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思政元素融入乡村规划课程

2023-11-10王思雨谢颜莉高利峰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乡村规划思政专业

王思雨 谢颜莉 高利峰

(商洛学院,陕西 商洛 726000)

2020 年5 月28 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课程思政的战略举措、重要任务、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等九项纲要。[1]自此,各高校以学院、系为单位,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开展了课程思政的学习和建设。

城乡规划专业旨在培养从事城市和乡村规划研究与实践的应用型人才,促进我国城乡发展和建设。[2-3]在“三农”问题不断被重视、全国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乡村规划课程作为城乡规划专业的主干课之一,课程中引入思政元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认识到作为一名城乡规划师对促进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本文以商洛学院城乡规划专业乡村规划课程为例,根据乡村规划课程基本情况,探索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内容和方法,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引导学生争做乡村振兴的践行者,提升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使命感。[4-5]

一、思政元素融入乡村规划课程的重要意义

乡村规划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主干课,课程一般开设在第八学期,教材大多选用李京生编制的《乡村规划原理》,课程整体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以乡村规划与发展为核心,聚焦与乡村发展相关的特色产业、人居环境、遗产保护与开发等问题的讲解,旨在使学生了解乡村空间的构成、我国各地乡村居住环境的差异性与多样性,能熟悉城乡可持续发展相关概念、乡村规划布局的历史与现状,解决乡村环境因素与乡村居住系统相互影响的问题,掌握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正确方式,为今后进行乡村规划各项建设综合部署打下基础。

思政元素融入乡村规划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乡村规划与农村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将思政元素融入乡村规划课程中,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农村发展的重要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参与农村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身体力行地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另一方面,能够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乡村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需要多方考量的综合性实践工作。思政元素的融入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乡村规划的系列实践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的实践精神和团队意识也得到了增强。从目前看,受到教材资源不足、培训师资短缺、教学模式落后等问题的影响,思政元素融入乡村规划课程现实不容乐观,本研究将以此为出发点深入论述思政元素融入乡村规划课程的策略。

二、可融入乡村规划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

乡村规划课程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掌握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又要让学生具有一定的乡村规划设计技能,在课程中应不断强调工程伦理教育。因此,根据乡村规划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及课程特点,分析其课程思政元素可分为家国情怀、工匠精神、法治意识、职业伦理、生态意识、文化自信、人文关怀、价值塑造八方面。[6-8]具体内容为:

1.家国情怀:作为未来的规划师,需要培养学生厚植爱国主义,不怕辛苦,敢于扎根农村,无私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

2.工匠精神: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规划成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章制度,制图规范,精益求精。

3.法治意识: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严格土地用途的管制、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以及耕地红线、生态红线的保护,保障我国土地安全。

4.职业伦理:作为未来的规划师和乡村发展的建设者,了解其职业道德素养的评价体系,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5.生态意识:“农村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保证,农村生态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生态系统。”[9]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生态文明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绿色环保理念的融入。

6.文化自信:教育学生在规划过程中保护农村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了解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7.人文关怀:我国农村中存在大量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规划设计中要关注这些弱势群体的需求,以人为本,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建筑设计。

8.价值塑造: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认识乡村历史,认识乡村发展过程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客观规划乡村,改造乡村。

三、思政元素融入乡村规划课程的尝试路径

(一)提升专业教师素养,深挖课程思政元素

专业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主体之一,提升其思政素养,是落实课程思政的基础。首先,专业课教师要明确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重要性,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思政教师、辅导员和心理教师的职责,专业教师也需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做出行动;[10]其次,专业课教师要提升个人思想品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乡村规划课程的教育教学和国家政策、发展战略息息相关,专业教师应该多关注国家时政,不脱离时代,紧跟党的政策方针和发展路线,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并且言传身教;[11]最后,专业课教师在提升自身的基础上,深挖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比如从乡村规划课程教学内容、乡村建设案例等方面,探索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成长、提升思想道德的元素(表1)。专业课教师应注重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和辨析能力,善于从乡村规划课程素材中挖掘相关的思政元素,并借助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加以实施,以此来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和思政素养。

表1 思政元素融入乡村规划课程教学设计(节选)

(二)建设专业教学团队,编制课程教学方案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接受课程思政的内容,实现课程思政目标,应组建一支高素质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比如在整合专业课教师力量的基础上,还可以邀请思政课教师结合乡村规划课程特点进行探讨,将思政元素编制到课程大纲、教案、教学设计和课程目标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加以渗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复习和作业中尽可能融入思政元素。[12]

根据乡村规划课程特点,可运用视频和照片展示我国乡村快速发展变化和多元文化底蕴,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三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兴旺产业和美好生活,认识到乡村文化的多元性、活态属性和被保护、被重视的需求。案例解析和小组作业汇报是乡村规划课程最高效的思政教育方式,在案例解析时深挖案例中的思政元素,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提升思政素养(表2)。将思政元素融入小组作业汇报,在完成作业和汇报作业的过程中,学生有自我思考和相互讨论的过程,加深专业知识思考和思政的自我探索,一举多得。[13]

表2 《苟坝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区规划》思政元素的融入

表3 思政元素融入乡村规划课程考核模式

(三)实践协同育人,完善考核机制

乡村规划课程是以设计实践为主的课程,实践课的学时在总课时中占到了67%,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和理论的协同育人。乡村规划实践课程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使学生在真实乡村规划设计中可以对所学的理论内容和思政元素进行进一步观察、思考、认知、体验、感悟和实践,将思政元素不仅停留在教师的理论教学中,还体现在学生课程设计整个过程中,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教师教育和自我感知的“桥梁”。[14]在考核机制中,教师应该注重实践考核和理论考核中的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结合。理论考核可以在课前预习任务中融入思政元素,课堂中提出关于思政的问题,进行课堂问答和小组讨论,课后作业中布置一些读后感或思政案例搜集的任务,最终在考试中也可以出类似的题目。实践课程的考核要过多关注过程性的考核,作品的设计与绘制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通常分为一草阶段、二草阶段、三草阶段、正式图纸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有小组内部讨论、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小组汇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思政元素的自我思考和制图过程中体现的工匠精神,都是思政元素无声融入课堂的体现。[15]

四、结束语

希望通过对乡村规划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探索,完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响应国家“立德树人”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更深层次地贯彻落实,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减少城乡差距,培育思想道德品质高尚,爱国爱党爱人民,既有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又有时代担当与责任,可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无私奉献的青年乡村规划师。

猜你喜欢

乡村规划思政专业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贵安新区葵林村乡村规划探究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休闲旅游型乡村规划研究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