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期末 自我评估(一)

2023-11-09赵晓峰

《学习方法报》历史中考版 2023年24期
关键词:世界国家材料

赵晓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历史学家罗荣渠在《美洲史论》中写道:作为“世界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他所指挥的军队解放的国土十倍于西班牙的国土,成为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拿马六个国家的奠基者”。这位伟人是( )

A.克伦威尔 B.圣马丁 C.玻利瓦尔 D.华盛顿

2. “旧世界的界标一个接一个地消失了:禁止蓄须和穿长袍,引进儒略历,简化字母,宫廷妇女不再闭门不出,芬兰湾畔的圣彼得堡被建成新首都。”这些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

A. 彼得一世改革 B. 1861年农奴制改革

C. 十月革命 D. 新经济政策

3. 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带动文明开化

C. 发展近代工业 D. 进行政治改革

4. 1885年,当第一辆本茨三轮汽车行驶在大街上时,人们惊呼:“这汽车里装了个神奇机器!”这个“神奇机器”应该是( )

A. 电动机 B. 蒸汽机 C. 发电机 D. 内燃机

5. “1600年,在法国和苏格兰,每6个成年人中仅有一个略微识字……到1850 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60%以上的成年人能够读书写字。”这种转变源于( )

A.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 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D.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6. 右图所示纪念币是为纪念一位英国人诞辰而发行的,他在1859年出版的著作标志着19世纪人类对自身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是( )

A. 贝多芬 B. 巴尔扎克

C. 达尔文 D. 托尔斯泰

7. 右下图是美国画家约翰·辛格·薩金特1918年在法国西部战线生活了四个月后,完成的绘画《毒气战》。该作品体现了( )

A. 凡尔登战役伤亡惨重

B. 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

C. 美国反对战争的态度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

8. “这是20世纪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解放了深受资本主义和农奴制残余压迫的俄国各族劳动人民,建立了工农当家作主的国家。”这一“重大事件”是( )

A.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B. 二月革命

C. 十月革命 D. 苏联成立

9. 孙中山指出“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中国的落后”。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 B. 凡尔登战役的进行

C. 二月革命的胜利 D. 《九国公约》的签订

10. “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这说明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

A. 高度集中 B. 多种经营 C. 自由竞争 D. 市场为主

11. 1932年,在美国中西部的一些地区,人们将玉米作为燃料,因为烧玉米比烧煤更便宜。为改变这一状况,美国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大煤炭供应 B. 推行“以工代赈”

C. 限制玉米产量 D.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12.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1945年2月4日—11日,雅尔塔会议协调盟国行动。上述材料的整理,有助于理解( )

A. 二战爆发的原因 B. 法西斯的疯狂进攻

C.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D. 二战的伤亡情况

13. 若把美苏开始冷战、西欧经济得到恢复、日本的崛起、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和万隆会议的召开等史实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 )

A.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B. 一战后世界的变化

C.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 二战后世界的变化

14. “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1961年不结盟运动成立”“1990年纳米比亚宣布独立”“199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这些史实共同反映了( )

A. 世界殖民体系建立 B. 亚非拉国家的发展

C. 法西斯主义被粉碎 D. 拉美人民捍卫主权

15. 右图是某国际组织官网中的一个栏目“我们的活动领域”所示内容,此国际组织是( )

A. 国际联盟

B.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 联合国

D. 世界贸易组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

16. (12分)俄乌冲突牵动着整个世界的神经,更深层次反映俄美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方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

——摘编自19世纪60年代某文献

材料二 沙皇时代和苏联时期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比例

材料三 面对新的战争形势,罗斯福考虑将所有同德、意、日进行战争的国家组成一个大同盟,通力合作,打败法西斯。

材料四 美国对苏联的不信任正如同苏联对美国的不信任那样根深蒂固,这种彼此间的不信任导致了进一步的恶性循环,因此在两国中制造出更多的不信任和庞大的军费开支……它反映出美苏之间纯粹意识形态上的矛盾。

——摘编自大卫·哈伯斯塔姆《最寒冷的冬天》

(1)材料一是在哪场战争中颁布的文献?试从经济角度分析这场战争产生的积极作用。(4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从沙皇时代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比例,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苏联经济变化的主要原因。(2分)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大同盟”是指哪一组织?(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苏之间呈现出一种什么状态?(2分)

(5)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影响国家关系的因素。(2分)

17. (14分)人口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法、德、美四国的人口增长

材料二 1913—1920年欧洲部分国家的总人口(单位:百万人)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人口进入了有史以来的第三次加快增长时期。1950—1975年,世界人口增长了15亿,其中12亿在发展中国家。这与发展中国家新独立后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的改善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有关。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口增幅最大的国家及原因。(4分)

(2)请你从材料二中提取一个历史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50—1975年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原因。(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人口变化的因素。(2分)

18.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世界重大历史事件列表

(1)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6分)

(2)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改革与发展”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见本期)

本期参考答案

期末自我评估(一)

1. C 2. A 3. B 4. D 5. B 6. C 7. D 8. C  9. D 10. A 11. C 12. C 13. D 14. B 15. D

16. (1)戰争:美国南北战争。积极作用: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

(2)主要原因: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进行了工业化建设。

(3)组织: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4)状态:冷战。

(5)因素:国家实力,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等等。(答出两点即可)

17. (1)国家:美国。原因:开展工业革命;维护国家统一;外来移民的迁入;等等。

(2)【示例一】信息:欧洲主要国家人口下降。说明:一战造成欧洲大量人员伤亡。

【示例二】信息:奥匈帝国在1920年没有人口统计数据。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匈帝国解体。

(3)特点: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发达国家。原因: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条件改善,医疗水平提高,等等。

(4)因素: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战争影响、社会条件的改善、医疗水平的提高等。(答出两点即可)

18. (1)演变: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是多极化趋势。

(2)观点:改革促进社会发展。

论述:1921年,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1933年,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开始缓慢的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促进了经济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结论:改革是强国之路,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期末自我评估(二)

1. B 2. A 3. D 4. C 5. A 6. C 7. A 8. B 9. C 10. B 11. B 12. A 13. C 14. D 15. D

16. (1)特点:贸易线路多;贸易范围广;商品种类多;交易数量大。(任答两点即可)

(2)史实说明: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交通工具的改进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密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新的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出现,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背景: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人类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等等。(任答两点即可)

17. (1)战争:美国独立战争。

必要性:战后成立的邦联是一个松散的联盟;邦联在处理战后经济恢复、国家政权建设等方面软弱无力,无法适应形势的需要。

原则:分权制衡(或三权分立)。

(2)相似之处:都促进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合作;都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都为战后国际秩序的确立奠定了基础;都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任答两点即可)

(3)杜鲁门时期: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行冷战政策,以“遏制”共产主义。

布什时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企图建立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

18. (1)共同原因:地理位置优势、制度创新。

(2)观点: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论述:荷兰进行国家体制和现代商品经济制度方面的创新,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股份制公司和证券交易所;17世纪中期成为世界商业霸主称霸海上。英国确立新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前提条件,18、19世纪英国成为最强盛的军事和经济强国。

结论:制度创新能激发生产者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世界国家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最美材料人
把国家“租”出去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