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研究现状与前沿热点分析
2023-11-09夏晓丽夏兰天
夏晓丽,夏兰天
(济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同时对全面发展协商民主、完善协商民主体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等作出重要部署。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也是国内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把握国内协商民主的研究现状与前沿趋势等重点问题,为构建中国风格的协商民主理论体系和话语传播体系,更好推动协商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等提供理论支持。国内关于中国协商民主的学术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化以后,学界主要关注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特征、功能、价值及渠道等基本理论问题,也有学者研究中国政治协商和政党协商制度的协商功能等。进入21世纪,随着西方协商民主理论著作的翻译和介绍,学界一方面研究中西协商民主理论的比较,一方面关注中国城乡基层协商民主实践案例的创新等。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以来,学界的研究成果呈现出多方面、多领域持续深化的研究态势,学术理论研究与国家推动协商民主发展的政治实践是一致的。
一、样本来源与研究方法
为了更好地分析我国协商民主研究的现状与热点问题,本文采用CiteSpace软件,对该领域近20年的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在CNKI数据库中,釆用高级检索,以“协商民主”为主题,设置时间跨度为“2002—2022”(检索时间为2022年2月14日),文献“来源类别”勾选“核心期刊”和“CSSCI”进行检索,检索结果显示主题为“协商民主”的期刊文献为3288篇,获有效文献2134篇。本文通过CiteSpace软件进行数据转换,生成数据库,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将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生成以“协商民主”为主题的发文趋势图、关键词共现分析图、关键词词频表、关键词聚类图、关键词时空图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力求比较全面准确地把握国内2002—2022年间协商民主研究的基本情况、前沿热点及变迁趋势等基本问题。
二、研究的总体状况:协商民主的发文数量及趋势分析
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数量能够反映出该领域研究的总体状况和基本趋势。由图1可见,国内2002—2022年间的协商民主研究发文数量的变化趋势反映了学界对协商民主研究的基本情况,具体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图1 协商民主领域研究文献的数量分布
第一阶段为协商民主研究的起步阶段,时间跨度为2002—2012年。从发文数量来看,这一阶段,协商民主开始进入国内学界的研究视野,2002年、2003年、2004年发文量较少,学界研究刚刚起步,协商民主研究成果数量有限。2006年,国家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协商是我国民主的重要形式之一,由此掀起了学界对协商民主研究的一个小热潮。2006年起,有关协商民主领域的文献数量明显增多;2007年之后,每年的发文量达到上百篇;2008—2012年处于波动上升时期,这一期间对协商民主的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拓展丰富深化。从学术研究的历史背景看,2002年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来访,作了关于“民主的三种规范模式”的演讲,内容涉及协商民主,开始引起学界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关注。国内学界开始大量翻译和介绍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相关著作,关注西方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代议制民主的关系,客观评价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困境等。学界对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逻辑、基本理念与实践案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指出西方协商民主中存在着政党因素缺失的不足①高奇琦:《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中政党因素的缺位及其修正》,《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136页。,面临着协商民主的主体、过程及目的性的三重困境,①吴晓林、左高山:《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三重困境——基于政治伦理的分析》,《人文杂志》2010年第6期,第37—41页。认为中西方协商民主有着本质区别,两者在内涵、实践基础、制度与形式、价值追求以及协商主体的平等性等方面存在差异。②郭小聪、代凯:《试论中西方协商民主的区别与联系》,《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6期,第61页。学界重点对比研究中西协商民主的不同,对中国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指出中国协商民主建设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新时代的时代特征和价值追求,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等。③杨弘、肖克:《论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逻辑基础及启示》,《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3期,第70页。
第二阶段为协商民主研究的迅速发展阶段。时间为2012—2015年,从发文数量来看,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协商民主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文献数量几乎呈直线式上扬,2015年达到高峰,之后两年发文数量出现小幅度回落。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等重要论断后,学界主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基本理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互动关系、我国两会制度、人民政协职能优化、城乡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创新案例等展开持续深入的研究,反映了我国学界研究与国家推动协商民主发展的政治实践相一致的发展态势。
第三阶段为协商民主研究的持续深化阶段。2015年之后发文数量呈缓慢下降趋势,2016年、2017年发文量虽减少但依然保持在300篇以上。虽然这一阶段的文献数量有所减少,但协商民主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深度不断加强。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作用”,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等要求。在此背景下,这一阶段学界重点关注党中央报告中有关协商民主的论述,并进行全面及时的理论宣传与政策解读;同时研究主题关注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构建健全的协商民主体系、丰富协商民主制度化实践、以协商民主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协商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等方面的研究。2017年后,随着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系列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认识的厘清和深化,相关学术讨论的热度逐步呈现下降趋势。
三、协商民主研究的热点主题分析
通过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和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分析,可以归纳整合出协商民主领域的相关研究热点主题。
(一)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
论文的关键词能够对一篇论文的研究内容作出精准、核心的概括,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形成关键词共现图谱,可以准确把握协商民主的研究主题与热点。在CiteSpace中,设置节点为“关键词”,时间切片是一年,时间跨度设置为2002—2022年,得到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2),共生成177个节点,219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141。
图2 协商民主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
图中圆形为节点,节点大小不一,表明关键词共现的频次存在差异。节点越大,说明该关键词共现的频次越高。密度则表示该领域研究主题的集中程度,密度越大,说明该领域研究主题相对集中,反之,表明该领域研究主题相对分散。如图2所示,节点最大的关键词为协商民主,其次是人民政协,之后依次是政治协商、民主、选举民主等。点击NetworkSummaryTable,获得关键词详细参数,经过整理可以得到2002—2022年间协商民主领域关键词的共现频次,选取出现频次高于20的关键词,经过降序排列,可得到图3。
图3 2002—2022年协商民主领域关键词词频表(N≥20)
高频关键词能直观地展现某一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方向。图中频次代表2002—2022年间协商民主研究领域关键词出现的次数,中心性表示该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同时在一篇文献的频率,即表示该关键词的影响力,初现年份代表关键词首次出现的时间。如图3所示,“协商民主” (1251)、 “人民政协” (181)、 “政治协商” (86)、 “民主”(67)、“选举民主”(66)、“民主政治”(63)、“国家治理”(54)是出现频次比较多的关键词。其中,“协商民主”是中心性最高的关键词,说明“协商民主”在该研究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引领力,其他关键词都围绕着协商民主展开,“协商民主”起到了贯穿其他研究主题的关键性作用。综合来看,国内学界对协商民主领域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都同国家提出的民主发展战略相联系。研究成果既有理论层面的深度思考,又有实践层面的调查探究。一是从理论层面,学界不断加强对协商民主理论的学理阐释,研究的主题涉及协商民主的民主价值与功能、政治协商制度、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关系、政党协商、协商民主制度化等。二是从实践层面,立足于我国民主建设的现实状况,调查研究城乡基层协商民主创新形式、党际协商民主取得的成效等,研究主题涉及统一战线、基层治理、村民自治、和谐社会、公共理性、群众参与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分析
使用关键词聚类图谱,可以分析协商民主的研究热点分布情况,将关键词进行整合分类,可以表明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在CiteSpace中,点击ExtractClusterKeywords,选择LLR算法,进行提取聚类关键词操作,得到该领域所有关键词的聚类图谱(如图4所示),图中包含11个色块,每个色块都代表一个聚类。由聚类的详细参数可知,这一聚类分析图的模块值(Modularity)为0.7745,大于0.3,表明分析出来的模块结构是有效的,平均轮廓值 (MeanSilhouette)为0.9359,表明聚类结果是可信的。
图4 2002—2022年协商民主领域关键词聚类图谱
图4的11个聚类以JHJ0-JHJ10编号,聚类标号越小,则其包含的热门关键词数量越多,聚类标号越大,包含的热门关键词数量越少。所以标号越小,越能代表这一研究领域的热点主题。图中的11个类别分别是JHJ0协商民主、JHJ1民主、JHJ2人民民主、JHJ3乡村治理、JHJ4国家治理、JHJ5人民政协、JHJ6和谐社会、JHJ7社会主义、JHJ8多党合作、JHJ9政治参与和10JHJ政治协商,基本反映了近20年来学界对协商民主的研究主要围绕着上述11个聚类展开。
(三)研究的热点
通过对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和关键词聚类图谱及其节点信息的分析,可以将协商民主领域的研究整合为五大热点。
研究热点一: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生成逻辑的研究。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生成逻辑不同于西方协商民主,研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生成逻辑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坚定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自信与理论自信。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协商民主在我国的深厚的文化基础、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制度基础五个“源自”的概括①邓凯、俞海萍:《政治文化、政党制度的伟大创造——写在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七十周年之际》,《光明日报》2018年4月29日,第1版。,学界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生成逻辑进行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一是从理论逻辑层面开展研究。学界认为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多党合作理论以及统一战线理论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②宋连胜、李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源头探析》,《理论学刊》2013年第3期,第4页。。二是从历史逻辑层面开展研究。学界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有学者从历史的角度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兼收并蓄”“天下为公”“求同存异”等具有的协商文化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基础和历史基因。③齐惠:《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历史基因探析》,《科学社会主义》2015年第6期,第17—20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以民为本”及“治道民主”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④段治文、杨光:《论中国式协商民主的逻辑形成》,《理论探讨》2017年第2期,第18—20页。三是从实践逻辑的层面开展研究。学界认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进行的民主探索,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围绕着党的中心任务开展丰富的协商民主实践,对协商民主的指导原则、方式方法、实施路径等进行了总结,提炼出一套科学完整的协商民主理论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⑤王志刚、池忠军:《中国共产党协商文化的生成逻辑、发展进程与基本经验》,《理论导刊》2022年第3期,第28页。人民群众广泛的政治参与,是推动协商民主实践的主体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协商民主实践顺利开展的政治保证;多元的社会力量,为协商民主实践提供了广泛场所。⑥郭红军:《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的形成因素》,《江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第21—22页。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生成逻辑包含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协商理念、中国共产党不懈的民主探索与实践积累等。
研究热点二: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内涵、价值及功能的研究。
对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内涵的研究,以党的十八大为界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党的十八大以前,学界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内涵的研究较为笼统,学理分析不够深入。如杨炳超将协商民主的内涵概括为公民充分协商公共问题,通过彼此交流来说服他人或转变自身认识,通过公民充分的政治参与,达到公民自治和科学决策。协商民主包含两个阶段,一是公民间信息的交流,二是公民广泛参与决策过程。⑦杨炳超:《协商民主:内涵、背景及意义》,《东岳论丛》2021年第2期,第179页。再如张献生和吴茜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概括为平等讨论、广泛参与、求同存异、兼顾各方、优化决策五个方面。⑧张献生、吴茜:《坚持、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新视野》2007年第5期,第69页。党的十八大首次确认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这一概念,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学界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内涵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其内涵。陈家刚从民主形式、决策方式、治理形式出发,强调“作为现代民主形式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不同的政治行为者在尊重权利和理性的基础上,通过平等的对话协商和讨论,达成共识,做出符合公共利益的合法决策”。⑨陈家刚:《依法治国与协商民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第6期,第5页。有的学者从中西协商民主比较的角度出发,认为要将社会主义与协商民主相结合,赋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本土化、民族化、中国化的内涵,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各个政党、阶层、团体等,就共同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进行协商,达成共识,作出决策,实现整体的发展。①李军、田晓玉:《政治体制改革视野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思考》,《理论探讨》2013年第3期,第130页。有的学者从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的关系出发,认为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选举民主的关注点在于权力的赋予,忽视了权力的运行,而协商民主强调公民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协商,以此推动权力运行的民主化,弥补了选举民主缺乏关注权力运行的缺陷,使选举民主得到质的提升。②刘俊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探究》,《贵州社会科学》2020年第9期,第18—19页。还有学者认为要从结构上整体来把握协商民主的内涵,从协商民主的主体、协商的平台和渠道、协商的内容、协商的程序和规范、协商的目的等五个要点来把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科学内涵。③肖立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制度体系及价值》,《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3年第7期,第15—16页。
对协商民主的价值及功能的研究是学界关注的又一热点,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聚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功能。对于协商民主的理论价值,有学者认为协商民主以公民参与决策作为民主的核心价值,突破了以往把民主局限在选举和监督的环节,将民主进一步扩展到决策的过程,并注重协商过程的利益表达,弥补了民主的缺陷,加深了人们对于民主的理解,对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④燕继荣:《协商民主的价值和意义》,《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第29—30页。有学者认为协商民主凸显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显著优势和独特价值,弥补了选举民主的不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⑤胡柳娟:《新时代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适应性、独特价值与发展路径》,《河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第57页。对于协商民主的实践功能,国内学者主要研究协商民主在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和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功能。学界重点关注协商民主在提高民主决策的科学性、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动基层民主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房宁认为协商民主作为真正民主的制度,有利于集中民心和民智,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提高追求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协商民主有利于推动政党、社会新型群体和民族间社会关系的整合,减少矛盾摩擦,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⑥房宁:《中国道路的民主经验》,《红旗文稿》2014年第6期,第4—5页。学界还注重研究协商民主对国家治理的政治功能,有学者认为协商民主在国家治理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协商民主有利于利益共同体的营造,其包含的文化底蕴与政治参与形式有利于情感共同体的凝聚,发挥协商民主的国家治理功能,保障党治理国家的有效性。⑦胡小君:《民主协商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价值、实践与路径分析》,《河南社会科学》2020年第9期,第25—31页。
研究热点三:关于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研究。
健全和完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和实践形式,发挥协商民主制度优势,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是协商民主领域研究的热点。陈家刚提出协商民主制度化应遵循增量改革创新与存量资源挖掘相结合、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一致等原则。⑧陈家刚:《协商民主:制度设计及实践探索》,《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第64—65页。有学者研究我国两会制度、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制度化等问题。杨东曙、刘学军以人民政协三大职能演变进程为依据,提出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就是要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全过程。⑨杨东曙、刘学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基本依据——基于人民政协职能演变的思考》,《科学社会主义》2018年第2期,第116页。有学者提出要促进人民政协程序的完善,提高人民政协开放度,构建协商论坛使人民政协更好实现协商民主的功能。①蒋田鹏:《人民政协的制度创新尝试:协商论坛》,《理论月刊》2014年第2期,第113—114页。学界认为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要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协商民主运行的体制机制,提高协商民主程序的规范性,增强协商结果的强制力。有学者从法律层面提出更加具体化的对策,认为要在适当时机制定专门的《协商法》《政协协商法》《政府协商法》等,运用法律手段推动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②宋连胜、董文静:《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特点与价值》,《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年第2期,第169页。
研究热点四:关于城乡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的研究。
学界对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城乡社区协商实践的创新案例和协商个案。学界主要以浙江、四川、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的民主议事会、市民评议会、民情恳谈会等城乡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创新案例为研究样本,集中分析基层城乡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协商实效、创新意义及面临的现实问题等,并从中总结可供推广的创新经验。何包钢认为浙江温岭的民情恳谈会、民主商谈会是社会主义民主性质的创新实践,对其持肯定态度,基层的协商不以投票解决问题,试图通过协商达成共识,这个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分歧,但经过数轮协商,最终会达成共识。③何包钢、陈承新:《中国协商民主制度》,《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15—17页。郎友兴作为“民主恳谈会”及其蕴含的协商民主理念,为我们深化农村民主实践找到了基点。④郎友兴:《让农民的协商民主有效地运行起来:浙江省临海基层协商民主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5期,第40页。对于基层协商民主创新实践面临的实际问题,有学者指出我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实践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协商主体民主意识淡薄、村民参与度低,协商主体结构失衡,缺乏健全的协商机制。也有学者指出城乡基层协商民主创新实践中存在形式主义,过于注重形式创新而忽略协商实效性,甚至有些地方政府跟风推动基层协商,为了创新而创新等。
研究热点五:关于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的研究。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协商民主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彰显。学界关于二者互动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重点研究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的契合性、协商民主的国家治理功能、国家治理之于协商民主的意义、协商民主发挥治理功能面临的问题等方面。协商治理是实现国家和公共治理利益目标的特定政治机制。⑤王浦劬:《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第15页。协商民主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协商民主具有内在张力,能够培育国家治理所需的多元主体并提升参与主体的理性品质,发挥其作用和功能,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⑥方刘松、蒋建新:《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机制》,《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第35—36页。同时,国家治理的多层次和多主体参与治理的特点,突破了协商民主在主体和范围上的制约,推动了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发展。⑦李翔、许昌敏:《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的内在关联与互动构建》,《江汉论坛》2015年第6期,第63—64页。学者在寻求两者理论契合及充分肯定两者有利互动的基础上,对协商民主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面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协商民主在推进国家治理进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协商民主权威性、完备性、程序性的制度相对缺乏,要达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必须完善党内协商、政治协商和行政协商的程序性机制。同时,基层协商民主实践中存在着协商主体不平等、政治参与意识薄弱、协商能力不足、治理形式单一等问题,必须培育基层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创新治理形式,完善基层治理机制等,提高基层协商治理的有效性,满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需要。①李建:《基层协商民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路径探析》, 《理论月刊》2017年第9期,第103—109页。
(四)协商民主研究热点的变迁
通过关键词共现和突现图谱,可以掌握2002—2022年间协商民主领域出现的热点关键词,为进一步研究这些关键词的时间演变,本文在CiteSpace操作页面中,点击ControlPanel中的Layout-TimezoneView可以得到关键词分布的时间脉络变迁图(如图5),由此分析20年间协商民主领域研究热点的发展变化。根据协商民主研究的发展进程,热点关键词的变化也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2002—2012年间,高频关键词主要包含人民政协、协商政治、多党合作、民主政治、公民参与、选举民主、基层民主、协商治理等主题。第二阶段,在2012—2015年间,研究关键词涉及协商治理、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制度优势、群众路线等,研究主要聚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内涵、协商民主广泛制度化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民主价值、治理功能等方面。第三阶段,在2016—2022年间,在延续上一阶段研究热点的同时,高频关键词拓展到政党协商、基层治理、国家治理、党的领导、新时代、全过程、协商质量、优势、民主制度等,这一阶段协商民主研究主要集中在协商民主制度优势、协商民主推动国家治理、协商质量与治理效能、新时代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功能等热点问题。这也表明学界对协商民主领域的研究紧跟新时代国家治理的进程,与时俱进,研究范围不断扩大,研究主题持续深化。
图5 2002—2022年协商民主领域关键词时区图
四、研究总结
(一)协商民主研究的整体情况
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02—2022年间学界协商民主研究的整体状况、前沿热点及变迁趋势等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国内协商民主研究的现状。从研究的整体发展进程看,2002—2022年学界对协商民主的研究可分为起步阶段、迅速发展阶段和持续深化三个阶段,研究热度持续保持。从发文数量及整体研究趋势看,往往在国家重要会议召开和决议颁布等重要节点出现研究热潮,文献数量也会迅速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协商民主领域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至今依然保持着研究热度,这反映了我国学界的理论研究与国家推进协商民主发展实践保持基本一致的步伐。从研究的热点主题看,国内协商民主领域出现的高频关键词有“协商民主” “社会主义” “选举民主”“国家治理”“民主政治”“政治参与”“基层治理”“制度化”等。通过对关键词共现和关键词聚类图分析,可将协商民主领域的研究热点整合为五大热点研究主题,研究视角和研究热点则随着我国与时俱进的民主政治发展进程而不断创新、不断深化。
(二)研究取得的成绩
学界对协商民主研究不断深化拓展,取得了成绩。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进行了基础研究,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生成逻辑、民主价值、政治功能、制度优势、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互动关系、中西协商民主比较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阐释。二是研究我国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两会制度、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协商功能、城乡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的创新等。三是探讨协商民主实践和创新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为提高国家治理效能和提升协商民主实效性提供更多的理论解释和政策建议。
(三)研究存在的不足
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学界仍需重点深化对以下问题的研究。
1.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研究深度亟待延伸。目前学界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的基础阐释,对协商民主的理论来源、政治功能、民主价值和治理意义研究较多,对党中央报告和领导人重要讲话中有关协商民主的论述进行全面宣传与解读。从理论研究的深度而言,目前学界缺少对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间制度激烈竞争、应对西方民主话语霸权、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等大视角下的理论研究,缺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研究,缺少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经典文本的深度挖掘与解读,缺少对中国协商民主理论话语传播机制的研究,缺少对中国协商民主制度优势与西方民主治理失灵的纵深比较研究等。
2.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研究范围需要拓展。学界对协商民主理论或政策进行了全面解读与宣传,对城乡基层协商民主创新案例和协商实践进行了持续跟踪研究,但存在着重宣讲、轻研究、研究主题重复等问题。未来的研究内容仍需大力拓展,重点研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我国协商民主相关法律、程序、制度、机制等;研究中国协商民主制度优势如何转化为治理效能;研究协商民主制度的权威性保障、协商民主文化培育、协商民主话语体系构建与传播机制等。
3.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研究视角方法需要创新。整体而言,目前学界对协商民主的研究视角相对单一。大多学者研究视角集中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优势、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与理论自信、中西协商民主理论对比等。从研究方法看,当前协商民主研究更多注重定性研究,从文件到文件,从文献到文献,从理论到理论,缺少新型研究方法的使用。某些定量研究虽然关注城乡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证案例,但研究方法比较单一,调查问卷和研究工具较为传统,缺少实证案例的大范围、跨区域的比较分析,新的定量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使用范围较小。
(四)研究的未来展望
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学界研究应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从历史传承、现实实践与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自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体系,科学阐释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与鲜明特色,深化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效能化的研究,创新协商民主理论的对外话语传播机制,积极传播中国协商民主建设的成就,主动应对西方民主话语霸权的挑战。
1.深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基础理论研究。学界应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立足中国实际国情和中国历史文化传统,自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体系。重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深层次、系统化地挖掘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经典文本,进一步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根基。学界应科学阐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与鲜明特色,重点加大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国家间制度竞争激烈的大视角,加大对西方协商民主无力改变治理失灵与中国协商民主彰显“中国之治”优势的比较研究,主动传播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为人类政治文明贡献中国方案的实践成就,尤其要加大应对西方民主理论霸权挑战的对策性研究。
2.强化协商民主话语传播体系研究的中国风格。学界应加快构建独具中国风格的协商民主话语体系和传播体系。对内提升协商民主理论在群众间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用群众容易理解的话语和多种传播媒介,积极宣传城乡协商民主治理的创新实践和成功案例,增强他们对协商民主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及对协商民主的制度自信。同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对外话语传播体系,在国际政治较量和对话中不断提升中国协商民主理论在国际上的话语影响力和传播力,讲好中国协商民主治理的故事,彰显中国协商民主理论的特色与优势。
3.拓展对协商民主制度化的相关研究。学界应加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优势的学理阐释和中西比较研究,加大对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研究。重点关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有效运行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等的研究。加强对协商民主权威性制度保障、协商民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现实路径、长效机制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