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视野下的体认哲学
——当代学术前沿之思

2023-11-10王寅

外国语文 2023年5期
关键词:客观主义后现代语言学

王寅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 400031)

0 序言

我国自2018 年提出“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来,“新文科”即被奉为新时期文科教育的一种发展战略,主张“文史哲”打通,文理科兼顾,理论与应用并举。 我国文科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呈现出一派新气象,还对世界文明(国外语言学界缺少这一模式)作出了重要贡献。 语言学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特征,但我国外语界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意识相对薄弱(王初明,2020)。 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自2005 年以来大力倡导外语界同行学习和研究西方语言哲学,已取得一定的成就:每年举办中西语言哲学夏日书院(已举办16 届,有3000 多人次的高校外语教师和研究生参加),每两年召开一次年会(已召开八届),现已有几十所高校在研究生的课程中增设了“语言哲学”。

近十几年来,川外一直重视语言文学研究生的(语言)哲学教育,与“新文科”的思路完全吻合。特别是一批导师对雷科夫和约翰逊的“体验哲学”有较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且有了很多新的认识。本文拟在新文科视野下论述川外体认团队提出的“体认哲学”。

1 后现代的体验哲学

西方哲学不仅经历了三个转向,笔者(2019)认为它还出现了“第四转向”,现将这四个转向的要旨简述如下:

(1)毕因论(又叫本体论、存在论):专注存在的实在性,追问世界的本质,强调客体对主体的镜像决定关系①西方哲学的第一次转向是相对于早期(公元前6 世纪)的“自然哲学”(世界的本质可用自然物质来解释,如泰勒斯的“水说”、阿那克西米尼的“气说”、赫拉克利特的“火说”、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论”等)而言的,将世界的本质转向到抽象概念。。

(2)认识论:专注存在的认识性,追问人类的知识来自何处,以及心智如何再现世界,强调主体对客体的决定关系。

(3)语言论:专注存在的表达性,追问“语言”与“客观和主观”的关系,理想语哲学派强调语言与世界同构,日常语哲学派强调语言与人和语境的动态关系。

(4)后现代论:反思上述三个转向中的基本观点,批判一系列传统哲学观,强调存在的人本性和多元性,否定本质和真理,重视非理性。

后现代哲学观点各异,且有很多自相矛盾的论述,因此笔者(2014:105)为方便论述将其分为三期:(1)人本性和批判性;(2)解构性和破坏性;(3)建设性和体认性。

雷科夫和约翰逊(Lakoff et al.,1980/1999,下文简称“雷约”)在反思传统形而上哲学的基础上建构了“体验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 俗称 Philosophy in the Flesh①参见笔者(2003)在《哲学动态》第7 期上的评介。)”当属第三期,它包含三项基本原则:(1)心智具有体验性;(2)思维的无意识性;(3)概念具有隐喻性。

我们认为这些原则都具有后现代哲学的典型特征:(1)在西方学界流行唯心论时他们提出了唯物主义的体验观;(2)在流行研究有意识思维的年代重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性;(3)在流行求真的形而上哲学主流中强调违反事实的隐喻观。

这三项原则都具有后现代哲学第二期反潮流的“解构性”和第三期的“建设性”等特征。 “心智的体验性”批判了西方学界的唯心论以及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强调了“身是心之基础”,这显然属于唯物论阵营。 基于其上的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简称CL)据此深刻批判了索绪尔和乔姆斯基等基于唯心主义哲学所建立的语言学理论,终使语言学研究重归唯物论的殿堂。

“思维的无意识性”显然接受了后现代哲学家、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研究成果,否定传统哲学仅关注有意识的认知。 他主张将“意识”分为两个层次:意识vs 无意识,并重点研究了后者。 雷约接受了弗洛伊德的观点,且认为无意识思维占95% 以上,这就挑战了传统哲学仅关注有意识思维的取向。

“概念的隐喻性”为CL 早期的代表性成果,它批判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真理观,即为能掌握本质,必须排除人本因素,依据事实讲真话,而将A 说成B 的“隐喻”故意混淆范畴,必然会妨碍人们获得真理,当为哲学家所不容。 而雷约发现人类的“假性思维”和“违反事实的语言”无处不在,是人类须臾不可或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不用它来思维人类就无法生存。 不管是文学家还是哲学家都要用大量的隐喻来表达思想,别无他法,正如雷约二氏于1980 年出版的经典著作书名所示MetaphorsWe Live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隐喻机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认知方式。

体验哲学的建设性体现在:将这三条已有人论述过的原则整合为一个全新理论“体验哲学”,有力地反思和挑战了时下盛行的西方哲学,建构了一种新方案以作弥补,参见雷约(1999)封面和封底的介绍,使其明显带上了“建设性”的特征。 据此可认定,他们顺应了西方业已流行的后现代哲学解构思潮所建构的“体验哲学”,当可划归“后现代哲学”时期。

但遗憾的是,雷科夫本人未能认识这一点,对后现代哲学全然不知,笔者于2016 年访问美国时曾与他当面交流后现代哲学,他坦然表示对怀特海(Whitehead,1929)、柯布(Cobb,2002)等著名建设性后现代哲学家一无所知。 这就给我们的研究留出了充足的空间。

2 体验哲学之功与过

2.1 功

正如雷约(1999)在《体验哲学——体验性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一书的副标题以及封皮和封底上的文字所言,该书反思和挑战了西方主流思想,彻底改变了西方传统哲学的信条,对全世界学术界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毫无疑问,他们对全球学术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基于体验哲学所建立起来的CL,终于使得语言学界摆脱了索绪尔和乔姆斯基等基于唯心论和客观主义所建语言理论之束缚,开启了语言理论研究的后现代新时期,这才是CL 的历史意义及其学术价值之所在。国内外从事CL 研究的一大批学者,未能认识到这一点,不可不谓憾事一桩。 甚至还有人(Dᶏbrowska,2016)公然谴责CL 犯有七宗重罪,这只能表明他们缺乏哲学视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未能认识到CL 之哲学意义所在。

另外,体验哲学的研究方法也很值得学习和效仿。 马克思所建构的“辩证唯物论”,其方法就是将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相整合,而在我国马哲教学中只讲内容,不讲方法,此乃一大失误。 我们在学习马哲时不仅要知其内容,也要熟悉其整合性(可用网络词语Duang 来表示)研究方法。 雷约二氏虽未系统学习过马哲,却不经意间遵循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将前人分别提及的三条原则整合为“体验哲学”,这很值得我们深思,充分说明Duang 之法具有普遍意义(王寅,2021)。语言学界很多伟大的学者都是循此道而为之的。 如索绪尔和乔姆斯基分别将经济学和数学中的“供给vs 需求”以及“生成观”整合进语言学理论,前者在结构主义语言理论中提出了“横组合vs 纵聚合”“能指vs 所指”;后者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中提出了语言的生成性。 韩礼德将“系统”与“功能”整合为“系统功能语法”。 我国著名的建设性后现代哲学家王治河、樊美筠(2011:55)也是基于马克思这种整合论研究方法提出了“第二次启蒙”(王寅,2022:367-368)。 可惜的是,马克思这种Duang 研究法在诸多学术界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体验哲学向我们展现了这一研究理念,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2.2 过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功与过总是结伴而行的。 经过这些年的思考,我们发现雷约的哲学视野尚不够开阔,现简述如下:

(1)在论述“心智的体验性”时未提及马列主义的唯物论,这大为不妥,是中国学者所无法认可的。

(2)体验哲学虽具有后现代哲学的诸多特征,而雷约二氏却没有深刻认知到这一点,这说明他们尚缺乏哲学的最前沿动态。

(3)基于体验哲学所建构的CL 强调用十数种认知方式(互动体验、意象图式、范畴化、概念化、认知模型、心智空间、概念整合、隐喻转喻、识解、关联)来统一解释语言各层面的心智成因,但始终未将其上升到后现代的体验人本性哲学高度来论述(潘文国,2006;李洪儒, 2001, 2002)。

(4)他们在书中提出要反思语言哲学和后现代哲学之不足,但未加细说,或许就未打算说清楚。

(5)他们虽对传统哲学深恶痛绝,但经常徘徊于“体验性 vs 非体验性”“意识性 vs 无意识性”“隐喻性 vs 非隐喻性”“客观主义vs 非客观主义”二元之分的阴影之中。

这都表明雷约二氏在建构“后现代的体验哲学”时,还染有形而上学的痼疾,很有必要对其进行修补,以正视听。 为此我们基于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客主兼治论,以及后现代哲学中的多元论、象豹观等对体验哲学进行了本土化修补,提出了“体认哲学(Embodied-Cognitive Philosophy)”,主要论述了以下七个议题:

① 用“体”和“认”两者的结合实现“感性论vs 理性论”的结合。

② 批判“客观主义vs 非客观主义”之分,倡“客主兼治”和SOS。

③ 人类“认”的局限性决定我们永远走在“转语性体认”的旅途中。

④ 用认知/体认语言学中的“识解观”来解释人类的主观性来自哪里。

⑤ 用认知/体认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论”解释人类创造力来自哪里。

⑥ 仿照基于体验哲学建构CL,我们基于体认哲学建构了体认语言学。

⑦ 详析体认语言学的核心原则以解释 “物质如何决定精神”的过程。

本文主要论述前两个议题。

3 体认哲学可望实现感性论与理性论的整合

西方哲学一直纠结于“客观”与“主观”之间的先后关系,围绕它在哲学界出现了两大阵营:感性论(Perceptualism)和理性论(Rationalism)①笔者主张用感性论和唯理论取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避免过多的政治色彩。。 这便是人们常说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是先有物质还是先有精神,前者认为先有物质,后者与其相反。 雷约二氏在“体验哲学”中也述及了这一重要的哲学命题,但所提的“客观主义vs 非客观主义(Objectivism vs Nonobjectivism)”之对立区分,明显带有形而上学二元论的印记。

我们知道,2000 多年的西方哲学史就是一部形而上学的历史,该术语中的“形”意为“本质”,要能找到事物的本质,必须遵循“客观主义”哲学路线,认为现实世界存在一个客观的、绝对的真理或本质②西方哲学常将其称为“形”,它是哲学家的终极关怀,“形而上学”便来自于此。,哲学家的任务就是找到它,便可掌握真理,指导一切。 人们之所以能找到真理,是因为人具有一个重要本质:我们的心智可镜像般地认识外部世界,所说的语言也与世界同构,因此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就与客观外界具有抽象性的对应关系。 但是,哲学家们在寻找真理的过程中出现了方法上的分歧:感性论者(或曰:经验论者、唯物论者)认为人的一切知识或观念源自感性或经验,当据此寻得真理;而理性论者(或曰:唯理论者、唯心论者)认为人类先天具有的理性能保障我们可靠地认识真实世界,当据此寻得真理(Lakoff et al.,1980:195)。

我们认为感性论和理性论各自都有不妥之处。 马列主义认为,人类的知识分两大类: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前者是基于体验和实践获得的,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后者是基于前者的升华,只有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人类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掌握真理,但对两者的互动和结合语焉不详。为此,我们(2021)建构了本土化的“体认哲学”以弥补体验哲学之缺陷,用“体”突显马列主义的唯物论,用“认”强调马列主义的“客主兼治论”以及后现代哲学所倡导的“体验人本观”和“多元论”,还能为“感性论vs 理性论”之对立找到一个较好的结合方案。 在此基础上笔者(2009)还提出了“主客主多重互动理解模型(SOS)”来批判雷约武断二分“客观主义vs 非客观主义”之误。

4 基于SOS 反思“客观主义vs 非客观主义”之二分

雷约二氏(1980, 1999)虽激烈地批判了传统西方形而上哲学(其核心为二元论),但他们却武断地二元区分出了“客观主义vs 非客观主义”,且在体验哲学中毫无保留地接受了后者,认为世界不存在什么客观真理。 我们为方便读者,结合西方哲学的四个转向将其简史概括如下:

图1 西方哲学简史概览

显而易见,雷约的这种二元切分,本身就有传统形而上学的遗孑,说明他们尚未彻底摆脱形而上学二元论世界观,也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非客观主义”,顾名思义,就是要走向“客观”的对立面,这一术语本身就具有较大的误导性,而且也反映了雷约二氏依旧行走在“真与假、是与非”的传统二元论的惯性思维之中,仍然未能跳出形而上学的窠臼。 再说了“非客观主义”与体验哲学的第一条原则“心智的体验性”不相容,后者强调身体经验的客观性,它与空间的互动是人类形成初步认识的基础,这说明我们还是能识得部分真理的,若从这个角度来看,与“非客观主义”这一术语显然是背道而驰的,说明雷约的体验哲学本身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不自洽性。

马克思主义既强调物质是精神的基础,又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大力倡导“客主兼治论”,后现代哲学中的体验人本观与此相同,即在我们的认知中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我们的语言表达也是如此。 基于这一基本原理我们(2009)率先提出了“主客主多重互动理解模型”(Subject-Object-Subject Multi-action Understanding Model,简称SOS),以弥补雷约二氏的“客观主义与非客观主义”二分之重大失误。

我们知道,在西哲第一次转向的“毕因论”阶段,学界主要奉行“客主(Object → Subject,简写OS)”原则,遵循从“客观”到“主观”的认识过程,且以机械论方法为主,认为客观世界可镜像般地投射入人们的心智之中,或曰:人们的思维和概念都是对外部世界的客观性机械反应,完全排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并错误地认为如此这般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世界的真理。

在西哲第二次转向的认识论阶段则颠覆了这一关系,很多学者接受了康德的先验认识论,奉行“主客(Subject → Object,简称SO)”原则,颠倒了两者的位置(这才有了“转向”一说),将“主观”置于“客观”之前,人们心智中先天就有的四大知性范畴强加在客观外物上,这才使我们认识了世界,这一翻转正是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之要害。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西方哲学开始出现第三次转向(语言论),主要聚焦于客、主两者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基于语言与客观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早期的“理想语哲学派”,认为意义取决于客观外物,语言与世界具有同构关系,塔尔斯基的名言“Snow is white is true if and only if snow is white.(雪是白色的,当且仅当雪是白色的。)”就是一个最佳概括。 这一基本观点可冠名为“语言与客观(Language& Object,简写LO)”的关系。 后期的语言哲学家们基于语言与主观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日常语哲学派,突出了语哲研究中的人本因素,重点论述人与日常语言和语境之间的关系,可冠之以“语言与主观(Language & Subject,简写LS)”的关系。

在西哲第四转向的后现代时期,哈贝马斯等著名哲学家还提出了“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简写SS)” 和 “共识真理观(the Theory of Truth by Consensus)”,强调人类的共识是通过语言在人与人之间进行协商而形成的,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性,大有忽略客观存在之倾向,这也遭到很多学者的诟病。

马列主义所倡导的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精神的基础,物质具有第一性,精神是派生的。 但人也有主观能动性,对同一现象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体认语言学尝试用“识解”来解释主观能动性)。 按照马列主义的这一观点,人一旦掌握了正确的理论,就可改造世界。 据此我们在审视西方哲学就“客体-主体”之间关系认识不足的基础上,基于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后现代哲学的最新认识,建构了“SOS”,将具有基础性的O(客体)置于中间,两边各有一个S(主体),意为:人们面对的是相同或相似的客观世界,这是决定全人类必有许多共同的认识,它也是人类得以相互沟通,进行交际的基础,这也是我们所提出的“体认哲学”中“体”之含义。 特别是自然科学,全世界几乎所有学者都可能有相同的认识,这也完全符合马列主义的唯物论。 此模型中两边的S 在面对同一个O 的时候,有时S 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这也完全符合马列主义所论述的“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辩证原理,这便是我们在“体认哲学”中“认”之含义。 因此,SOS 认为上述有关主客关系的种种论述都有偏颇,它不仅包含了上述OS、SO、LS、LO、SS 等观点,更强调这些要素之间的多元互动关系,据此便可较好地解释我们如何认识外物和理解世界的途径。 显而易见,在这一过程中既有主观,也有客观,更有两者或多者之间的互动,若加入“语言”因素,更可彰显出该模型的多元互动性。 据此我们就可较好地驳倒雷约的“客观主义vs 非客观主义”的二元区分。

5 结语

本文在文史哲打通的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视野下,深入考察了雷约所提出的体验哲学,认为它代表着当代哲学研究的前沿之一,值得语言学界密切关注。 但我们也发现它有诸多不足之处,我们基于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客主兼治论,以及后现代哲学中多元论等观点提出了“体认哲学”以作弥补。 本文还基于体认哲学中的SOS 来反思雷约二分“客观主义vs 非客观主义”之不足。

标题中之所以用“当代学术前沿”,是依据“哲学是一切科学的女王”[康德,1781(邓晓芒 译,2004:第一版序1);1783(庞景仁 译,1982:144);黄颂杰,2002:213],以及“哲学是母体学科”(王寅,2014:77)而言的,诸多学科都是在哲学的摇篮里生长出来的。 因此,体认哲学也可为其他诸多学科提供理论基础,据此我们于2014 年提出了“体认语言学”(王寅,2014a),因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基于“体(感性知识)”和“认(理性知识)”而获得的,这就是殷猛博士提出的“体认+”。 川外体认团队据此建构了“体认语言学、体认翻译学、体认语法、体认语义学、体认语用学、体认修辞学、体认社会语言学、体认地名学、体认传播学”等,可尝试建构本土化的体认学科体系,这也完全符合我国当下的“新文科”发展战略和科研应遵循“继承创新”的精神,走“中国智造”之路。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客观主义后现代语言学
《坠落的人》中“拼贴”的后现代叙事意义
90后现代病症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社会危害性判断标准问题研究
试论德里达解构方法论(策略)的矛盾性
生命尊严的确立和制度化
社会语言学名词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修辞学”——从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的兼容、互补看认知修辞学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