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裸鲤一龄鱼种池塘培育技术
2023-11-11丰朝晖祁洪芳俞录贤付生云魏盼盼崔恩慧阿怀云
丰朝晖,祁洪芳,俞录贤,付生云,魏盼盼,崔恩慧,阿怀云
(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青海 西宁 810016)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半咸水湖,湖中裸鲤是唯一大型经济鱼,是湖泊生态系统的核心。由于人类活动因素,导致资源量急剧减少,严重影响到青海湖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人工增殖放流是一项能快速补充生物群体数量、稳定物种种群结构、增加水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是青海湖裸鲤资源恢复和资源增殖在封湖育鱼政策下的重要措施。青海湖裸鲤资源由2002年的2 600吨增长到2022 年的11.41 万吨,是保护初期的44 倍。一龄鱼种池塘培育是最基础的生产环节,淡水池塘一龄鱼种培育技术已成熟运用,至今在青海湖各河道增殖放流1.97 亿尾。现将青海湖裸鲤池塘一龄鱼种培育技术小结如下。
一、设施
原种场有池塘18 口,单个面积4.5~7.1 亩,水深2~2.5 米,长方形,东西走向,注排水方便,池底平坦,保持有10~15 厘米淤泥。设沉沙池两口,面积分别为8 亩和10 亩,开放式水渠,采取单一品种养殖方式。
二、池塘消毒
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经20 天左右利用太阳光曝晒至淤泥疏松、杀灭病原菌、改善淤泥通气条件。干法清塘,用块状生石灰化水泼洒,用量150~180 千克/亩,用铁耙将池底淤泥耙动,使生石灰与淤泥充分混合,改善淤泥酸性环境。注水时用70 目的筛绢过滤,防止野杂鱼及敌害生物的进入。
三、鱼苗来源及运输
由沙柳河泉吉河和布哈河黑马河增殖实验站人工孵化,已平游1~2 周,卵黄囊吸收完全,无损伤、无畸形,经检测体表无寄生虫,水花鱼苗规格1.2~1.5 厘米/尾。用塑料鱼苗袋(双层、45厘米×60厘米)运输鱼苗,加入盐度为5的盐水和青霉素10 万单位左右的清新水,约为袋容量的2/5,大约5升,每袋装2万~3万尾,充氧密封运输,有效时间在8~10 小时。7 月初鱼苗下塘,夜晚运输,一般凌晨12:00-1:00 点出发,220~265千米路程,清晨日出后将鱼苗下到池中,在运输途中车厢底要铺设棉质垫层,防止塑料鱼苗袋被扎破漏水、漏气,注意遮盖,防止风吹、雨淋。
四、池塘准备
清塘后放水时(5~10厘米)必须用铁耙翻动塘泥,使轮虫休眠卵上浮或重新沉积于塘泥表层,促进休眠卵萌发。高原昼长夜短,采光时间长,水温的提高使水中的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给鱼苗提供天然饵料。初期池塘注水在60~70 厘米,以便能迅速提升水温,每天泼洒豆浆并配合硅藻源、小球藻、浮游动物助长剂等生物制剂,鱼苗适口的饵料生物繁殖得快,密度也大,过5~6 天池水中轮虫数量即大量增加,并出现高峰期。
五、鱼苗下塘
充氧密闭长途运输的鱼苗往往处于麻痹甚至昏迷状态(肉眼观察,袋内鱼苗大多沉底打团)。因此,经5~6 小时运输来的鱼苗,必须先放入鱼苗网箱中暂养。暂养前先将鱼苗袋放入池内半小时,当袋内外水温一致后(一般需15~30分钟,水温不能相差2℃)再开袋,少量灌入池塘水,然后慢慢把鱼苗倒入池内的网箱中暂养。一般经0.5~1.0小时暂养,鱼苗血液中过多的二氧化碳均已排出,鱼苗集群在网箱内逆水游动。鱼苗经暂养后,需泼洒鸡蛋黄+拌猪油的黄豆粉水料(黄豆∶猪油∶盐为93∶6∶1)方可下塘。鸡蛋需在沸水中煮1小时以上,越老越好,取蛋黄掰成数块,用双层纱布包裹后,在脸盆内漂洗(不能用手捏出)出蛋黄水,淋洒于鱼苗箱内。
六、驯化培育
豆浆每天上、下午各泼1 次,每次泼15~17 千克/亩(约需1 千克干黄豆),配合生物制剂维持池内轮虫数量。鱼苗下塘10 天后,每次泼洒豆浆数量可增加到30~40千克/亩,以培养水蚤等枝角类大型浮游生物。鱼苗生长20 天后,开始在池边浅水处寻食,此时应在豆浆中加入开口料,向人工投喂转化。豆浆拌粉料1.5~2.0千克/亩,池边均匀泼洒,为期7~10 天。1 个月后开始投喂饲料,进行鱼苗驯化。用原池水拌粉料向整个鱼池四周泼洒,然后逐渐缩小泼洒范围,直到定点饲喂,投放浮性饵料框。每天驯化3~4 次,用口哨声给鱼苗1 个条件反射,粉料要均匀泼洒、撒开,以免影响水质。每次驯化40 分钟,10~15 天鱼苗可形成集中摄食。经过35~40 天培育,鱼苗平均规格达到3.3 厘米/尾、1 克/尾左右,正常投喂即可。
七、投饵和水质调控
裸鲤是杂食性鱼,偏向肉食性,所以饲料成分水平粗蛋白质≥42.0%、粗脂肪≥8.0%、粗纤维≤6.0%。为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应遵循“四定”原则,根据鱼体规格及时更换不同粒径饲料,1-3 月投喂鱼体重的1%~2%,4 月为5%左右,5-7月为6%~8%。裸鲤喜清新富氧水质,池塘水色一般为淡黄褐色或淡绿色较好,透明度在30~40 厘米。透明度小于30 厘米,如浓绿色、蓝绿色或黑褐色,这种水色鱼苗摄食不好,还容易得病,所以水色和透明度是水体肥瘦程度的直接体现,也是养好鱼的关键,每天要坚持测量透明度和观察水色,根据透明度和水的颜色适时调整饲料投喂量并进行换水。6、7、8 月水温在20~24℃,要保持2米以上高水位,增加鱼苗的活动空间。裸鲤是冷水性鱼,一年四季都可以进食,最适水温12~20℃,夏秋季节水温达到25℃以上裸鲤鱼种会出现禁食,连续28℃以上2~3 天,池鱼会出现死亡现象。地下水水温8~13℃,适时使用地下补充水源调整池塘水体温度。
八、冬季管理
由于高原地区气候寒冷,鱼苗越冬期长达4~5个月,所以越冬前期要加强秋季培育,以增强其体质,提高抗病、抗逆能力。加强饲料投喂,日投喂量是鱼体重的5%~8%,每天投喂3~4 次,每次投喂0.5~1 小时,以大多数鱼苗吃饱游走为度。冬季池塘水温0~4℃,水质既要较肥,又要较为清新。冬季坚持每天清晨打直径2~3 米的冰眼,观测水色、透明度、水位及水生动物情况,每天1~2 次适量投喂,不留残饵。冰面出现凹面说明池塘渗水,要尽快加注新水。在越冬期间要每月给池塘加1次水,改善水质,增加溶氧,白天注、晚上停。下雪后及时清扫,以免影响水体中的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九、日常管理
每天测量水温、透明度和观察水的颜色,经常加注新水,每次加水10~15厘米调节水体肥度。
每天必要的3次巡塘包括清晨查看鱼种是否有严重浮头现象,中午观察鱼种的活动及投饵台摄食情况,黄昏时查看鱼池注排水和鱼种活动有无异常。正确合理使用增氧机,改善池塘水体的溶氧条件,特别是晴天中午开两小时增氧机,以偿还底层氧债。
在整个养殖阶段都要有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质变化,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例如水中氨氮>0.3,就要泼洒沸石粉来降低氨氮。5-8 月,每15~20 天用生石灰调水杀菌,提高水体的pH,用量15~18 千克/亩,将生石灰放在池边的浅水处,待其反应化浆后,用铁锹向池中泼洒。pH 要保持在8.0~8.7,以保证鱼苗的正常生长。
要勤捞蛙卵、蝌蚪和脏物,保持水体清洁。
十、小结
池塘时常注入一股新水,边进边出,且保持一定的水位,使池塘水体处于微流水状态,为鱼种提供了适宜的水体环境。
鱼苗下塘时,面临着适应新环境和尽快获得适口饵料两大问题。在下塘前投喂鸡蛋黄+拌猪油的黄豆粉水料,使鱼苗饱食后放养下塘,实际上是保证了仔鱼的第一次摄食,其目的是加强鱼苗下塘后的觅食能力和提高鱼苗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布哈河是青海湖裸鲤亲鱼上溯主要产卵河道,年平均流量26.7米3/秒,水体pH 8~8.2,青海湖水体pH 高达8.95~9.03。根据裸鲤自然生长水体的特征,定期泼洒生石灰使池塘水体pH 在8.0以上,保持水体的弱碱性,不但能杀灭水体中的多种病原生物,还能改善水质,给裸鲤鱼种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