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罐故乡
2023-11-10张钰璇
张钰璇
出发时,她把一罐缤纷的糖果一股脑儿塞进背包,兴高采烈地乘着雾中列车,远走他乡,去南方寻一个闪光的梦。
列车启动了,她满心期待地遥想着那个未曾涉足的南方国度,紧紧地抱着那罐随着列车摇摇晃晃而发出沙沙声响的糖果。那糖纸包裹着的,是北方家乡独有的草木醇香,是那一方清透湛蓝的天,是冬日里的那一丝纯粹,是养育了她十八年的那一 黄土,是家乡人似火的热情。绿的、蓝的、黄的,挨挨挤挤,憨态可掬。趁着时光还漫长,她小心翼翼地打开那罐子,缓缓剥开五彩的糖纸,像是打开一封封古早的信。沿着清香,顺着印记,她似乎看到家乡过往的一切,都翩翩地应声而落……
她剥开一颗墨绿色的糖,深沉、庄严、生气勃勃。家乡的草木,就犹如这北方的冷冽一般,不屈、有风骨。没有南方的温润如玉,没有湿软的水汽;没有水乡的桥边人家,没有柔曼的碧波。北方的家乡,皆是挺拔与刚直,从这边,横冲到遥远的边际。这里草木葱茏,在雾中蒙着一层灰,为裸露的冷凉平添了一分肃杀之气。这糖的味道,融在嘴里,皆是清凉。
她剥开一颗淡蓝色的糖,清朗、肃穆、一尘不染。遥望天际,它澄清得透蓝。在那里,她似乎又看到儿时在窄胡同里牵着的纸鸢,在除夕夜里裹着棉衣站在天台上赏的烟花,又听到在夏日晚饭后传来的玩伴的欢笑声,在傍晚嚼着口香糖畅谈着的不着边际的理想,一切都那么远了。那时,她什么也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只知道梦会飘,会把人们带到白天。这糖她不忍心嚼,只等它一滴一滴流进心里才好。
她剥开一颗纯白色的糖,厚重、无暇、坦坦荡荡,那是北方下雪的日子。不知去了南方,她是否还能看到这飘零的雪花。此刻,她只想再看一眼这纯粹的银色国度。如果说雪色与月色之间,还有第三种绝色,那大抵是大雪纷飞时家乡的颜色了。它写下第一个白色的句子,剩余的,交由人们来完成。于是,她又看到爸爸扶着她在雪地里滑行,小伙伴们伸手等一片完好的雪花落在袖口。人们眼看着天地熔铸成一种颜色,偶尔幻想:家乡的雪,是画错地方的颜料——他们宁愿让这种错觉延续,直到来年的春天可好?
她剥开一颗金黄色的糖,饱满、丰盈、朴实无华。在糖纸摊开的一瞬,她嗅到了扎根在泥土里的生命的芳香。浩浩荡荡的黄土地,养育了憨厚朴实的家乡人。在她的记忆中,北方的汉子学不会多情,单刀直入,却又是那么真实可靠;北国的姑娘学不会娇弱,风风火火,却又是那么自然可爱。淡黄的麦浪、土黄的大地、金灿灿的玉米,还有闪着光辉的家乡人,他们深爱着脚下的这片沃土,学不会飘零,一板一眼刻在骨子里的,是由内而外的豪气与倔强。
她剥开一颗橘红色的糖,鲜亮、艳丽、热情似火。人们或许听说过农家雄浑的腊酒还有那丰足的鸡豚,不错的,那便是山西村了。北方的人们大多爱直行,学不会拐弯,找准了爱的人,必定用力地奔向前去,却也留存一丝浪漫的温热。将糖含在嘴里,她又听到节日里喧天的锣鼓声,那是家乡人真挚的热烈;她又看到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那是家乡人平凡的热忱。日子本是写在水上的字,任它浩浩地淌过,迎难而上,乘风破浪,她将这一颗火热抿在嘴里,印在心上。
列车轰隆隆驶过,转眼,家乡已被抛在身后。可以说,她已经如愿飘向南方了。或许,也并没有。她始终感觉到,那高悬天空的、轻盈的、飞舞着的——那分明有一只牽线的风筝在拖曳着自己。或许,每个远走他乡的孩子都是一只飞翔的风筝,无论走得多远、多么无边,蓦然回首,在风筝线的那头,总会有一双紧紧攥着线头的苍老的手——那饱含着家乡与游子无法分割的缠绵的情愫。“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她也深知,在未来的某一天,她也会生发出这样的情感——可她不愿意这一天到来。
列车稍有颠簸。思索片刻,她更加用力地抱着怀里的糖果,一遍又一遍抚摸着罐子外侧的精致纹路。糖果在罐子里叮当作响,她的心也随之更清明了。她喜欢糖果撞壁的清脆声响,就好像也映照着她内心的回想。到站了,她的心情重归平静,她第一次坚定地站在南方的土地上。她也始终记在心里:行囊中,还有一罐故乡。
(责任编辑/戴婕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