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自信推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11-07王大伟
■王大伟 杨 帆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对人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是社会运行发展的精神根基。5000 多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史,创造传承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它延续了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创新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文化与意识形态紧密相连,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文化为意识形态提供思想来源和精神根基。因此,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要将中华文化与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有机融合,以文化自信不断推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一、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文化素养
做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一支水平高、能力强、业务精的高素质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主要任务就是做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管理工作,引导大学生认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从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就需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充分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奠定思想根基,坚定文化自信,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价值观念,熟悉中华传统文化,为履行好维护主流意识形态工作职责筑牢思想基础。“向师性”是学生具有的一种天然特质,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因此,要通过不断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业务能力和文化素养,完善知识体系,进而利用自身质朴的育人情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将德育与智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真心关怀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拥护、真心认同、广泛传播主流意识形态。
二、加强高校文化自信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是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和必要途径。高校要通过主渠道、主阵地加强对文化自信的宣传,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要通过思政课这个主渠道,把文化自信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助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进”工作,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加强文化自信教育,充分挖掘课堂的文化育人价值,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针对性,从而推动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精神力量。要通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主阵地,加强大学生的全员全程全方位教育管理,结合大学生思想动态和日常学习生活实际,了解其所想所需,引导学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的道德理念和哲学思想,找准革命文化当中孕育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力。
三、净化高校网络文化环境
网络新媒体作为当前最为流行的信息传播载体,深受大众尤其是青年人的青睐。因其传播内容的海量性、传播信息的快速性、传播方式的交互性等特点,已成为高校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新的重要领域,通过网络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已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且往往能够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并扎实推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坚持正确话语导向,持续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主动占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制高点,通过整合网络育人资源,多维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宣传教育,进一步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并将其融入大学生网络学习、娱乐等网络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认同。要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网络平台,推动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四史”学习宣传教育,从历史、文化等方面凝聚大学生的思想共识。要不断增强高校网络舆论引领能力,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高校学生工作部等相关部门要致力于网络管理能力的持续提高,积极培育网络意见领袖和思政工作平台,在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逐渐形成舆论传播中心,引导正确舆论走向。
四、丰富高校文化实践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是体现大学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要不断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文化自信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入活动之中,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使学生在活动之中受教育,从而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推动现代新媒体技术与文化自信教育的深度融合,利用近年兴起的虚拟现实(VR)技术开展文化自信教育,让广大学生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身临其境般地真切感悟中华文明五千年积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感受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发展实践中积累形成的极具富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强对民族文化的鉴别、比较,提升文化自信的认知与坚守。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坚定文化自信,提升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高校学生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等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寒暑假,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与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大中小学、博物馆等建立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要让学生通过实习实践,领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悟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感受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进而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