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3-11-06刘慧婷
刘慧婷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宜春,336000)
0 引言
2017年3月,宜春市被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确定为国家首批46个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示范城市之一,是江西省唯一入选的城市。
截至2021年底,宜春市中心城区已建成室外服务半径70米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3433个,配置四色分类桶3.58万个、不锈钢有害垃圾收集箱3200个,可回收物“智能环保屋”13个、购置垃圾运营服务车辆114辆、室内分类垃圾桶59.1万个,累计发放分类垃圾袋4.468亿个。宜春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已于2020年建成并投产运行,处理能力达1000吨/日;餐厨垃圾处理厂2022年试运行,规划处理规模可达300吨/日[1]。
目前,宜春中心城区的市民参与率、投放准确率保持在90%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保持在35%以上,陆续吸引全国近100个城市前来参观考察[2],生活垃圾分类品牌效应日益彰显。然而,在垃圾分类的执行、推广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
1 存在问题
1.1 老旧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位置设置不合理
老旧小区因楼栋较密集,有些垃圾分类投放点设置的位置离低层住户的阳台和窗户很近,严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1.2 公共场所垃圾分类设施不齐全
公共场所如路边、商场、旅游区、办公区等,垃圾分类设施不够齐全。
大部分商场、景区的垃圾桶只有两种,即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顾客、游客无法对餐饮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商场和景区的后期垃圾清理需要由工作人员完成。有关资料显示,每位工作人员每天只能处理150千克到300千克的垃圾,人工分拣清理垃圾的数量以及速度有限,效率较低[3]。
1.3 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持续性不足
经过5年的垃圾分类教育宣传,城市居民基本上对垃圾分类知识比较了解,在实施的过程中基本上能做到垃圾分类投放,但是有时候仍存在一些困惑或随意性。
表1 各类电池垃圾的分类投放方法
一些居民在垃圾分类投放过程中存侥幸心理或随意性。例如,一些居民在遇到某些垃圾不知道该如何分类时往往随意丢弃,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垃圾分类管理员会进行检查和重新分类;在丢弃过期食品时整个丢进厨余垃圾或其他垃圾桶中,没有将包装袋与食品分开丢弃等。
1.4 大件垃圾随意丢弃
随着社区垃圾分类普及,大件垃圾如何处理成为一件棘手的事情。主要原因是大件垃圾回收利润低,卖不上价;其次大件垃圾清运需要付费,如果金额过高,很多人无法接受为此付费,就会出现乱扔、偷扔现象,影响小区环境甚至影响出行[4]。
2 建议和对策
2.1 生活垃圾源头减量
减量治理就是从源头出发减少生活垃圾数量,降低垃圾处理的难度和成本。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是标本兼治的主张[5]。
加速推动无纸化办公,创建节约型机关。无纸化办公,免去了各类纸张文件办理的烦琐流程,既减少了纸张的使用量,又提升了日常公文、行政业务整体办理效率[6]。
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公共机构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以有着“白色污染”之称的塑料包装袋为例,商家不再提供免费塑料包装袋或花钱购买塑料包装袋服务,而是提倡消费者自备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采取消费者使用自备购物袋时可以享受一定的购物折扣等措施来减少“白色污染”的产生[7]。
餐饮机构、单位食堂做到菜品物尽其用,从根源上降低餐厨垃圾产量。要想做到杜绝浪费,实现“光盘行动”,单位食堂应实行适度取餐制度,取餐窗口可以根据食客需求个性化供给、按量计价,或者可提供半份饭菜等。
2.2 居民小区的垃圾投放点需合理规划
居民小区的垃圾投放点设置应充分听取居民意见,而不是机械地按照规定的条款设置。居民小区的垃圾投放点设置距离附近楼栋应保持至少10米距离,不能设置在阳台、卧室窗户附近,以免影响居民生活休息。如因垃圾投放点影响居民生活的,应尽快整改。
定期对垃圾管理员进行培训,不能在工作时大声喧哗,清洗垃圾桶时不能随意倾倒污水。
2.3 完善和升级垃圾分类配套设施
公共场所应同时设置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三种垃圾桶。
餐饮业聚集区域应增加厨余垃圾桶数量,倡导食客将未吃完的食品或残渣投入厨余垃圾桶,而被食物污染的纸盒纸袋等投入不可回收垃圾桶,以减少后续工作人员进行人工分拣的工作量。
逐步更换、采用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垃圾桶可自动开盖且密封性好,还可自动识别垃圾种类,帮助垃圾投放者完成精准投放。
2.4 大件垃圾及时处理
社区可以结合所辖区域情况及居民需求设立大件垃圾回收站点,安排专人巡视,增加清运频次,做到大件垃圾日产日清。
打造社区回收小程序,将再生资源回收纳入工作范围,对居民家中可循环利用的废弃物品、大件物品进行回收,并转换为绿色积分反馈给居民,积分可换购物业服务、社区服务、生活用品等。工人会根据小程序中约好的时间上门,在居民家中将大件垃圾拆解完毕再拉走。
2.5 加强宣传教育
坚持开展持续性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并在大部分居民已经熟悉垃圾分类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针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盲点进行扫盲,开展更加细致的垃圾分类知识普及。
很多居民对垃圾处理还存在一些错误认识,认为虽然前端分类细致,但中端运输和末端处理还是“一锅炖”[8]。针对这些误区,需做好相应的科学普及,将垃圾分类后的处理过程以图片或宣传片的形式向居民展示,让大家了解不同垃圾的处理结果,以激励居民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垃圾分类工作[9]。
2.6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
垃圾分类问题不仅是环境问题,还是资源和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要解决这样一个系统性问题[10],除政府主导与居民参与外,更需要企业参与,这是企业社会责任感的重要体现。相关企业应在政府主导下投入垃圾分类工作,研发和应用新型、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技术[11]。其间,政府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垃圾分类复杂程度会影响居民日常垃圾分类工作,为此,及时推出相应奖励机制,能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12]。关于宜春垃圾分类,有调查显示:对于居民坚持垃圾分类行为排名前三的激励措施是物质奖励、积分兑换日用品、垃圾分类文明荣誉奖,这说明了居民对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双重需求[13]。笔者建议,对居民可实行积分制,以积分兑换相应物质或现金奖励,如积分可兑换景点门票、指定商家礼品、餐饮券、消费券,达到一定积分可折合人民币等。
3 结语
自2017年3月宜春市全面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在规范制定、试点运行、宣传教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下一阶段垃圾分类工作需要向着更加规范化、细致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方向迈进,不断完善宜春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法律法规,以合理完善的政策引导居民进行分类活动;提升宜春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水平[14],培养居民自我分类意识与主动分类的行为并提供垃圾分类长期指导和监管等,从而助力宜春市垃圾分类处理与处置工作高效开展,推进市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民心,形成垃圾分类治理的宜春样板,为其他城市提供参照。