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饲饲草纤维及益生菌对湖羊同胞多胎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液代谢的影响

2023-11-07牛歆然齐淑新陈鑫珠吴文旋

中国饲料 2023年21期
关键词:湖羊饲粮羔羊

安 靖, 许 可, 牛歆然, 杨 艺, 张 平, 齐淑新, 陈鑫珠, 吴文旋

(1.贵州大学高原山地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动物科学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所,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贵州省山地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工程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2.黔东南州岑巩县农业农村局,贵州 岑巩县 557800;3.贵州申安湖羊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 岑巩县 557800;4.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

羔羊的成活率直接决定了养羊的经济效益。3胎及以上的同胞多胎羔羊初生重较低,体质较弱,除正常吮乳外, 需要额外补饲开食料才能促进其瘤胃发育、瘤胃微生物区系发育完善、实现从“非反刍”到“反刍”,才能保障其正常生长。 就目前的生产实践而言, 哺乳羔羊补饲全精料型日粮或非全精料型日粮没有形成最终定论 (邓维,2019;Yang,2018;Klopp,2018;Suarez-Mena,2014)。 研究发现,补饲全精料型开食料,有利于消化道的发育(祁敏丽等,2016)。 但也有研究认为,补饲非全精料型开食料, 其所含的纤维尤其是中性洗涤纤维更有利于刺激幼龄反刍动物消化道发育, 提高采食量和日增重更明显(Overvest,2016;Yang,2014;Terre,2013;Castells,2012)。 同时,羔羊的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不够健全, 导致腹泻等疾病频繁发生,进一步降低了其生长性能。传统沿袭使用的含抗生素饲料处理现已被禁用, 作为抗生素替代品的微生态制剂越来越受到关注。

由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素组成的微生态制剂(刁其玉等,2002),具有能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饲粮转化率等功效。 近年来,益生菌在3 月龄且随机胎次羔羊 (李稳稳等,2020) 上研究结果显示出一定的正面效应。 何韵秋等(2020)研究表明, 在TMR 中添加益生菌能增强断奶湖羊免疫力。 截止目前上述处理对单胎、双胎羔羊研究较多,而对多胎羔羊(3 胎及以上)鲜有报道。 据此,本试验以湖羊同胞3 胎羔羊为试验动物,研究补饲牧草纤维及益生菌对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液代谢的影响, 为促进湖羊同胞3 胎羔羊健康养殖提供技术积累。

1 材料与方法

1.1 益生菌培养物 益生菌培养物由酵母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组成,其活菌数≥1×1010cfu/g。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某规模湖羊场开展,存栏2.5 万只。 选取18 窝54 只遗传背景相同、体况良好、健康无病的湖羊同胞多胎羔羊为试验动物,羔羊均为3 胞胎, 出生时间接近 (2022.2.10 ~2022.2.23),平均初生重(2.94±0.07)kg,平均年龄为14 日龄。 羔羊随机分为3 组, 每组2 个重复(栏),每个重复(栏)3 只(窝)母羊、9 只羔羊。对照组羔羊补饲精料颗粒料, 处理1 组羔羊补饲全价颗粒料(70%基础饲粮+30%苜蓿草粉),处理2 组羔羊补饲全价益生菌颗粒料(70%基础饲粮+30%苜蓿草粉+0.1%益生菌)。 各组颗粒料长6 mm、粒径2.5 mm,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羔羊补饲颗粒料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

试验持续74 d,包含预试期14 d(前7 d 为每个栏的3 只母羊及9 只羔羊合群性观察; 后7 d所有羔羊均采食对照组颗粒料, 保证羔羊处于同一营养背景状态),正试期60 d,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30 d。 试验期间,羔羊饲养管理(含免疫程序) 按羊场惯例进行, 每个饲喂羊栏面积为长4.5 m、宽3.8 m,羔羊颗粒料用自制补料槽饲喂,用木栅栏将母羊隔开防止母羊采食羔羊颗粒料,且保证羔羊可自由随母吮乳和采食补饲的颗粒料。 羊舍采用漏粪式地板,保证圈舍干净卫生。

羊群每日08:00 和15:00 饲喂两次,随时观察羔羊采食情况, 以剩料率在5% ~10%的原则适当增减。 母羊基础饲粮参照 《肉羊营养需要量》(NY/T 816-2021)配制,日粮料组成及营养水平(%)为:精补料30(其中:玉米35%、大麦10%、玉米胚芽粕10.1%、玉米DDGS 15%、大豆皮7%、豆粕16%、 石粉1.5%、 磷酸氢钙0.8%、 甘蔗糖蜜2%、氯化钠1%、过瘤胃蛋氨酸0.2%、花生秧43、青贮玉米27;干物质(DM)89.52、代谢能/(MJ/kg)7.03、粗蛋白质(CP)11.5、中性洗涤纤维(NDF)42.73、有机物(OM)90.43。

1.3 指标测定

1.3.1 饲粮营养成分 自正试期开始, 利用四分法每3 d 采集1 次饲粮样品,混匀,65 ℃烘干,粉碎过1 mm 筛制成分析试样,装入自封袋保存,用于后续测定干物质(DM)、总能(GE)、粗蛋白质(CP)、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

1.3.2 生长性能 在正试期开始第1 天 (28 日龄)和正试期第31、61 天对晨饲前试羊空腹称重,分别记录为始重(IBW)和30 d 重、末重(FBW)。试验期间准确称重投喂料与剩余料, 计算每个重复 (栏) 的干物质采食量 (DMI)、 平均净增重(ANG)、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

1.3.3 血浆生化指标 在正试期第61 天晨饲空腹条件下每个重复随机挑选4 只(保证每窝羔羊至少1 只) 羔羊颈静脉采血,805×g 离心15 min,将离心后的血浆分装至1.5 mL 离心管中,-20 ℃条件下保存待测。 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BS-360S,Mindray) 测定血浆总蛋白 (TP)、 白蛋白(ALB)、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密度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肌酐(Cr)、尿素氮(UN)水平及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 所用试剂盒购于深圳迈瑞科技有限公司。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SAS 9.4 统计软件的ANOVA 程序对3 组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Duncan’s 法多重比较检验差异的显著性,P<0.05 表示数据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羔羊生长性能 由表2 可见, 在整个试验期,3 组羔羊干物质采食量、平均净增重、平均日增重、补饲效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处理1 组数值较好。

表2 补饲饲草纤维及益生菌对湖羊多胎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羔羊血浆生化指标 由表3 可见,处理2 组UN 较对照组降低了21.10%, 差异显著 (P<0.05),其余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1 组和处理2 组TG 水平接近, 均较对照组降低了54.35%,差异极显著(P<0.01)。 其余各组血浆生化 指 标 (TP、AST、ALT、ALB、TC、Cr、Glu、AST/ALT、HDL-C、LDL-C)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补饲饲草纤维及益生菌对湖羊多胎羔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3 讨论

3.1 补饲饲草纤维及益生菌对对湖羊多胎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 不同纤维水平对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存在差异(Maktabi,2016;Iraira,2013)。 王世琴等(2014)报道,高水平NDF(NDF 水平分别为17.01%、13.65%和11.32%)对哺乳羔羊生长性能和消化道发育效果更好。 本试验中,3 组羔羊在两个阶段的生长性能虽然差异均不显著,但深入分析发现,处理1 组和处理2 组DMI 均较对照组高,且处理1 组在第一阶段较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和补饲效率分别提高了12.00%和19.35%,随着时间延长,在第二阶段的提高幅度较第一阶段分别降低了90.00%、27.78%。据此,本研究结果提示,羔羊尽早补饲纤维,可以获得较好的生长性能(Overvest,2016;Yang,2014;Terre,2013;Castells,2012)。 Yang 等(2015)也有类似试验结果,其发现补饲苜蓿草段(自由采食)能够刺激断奶前湖羊羔羊瘤胃发育,促进采食。这是由于饲粮中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及其物理性质(如粒度和密度等),均会刺激瘤胃填充度和DMI(Fustini,2017)。本试验中,利用苜蓿草粉替代30%的纯精料基础饲粮,苜蓿草粉所含的纤维尤其是NDF具有一定长度,能有效刺激瘤胃反刍,增强胃肠蠕动与排空, 促进瘤胃乳头生长, 便于吸收更多养分。 在犊牛上有类似结果, 补饲饲草纤维可提高犊牛DMI(任春燕,2020;任春燕,2018)。 今后还可深入研究日粮纤维的最适种类来源、替代比例、饲喂方式等因素对羔羊的影响。

益生菌是一种安全环保的饲料添加剂, 在反刍动物体内、体外试验均表明,其能促进饲粮在瘤胃内降解,加速饲粮有机物和粗纤维降解,提高纤维利用率(Dias,2017)。益生菌能够与瘤胃微生物菌群产生作用,增加瘤胃VFA 含量,提供更多能源, 从而提高动物生长性能(Dias,2017;Poppy,2012)。 但益生菌加工程序不同,产品质量存在差异,目前添加量在生产应用中尚没有统一标准,不同饲养模式以及不同的饲粮组成, 均会导致其在反刍动物上的使用效果不一致 (符运勤,2012;Kawas,2007)。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已有纤维饲料(处理1 组)添加益生菌(处理2 组)未表现出提高羔羊生长性能。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两方面。首先,添加益生菌的水平有限, 不足以对羔羊的生长发育产生实质性改变。 今后可尝试加大益生菌的用量,观察试验效果。 何韵秋(2020)报道,饲喂育肥期湖羊4 个水平(0、1、2、3 g/kg,干物质基础)复合益生菌颗粒化全混合日粮(PTMR),复合益生菌的添加量为1 ~2 g/kg 时可显著提高生长期湖羊ADG,显著提高DM 和CP 降解率,降低F/G,提高饲料转化效率。而3 g/kg 却效果不显著,可能是益生菌添加量过高,反而造成羔羊体内代谢负担,引起养分降解率降低。其次,本试验所用试验动物为同胞3 胎羔羊, 出生前在母体内吸收的营养相对较少,初生重较低,体质较弱,本试验的益生菌添加水平难以实质性改善其生长性能。 祝焕强等(2022)报道,对单胎、双胎羔羊补充益生菌(每千克颗粒料中含地衣芽孢杆菌9×109cfu、枯草芽孢杆菌6×109cfu、 酵母菌6×105cfu), 可提高采食量、日增重。 上述表明,要提高多胎羔羊(3 羔及以上)的生长性能,除保障其正常吮乳外,还需进行更多营养因素干预,例如开食料的精粗比、营养水平及营养性添加剂等。

3.2 补饲饲草纤维及益生菌对湖羊多胎羔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液是动物体内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关键运输载体, 通过测定血液的各项指标能够反映饲粮在体内的利用情况以及营养需要量, 在价值评定和营养调控动物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有重要作用。 血液TG、TC、高密度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胆固醇(LDL-C)是脂类在血液中存在和运输的形式及衡量机体脂质代谢强弱的指标(胡毅等,2018)。 血液TG 含量的高低反映脂肪沉积能力的强弱,TG 含量下降, 表明脂肪分解增强或转化为体脂的能力加强, 同时适量的TG 有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李海霞,2019;胡毅,2018)。 本研究结果显示,处理1 组和处理2组TG 水平接近,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合生长性能表现,推测主要与这两组饲粮含有纤维有关,因为饲草纤维能在动物体消化道内以增加小肠内容物黏度的方式阻碍胆固醇与胆汁结合或肠壁黏膜细胞的扩散,进而降低TG 水平,促进湖羊多胎羔羊血浆脂质代谢(Anderson 等,1984)。

血液蛋白指标是机体合成蛋白质的重要标志,其中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浓度高,表明蛋白质代谢旺盛, 能有效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效率(王典,2012;陈文,2011)。 UN 可衡量动物机体蛋白质代谢水平和饲粮氨基酸平衡状况,与动物机体氮沉积相关(伏春燕,2022;卢连强,2022)。 本试验中,处理2 组血浆UN 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提示益生菌能提高饲粮蛋白质利用率。其原因可能是,益生菌含有丰富的微生物,通过发酵能够显著提高饲粮中小肽、寡肽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曾李等,2015),促进瘤胃微生物菌群的定植;同时,羔羊生长发育需要大量蛋白质,益生菌可通过减少UN 的沉积而增加氮的保留, 从而有利于机体生长发育。 3 组羔羊其余血浆代谢指标(TP、AST、ALT、ALB、TC、Cr、Glu、AST/ALT、HDL -C、LDL-C)差异不显著,表明补饲饲草纤维及益生菌对机体肝脏、心脏及免疫系统无不良影响。

4 结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 对同胞3 胎羔羊补饲饲草纤维有利于血脂代谢, 在此基础上添加益生菌对生长性能没有提升效果, 但可提高血液蛋白质利用率。

猜你喜欢

湖羊饲粮羔羊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湖羊“地位”及“后时代”应对策略
湖羊的养殖探究——以金昌湖羊养殖为例
不同物理有效纤维水平饲粮制粒对山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羔羊的试图(外三首)
致羔羊腹泻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湖羊巴氏杆菌病诊治病例
硫酸钠在蛋鸡饲粮中的安全性评价
孤独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