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生态文明叙事路径思考
——《中国日报》智库版的实践

2023-11-09刘夏

中国记者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中国日报文明生态

□ 刘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的国际传播,不仅是讲好中国绿色故事,还是中国积极引领一种基于更加和平、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全球生态环境安全共同体的必然选择[1]。

一、中国生态文明叙事的现实

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有关“中国威胁论”的杂音增多,抱有零和思维的部分西方力量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成为阻碍“中国方案”“中国实践”传播、落地的现实性因素。同时,生态文明思想也面临着 “西强我弱” 的话语权格局,西方制造 “中国环境威胁论”,对中国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提出质疑,要求中国承担超过自己的能力和义务的责任,最终延缓中华民族复兴[2]。此外,由于语言表达、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差异,国际话语衔接上存在隔阂[3],也导致外界对中国了解不足。

尽管存在阻碍,需要认识到,当前正面临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处理好“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国探索低碳转型的实践成果,丰富了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为中国获得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奠定了事实基础。中国选择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向世界分享绿色技术和绿色发展经验。据此,我们可以积极争夺国际舆论阵地和道义高地,从而进一步强化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二、实现有效传播的路径思考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意蕴深刻,“美丽中国”“两山论”等,来自于中华历史文明积淀,体现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有学者认为,充分发挥“政府外交、公共外交、新闻传播媒体”的协同作用,实现各类传播途径之间的相辅相成,才能实现绿色发展理念的有效国际传播[4]。《中国日报》智库版扮演衔接角色,发挥媒体优势,对海内外中国议题和热点话题快速反应,为国际舆论场提供专业、深刻的中国观点,并将生态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绿色发展等理念融入,提高传播效能。

(一)“外嘴”“外脑”发声

因《中国日报》具有官方媒体背景,借助“外嘴”“外脑”,邀约专家署名文章的形式,增加可信度,是《中国日报》智库版的一大优势。挖掘调动知华、友华、有影响力的国际专家,有利于提升公信力和国际社会认可度,能够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超越东西方对立的角度发言,从各自学科背景阐释生态文明思想,打入国际主流话语体系。比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原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Erik Solheim)撰文称:“为了打赢这场自然保卫战,我们需要通过唤起人们内心对大自然的热爱来动员群众。‘美丽中国’这个口号简明扼要、感情充沛,是在这方面的一次有益尝试。”(2021年6月7日《中国日报》国际版第13版);欧洲气候基金首席执行官劳伦斯·图比亚娜(Laurence Tubiana)撰文指出:“由于实际情况和政治文化背景不同,欧盟和中国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表述和框架。但欧洲的‘绿色新政’和中国的‘生态文明’是殊途同归。”(2020年8月5日《中国日报》国际版第13版);欧盟委员会顾问杰瑞米·里夫金(Jeremy Rifkin)的文章呼吁全人类团结协作,为中国的“生态文明”愿景和欧盟的“绿色新政”提供动力(2020年7月24日《中国日报》国际版第13版),该文获生态环境部官网全文转载[5]。

(二)国际组织、NGO“第三方”讲述

在全球环境治理和国际对话当中,非政府组织机构常扮演重要角色。中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对外传播,也必须考虑匹配对接该模式,在传统官方叙事之外,推动“第三方”讲述中国环境故事。事实上,很多国内外非政府组织的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经验丰富,相关科研人员深入中国大地,亲身参与调研,通晓中国国情,兼具海外视野,能够提供独特视角。比如,2021年10月在昆明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是联合国首次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全球性会议,中国作为主席国推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达成,亚洲开发银行(ADB)驻中国代表处高级项目官员牛志明为这次主场外交撰文称:“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将主要由国家一级的行动推动,进而延伸至区域、次区域,乃至全球行动。中国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经验值得其他国家借鉴。”(2021年9月2日《中国日报》国际版第13版)

(三)让事实和案例说话

要获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关键在于寻找或者创造知识的重合地带。在气候、环保议题上,应基于事实依据进行科学和规范的阐发和论证,在交流和碰撞中推动新知新论[6]。国际新闻从业者应摆脱过去政治宣传的范式,注重事实和案例,以小切口、巧叙事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如,国际竹藤组织(INBAR)前总干事费翰思(Hans Friederich)撰文介绍:“竹子适应能力强,能够在不利于其他作物生长的条件下茁壮成长。中国竹业的发展领先世界,年产值约500亿美元,产业覆盖食品、家具、建筑等由竹和竹纤维制成的产品。”(2021年12月22日《中国日报》国际版第13版)这些增强了国际受众对于中国竹子在全球可持续发展、南南合作中所扮演角色的了解。再如,为充分说明中国能够解决制约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协同共进的资源与环境约束问题,实现生物多样性和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谢屹在文章中举例:“贵州省龙里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生态系统独特,生物多样性丰富,曾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该县通过发展刺梨产业,打造由种植、加工、旅游观光组成的全产业链,带动全县7100名贫困人口脱贫,改变了原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对自然保护不利局面。”(2021年12月29日《中国日报》国际版第13版)鲜活证明中国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四)数据的力量

如上所述,“讲事实”可在对外环境话语建构当中发挥传播效力。同样,从国际话语权“真理原则”[7]出发,也必须贴近西方受众关注数据指标的偏好,在说理过程中巧妙采用数字(排名、比例、总量等)来提供理性科学依据。以下面两篇学者文章为例,均运用扎实数据,针对国际读者关切作出了有力回答。“气候经济学之父”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 Stern)在《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英国要走将近80年,中国如何30年走完?》(2021年3月15日《中国日报》国际版第13版)一文中认为,中国将努力用30年时间,从碳达峰走到碳中和,比其他国家计划用时短得多。英国早在1972年就已实现本土碳排放达峰,而它计划的碳中和时间为2050年,两国数字对比,一目了然,国际读者由此理解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相比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碳中和任务势必更为艰巨。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袁家海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那么快,为什么国际上还是“看不见”?》(2021年12月10日《中国日报》国际版第13版)开篇以一组数字说明了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成绩——“截至2021年10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达10.02亿千瓦,首次突破10亿千瓦大关,其中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装机分别达到3.85亿千瓦、2.99亿千瓦、2.82亿千瓦和3534万千瓦,均持续保持世界第一。”

(五)设置议题,有效对标

气候和环境日益被当作意识形态手段,成为国际社会博弈的主战场之一。环境问题涉及科学、外交层面,但本质上是发展问题,我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基本需求和公平发展。客观上,多数欧美发达国家已实现碳达峰,主要目标转向碳中和,对中国正处于发展阶段缺乏了解和认知。对标国际舆论场,需要精准设置议题,兼顾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在生态文明叙事上尤其如此。如,中国如何用全球最短时间完成最高排放强度减排既是西方质疑焦点,也是我们展示环境治理成绩和生态文明成果的契机。正如斯特恩在其文章中所述:“中国可以向其他国家展示,一个庞大的经济体如何摆脱化石燃料,实现能源转型。”(2021年10月13日《中国日报》国际版第13版)因此,《中国日报》智库版汇集中外专家就中国如何取得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平衡、各产业减排转型的探索等方面展开多角度的讨论,涵盖电力、农业、海洋、建筑业、核电、绿色金融等领域。再如,中国近些年推动全球光伏、风电成本大幅下降,以及海外投资“退煤”举措都是西方媒体格外关注的。与此呼应,《中国日报》邀约相关专家撰文,由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亚洲区主任龙迪(Dimitri de Boer)与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经济学副教授王珂礼(Christoph Nedopil Wang)撰写的文章认为:“2021年上半年,中国没有为任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煤炭项目提供融资,中国已经开始支持许多‘一带一路’国家的能源转型……这种转型不仅具有环境意义,也具有经济意义,新增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只相当于新增煤炭发电的1/5。”(2021年8月9日《中国日报》国际版第13版)。

(六)增进环境感知,唤起共情

环境感知属于直观判断与主观感受,却会形塑公众的信息偏好,进而影响后续的环境信息获取与传播行为[8]。环境气候关系人类未来的命运福祉,各个国家都在寻求适应各自政治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因此,中国生态文明叙事不能只把目光局限在中国自身,应当诉诸人类共同的情感,唤起海外受众的共情。如,“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建宇在《2035“美丽中国”,不光是中国自己的事》一文中认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世界。他写道:“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全球共建生态文明的角度谋划,以统筹解决国内与全球环境问题为目标,不断拓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范畴和内容。”(2020年10月26日《中国日报》国际版第13版)再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前夕,时任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艾瑞碧(Rebecca Ivey)在撰文中加入亲历“北京蓝”的讲述:“我的办公室位于北京一栋写字楼的18层,透过窗户向外望去, 三面远山环绕,在澄澈的蓝天下格外醒目。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当我第一次造访这座城市时,它还笼罩在雾霾之下。” “过去十年里,任何一个呼吸过北京空气的人都可以证明,通往蓝天的道路从来不是笔直平坦的,瞩目的成就背后是中国的坚持和投入。”(2022年1月17日《中国日报》国际版第13版)文章于2022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当天见报,达沃斯官网等平台同时登出,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中国日报文明生态
漫画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汉语流行词汇英译问题探究——兼谈《中国日报》网站流行词汇英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