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2023-11-07斯晓科
斯晓科
(东阳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金华 322100)
1 引言
在老龄化社会发展过程中,无障碍环境建设成为市政工程的重要内容。无障碍设计是市政道路无障碍建设顺利开展的保障,当前在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过程中,存在不规范、不实用、不系统等突出问题。因此,探究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
2 无障碍设计概述
无障碍设计由联合国组织提出,强调在设计中考虑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的使用需求,配置可以满足残疾人、老年人生理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无障碍设计适用于都市建筑、公共环境、交通环境,主要目的是建设所有人均能够便利使用、安全通信的设施[1]。
3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原则
3.1 安全性
安全性原则是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市政道路设计者应仔细考虑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在道路中的无障碍行动线路以及发生事故灾害时的避难设施,必要时可以引入高科技设施,确保老年人、残疾人出行安全安心。
3.2 舒适性
市政道路是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服务的主要设施,需要落实舒适性原则。在舒适性原则的指导下,设计者需要优先考虑城市居民的合理作业程序与出行动线,从不同生活能力使用者角度思考道路舒适性,营造舒适的出行氛围。
3.3 顺畅性
市政道路是城市居民出行的基础设施,必须充分保证不同文化程度居民的知情权与信息交流的顺畅性。不仅在道路设施使用方面保持透明,而且清晰设置功能设施标志牌与路线图,并对道路内外高度差、进出路口状况进行无障碍处理,确保道路设施的顺畅利用[2]。
4 市政道路设计中的无障碍设计形式
4.1 视觉无障碍设计
视觉无障碍设计主要是考虑视觉障碍人群出行需求,将视觉感受强烈的色彩设置到市政道路标志标线上,在醒目的位置设置易于发现的标识牌并设置凹凸有致、大小适宜的标识牌文字,配合对应的盲文、符号与图形,保障视觉障碍者安全出行。同时,将高度1.3 m 左右的导盲路牌设置在与盲道边缘距离0.8 m±0.2 m 的区间内,路牌上利用盲文简洁表述关键信息,并明文标注阻止恶意破坏,在不干扰视觉障碍者正常通行的情况下,便于视觉障碍者停步触摸。对于市政道路中公共汽车站提示标志,设计人员可以利用“徐高”的方式,将两条楞条设置在方形砖表面,楞条布置方位为横向,与盲道方位成90°,并设置箭头作为方向指示标识,必要时设置盲文地图,便于视觉障碍者购物、旅游。同时,利用3 条楞条设置主要商业区与城市旅游景点市政道路中商场提示标志,便于视觉障碍人员顺利获得市政道路周边重要场所方位信息。
根据视觉障碍者依靠听觉、触觉辅助行动的特点,市政道路视觉无障碍设计需要将盲道设置到人行道中,并在城市主干路、次干路的主要路口以及人行横道位置设置过街音响装置,便于视觉障碍者安全通过人行横道。
4.2 语言无障碍设计
市政道路中,语言无障碍设计主要是对语言障碍人群进行保护,重点是在道路适宜位置设置醒目且清晰标志,便于语言障碍人群可以依靠简单字迹或肢体语言快速识别路段。比如,人行横道指示标志由轮椅、人、多条横线组成;而无障碍坡道指示标志由轮椅、人、三角、方框组成,标志颜色一般为对比强烈的两种颜色。
此外,语言无障碍设计还需要考虑老年人和儿童,根据其上学、探亲访友等需求,在道路入口到公共站台位置设置小面积升降平台,降低高度差。
4.3 肢体无障碍设计
市政道路中,肢体无障碍设计主要内容是坡道,包括可以满足乘坐轮椅出行人士的行进坡道以及人行地道梯道、人行天桥梯道,如公共绿地入口便于轮椅通行的坡道、主要服务设施建筑入口便于轮椅通行的坡道、路旁男女厕所入口便于1 辆轮椅车进入的专用通道、公共绿地人行道旁便于轮椅停留的空地等[3]。一般坡道坡度应小于或等于1∶12,且坡面摩擦力较大、表面平整,两侧设置扶手以及下端高度超过100 mm 的安全挡台。而梯道需要确保踏步高度尽可能低、踏步面尽可能宽、重心控制难度尽可能小,两侧配置上层900 mm 高与下层650 mm 高的扶手与连续安装的栏杆(栏杆两端延伸到踏步外300 mm 水平段)。同时,将人行横道中间的安全岛、人行横道对应位置设置为与缘石坡道相互对正的坡道,便于乘坐轮椅的行人安全通过安全岛,便于肢体障碍群体平等参与活动。为了方便乘坐轮椅者通过人行地道、人行天桥,除轮椅坡道外,还可以结合公共建筑的建设设置无障碍电梯、升降平台,并在地面路口位置设置乘坐轮椅者使用的信号灯控制按钮。
5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5.1 坡道设计
5.1.1 圆弧坡道
在大圆弧交叉口无障碍坡道设计时,促使落底出发节点、两处横道线外边线一一对应,提示盲道长度、横道线逐一对应,并将提示盲道中间位置断开,降低盲人寻找行进盲道的难度。若人行道净宽小于2 m,则利用人行道圆弧段部位导向盲道代替行进盲道,便于视觉障碍者尽快找到横道线位置。
在小圆弧交叉口无障碍坡道设计时,设置坡道落底宽度大于或等于5 m,根据横道线位置进行坡道落底宽度的适当调整,顺利将两条转向盲道设置为1 条,或者利用导向盲道代替行进盲道,规避两横道位置提示盲道重叠问题。若人行道净宽(不包括路灯、树穴宽度)低于2 m,则将长度超出行进盲道宽度的提示盲道设置在行进盲道出发位置、终点位置,行进盲道远离树穴以及自行车停靠点,保证视觉障碍者行进安全。
5.1.2 喇叭口坡道
在喇叭口位置全宽落底单面坡坡道设计时,将坡道边缘提示盲道设计为紧密毗邻侧石铺设的形式。若无坡道,则设置路口位置提示盲道宽度在30 cm 以上、60 cm 以内,全宽坡口侧落底与路面处于同一水平线,便于大开口单面坡落底后与人行道位于同一平面[4]。
5.1.3 中央分隔坡道
在具备中央分隔带的交叉口无障碍圆弧坡道设计时,从圆弧中心位置着手,进行落底单面坡设置,落底宽度为5 m,或者利用导向盲道代替行进盲道,便于视觉障碍者顺利通过交叉口。若坡道位于直线段,则控制落底宽度与道路中公共站台坡道宽度一致,或者采用三面坡道。三面坡道对应的人行道宽度大于或等于3.5 m、人行道侧石高度为10 m,坡道长度在2.2 m 左右,坡度在1/12 以内。
5.2 缘石坡道
缘石坡道多位于交叉路口人行道、隧道、立体交叉人行道、街坊路口人行道、广场入口人行道等位置。缘石坡道需要设置在人行道范围内并与人行横道相对应,根据要求选择单面缘石坡道或三面缘石坡道,坡道表面均应粗糙平整,下口超出车行道地面20 mm 以内。其中单面缘石坡道包括长方形、方形、扇形多种类型,扇形单面坡缘石坡道下口宽度超出1.5 m,道路转角位置单面坡缘石坡道上口宽度超过2.0 m;三面缘石坡道的正面坡面宽度超过1.2 m,正面坡度、侧面坡度均小于1∶12。
此外,对于道路纵坡较大且高差较大的部分地段市政道路,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道两端)的缘石坡道在方便肢体障碍者(乘坐轮椅者、使用手推车人员等)出行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此时,设计人员应根据城市地形条件特殊性,设置独立式坡道(或转折式坡道、平行式缘石坡道),充分发挥缘石坡道的特殊作用。
5.3 盲道
盲道主要位于城市中心区道路、商业街、立体交叉地段人行地道、人行天桥、主要公共车站等位置。根据视觉障碍者安全行走要求,盲道多设置为条形,中间无拉线、电线杆、树木等障碍物且远离井盖,表面触感部分以下厚度与人行道砖一致,材质为具有一定强度且优良抗滑性能的透水砖(或其他大摩擦阻力多孔材料),若为天桥等特殊地段,则选择塑胶材料,避免选择光面大理石、光面花岗石,颜色为中黄色[5]。若人行道外围存在绿地带、花台、围墙等设施,则在距离围墙、绿地带、花台0.25~0.50 m 位置设置行进盲道。若人行道内侧存在树池,则在距离树池0.25~0.50 m 位置设置行进盲道,若无树池,则在立缘石0.5 m 及以上位置设置宽0.30~0.60 m 的行进盲道。根据15~50 岁成年人行走时两脚宽度(35 cm±5 cm)与平均步伐长度(75 cm)、鞋子长度(25 cm),设定盲道面宽与底宽分别为25 mm、35 mm,高度与中心距分别为5 mm、62~75 mm。同时考虑视觉障碍人士直行时的左右摆动轨迹,选择2 块长250 mm×宽250 mm(或长250 mm×宽150 mm)的行道砖组成50 cm 宽的盲道。
在盲道开始位置、拐弯位置、结束位置以及距离人行道入口、台阶、地下通道入口、广场入口、障碍物0.25~0.50 m 位置,设置圆点形的提示盲道,触感部分突出表面,圆点高度与圆点中心距分别为5 mm、50 mm,圆点表面直径与底面直径分别为25 mm、35 mm。
在行进盲道、提示盲道之间,进行盲道北向砖设计。盲道北向砖外侧轮廓类似于将普通方形砖中心挖空一个直径一定的圆,内侧圆形孔小于外侧轮廓砖圆孔,且外表面设置触感标记符号——“八”,标记符号的箭头方向指向北方,便于视觉障碍人士通过足感辨认方向。
5.4 道路标志
道路标志特指国际通用无障碍标识,设置位置是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上,包括城市主要地段建筑物。道路标志的设计原则是文字凹凸感明显、字体大小适中,且在坐着、站立视觉角度均无遮挡,满足老年人与视觉障碍人员的辨识习惯[6]。同时,根据儿童、老年人反应力、视觉水平差异,从降低弱势群体对道路标志信息理解难度着手,增添强烈色彩(无眩光表面),并增设清楚明了示意图,配合对比色的铺装,给予弱势出行人群一定心理暗示,助力弱势群体便捷出行。
一般市政道路中标志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环境阅读距离、照明亮度以及向导质地,根据主题颜色与背景的对比关系,选择单色背景。比如,在道路标志为黑色衬底时,无障碍电梯标志中的边框、轮椅、箭头均为白色,人行天桥指示中的轮椅、箭头、天桥等标志均为白色,避开绿色、蓝色、紫色等背景;再如,在道路标志牌为白色衬底时,轮椅坡道标志中的边框、轮椅、坡道均为黑色,字体宽度与高度之比在1∶6~1∶10,字符宽度与高度之比在3∶5~1∶6,从源头解决因人角膜变化而引发的视觉背景混淆问题。
6 结语
综上所述,无障碍设计是人性化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充分展现的体现。在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过程中,需要落实安全性、舒适性、顺畅性原则。同时,为保证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成果与老年人、残疾人的切实需求相符合,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开展视觉无障碍设计、肢体无障碍设计与语言无障碍设计,综合利用导盲路牌、行进坡道、路缘石坡道等设施,为城市居民出行创造便利且安全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