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篮球教学中的战术意识培养及训练

2023-11-08刘璇

拳击与格斗·上半月 2023年8期
关键词:表象战术竞赛

刘璇

摘 要:篮球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运动项目,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篮球是一项多人竞技运动,具有对抗性强、技术多变、集体性等特征。要使学生在学习篮球课程后具备竞赛的能力,对篮球竞赛战术意识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只有掌握了战术思维,才能对赛场上的情况有准确的把控,对篮球竞赛的攻守行为加以理解并提高自身的运动水平。文章从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途径及训练方法两个方面对高职院校篮球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战术意识;教学训练刘 璇(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 篮球战术意识培养及其价值

篮球运动之所以能够风靡全球并长期地发展下去,不仅源于其所包含的运动技能与技巧,而且源于运动中的技术、战术、对抗所带来的更深层次的魅力。在高水平的篮球竞技比赛中,队员之间的合作及面对不同对手所采取的战术布局,也是这项运动的核心价值。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身体素质上的发展都趋于成熟。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体育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运动战术相关内容的教学。其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征,也有助于学生将运动技能发展为长期的兴趣爱好,对培养更多学生的运动主动性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高职篮球体育课程中融入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对高职阶段学生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育效果的提升都有一定的价值。

2 高职院校篮球战术意识培养途径

2.1 开展战术理论知识教学

战术意识的教学在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规则与发展具有基本的知识储备与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在目前的教学体系中,需要加入篮球战术理论相关知识的教学。应从篮球运动发展史、相关常识、规则的要求等角度,开展战术理论知识的引入。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对篮球竞赛进行战术与布局的分析,在欣赏比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篮球战术的理解,让更多的学生对这项运动产生兴趣,在课程结束后,能对这项运动保持关注,这也是全民健身理念在教学中的实践。

2.2 加强篮球战术意识的训练方法

2.2.1 基础技能训练

学生应该从篮球运动最简单和基础的运动技能开始训练,如三步上篮、运球等。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基础技能,才能参与篮球竞赛。在目前的教学中,主要以学生进行个人技能训练为主。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学生之间进行简单的竞技动作演练,以此促进对基础技能的掌握。

2.2.2 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能锻炼学生的身体,挖掘学生在运动方面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在经过中考、高考后,部分学生放松了对身体素质锻炼的重视,而体能素质是学生进行学习、生活与开展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没有考试压力的高职阶段,需要教师提高对学生体能素质的维持与培养的重视。同样,学生进行篮球运动,体能是基础,如果学生在篮球场奔跑几分钟就疲惫不堪,那就无从谈起对运动的兴趣与战术的应用。

2.2.3 对学生的运动技能与技巧进行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的篮球学习往往仅限于基本技能的学习。但是技能训练与体能训练往往是枯燥和乏味的。高职阶段的学生乐于追求运动的刺激性与趣味性。因此,在课程中适当加入有关篮球技能与技巧的教学,作为对学生篮球学习与枯燥训练的调味剂与战术应用的兴趣点,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热情。

3 战术意识的训练方法

3.1 表象训练法

3.1.1 表象训练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原理

表象训练是心理训练的方法之一。表象,是指人在头脑中对事物形象的感知。表象的训练,是在教练员与运动员的配合下,通过暗示语和一定的训练方法,促进运动员在头脑中将运动技术、动作以及相关的内容形成具体的形象,并能进行有逻辑的演练和有意识的控制。表象训练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除了进行运动技巧及战术教学训练外,表象训练也可以增强运动员对自身技能的信心,有效地调节运动员在运动训练和竞赛中的紧张焦虑感,使运动员在运动时对环境感受更灵敏。因此,表象训练对那些对竞技项目学习感到压力和焦虑的学生来说很有效,它可以降低学生的心理负担。

在运动技术的教学中,表象训练通过刺激学生的大脑,将技术动作在头脑中通过思维分解和反复练习强化,形成完整的动作技术构建能力,从而进一步将技术动作进行组合,对对手的动作进行构想,一步一步从简单到复杂,形成对抗防守技术动作的战术意识。专业的篮球运动员在竞赛中都有非常成熟的战术布局体系与讨论,这些讨论的前提也是运动员对竞赛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预测,这个过程也就是表象的过程。对于高职院校的篮球课程教学中,表象的应用则更为广泛。战术的应用需要对技能掌握的技术以及对竞赛规则的理解,而学生在学习了篮球课后,实践机会非常有限,而仅通过观看篮球比赛,往往无法充分体会和理解赛场上的变化,导致没有兴趣去进一步将篮球发展为自己的终身爱好。因此,表象训练就可以在培养篮球竞赛观赛能力与激发篮球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对学生开展战术教学与训练。

3.1.2 表象训练法在篮球战术训练中的应用方法

表象训练在篮球训练中应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对技术应用的无意识行为。无意识行为在思维中表示不需要通过学生的主动意识控制就能完成相关的篮球技术动作,在篮球竞赛中对攻防战术的应用与技术动作的选择是非常自然和熟练的,而不是在竞赛中当对方已经做出了进攻动作时,个人还在思考选择什么样的技术动作去进行防守。这种发展就需要学生对技术动作通过表象训练形成自动化的动作意识。高职学生往往在课堂上缺乏充足的训练时间,而表象训练就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技术动作可以成为无意识努力下的自然行为,那么再进一步学生就可以有更多的思维与心理能力进行战术的理解和思考。

在篮球战术教学中的表象训练法应用步骤:①准备阶段,学生采取坐、卧姿势,深呼吸放松,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环境中的某一点;②表象基础阶段,在头脑中对刚才学习和看到的技术动作进行演示,对动作的顺序,要点,自己如何去展现这个动作在头脑中进行演练,并反复重复将动作演练顺利形成流程性的记忆;③表象深入阶段,想象在競赛中若在受干扰的情况下,该如何完成动作,在赛程中什么时刻实施动作,如何跑位,赛场上的可能情形等;④表象储存阶段,熟练前两个阶段的内容并在脑海中形成记忆。这个过程在初期共需要10—20 分钟,熟练以后学生可以在10 分钟内完成表象的训练。然后进行实际的技术训练与动作练习。在学生完成动作练习后,再对自己刚才的实操动作进行回忆,与自己表象中的表现进行对比,及时纠正错误,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

表象训练在深入到教学中后,可以通过表象的形式让学生主动进行战术布局的训练,并且在训练中,模拟实际的竞赛情况。教师可以挑选本班学生作为竞赛双方的各个角色,引导学生通过表象训练对竞赛中的战术布局与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想象并实践,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篮球竞赛的体验感与热情,也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大有裨益。

3.2“合作—引导”训练法

3.2.1“合作—引导”训练法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原理

“合作—引导”训练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生分为小组开展教学的方法。战术意识的核心就是团体的合作与竞争,因此,在战术意识的训练中,需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团体的力量在竞赛中的重要性,以及从团体的角度去看待战术的布局与竞赛的关系,“合作—引导”训练法是最合适的训练方法。“合作—引导”训练法在普通高校篮球进攻战术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学生进攻战术水平的效果显著,符合现代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特别是在集体项目的战术教学中的使用。

3.2.2“合作—引导”训练法在篮球战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篮球比赛中赛场情况变化迅速,虽然赛前可以设计精密的战术与布局,但在赛场上具体如何应用还是取决于学生对技术、战术的理解能力与运用水平。赛场上的机会稍纵即逝,进攻配合的合理选择,防守时机和动作的正确运用并不是靠死记硬背和原样照搬就能够完成的,将个人较高的战术意识及默契的团队配合相结合,才能使队员在最佳时机选择最有效的战术配合,并用最简单的技术完成进攻或防守动作。“合作—引导”训练法通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强化和两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战术意识及战术实施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之间的默契与合作,使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学质量最优化,尽量在较短的教学时间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在篮球战术的教学中,该训练方法的使用主要是通过小组练习与组间对抗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进行合作进攻、合作防守以及根据个人特征进行战术布局的训练。在小组的分配方面,教师可以根据篮球赛制的特征进行分组,以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篮球竞赛的战术布局并进行实践,使学生在协作中将战术意识应用起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4 结语

篮球是高職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项目。篮球的战术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与意义。为了更好地开展篮球的战术教学,提高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篮球战术意识培养的途径,并介绍了表象训练与“合作—引导”两种适用于高职院校篮球战术教学应用的训练方法,希望为广大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与篮球项目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何适. 探讨高职篮球教学训练中学生战术意识培养[J]. 当代体育科技,2021,11(26):43-45.

[2] 王玉良. 篮球教学中战术意识培养的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19(4):35-37,61.

[3] 杨圣涛. 刍议大学生篮球训练的战术意识培养[J]. 体育风尚,2021(2):179-180.

猜你喜欢

表象战术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中间战术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透过表象看公式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谈表象积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