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民族文化主体性、文化实力和文化价值的集成

2023-11-07郭凤志

新长征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总书记道路

■郭凤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创造性地提出文化自信的时代命题。从提出文化自信到坚定文化自信再到增强文化自信,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觉、文化自强,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从文化自信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阐释文化自信的视域不断扩展,内容日益丰富和完善,内涵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实质是党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因此,只有运用整体性思维的科学研究方法展开研究,才能深刻理解和阐发这一重要论述的理论内涵,切实发挥文化自信对于国家强盛的战略引领作用。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性方法展开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研究

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研究需要遵循正确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从宏观角度看,整体性研究方法是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文化自信问题不是纯粹的文化学问题,而是两个大变局背景下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因此,研究文化自信问题,不能局限于文化自身,而应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内国际两大视野把握文化自信问题,理解文化自信的深意。

以两大变局为视点展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研究,其基本思路是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视野和高度审视文化自信,对文化自信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中的一些根本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度给以理论阐明和理论回答;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视野和站位理解文化自信的涵义,即从世界历史走势和中国发展趋势,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丰富意涵。

从微观角度看,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研究,要遵循“照着讲”和“接着讲”相统一的原则。文化自信研究首先是文本研究,但又是基于指导实践需要的一种文本研究,这注定了首先要“照着讲”,要尊重不同语境下文化自信含义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既然是研究,只“照着讲”的文本描述是不够的,要在掌握文本的基础上,建立起文本之间的逻辑关联,提炼出基本范畴、概念、原理式的逻辑,深挖其中潜藏的思想和价值,从多样性中提炼出共性和本质,实现“接着讲”,使研究从感性层面提升至理性认识水平,实现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达到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二、从学术高度多维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从多个维度全面揭示了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自信是对中华文化立场和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确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一以贯之的是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挺立中华文化主体性、用中国话语表达和讲述中国故事的文化信念。文化不是抽象的,文化总是一定主体的文化,反过来,文化也是一定主体身份的标示,它在根本意义上解决“我是谁”和“我将是谁”的文化主体性问题。强调中国文化主体性就是坚守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坚守“中国之道”“中国之性”“中国之德”和“中国之理”的中国精神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文化主体性确立的标志是文化自我意识的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表达“自我意识”自觉的概念,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语境中,文化自信是一个承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念和理想期待的价值预设,具有精神航标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的大问题。”文化自信就是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具体说,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聚合而成的中华文化生命体的价值和生命力的自信,以此才能“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在这个意义上,文化自信针对和要解决的问题内含破解当前文化领域某种程度存在的“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问题。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的坚定信念。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理解,文化反映经济、追踪政治,文化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与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内在交织形成一种辩证关系。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本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已有的社会道路、社会生产方式、制度和理论对文化自信的形成都具有历史前提的客观制约性。因此,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提出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实质是从国家意识的本质高度,对我们已有社会道路、社会生产方式、制度和理论实践成果的高度肯定和创新性的文化自信表达。文化自信需要社会基础性结构的支撑,需要实力保证。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化自信不完全是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在“四个自信”概念谱系中,是从社会结构层面讨论文化自信问题的,从而使文化自信在与经济、政治和理论的实践互动中获得了实在性的社会基础支撑和整体性意义。即讲道路不能不讲文化,讲文化则不能不指向道路。对中华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根本上有助于增强和丰富对中国道路的自觉和自信。制度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外化和实在化,“文化是制度之母”,文化精神的自觉构成社会制度运行的灵魂,无论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自信并不必然带来其他方面的自信,它们各有侧重,所“信”对象不同,却都以实力为自信奠基。而文化自信是其共同需要的精神基础和支撑,具有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覆盖性、弥散性、渗透性和巩固性,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由于文化自信是带有肯定性、评价性以及价值认同性的一种精神状态,它与道路、理论、制度的任何方面结合,就会完成由外向里的“内化”,从而稳定为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因此,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如果没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文化自信是建立不起来的。并不是文化自信是“隐喻”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而是文化自信“它实实在在就是那真实存在本身”。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置于现实社会关系中,从中国道路取得的巨大成就、日益成熟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理性、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水平及其权威等诸多方面转化聚合的集成条件,提出文化自信的本质是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使文化自信获得一种历史的整体性视野。

文化自信是内塑大国精神气象和外获“他信”的辩证统一。从世界视野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命题,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之相匹配的大国意识、大国精神、大国境界和大国力量的诉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和先进化,更包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观的变革和体认,以及更高意义上的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复兴”和创新。文化自信作为多种规定的综合和抽象,它内涵中国崛起的决心、信心,志气、骨气和底气,是中国崛起的应有精神气象和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的进一步实现,必然伴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国文化话语权的增强;必然伴随着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出更多的共同价值,这既是中国崛起的国家形象塑造问题,也是中国崛起过程中必然获得“他信”的条件问题。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下,参照系的比较是影响文化自信能否实现的强劲力量。文化自信问题的产生往往是比较后生成的。参照系的变化会生成认同,也会危机认同,从而影响文化自信能否确立。由此可见,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的内在勾连说明,文化自信的建构是“自信”和“他信”的统一,中国文化自信的最终获得,在文化“他信”方面还有艰巨任务。

文化自信是既定自信和建构性自信的辩证统一。文化自信是包含“过去式”“现在进行时”和“将来时”相统一的复合过程。文化自信可以因既有文化而自信,但也是一个要靠解决问题、努力不断生成的应然精神状态,要高度关注文化自信的“现在进行时”和“将来时”,重在“建设”。文化自信内蕴建构中华文明新形态的文化使命和实践要求。文化自信不仅是理念,而且是一种实践要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解决的新的重大课题,是一种迫切需要,一种内在诉求。实现文化自信就要研究揭示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不同于资本主义文明、不同于中国古代文明、不同于已有社会主义文明的新文明形态的特质,塑造“人类新文明形态”,这实质是要研究怎样把关于文化自信的理论研究由“反映论”水平提升为“创造论”高度,扩展文化自信的内涵至文明高度,以增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明意蕴。文化自信要以文化自强为方向和目标。文化自信的实践要求内涵文化强国目标。文化自强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强大的活力创造力、强大的实力竞争力,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在提升,我们需要有自己强大的文化力量立世,有我们鲜明的文化符号表达自己,有具有文明意蕴的文化价值观体现我们的内涵。这都以文化的创造为前提,文化创造力就是文化自强的实现途径,文化创造力又是一种世界比较概念,我们需要以文化自信为重要文化软实力,创新性地表达我们的发展理念、政治制度精髓和文化价值观,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高度,以获得中国崛起的合理性和提高世界对我们的理解度接受度,获得更广泛的“他信”。

三、文化自信的使命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是特殊的、文明是普遍的。”文化表现的是民族的自我和特色,文明表现的是人类普遍的行为和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事业,中国要以文化实际地影响世界,就必然使“特色文化”晋升至具有普遍性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层次。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新的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文化自信的深入推进,内蕴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使命和实践要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价值旨归和终极关切。

推进文化自信内蕴从文化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文明不同于资本主义文明的特质,把塑造“文明中国”图景,在文化上创新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发展理念、道德内涵、价值追求的国际表达,彰显国家意志和制度精髓作为文化自信理论建构的责任,以文化自信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总书记道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