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实践导向型预防医学本科生毕业设计模式探索
2023-11-09陈雾诗钟泽培梁力汉姚梦迪田泽众
陈雾诗,钟泽培,梁力汉,姚梦迪,田泽众,杨 燕△
(1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 深圳 518107; 2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党政办; △通讯作者)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并强调依托于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的建设,加快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1]。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2]。为了满足培养应用型专业实践人才的社会需求,我院充分利用专业实习基地的优质资源,在传统的校内导师指导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基地实践导向模式,并将这两种模式同时运用于我院2018级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探索基地实践导向模式作为新型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以及利弊,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对策,为进一步探索基地实践导向模式在未来的运用以及提升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级五年制本科生,共78名,其中基地实践导向模式组学生26人,占比33.33%,校内导师指导模式组学生52人,占比66.67%。
1.2 研究方法
1.2.1 校内导师指导模式 目前,预防医学专业本科采取的毕业设计模式主要是传统的校内导师指导模式,即学生在完成专业实习后返回校内,由学院组织安排将学生分配至各教研室完成毕业设计及论文撰写,毕业设计开展的全程将在校内导师指导下进行。
1.2.2 基地实践导向模式 学生在实践基地开展为期约一年的毕业设计,并完成毕业论文撰写,整个过程除参加学院组织的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及论文答辩外均于实践基地进行,并由实践基地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指导。其中承担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基地导师均经相应标准筛选,筛选标准主要包含职称、是否有指导经验、是否具有独立科研项目等。
1.2.3 调查问卷 教师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我院预防医学专业5名本科生进行预调查,并根据预调查情况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3,4]。正式的匿名自填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由年级辅导员协助组织调查对象进行问卷的在线填写与提交。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基本信息、毕业设计实行模式、指导教师职称、论文选题方向及课题来源、毕业论文质量情况、对基地实践导向模式的认可度等。此外,教师还通过教务系统收集研究对象的毕业论文成绩进行比较。
1.3 统计分析
教师采用EXCEL 2016和SPSS 24.0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用频数和百分比描述资料;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校正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检验水准α= 0.05,双侧检验P<0.05被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毕业设计基本情况
2.1.1 指导教师职称 本次调查回收问卷78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问卷78份,问卷有效率100%。基地实践导向模式组中,校外指导教师副高及以上职称者占比76.92%,校内指导教师副高及以上职称者占比100%;校内导师指导模式组中,指导教师副高及以上职称者占比86.54%,由此可以看出,校内外带教资源均较为优质。
2.1.2 论文选题所属二级学科专业方向 论文选题方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方向的论文选题最多(46.15%),其余依次为营养与食品卫生方向(17.95%)、环境及劳动卫生方向(14.10%)、病原与传染病防控方向(12.82%)、卫生管理与卫生法方向(6.41%)、其他(2.56%)。
课题来源上,校内导师指导模式组学生的毕业论文课题均来自于校内导师科研项目,而基地实践导向模式组的学生中多数论文课题来源于校外导师科研项目(46.15%),其次来源于与校内外导师商议后自拟项目(42.31%)及实习基地项目(11.54%)。论文课题来源较为多样,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信息资源完成毕业设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满足学生不同兴趣需求。
2.2 不同模式实行效果的对比评价
2.2.1 学生能力提升效果对比 学生普遍认为自身能力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其中认为论文写作能力得到提升的学生最多,占比为87.18%,其次为统计分析能力(84.62%)、科学研究能力(80.77%)、汇报展示能力(74.36%)、专业素养(66.67%)、沟通交流能力(58.97%)、实践操作能力(50.00%)、团结协作能力(37.18%)。本文对基地实践导向模式组和校内导师指导模式组学生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后,虽然并未发现两组学生能力提升效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团结协作能力这一项存在着一定的趋势(P=0.098),表明采取基地实践导向模式可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见表1)。
表1 学生能力提升效果 人(%)
2.2.2 毕业设计成果质量对比 在毕业设计成果发表方面,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多数学生的毕业设计成果没有发表(91.03%),已经发表及准备或正在投稿的学生仅占比8.97%,且基地实践导向模式组和校内导师指导模式组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毕业设计成果质量 人(%)
本文根据以上结果进一步对毕业论文成绩进行分析后,发现基地实践导向模式组中毕业论文成绩为优秀者占比69.23%,而校内导师指导模式组中毕业论文优秀者占比46.15%,虽未发现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具有一定的趋势(P=0.054)。同时,并未观察到两组学生在获得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3 对基地实践导向模式的认可度对比 在基地实践导向模式组的学生中,认为该模式对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有帮助或很有帮助者占比57.70%,而在校内导师指导模式组中仅占23.08%,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此外,基地实践导向模式组学生相较于校内导师指导模式组学生更为认可基地实践导向模式(P=0.008)(见表3)。由此可见基地实践导向模式组学生对该模式持有更积极的看法,而采用校内导师指导模式的学生对基地实践导向模式的实行并不具备信心。
表3 对基地实践导向模式的认可度 人(%)
在学生关于基地实践导向模式实行的意见反馈中,问题主要集中于:校外导师在毕业设计开展过程中无法提供有效的指导与帮助(如提供数据分析及论文撰写相关意见);在学生需要与校内外导师共同沟通时,校外导师通常因故不能参与;校内外导师研究方向较难统一,导致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时难以平衡两者的意见等,表明基地实践导向模式在真正落实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困难与挑战。
3 讨论
我国对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逐渐形成以实践应用为导向的趋势[5,6],使得具有针对性的专业实践能力训练,成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关键。为应对这一转变,各大高校的预防医学专业陆续加强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前往基地进行实践训练的机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7-10]。本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校内导师指导模式,基地实践导向模式可以通过提供实践经验、学术指导、职业发展支持、学术合作和个性化发展机会,为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助其全面发展学术能力和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职业挑战。
基地实践导向模式虽然具有潜在优势,但在实际运用于本科生毕业设计开展过程中时仍存在一定的脱节问题,导致其不能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作为本科生开展毕业设计的主要组织者与管理者,学院和基地在毕业设计的整体筹划安排以及流程引导把控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此,积极面对并解决基地实践导向模式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为本科教学过程中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以及公共卫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综合调查研究结果,本文建议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优化改善。
首先,在进行学生导师双向选择时,学院需要对校内外导师近年主要研究方向、近期研究成果,或从事的岗位工作内容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并根据研究方向对筛选的校内外导师进行分类匹配组成“1+1”推荐搭配,作为学生选择时的参考。必要时学院还可以组织开展导师见面会[11],促进双向选择前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
其次,毕业论文指导方案中需要明确导师职责及分工,若选择基地实践导向模式,则校外导师将作为第一导师,指导毕业课题的全过程,包括设计、实施等,校内导师作为第二导师负责对课题设计及毕业论文的撰写等提供辅助指导意见。方案中还需要阐明基地实践导向模式中校外基地导师的具体指导时间、频率和沟通方式,并根据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保障基地实践导向模式实行过程中三方沟通交流的高效性。
最后,由于目前实践基地的教学科通常缺乏针对教学指导工作的考核标准与细则,导致对基地导师管理流于形式,其教学指导职能难以完全实现[12]。因此,建立完整严明的考核评价体系对于实现良好的基地导师管理具有一定必要性[13]。其中考核目标应该明确具体,考核标准应该细化和可衡量,主要包括工作量分配、沟通交流频率、各阶段进度监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学生反馈等,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从而促进基地实践导向模式实行过程的规范化。
基地实践导向模式的引入能够充分利用校外实践资源,联结校内外导师,使学生在获得丰富实践经验的同时,提升其对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工作中的应用性理解,并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和实际工作对各方面能力的需求,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在这个需要多方共同参与的特殊环节中,高校的预防医学专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让部分或全体学生实行基地实践导向模式,并在其实行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善方案及优化过程,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资源,促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综合能力与专业素养,以更好地应对现实社会的公共卫生挑战,达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实践型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