能维持。对于自然的开发,人类必须做到张弛有度,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取用,最大可能地防治自然风险。人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人的相互交往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把握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是把握人类历史的前提。在任何历史时期,开展物质生产都必须以一定数量的劳动者为基础,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是具体的、历史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结构、水平和发展要求,违背这一规律将导致生产力的破坏。同样,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始终存在着适合与不适合之间的矛盾,矛盾始终处于产生、解决、再产生和再解决的反复运动过程中。简言之,自然、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都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重要要素,它们不仅自身相互联系,还不断与外界交换信息和能量。
(二)实践主导:社会有机体的主要特征
作为社会关系的起源,人类的实践是社会有机体的本质特征,这是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认识社会得出的科学结论。社会有机体具有独特的结构,包含了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是三者的有机统一。社会有机体表现出系统性、动态性与开放性等主要特征。系统性是指社会有机体不是各个构成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自我调节、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按照一定规范运行的整体。动态性是指社会有机体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永远在自我更新,从而高于被动适应环境的生物有机体。其中,社会有机体的活动既有自为、自然的活动,也有自觉、自为的活动,始终以自身需求为根据进行革故鼎新,新的有机体是在旧的社会有机体中孕育出来的。它运动的动力产生于自身,其中决定性的因素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究其根本是生产力的作用。开放性是指社会有机体必须置于开放的环境中,不断与外部环境展开物质、信息的交换。人类社会的早期形态是孤立、相对封闭的,人们忙碌于自给自足而与外界交流极少。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被打通,整个世界发展成一个联动的有机体,继续孤立存在很难赶上开放的社会机体的趋势。社会有机体思想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来源于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实践探索,也包含了否定之否定等辩证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