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与共享”理念在公共文化建筑群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以赣州市综合文化艺术馆项目为例
2023-11-11胡诗文吴少贤
胡诗文 吴少贤
1 项目概况
1.1 研究背景
明朝嘉靖年间,政府为了加强对江西地区的统治和防御,修建了赣州古城,用于粮食储存和兵营驻扎。赣州古城符合明代城市规划的标准,包括城墙、城门和街道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古城毁坏严重,仅保留了部分城墙和城门,如西津门和涌金门等。这些城墙和城门是赣州市的重要标志和历史遗迹,也是赣州的重要景点之一。
1.2 项目概括
2016 年,江西省赣州市组织了赣州综合文化艺术馆设计竞赛,项目场地位于赣州市章江新区的核心区,东接新区中心生态公园,西望章江水系,南临新区中轴线,与赣州市博物馆和拟建的会议中心隔着城市绿带相望。项目拟规划总建筑面积63000 m2,地上建筑面积40000 m2,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和大剧院组成。如何合理安排和组织各个场馆,并融入赣州的历史文化,是本项目规划的出发点。
2 国内外公共文化建筑群的规划设计趋势
目前,国内外公共文化建筑群的规划设计趋势呈现出注重与环境融合、多功能化与综合性、互动性与参与性、区域和社会融合以及建筑的灵活性与可变性等5 个特点:
1)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文化建筑群的设计越来越注重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和地形地貌特征,打造出与自然景观和城市环境相协调的文化建筑群。
2)多功能化与综合性。文化建筑群不再是满足单一功能,而是注重为市民提供多种功能和服务。如1 个文化建筑群包含博物馆、剧院、艺术学校和会议中心等多种场所,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1]。
3)互动性与参与性。文化建筑群倡导观众的参与和互动,在建筑中融入互动元素,如互动展览、艺术装置、沉浸式体验等,让观众能够全身心参与其中。
4)区域和社会融合。将文化建筑群融入当地社会和区域的发展,使其成为区域的标志性建筑[2]。
5)建筑的灵活性与可变性。文化建筑群的设计越来越重视建筑的灵活性和可变性,通过灵活的空间布局和结构设计,使建筑空间能够适应不同的活动和场景,拥有多样化的使用方式。
公共文化建筑群的使用呈现出连接性、共享性、综合性、互动性以及灵活性的特点,其中连接性和共享性尤为明显。因此,如何连接和共享3个不同的场馆,是本项目的主要设计目标。
3 城市发展中文化艺术馆的作用和意义
文化艺术馆是展示、收藏、研究及传承文化艺术品的场所,承载着城市和社会的文化遗产,为公众提供展览、教育、研究等文化艺术服务。它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通过展示文物、艺术品及手工艺品等,能够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城市的文化遗产。
2)突出城市的形象和认知。文化艺术馆能够突出城市的文化特色,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促进城市发展和经济增长[3]。
3)提供公共文化服务。通过举办展览、演出和讲座等活动,为公众提供学习、欣赏和参与文化艺术的机会,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4)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艺术馆吸引文化创意、设计、艺术教育等领域的人才和企业,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为城市的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5)增加旅游吸引力。文化艺术馆可以作为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带动城市旅游服务业的发展。
4 赣州综合文化艺术馆建设项目规划设计
4.1 规划设计方案
本项目的设计构思来源于赣州的明代城墙,通过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诠释古代城墙的意境,将3 个不同场馆的屋面空间和各层外凸平台相互连接,实现空间的高度共享,共同组成公共文化建筑群。场馆之间的连接方式,由古城墙提炼和演化而来,达到了“城台荟萃,又见明城”的效果,如图1 所示。
图1 提炼古城墙意象的设计构思分析图(来源:作者自绘)
建筑形体设计来源于古城墙和赣州客家围屋的现代转译,将历史文脉植入其中,体现出“筑城墙以见历史、建楼台以载文化”的设计概念,如图2 所示。
图2 城墙与围屋转译示意图(来源:作者自绘)
通过将城市中央公园的景观引入文化建筑群内部,实现建筑群与城市景观的渗透共享,创造与自然交织的生态建筑。将城市中央公园延伸至文化建筑群,形成公共绿坡和广场,并渗透入建筑群内部,形成层次丰富的缓坡通往建筑群的二层平台。平台可以连接各个场馆,并且结合了各类交通形式创造出多变丰富的开放空间。对建筑的“第五立面”进行一体化设计,作为观景平台、观演广场或者是景观花园。
在文化建筑群的空间划分和功能分区上,将建筑群划分为“生态绿化带”“创新文化带”和“活力城市带”,如图3 所示。其中,“生态绿化带”无缝衔接城市中央公园,“创新文化带”是市民文化交流共享的核心区域,“活力城市带”是综合文化艺术馆与北侧城市商务办公楼之间的过渡界面。
图3 文化建筑群的空间划分和功能分区(来源:作者自绘)
赣州综合文化艺术馆的空间设计极为重要,设计团队从景观空间立体化、建筑公共空间差异化、二层连廊通达化及内外空间渗透化4 个方面进行空间打造,目的是形成一个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赣州综合文化艺术馆鸟瞰效果图,如图4 所示。
图4 赣州综合文化艺术馆鸟瞰效果图(来源:作者自绘)
1)景观空间立体化。统筹考虑中央城市公园与文化建筑群,将城市开放景观空间立体化,形成公共文化建筑群中充满活力的城市绿核。
2)建筑公共空间差异化。结合具体使用功能,进行活动空间形式设计,形成形态各异的空间。
3)二层环廊通达化。建筑群的各单体建筑之间联系紧密,因此要将建筑交通空间通达化,形成连通且便捷的建筑群。
4)内外空间渗透化。围绕建筑群形成绿化带、文化带和城市带,打造内外相互渗透的开放空间,营造出尺度协调、宜人亲切的空间节点。
4.2 设计挑战和应对策略
连接建筑单体可以使建筑群具有整体性,连接方式既可以是垂直的,如楼梯和电梯等,也可以是水平的,如庭院、广场和屋面等。然而,连接建筑单体增加了建筑群的复杂性,给规划设计带来了挑战。
1)空间布局和流线的设计挑战。单体建筑的连接要考虑到建筑物的空间布局,连接方式要合理,流线要顺畅,且不能影响主要功能空间的使用。因此,在设计前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规划,确保空间布局和流线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4]。
2)建筑风格统一性的设计挑战。文化建筑群的连接要与建筑风格相协调,保持建筑群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创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文化氛围。在设计连接形式时,要采用统一的设计语言和风格,使整个文化建筑群呈现出协调一致的外观和氛围。
3)设计创意的挑战。建筑连接形式的设计要富有创意,且能够突出文化元素,体现建筑群的主题和意义,吸引市民的注意力和兴趣。因此,要在设计中融入创意和艺术元素,用独特的设计手法和材料展现文化的内涵和特色,从而提升建筑群的艺术性和吸引力。
4)与城市环境融合的设计挑战。文化建筑群要与周围城市环境相融合,建筑的连接形式需要充份考虑周边的环境特点和景观要素,需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营造出统一的氛围和视觉效果。因此,要进行详细的现场调研和环境分析,合理利用景观元素、材料和色彩等,以实现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统一[5]。
文化建筑群的连接与共享既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创意设计,能够充分地体现文化建筑群的整体性,发挥建筑群的吸引力,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文化体验和交流空间。
5 结语
本文研究了公共文化建筑群的设计趋势,总结出此类建筑群可以采用“连接与共享”的设计理念,实现建筑群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赣州综合文化艺术馆的规划设计,采用“连接与共享”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和互动空间,打造出与赣州历史紧密相连且满足市民需求的文化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