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感“缺乏症”及其教学策略
2023-11-08尹力
尹力
“数感”是学生理解数的意义、体会数量规律、形成抽象能力的重要基础。教学中数感能力培养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消除?着重从以下四个教学策略着手。
一、小学生数感“缺乏症”主要表现
(一)具体形象为主,抽象思维力较差
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认为小学生需要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进行思维。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缺乏对数学概念和符号的深刻理解,难以与生活问题相联系;(2)缺乏深入思考和逻辑分析能力,数学推理停留在表面上;(3)缺乏自主探究意识,学习方法单一,只记住公式和算法。
(二)认知能力局限,数学概念不清晰
让·皮亚杰在《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儿童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容易造成错觉、误解。他们往往从生活经验而来,从课堂教学而来,从同学的影响而来,从教科书内容而来,文字表述缺乏认识造成混淆。
(三)教育方式不足,视觉想象力较差
影响小学生视觉想象力的因素有很多,一是超前学习。部分家长急功近利,超过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想象力的发展。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启发少,机械刷题。
(四)训练方法不当,口算能力较差
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机械重复的练习,造成学生兴趣缺乏,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口算能力。
二、小学生数感培养四个教学策略
(一) 在生活体验中形成数感
数学贴近生活,教师要将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入到与数相关的活动中来,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意识。
第一步要理解数的概念。教师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基础上,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如教授“认识数”,可以让学生体验市场购物的情景,了解不同品种的菜价,根据菜价付钱,这些菜价、钱款都是有具体意义的数。
第二步理解数的大小、多少和长短。要充分利用生活素材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如让学生量一量1 米讲台的长度,跑一跑100米的距离,直观感觉数的概念,学会用数的眼光去看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数感。
(二)在探究实践中发展数感
新课标要求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探究、反思、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做“数学”,积累具体可感的数学知识和经验,不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节,可以进行三个操作活动。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人民币,说出自己的發现;然后让学生摸一下人民币的质感,了解每张币种长度、厚度是不一样的;最后在“买一买”游戏环节中,教师拿出一些贴上不同价值标签的学习用品,让学生用手上的人民币购买东西。
(三)在设计问题解决中提升数感
教学时要在创设的真实情景中提出能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激发探究热情,引导学生用数的概念去解决数学问题。如完成“7×9-5+3×4”一题,先要求每一名学生单独完成计算,然后出示该题的正确答案,提出如下思考:(1)你认为计算错误的原因是什么?(2)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究交流,有针对性地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升数感。
(四) 在运算练习中强化数感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的运算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以及数与运算之间的密切关联。”不同的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能增强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或通过估算,增强学生的数感。以计算“292+485”为例:292 估为300,485 估为500,300 + 500=800,所以292 +485 计算结果接近800。但292<300,485<500,所以292+485 计算结果小于800。如果计算结果大于800,那么结果就有误。这里估算也是一种验算,能快速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同时强化了学生的数感。
数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螺旋性上升的过程。教学活动应遵循“准确性、灵敏性、发散性和主动性”这四个特性。同时,教师应关注学情,从学生生活情景入手,不断丰富教学方式,落实教学目标,强化数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